第三百零六章动荡的天下(二)
作者:从小不会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90

河北宋军的主将是智将刘锜,他虽然与张俊一向关系不好,却并没有对其大军过境多加刁难,这正是他的性格,清高孤傲,却又宽仁大度。当然,那只是给别人的感觉,在刘锜心里还是根本看不起张俊这个老土匪的(刘锜出身将门)。而张俊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虽然在外人看来,刘锜表现出了善意,但张俊却根本不领情,甚至明知这次南下的金军规模不小,也没有留下哪怕一兵一卒助刘锜一臂之力,除了那些掉队的和开小差的

刘锜麾下不过三万多人,纵有智计也难以完全弥补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本来他还试图凭借大名府的城池与金军打持久战,然而他的部下见金军势大(其实细作暗通和造谣的功劳也很大),竟然成片地投降或是溃逃,其中甚至还包括刘锜一向疼爱有加的亲侄子刘汜,刘锜郁结于胸,当晚呕血而死,天下有数的坚城大名府也因此转眼之间就陷落了。在临死之前刘锜终于明白赵旉当初为什么不让他独当一面了,刘锜这个人智勇双全,但领导力却十分低下,只要带兵时间一长,部下很容易离心离德。因此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刘锜自己领兵作战时几乎无一胜绩,而与陈规搭档互补后则战无不胜。在弥留之际,刘锜终于确认了赵旉当初对他们两人的评价,“陈规若无刘锜搭档,尚可守土安民;刘锜若无陈规匡扶,只能运筹帷幄。”,但是这时已经太迟了

进入河北大平原后,金军的铁骑更是如鱼得水,在得知张俊的大军还没走远后,完颜亮认为机不可失,不顾众将的反对,亲率三万铁骑火速南下追击。张俊人马众多,又以步兵为主,虽然嘴上喊着勤王的口号,一天最多也就走上四五十里,而金军的骑兵一天走上三四百里都并不稀奇,没过多久就赶上了。结果倒霉的张俊正在渡河的时候,完颜亮的三万铁骑却正好杀到。张俊当时已经上船(就算没上船,只要有逃跑的机会,这厮估计还是会逃的),只得眼看着自己那仍然滞留黄河北岸的八万多部下被金军的骑兵像割稻子一样伐倒

面对金军的屠刀,这八万多宋军将士表现各异,其中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与直接扔下武器投降的,都是入伍没多久的新兵,他们几乎不会给金军造成半点伤害,最多就是耗费他们一点力气而已。因为步兵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骑兵,所以逃跑是必死的。而在混乱中扔下武器投降,也根本不会有金兵来受降,尤其现在金军人少,宋军人多,与其冒险受降,还不如直接砍倒了事。

而老兵则会尽量结成简单的阵势(实在没时间就两个人背靠背,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毕竟骑兵的冲锋也就刚杀进来的时候有用,后面还是得一个个砍过去。),以长兵器攻击战马、或者是骑兵的腰胯部,因为攻击那里的话,骑兵无法挪动位置以闪避敌人攻击。而用短兵器的,就要吃亏得多了,基本上很难伤到金兵,除了少数有江湖背景的练家子,即使如此,也往往架不住金军兵力集中而产生的局部兵力优势。老兵也怕死,而这次敌袭又令他们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胜算实在很小,所以投降的老兵也不在少数。但老兵投降却不是像新兵一样傻站在原地扔掉兵器乞降,而是尽可能地扎堆,这样金军就不可能很快吃掉他们,而他们只是采取守势,并不主动杀出,敌人就会优先对付别的宋军,等到大势已定的时候,大家再集体投降,成功率和安全性就要高得多了

虽然遭遇了一些抵抗,但以三万精锐骑兵对付措手不及而且群龙无首的步兵,完颜亮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但是张俊军中还是有一批人引起了完颜亮的注意,这些人不但装束与发式颇为怪异,而且身高普遍很矮,五尺出头的在他们中间就已经算是高个子了。这些“矮子”的装备也十分简陋,武器基本都是粗劣的竹枪,只有几十个人使用一种有着特殊弧度的长刀(这些人也是下级兵士,没有中级以上军官,最大的也只是指挥十个人的队正,他们装备较好是因为立过大功,得到了张俊“慷慨”的赏赐而已。),看起来十分笨重,但一刀劈下却显得锐不可当,甚至有几个女真骑兵只是一下子就被其连人带马劈成了两半;铠甲就更是寒碜,大部分都披着残破不堪的竹甲,小部分装备着质地一般的皮甲,而有铁铠护身的则不足百人,竹甲挡挡骑射的箭矢还行,但只要碰上任何一种近战兵器,披着它们简直和没披甲一样。

不过,这支宛若叫花子一样的军队作战却十分勇猛,看起来几乎完全没受主帅张俊不在的影响(日本人服从性太强了,历史上老乌龟德川家康多次在战斗中逃跑,军队都没崩溃,其中大阪夏之战中他自己逃跑全军却打赢了,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很罕见的。当然,这只限于中下层,但在混乱中的群众行为全靠大家自发,所以群龙无首对日本人的影响远没有对中国人那么大。但是主将战死的话,情况则相反,中国人往往会激起勇气死战,而日本人则常常崩溃。不过就具体事件来说,张俊许诺的高额抚恤金也是一个原因,能以自己的一条命,让家人在日本过上好日子,对极度贫困的日本平民来说,没几个不愿的,而宋人太富裕,这招就基本无效了),到了后来其他各部宋军几乎都停止了抵抗,只有这几千人还是死战,完颜亮不由微微动容。对任何一员将领来说,主将逃跑仍然能够奋战到死的士卒肯定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虽然这支军队个体战斗力并不太强,但只要这个特点能够保留下来,换上更好的兵器与铠甲,他们就可以一跃而成为一直真正的劲旅,毕竟对一支军队来说,勇气远比身高更重要。

然而,虽然完颜亮生出了招揽之意,最后还是未能如愿,这倒不是因为那些日本士卒誓死不降(日本人虽然迟钝点,但是大势已去后他们还是看得出来的,总有些人会因贪生怕死而放弃抵抗,尽管不是很多。),而是因为双方语言不通(张俊麾下自然有精通汉语的日本武士,但那些人他都是带在身边的,而单独编队作为炮灰使用的日籍兵卒都是不会汉语的,需要出战时再派那些身边的武士(百夫长级别)和通日语的宋军将领(千夫长级别)前去指挥,这是张俊的小聪明,不过确实是一箭三雕。)。语言不通就不能快速准确地交流,就算这些人投降了,完颜亮也没把握用好他们,他们的数量又没多少,实际战斗力很值得怀疑,再想到因为轻敌,上千名死在这些矮子手里的女真勇士,如果接纳他们势必引起部属们的不满,完颜亮不由自嘲地笑了笑,放弃了刚才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手里的马鞭轻轻一挥,漫天的箭矢顿时如飞蝗般射向了那一千多名已经被压迫成了一团的日籍兵卒

最终有惊无险地登上黄河南岸的张俊目无表情地看着对面那惨烈的一幕,心中多少有些沮丧,但想到最精锐的主力部队都已经成功南撤,将来还是有机会重振旗鼓的,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