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868

专门考订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的正史的著作有:洪颐煊(1765—1837):《诸史考异》。十八卷。

郝懿行:《晋宋书故》。计五十一条多为晋宋书中名物、词语之考订。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考订史实、制度、名物、语词等计三百四十余条。

第二节正史以外的史料方域志《魏略》鱼豢撰。豢仕曹魏为郎中入晋后殁。本书包括纪志传共五十卷南宋以后亡佚。有清张鹏一辑本绝大部分辑自《三国志》裴注但辑自《初学记》、《太平御览》等唐宋类书者如中外官志、礼志各条皆裴注所无。

《华阳国志》晋常璩撰。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人成汉李势时任散骑常侍并曾居史职。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灭李氏以璩为参军随至建康。《华阳国志》是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成书约在永和四年(348)至十年(354)之间共十二卷。第一至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主要记载梁、益、宁三州的历史地理而以地理为主。第五至九卷为《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以编年体记述地方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历史。第十至十二卷为《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记述了汉魏先贤248 人(其中妇女51 人)梁、益、宁三州士女391人汉中士女268 人。书中关于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民族、地理等方面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补《三国志》、《晋书》之不足。经过校订整理便于使用的本子是刘琳的《华阳国志校注》。

《十大国春秋》北魏崔鸿撰一百卷宋以后亡佚。明代末叶屠乔孙、项琳撰成百卷托名崔鸿万历时(1573—1619)刊行。在屠、项之前何镗(嘉靖廿六年进士)所编《汉魏丛书》中收有十六卷本《十六国春秋》每国各为一录。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认为亦是明人抄撮群书伪充古籍。《隋书·经籍志》在百卷本《十六国春秋》之后列有《十六国春秋纂录》十卷盖是百卷本的摘要。其书流传后代清末汤球以《纂录》为依据采《晋书》纪传载记及唐宋类书成《十六国春秋辑补》百卷。可借助于此利用唐宋类书中所引崔鸿书佚文。

《邺中记》晋6翙撰《隋书·经籍志》称翙曾任国子助教。书已佚今本为清代从《永乐大典》及各种类书辑出共七十四条。主要记石虎时事如铜爵金凤冰井三台规制、宫室、服饰及各种器物反映石氏统治时邺都物质生活与经济展情况器物名称可以与其他史料相参证。

《水经注》相传东汉或三国时人所著《水经》记一百三十七条河流极为简略北魏郦道元(466?—527)作注。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水经注》四十卷记录河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字数约二十倍于原书。注中依水流所经记载有关的山川、都市、祠庙、石刻、战争、人物、歌谣、故事传说等内容极为丰富。注中引书四百三十余种碑刻三百余种多已亡佚保存了不少南北朝重要史料。道元北人虽对南方颇抱好感但从未身历其境所见南方地理书亦不多故本书北详而南略且多疏误。黄河五卷渭水三卷而长江亦三卷叙述至武昌而止。

清代校勘研究《水经注》的学者多家以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为最著。王先谦(1842—1918)汇合诸家著作成《合校水经注》使用较为方便。杨守敬撰并由其弟子熊会贞补充完成的《水经注疏》考证详尽兼考郦注以后水道之变迁并对照今地制图最为有用。工具书有郑德坤编《水经注引得》。

《洛阳伽蓝记》东魏杨衒之撰。衒之曾任秘书监天平元年(534)迁邺之后武定五年(547)重到洛阳叹其荒废因撰此书。共五卷分叙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的佛寺兼及北魏政治、社会、风俗、地理、人物等还保胄一些当时故事传说和俗语方言为研究北魏历史和洛阳风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五卷所载宋云、惠生使西域事是关于中亚、印度地理及宗教的宝贵材料。有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和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范书于名物典故注释较详而难解处之诠释以周书为胜。

《荆楚岁时记》梁宗懔撰。宗懔世居江陵梁亡入周保定(561—565)中卒。此书早佚今本一卷乃明人从类书辑出按月记述荆州一带全年的风俗是有益的社会史料。清代陈运溶另辑一本但仅据《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三书亦尚多挂漏。

《汉唐地理书抄》清王谟辑。王谟字仁圃江西金溪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书中辑三国两晋南北朝已佚地理书四十余种。中华书局影印本附有善化陈运溶19oo 年所刊《麓山精舍丛书》中湖南省境内古地志辑本六十六种亦有属于本时期者。盛宏之《荆州记》等六种两家皆有辑本而取材不尽相同。又盛氏书尚有吴县曹元忠辑本有光绪十八年(1892)自序。《建康实录》唐许嵩撰。许嵩玄宗时人书成于至德元年(756)。凡二十卷记述建都于建康的孙吴(四卷)、东晋(六卷)、宋(四卷)、齐(二卷)、梁(二卷)、陈(二卷)六朝事迹。绝大部分用编年体齐梁两朝用纪传体。书中包含不少有用史料可以补充正史之不足订正正史之谬误。引用的唐以后亡佚古书亦多为清代学者辑佚时所未利用。目前使用方便的有张忱石校点本。南宋张敦颐有《六朝事迹编类》二卷成书于绍兴三十年(116o)分十四门(总叙、形势、城阙、楼台、江河、山冈、宅舍、谶记、灵异、神仙、寺院、庙宇、坟陵、碑刻)叙述建康史迹多本正史、碑刻及《建康实录》。

《南北朝杂记》宋刘敞(1o19—1o68)撰。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全书多本于八书二史。然北宋时尚存六朝旧籍不少故刘敞所记有出于正史之外者如齐明帝饮食捉竹筋条阳珍答唐邕问幽州人物何以为宝条。文字亦有足以订正史文讹误处。又如《南史·甄彬传》载彬归还所赎苎束中金于寺僧僧人惊云“近有人以此金质钱时有事不得举而失。”《杂记》作“时匆遽不记录”以记录二字易古语之举亦有助于理解史料。

人物风习志《人物志》曹魏刘邵撰北魏刘昞注。刘邵享年甚长历汉建安(196—219)至魏正始(24o—248)时卒。刘昞历仕西凉李氏、北凉沮渠氏及北魏。本书包括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十二篇是关于人伦鉴识的著作论述品藻人物的理论与人物的分类。有些议论可以帮助理解汉魏之际品评人物的情况。

《世说新语》宋临川王刘义庆(4o3—444)撰梁刘峻(432—521)字孝标注。唐时称《世说新书》凡十卷。宋以后分三卷包括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汉未三国至宋时士族阶层遗闻轶事提供社会、政治、思想、宗教、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刘孝标注援引广泛补充纠正原书。所引文献达四百余种绝大部分今已亡佚与《三国志》裴注类似可供多方面利用。日本所藏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存规箴(前缺三则)、捷悟、夙慧、豪爽篇颇多异文胜于今本。南宋刻本附有汪藻《世说人名谱》便于了解书中人物的谱系世次。思贤讲舍本附有叶德辉从唐宋类书辑得佚文八十余条。余嘉锡(1883—1955)《世说新语笺疏》考案史实旁征博引为读此书所必备。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于训诂名物解释较详所附词语简释亦有用。王利器纂辑的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简端记》有读《世说新语》的眉批。工具书有《世说新语引得》。

《金楼子》梁元帝萧绎(5o8—554)撰。萧绎自号金楼因以名书。今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出包括兴王、箴戒、后妃、终制、戒子、聚书、二南五霸(佚)、说蕃、立言、著书、捷对、志怪、杂记、自序十四篇。萧绎思想议论无足取但书中有关六朝资料颇多。后妃篇记阮修容事远较《梁书》本传为详。聚书、著书两篇提供梁代文化史料。终制篇所云“金蚕无吐丝之实瓦鸡乏司晨之用”与今天考古掘墓葬中的金蚕瓦鸡可相印证。《颜氏家训》隋颜之推撰。颜之推历仕梁、北齐、北周殁于隋开皇(581—6oo)中。书成于隋平陈之后、包括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词、杂艺、终制共二十篇以大量篇幅评论人物和社会风习。颜之推学识渊博书中包含萧梁、北齐时期社会、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第一手史料。现在校勘精密注释详尽的本子当推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

律书和农书《九朝律考》程树德辑。凡八卷卷三为晋律考三篇卷四梁律考、陈律考卷五后魏律考上下篇卷六北齐律考卷七后周律考卷八隋律考上下篇。宋齐两代沿用晋律故不另辑。搜罗甚备各朝有序每条之下间附考证。

《南方草木状》西晋嵇含撰。三卷记述南土植物但亦包含一些有关社会风习的史料如卷上论“女酒”、妇女怀孕佩赪桐花以求生男;卷中记胡人以桄榔皮作绠得水则柔韧以此联木为舟等。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撰是现存我国最早而完整的综合性农书。成于东魏初年即六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共十卷分为九十二篇。第五卷以前包括粮食、油料、纤维、染料作物、蔬菜、果树、桑柘(附养蚕)等的栽培技术;第六卷是关于禽器、鱼类的养殖;第七至第九卷是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包括酿造、腌藏、果品加工、烹饪、饼饵、浆饮、制糖以及煮胶、制笔墨;第十卷记述亚热带植物。书中总结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经验反映经济展情况并保存了大量佚书和民间谚语歌谣是研究北朝农业生产的重要史料。校勘和注释都较好极便利用的本子是缪启愉的《齐民要术校释》。博物志《博物志》晋张华(232—3oo)撰。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县)人。十卷内容驳杂包括山川地理知识、草木鸟兽虫鱼、奇物异事、神话传说等亦有涉及社会风俗、民族、自然现象的材料。如言西方之人高鼻深目多毛南方之人大口北方之人广面。还有妇女妊娠时的习俗以及当时已注意到的自然现象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梳头脱衣时有光声等。记曹操集中方土不使游散与曹植《辩道论》可相印证。详细校注的本子有范宁《博物志校证》。

《搜神记》东晋于宝(286?—336)撰二十卷。似出后人缀辑但其中十之**当为干宝原书。大抵记神奇怪异之事然故事背景及所叙细节往往可供参考。如卷十五广陵诸冢条记“棺中云母厚尺许以白玉壁三十枚藉尸””有一玉长尺许形似冬瓜从死人怀中透出堕地。两耳及孔鼻中皆有黄金如枣许大。”所述陪葬用金玉云母皆可与诸书记载(如《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及今天墓葬掘相印证。有汪绍槛校注本。

《搜神后记》题晋陶潜撰十卷。可能后人仿干室之书所作而托名陶潜。其中用语如“装束”、“与手”、“与痛手”等皆南北朝习语当仍是六朝人著作。故事性较《搜神记》为强然所记如宋元嘉元年建安郡山贼百余人破郡治(《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未收此条引用书目中亦无《搜神后记》盖疑其为伪书)诸暨县鬼著袴褶拍张晋太元中丁零有王名翟昭宋代嫁女于寒门必“丰其礼赂始成婚”等皆有史料价值。

《异苑》宋刘敬叔撰。刘敬叔彭城人生于东晋末太始(465—471)中卒。十卷多记神奇怪异之事然时有可供参考之史料。如卷六载南平国有蛮兵宋时琅玡王氏墓在会稽;卷七载钱唐杜氏奉道家静室称治;卷八载晋士人买鲜卑女;卷九载利漕治下屯民等。

《殷芸小说》梁殷芸(471—529)撰。殷芸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史通·杂说》称梁武帝令殷芸把“不经”之言编为《小说》可能是当时编《通史》所未收的材料。卷一秦汉魏晋宋诸帝卷二周六国前汉人卷三、四后汉人卷五魏世人卷六吴蜀人卷七、八、九晋江左人卷十宋齐人。虽是野史性质颇保存有用史料。如卷一晋明帝上元帝启条成帝对诸庾态度条卷四曹操及卞后书信条颍川人物条卷九孙绰著戏头从事逐除条。此书早佚余嘉锡、唐兰皆有辑本现在便于利用的是周楞伽的辑注本。《太平广记》宋李防等撰。成书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共五百卷分九十二大类约一百五十余小类。引用书包括野史、传奇、小说等达四百七十余种而今已亡佚者约占其半。书中保存不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有用史料。邓嗣禹编有《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可据以寻找散见全书的本时期著作。

佛、道书《抱朴子》晋葛洪(283—364)撰。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书成于东晋南渡之后。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葛洪自称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祛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葛洪家世居江南历西晋又南渡思想敏锐开阔。他在外篇的议论中包含不少关于孙吴、西晋及东晋社会、文化、思想方面第一手史料。内篇则是最早的道教典籍。内篇部分有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真诰》梁陶弘景(456—536)撰。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本书分为运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七篇共二十卷。书中部分袭自佛教《四十二章经》篇题模仿纬书而主要内容是号称仙人启示的经文由弘景等录写整理加注而成亦即当时道经形成的方式。作为最早道经及遣教原始史料价值甚高同时书中也包含不少一般史料。如稽神枢第四庐江潜山中有学道者条注“大胡乱者是刘渊刘聪时也石勒为小胡”。握真辅第二八月三日夕条注“谓如今徇萧卖物人也。”翼真检第一“唯书历日贸粮以续气命”。又如运象篇第四“芝草不必得汝亦不能来。汝来当可得芝草与汝食。”注云“此两得及来并戏作吴音”保存了音韵学史上有意义的资料。

《冥通记》梁陶弘景撰。四卷记弘景弟子周子良逐日接受仙人启示的经过及其对话内容提供了有关道家修行场所及方式的史料。书中包含一些社会风俗资料如卷一“永嘉老姥髻”下注云“此髻法宽根垂至额也”修道者睡时不裸身露髻及周氏信仰“俗神”帛家道等。

《出三藏记集》梁僧祐(445—518)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汉译佛经目录。共十五卷第一卷叙述译经起源第二至五卷记录历代出(翻译)经目录第六至十二卷收集诸经序文及后记一百二十篇。最后三卷为译经人的列传自后汉至南齐凡外国二十二人中国十人是最早的僧人传记。

《高僧传》梁慧皎(497—554)撰。十四卷分为十门:译经三卷义解五卷神异二卷习禅、明律共一卷亡身、诵经共一卷兴福、经师、唱导共一卷叙目一卷。收录后汉至梁初中外僧人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二百余人。本书集三国两晋南朝僧人传记之大成但北方僧人材料奇缺。唐道宣(596—667)撰《续高僧传》三十卷分类及体制与慧皎书大致相同。正传所收四百八十五人中有三国两晋南北朝僧人三百四十二人而北朝占二百五十一人可以补慧皎僧传之不足。只是其中隋朝僧人远比魏齐周朝为多。《比丘尼传》梁宝唱撰四卷。序称“起晋升平(357—361)讫梁天监(5o2—519)凡六十五人”。卷一晋十三人卷二宋二十三人卷三齐十五人卷四梁十四人。

《弘明集》梁僧祐编。十四卷辑录后汉牟融《理惑论》以后东晋南朝各代有关佛教的文献包括佛道两家互相辩驳议论沙门应否向王者致敬的讨论沙汰僧人诏敕等。除教义、思想上的讨论辩难为宗教史、思想史资料外亦有一般可补史缺的材料。如宗炳答何衡阳书称“管幼安风夜泛海同闾皆没”。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说文帝自称“吾少不读经比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致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前达及卿辈时秀率皆敬信故也”。习凿齿与释道安书言晋明帝“手画如未之容”。唐道宣辑《广弘明集》二十卷分为归正、辨惑、佛德、法义、僧行、慈济、戒功、启福、悔罪、统归十篇所收文章范围较僧祐书为广亦包含佛教以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资料。如梁阮孝绪《七录序》为研究三国两晋南朝史学及目录学之重要材料。曹植《辩道论》说明曹操对方术之士“诚恐斯人之徒接奸诡以欺众行妖慝以惑人故聚而禁之”。萧子显《讲摩诃般若经序》言运吏辄散运米与贫民应入大辟等。

诗文汇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1762—1843)编。严可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历时二十七年编成计七百四十一卷搜罗广泛提供多方面史料。共收名字可知的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占二千四百一十七人共五百六十五卷远比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为丰富完备。清蒋壑曾编本书篇名目录并抄录每篇出处。引得编纂处有本书作者引得。目前最便于利用是中华书局附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的影印本。利用时最好按出处核对原文并从原书征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1911—1973)编。逯钦立山东钜野人历时二十四年编成。是这一时期诗歌的总结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魏诗十二卷晋诗二十一卷宋诗十二卷齐诗七卷梁诗三十卷北魏诗四卷北齐诗四卷北周诗六卷陈诗十卷隋诗十卷。取材广博资料翔实考订精审远较明冯维讷《诗纪》、近人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为完善。

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收梁代以前作者一百三十余家有韵无韵作品。唐李善《文选》注诠释名物训诂五臣(吕延济、刘良、张诜、吕问、李周翰)注则着重解释文义。严氏、逯氏所辑文章及诗歌收入《文选》者可以利用《文选》注帮助理解。

通史中的资料《通典》唐杜佑(735—812)撰。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时三十余年成书计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记述自先秦大体到天宝末的典章制度个别部分下延到肃、代、德宗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所依据者颇有今已亡佚的正史以外资料如食货典田制及乡党门所引北齐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两条极为重要为研究北朝史时所经常引用。《南齐书·武帝纪》关于和买记载甚为简略《通典·食货典·轻重门》详细列举各州市买布帛米麦等物名目及所出钱数。《南史·王僧孺传》所载沈约关于户籍的建议截去一段《通典·食货典·乡党门》则完整可以订正李延寿的疏失(见前《南史》条)。《礼典》所收两晋南朝关于礼制的议论是研究当时社会史、文化史的宝贵材料。《通典》文字亦有可供校勘订正正史之误处。《乐典》中保存了《魏书·乐志》自来缺失的一页。杜佑的议论如说“古之中华多类今之夷狄”与小注中的考订都极有价值。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1o19—1o86)撰元胡三省(123o—13o2)注。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胡三省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全书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历时十九年修成。协助司马光的有几位著名学者三国两晋至隋这一段(1o7 卷)主要是刘恕(字道原)负责。《通鉴》引用资料广泛三国两晋至隋部分颇多当时得见而以后亡佚的书如多处用裴子野《宋略》引裴氏史论至十次之多。所记后燕建国和翟辽事迹不见于《晋书》载记。高欢语鲜卑曰汉民是汝奴语华人曰鲜卑是汝作客一段话是他调和胡汉的重要策略见于《通鉴》而不见于正史。《通鉴考异》对史事考订比较精审所系年月亦多有依据。所以我们遇到史事年月不详或几种史料互异时先应参考《通鉴》所系年月。《通鉴》叙述中有时对难解的古代俗语加以改动对阅读史料很有帮助。

第二章考古资料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城遗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都城遗址经过勘查掘的有曹魏邺城、魏晋洛阳城、孙吴武昌城和六朝建邺城。此外有十六国时期的大夏统万城和吐谷浑伏俟城。

曹魏邺城邺城遗址在河北临漳县境内今漳河横贯其间。邺城由北南两座相连的城组成分称为邺北城、邺南城。东汉建安九年(2o4)曹操开始营建邺城后来成为曹魏的五都之一。十六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皆建都于邺北城。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建都于邺南城邺北城仍继续使用。邺城废于大象二年(58o)先后有六个北方王朝在此建都。

1935 年北平研究院曾对邺城作过实地调查。1983 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邺城考古队进行全面勘查掘1。到目前为止实地勘测邺北城东西长24oo 米南北宽17oo 米比《水经·浊漳水注》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的记载略小。已探明邺北城的东、南、北三面城墙确定中阳门、凤阳门、广阳门、建春门、广德门等门址的位置;探明建春门至金明门之间的东西大道以及连接东西大道的四条南北干道。在这条东西大道以北的宫殿区内探明十座建筑基址。在西部铜爵园处探明四座基址。根据勘探掘结合文献记载基本上判明邺北城的平面布局是以建春门和金明门之间的东西大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区的。北区中央是宫殿区西边是苑囿东边是戚里。南区是一般衙署和居民区。城址中间的中阳门大道正对宫殿区的主要宫殿形成中轴线并与凤阳门大道、广阳门大道于行对称。这种规制标志着我国都城展史的一个新阶段改变了汉代以来宫殿区分散的布局。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使都城规划更为对称规整。这种规制对北魏、东魏、北齐、隋唐的都城建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至今仍保存于邺北城西北隅的铜爵台、金虎台以及己毁没的冰井台也进行了探寻。铜爵台夯土基址现仅存东南角南北长5o 米、东西宽43 米、高4~6 米。南边的金虎台保存较好现存南北长12o 米、东西宽71 米、高12 米。两台相距83 米。冰井台在最北边早被冲积的泥沙所覆盖探寻无着。

魏晋洛阳城(曹)魏(西)晋洛阳城都是利用东汉旧城改建的。北魏洛阳城除继续利用(曹)魏(西)晋洛阳城以外并在城外四面兴建了外郭城1。

曹魏至北魏洛阳城的城垣基本上仍沿袭东汉旧制绝大多数的城门1 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掘简报》《考古》199o 年第7 期。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 年4 期段鹏琦等:《洛阳汉魏故城勘察工作的收获》《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1985)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年。位置历代相沿不改。汉魏西晋时洛阳城有十二门门皆双阙。北魏建都洛阳后曾对汉晋的旧门进行修缮和改建并在西北角金墉城南边新辟承明门实为十三门。1985 年掘北魏建春门遗址2。建春门为东垣北起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门址宽3o 米进深约12.5 米共有三个门洞。门洞结构皆采用以夯土墩台及排叉为支撑的大过梁式建筑形式。地层叠压关系表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都相继使用这一门址。

洛阳城西北角的全墉城始建于曹魏。勘查得知金墉城由三座南北毗连的小城组成平面略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o48 米、东西宽约255 米部分城垣残高6 米左右。版筑夯墙土质纯净结构坚实。它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地势高亢形同堡垒实为洛阳城的军事要塞。其方位与作用都与邺城铜爵三台相似。

魏晋时还在洛阳城及金墉城城垣外侧附设城垛(亦称“马面”)洛阳城西北两面城垣共现城垛七座间距11o~12o 米。城垛均长方形夯筑面积大小不一大的19.5x12.5 米小的18.3x8.3 米。金墉城外城垛多已毁幸存者十一座形制与大城垛相似。它们是迄今所见我国内地古城中出现最早的城垛实例3。

魏晋洛阳城内至今犹存的建筑遗址多数属于北魏遗存有些则是北魏沿用汉魏旧物。勘查判明曹魏时东汉南北宫制已不复存在。曹魏西晋北魏三朝都在汉北宫故地营建皇宫。北魏时洛阳城从北到南已逐渐被宫城、衙署、寺院和高官宅第所占据。宫城位于全城正中而稍偏西平面整体作长方形南北长约1398 米东西宽约66o 米面积约为大城的十分之一。宫城东南西三面保存尚好北垣已无痕迹。宫城共探出四门:南面一门西面二门东面一门。南门即宫城正门阊阖门门洞缺口宽46 米是全洛阳城最大的一座城门建筑。宫城内北为苑区南为宫殿区。宫殿区夯土台基密集主要集中于阊阖门直北的南北线上目前已现二、三十处。

北魏洛阳城内的街道共现东西横道四条南北纵道四条。其中的第三条南北纵道系由宫城直通宣阳门的主干大道。这条南北中轴线应即北魏的铜驼街。在铜驼街两侧现有大面积的建筑遗址应是《洛阳伽蓝记》所描述的司徒府、太尉府等中央衙署和庙社的遗址。在这里曾清理属于官署的房基一座出土带刻文和印文的板瓦、筒瓦9oo 多片瓦上文字记录了管理官员随主、匠师以及承担轮、削、昆等制作工序的工匠姓名1。为北魏官府手工业及其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北魏洛阳城内的佛寺遗址也引起考古工作者的关注。1979~1981 年掘了当时最大最著名的佛寺永宁寺2。永宁寺位于宫城南门西南约1 公里处。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o5 米、东西宽215 米四周设版筑围墙东、南、西三面备有一门。木塔建在寺院正中塔北为殿堂。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布置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北魏建春门遗址的掘》《考古》1988 年9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洛阳汉魏故城北垣一号马面的掘》《考古》1986年8 期。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一号房址和出土的瓦文》《考古》1973 年4 期。黄土斌:《汉魏洛阳城出土的有文字的瓦》《考古》1962 年9 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北魏永宁寺塔基掘简报》《考古》1981 年3 期。正是我国早期寺院的典型布局。永宁寺木塔共九级是当时闻名国内外的高层建筑。现存塔基呈方形高2.2 米四周青石包砌每边各设一踏道。塔基上布置排排木柱中心部位是一个木柱与土坯混作的方形实心体残高3.6米。在中心柱的南、东、西三面壁上各有五座弧形的佛龛;北壁留出支架木梯的方形住槽一个知由此处登塔。根据塔基出土的现状可以复原这座名塔的基本形状并由此推知北魏时期的建筑技术水平。

在永宁寺塔基掘中现一批大型的佛教泥塑和彩绘影塑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堪称北魏最上乘的雕刻珍品在我国佛教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勘查工作还证实北魏确实在洛阳城外创建外郭城。六十年代初在城北邙山上探出外郭城的北城墙数段连接总长1ooo 多米。1984 年又探出外郭城的西城墙及可能是郭城门的阙口。外郭城西墙长达4ooo 余米;阙口三个东面正对内城城门。1991 年又探出外郭城的东城墙1ooo 多米1。这些现初步证实《洛阳伽蓝记》所载“京师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真实性。如加上洛河以南的四夷馆、四夷里南北亦为二十里成为我国古代都城中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

孙吴武昌城和六朝建邺城曹魏黄初元年(22o)孙权始都武昌吴黄龙元年(229)迁都建邺。东晋依吴建邺旧城为都改称建康。终南朝之世建邺城址无大变动。可见武昌城和建邺城对中国南方的都城建筑具有很大影响。

武昌城故址在湖北鄂城县城迤东一带城址轮郭仍隐约可见。城垣平面基本上呈长方形东西长11oo 米南北长5oo 米周长约合汉代8 里。城垣依自然地形构筑与同期建邺石头城(今南京市)和京口城(今镇江市)的作法一样体现了长江中下游滨江城他的特点。具体说武昌城北垣和东垣北段主要是依靠江湖之险不设城壕;西垣、南垣和东垣南段的城垣则构筑较为严实。夯土筑造保存最好的南垣一段基部宽18~28 米残高4.6米。城垣四角有夯土基址似为角楼一类建筑。在一段保存尚好的南垣外侧现一突出土台似为“马面”遗存。城垣外侧均挖有宽而深的城壕其中南城壕至今尚存长27o 米宽9o 多米。经钻探城壕一般宽5o~7o 米深5 米。武昌城有五门除流(临)津门可确定外其他四门已无遗迹可寻。城内北部似有子城约为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西郊外沿西山南麓是当时的墓地。城南有冶铁遗址。武昌城北依大江西屏西山、樊山南阻南湖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1。六朝时期武昌城一直是控制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

建邺城位于今南京市区。东晋南迁在吴旧城的基础上改建都城和宫城布局仿魏普洛阳城基础仍依建邺旧制。历东晋、南朝城年宫室官署屡有改变但都城范围、城门名称并无大变动。

关于建邺(建康)都城的范围和富城、城门的位置《建康实录》和《舆1 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一)文物出版社1986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 年7 期。

1 蒋赞初等:《六朝武昌城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年版。地志》均有记载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曾做过详细查考。可惜的是这座六朝都城早在隋朝初年夷为平地以后各代又屡有扰动破坏现在已难于验证1。

大夏统万城公元4o7 年匈奴族领赫连勃勃窃据朔漠僭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413 年因汉奢延城改建统万城为都城成为北朝十六国都城之一。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的无定河北岸原上2。分东西两城两城外围有郭城。郭城依无定河北岸地形呈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破坏严重南垣、北垣情况不明东垣西垣相跨5 公里可知范围相当广阔。西城是内城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东南北三垣平直西垣有一处曲折周长247o 米。

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南北东三门仅存基址西门瓮城尚存门道宽3 米。城垣四隅有突出城外的墩台。墩台作长方形或方形高出城垣。西南隅墩台最高达31.62 米。四隅墩台上建角楼角楼已毁。从墩台顶面平坦中央置一大础石以及残存的柱槽、板道等遗迹考察推知角楼围以栏干其下有层层板道状若架设于峭壁上的栈道。每面城垣外侧均建“马面”。东西北三面各有马面十座南垣八座较宽厚每座长18.8 米、宽16.4 米。正中有方形竖坑从出土的高粱米、木材等遗物判断应为仓储建筑。这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城内中部偏南处有长方形夯土台基一处残高1.2~1.5 米从出土的花纹方砖及大瓦判断应是大夏宫殿遗址。

东城后建略大于西城周长2566 米。两城毗连东城西垣即西城东垣。亦有城门(北垣无门)、墩台、马面等设施。保存较差。

郭城和东西城的城垣、墩台和马面均由三合土夯筑呈青灰色质地极为坚硬。经化验主要成分是石英、粘土和石灰。

保存在统万城址内的遗物相当丰富瓦砾成堆生活日用的陶瓷片俯拾皆是。遗物的年代比较杂乱汉晋唐宋都有。据《魏书·食货志》记载赫连勃勃营建时这一带是水碧山青的绿洲。魏灭夏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于是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具有六百年历史的统万城从此沦为废墟湮没在一望无垠的毛乌素沙漠里。从统万城的变迁可以看出鄂尔多斯高原自然面貌剧烈变化之一斑。吸取毁林造成严重恶果的历史教训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吐谷浑伏俟城西晋末慕容鲜卑领吐谷浑率所部西迁抵今甘肃青海间。至六世纪其王夸吕始称可汗居伏俟城。据196o 年和1981 年的调查研究今青海湖西岸铁卜卡古城即吐谷浑伏俟城故址1。伏俟故城由郭城和内城组成。郭城平1 罗宗真:《江苏六朝城市的考古探索》刊《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年。2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1981 年3 期。1 黄盛璋、方永:《吐谷浑故都——伏俟城现记》《考古》1962 年8 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湖环湖考古调查》《考古》1984 年3 期。

面长方形城垣用砾石垒砌东西宽14oo 米北垣被切吉河冲毁长度不明。郭城内偏东有南北内墙一道。内城在郭城西部平面方形每边长约2oo 米。墙上无雉堞仅东墙正中开门。城内偏西北处现大型台基方形每边长7o 米似为宫殿遗址。城内有通衙布局与城墙方向一致东西向与南北向交叉呈方格状。城门和宫殿皆东向可能是沿袭鲜卑“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的旧俗。地面遗迹稀少反映了慕容鲜卑西徙青海后仍然过着“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屋”2的生活。

2 《晋书·四夷·吐谷浑传》。

第二节魏晋十六国墓葬本节辑录的魏晋十六国墓葬资料以淮河、秦岭以北的北部地区为限同时期的吴蜀两晋墓葬资料详见第四节。

魏晋十六国时期一般指曹魏黄初元年篡汉起至北魏攻灭北凉统一北方止(22o~439)。这期间淮河、秦岭以北的中国北部地区各政权各民族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息社会经济调敝反映在埋葬方面一般表现为简埋薄葬与秦汉墓比较已大为逊色。曹魏西晋的统治者迫于经济困难无力营建宏大陵寝又为防止死后陵墓被盗掘往往“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不设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考古探觅较难。十六国时期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防止坟墓被盗掘大多沿用本族流行的“潜埋”而不起坟的葬法所以他们的坟墓也不易被现。但是帝陵以外的一般魏晋十六国墓葬并不受此限制。1915 年英国斯坦因盗掘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从已表的资料看至少有六座墓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墓葬1。本世纪上半叶日本人鸟居龙藏、驹井和爱等人先后多次在辽阳一带掘汉魏晋壁画墓2。1944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佛爷庙墓地掘十多座魏晋墓3。还有自本世纪初以来魏晋墓志不断在洛阳出土其中有晋贾充妻郭槐墓志、武帝贵人左棻墓志、晋中书侍郎荀岳夫妇墓志④。这些墓志为研究这一地区的魏晋墓特别是西晋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不断被现就北部地区来说河南的洛阳、偃师、郑州、延津、焦作、安阳、南阳陕西的西安河北的石家庄北京市山东的苍山、诸城辽宁的辽阳、北票、锦州、义县、旅顺、朝阳、本溪甘肃的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永昌、武威、崇信青海的大通新疆的吐鲁番5都现了这个时期的墓葬。在这个时期的大中型墓中往往有纪年墓砖或其他带有纪年的器物随葬还有记录墓主姓名身份的碑形墓志、印章和壁画题记这些都为墓葬断代、器物编年以及墓主身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这是先秦两汉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墓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不尽一致。国内学者一般把北方魏晋十六国墓葬划分为中原、西北、东北三个区1。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及其邻近的中原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其主要特点是以砖室墓为主要形式土洞墓次之;较大型的砖室墓有斜坡墓道并在墓道两侧壁留出递减的台阶甬道间安置石门;随葬器物中以陶制的牛车、武士俑、1 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87 年1 期。2 鸟居龙藏:《南满洲调查报告》三友社191o 年。驹井和爱:《辽阳现汉の代坟墓》东京195o年。

3 夏鼐:《敦煌考古漫记》《考古通讯》1955 年1—3期。

④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 年。5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1 年1 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87 年1 期。镇墓兽、长方形果榼、绛釉小罐“位至三公”铭文的双夔纹铜镜等最具特色。魏晋都城洛阳是当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一地区的埋葬制度和习俗往往给其他地区的墓制以较大的影响。其中有明确纪年或已知身份的计有:洛阳16 工区曹魏正始八年(247)墓2西晋太康八年(287)墓元康九年(299)贾后乳母徐美人墓永宁二年(3o2)士孙氏墓3以及北京现的西晋永嘉元年(3o7)王浚妻华芳墓④山东诸城现的西晋太康六年墓5。本地区虽然没有现十六国纪年墓但在西安收集到一件前凉升平十三年(369)制作的金错泥筩1。根据随葬器物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十六国时期墓的至少有西安草厂坡墓2、安阳孝民屯154 号墓等多座3。

探寻西晋帝陵是本地区的一项重要考古工作。据《晋书》记载仅知司马氏三代都葬在洛阳故城东的阳山而且都是依山为陵勘查不易。考古工作者利用本世纪初出上的左棻、荀岳两墓志根据志文所载的晋陵方位进行核查钻探结果在左荀二墓志出土地点的附近各探出一组排列有序的墓群。其中一组在峻阳儿地共二十三座:另一组在枕头山前共五座。考古工乍者掘了两组中的大墓各一座初步确定枕头山前墓地应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崇阳陵墓地峻阳儿地应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峻阳陵墓地。这两座已掘的大墓有可能就是崇阳陵和峻阳凌④。由于两墓早年被盗没有留下直接的物证目前尚不能确定。但这项工作已为解决西晋陵问题迈开了第一步。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魏晋十六国墓葬绝大多数现于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地面上常见平面方形的坟院式茔域坟院内的墓葬作斜行排列或横行排列有覆斗形或馒头形的坟丘为标志。墓葬以砖室墓和土洞墓为主。较大型的墓墓门上砌有门楼或照墙有的高达1o 多米上砌仿木构的斗拱、门阙并嵌彩绘或雕刻的小砖。墓室内绘壁画或小砖画。随葬陶器上多施刻划的水波纹有较多木制明器。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等地的随葬器物以带有纪年的镇墓陶瓶和衣物最具特色。本地区有明确纪年或可知身份的墓葬很多。粗略统计现于嘉峪关新城的有曹魏甘露二年(257)段清墓武乡亭侯墓(m9)1:现于酒泉的有镇军梁君墓(丁家闸m1)、稗将军墓(崔家南湾m1)2:现于敦煌佛爷庙的有西晋咸宁二年(276)2 洛阳市文物队:《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掘报告》《考古》1989 年4 期。3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晋墓的掘》《考古学报》1957 年1 期。④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西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文物》1965 年12 期。5 诸城县博物馆:《山东省诸城县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1985 年12 期。1 秦烈新:《前凉金错泥筩》《文物》1972 年6 期。

2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南郊草厂坡北朝墓的掘》《考古》1959 年6 期。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孝民屯晋墓掘报告》《考古》1983 年6 期。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西晋帝陵勘察记》《考古》1984 年12 期。1 甘肃省文物队等:《嘉峪关壁画墓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 年甘省肃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掘》《文物》1979 年6 期。

2 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掘》《文物》1979 年6 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824 页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墓、前凉升平十三年(369)墓、后凉麟加(嘉)八年(396)墓、北凉玄始十年(421)墓3:现于武威的有魏青龙四年(236)墓④、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墓5:现于陇东崇信于家湾的有前赵光初二年(319)墓6;现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的有西晋泰始九年(273)墓前秦建元二十年(3s4)墓、建元二十二年墓;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墓、升平十一年(367)墓;西凉建初十四年(4o5)墓;北凉义和二年(432)墓、义和三年墓缘禾五年(436)墓、缘禾六年墓1;以及青海大通现的“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墓2等等。

已现的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数以万计目前已掘5oo 多座。

这批墓葬分土洞墓和砖室墓两种以土洞墓居多。都有斜坡墓道有的墓道还有过洞、天井有的砖室墓照墙为仿木结构建筑也有在土洞墓的墓门上镶嵌土坯以构筑门相的。不论是土洞墓还是砖室墓都由墓道(包括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包括耳室、龛)组成。墓内彩绘壁画是河西魏晋十六国墓的一个特点。壁画有大幅和小幅之分。大幅壁画是在几块砖面上用筛过的黄土掺合胶性物抹平作底后用土红色起稿再用墨线勾勒定稿继而用石黄、白、朱、赭石、粉黄、灰浅赭色施彩。小幅壁画基本上是一砖一画作图程序与大幅壁画相同只是用色较单纯一般以墨、赭石和朱为主。河西现的壁画墓以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3和酒泉丁家闸十六国时期壁画④为代表。新城现六座壁画墓共保存壁画6oo 多幅内容取材于当时社会生活以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生活用具、兵屯、营垒、坞壁、穹庐和建筑装饰图案为主要题材借以炫耀墓主人生前的燕居行乐情景。丁家闸壁画墓(m5)的墓主似为西凉的王侯或三公墓中着重描绘道家神话传说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境界东王公、西王母、神兽、圣贤人物。壁画布满前室四壁顶部绘复瓣莲花藻井以土红色宽线为栏界气势雄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长画卷。它是我国次现的保存完好的十六国时期大型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吐鲁番阿斯塔那晋十六国时期流行带斜坡墓道或竖井墓道的土洞墓。墓室平面近方形顶部四角攒尖或覆斗式。洞内仅可容木棺洞口用土坯或石头封闭。尸体用麻布缠裹苇绳捆扎因气候干燥常形成千尸。死者大多3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晋墓》《考古》1974 年3 期。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掘简报》《文物》1983 年1o 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324 页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

④ 黎大祥:《武威现三国墓》《中国文物报》1991 年9 月22 日。

5 钟长等:《武威金沙公社出土前秦建元十二年墓表》《文物》1981 年2 期。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324 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掘简报(1963~1965)》《文物》1973 年1o 期;又《吐鲁番县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1966~1o69)》《文物》1972 年1 期。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的文书—吐鲁番阿斯塔那332 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 年1 期。

2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匈奴墓》《文物》1979 年4 期。3 甘肃省文物队等:《嘉峪关壁画墓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④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是汉魏以来屯戍西域的汉人后裔埋葬制度与中原相似。墓中随葬各种染织品、绢纸制品、陶木器、俪、钱币和金属饰品。绢纸制品中常现墨书的文字内容大多是当时的官私文书被学者称为“吐鲁番文书’。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专门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魏晋十六国墓葬集中现于辽宁省尤以辽阳、朝阳现为多。普遍以石板、石块砌筑墓室砖室墓少见。较大型的石室墓墓内常见彩绘壁画。随葬器物中以腹部穿孔的陶瓶、把怀、炭炉以及马具、金花冠和各种金饰品最具地方特色。其中有明确纪年或可知墓主身份的有辽阳三道壕太康二年(281)墓1□令支令张君夫妇墓2朝阳后燕建兴十年(395)昌黎太守崔■墓1北票北燕太平七年(415)范阳公大将军大司马冯索弗墓2等。

东北地区的魏晋十六国墓葬变化较大。一般地说曹魏时期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辽东墓葬形制基本上沿袭东汉的多室墓制。魏末至西晋辽东统一于中原墓葬形制与中原渐趋一致。流行于中原的釉陶小壶、“位至三公”铜镜以及南方的青瓷虎子都可以在东北晋墓中现。十六国时期东北一带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等政权统治者为鲜卑慕容部或鲜卑化的汉族冯氏。这时鲜卑文化占居主要地位但汉文化仍有很大影响。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墓葬中都得到反映。其中最具典型的是北燕开国主冯跋之弟冯素弗夫妇墓。

冯氏夫妇同坟异穴都是长方形石椁墓东西向。椁内殉犬。木棺前端高宽后尾低窄。冯氏头戴顶插步摇的金冠饰明显属于鲜卑习俗。但石椁内置柏木画棺椁内壁施彩绘椁顶画天象图四壁画墓主人家居出行场面。画棺绘羽人、屋宇、云气等图象则承袭东汉大墓的特点。随葬器物同样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系统。冯妻墓早年被盗遗物不多。冯氏墓随葬陶器、铜容器、漆器等47o 多件。其中的铁制工具、兵器和甲胄以及铁马衔、木芯鎏金铜马镫等成套马具还有镂孔高圈足铜鍑提梁铜罐等炊煮器都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但是表示墓主人身份的印章各种仪仗用的鎏金铜工具和铁质车器、漆案等食具和用具以及文具、舆服杂用等则又显示着传统的汉文化特征。此外墓中还有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器和印有佛像的金冠。都是研究北燕的历史社会、思想意识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1 王增新:《辽阳三道壕现的晋代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11 期。2 李文信:《辽阳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5 期。1 陈大为等:《辽阳朝阳后燕崔遹墓的现》《考古》1982 年3 期。2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 年3 期。第三节北朝墓葬北魏初都平城(今大同)后迁洛阳。保存下来的北魏墓亦以大同、洛阳两地为最多。在大同经考古掘的有文明太后冯氏的永固陵1和分布在大同郊区的二百六十多座北魏早期墓2。

永固陵永固陵是南北朝最大的墓葬之一位于大同方山坟丘呈方形底边长117~124 米现存高约23 米。墓室在坟丘下面坐北向南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后两室全长23.5 米用砖2o 多万块。两室之间有甬道。甬道内设两重石门。以后的北魏皇室墓大都采用这种墓制。

永固陵的陵园布局沿袭东汉旧制在陵南6oo 米处设石殿号永固堂。

现存一长方形基址有柱础、龟蚨等残迹。又在永固堂南2oo 米处建佛寺至今仍保存带回廊的塔院遗迹。这种富有佛教色彩的墓寺结合的做法成为北朝陵墓的一个特点同时反映了佛教在北朝统治集团中的地位。

此外在永固陵东北一里处有孝文帝豫营的陵墓号万年堂也是双室墓但规模较小。早年被盗已遭到严重破坏。

北魏早期墓葬大同郊区的北魏早期墓以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为主墓向大多朝南砖砌墓室平面近方形四壁微呈弧线形其上收成四角攒尖顶。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还有不少来自波斯萨珊朝的玻璃碗和鎏金银碗。在这批北朝早期墓中最重要的是北魏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冀州刺史瑯琊王司马金龙夫妇墓1和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封和突墓2。

司马金龙夫妇墓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后室、耳室及连接各室的甬道所组成。墓室总长17.5 米墓道长28.1 米全长45.6 米。墓砖呈青灰色砖侧模印“瑯琊王司马金龙墓寿砖”十个字。主室西侧置石雕棺床上置漆棺。墓葬早年被盗但仍遗存367 件陶俑。陶俑大都是侍从俑、仪仗俑身披铠甲的步兵俑和骑兵俑。还有与陶俑相配合的驮粮马和大小马匹、骆驼等3o 多件。此外有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表和墓志各一方延兴四年姬辰墓志一方安插在四个石础上的漆屏风一座。石础雕刻精美。屏风仅存彩画屏板。屏板上彩绘历史人物故事各有题榜堪称为罕见的北朝书画和石雕艺术珍品。

封和突墓是一座前后室墓。早年被盗劫余遗物中有五世纪古波斯萨珊朝的鎏金银盘和高足银杯等珍品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现。

1 大同市博物馆等:《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 年7 期。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9~1989 年山西省的考古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o年。

1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 年3 期。2 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小站村花圪塔台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 年3 期。洛阳墓葬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皇帝、王公贵族死后都埋葬在洛阳邙山一带。本世纪初元魏墓葬遭到严重破坏仅收集保存的墓志就有二百多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根据当时收集记录的出土地点进行多次实地勘查。判明洛阳北郊瀍河两边的北邙山域应是元魏统治集团的一个大墓区。在这个大墓区内有帝陵、元氏皇室、“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其他内入的“邻诸姓”以及一些重要降臣的墓葬2。据出土墓志推定孝文帝长陵、孝文后陵、宣武帝景陵位于这片墓区的西边今洛阳西北官庄村东地的大小家应是孝文帝长陵及其后陵;大小冢右前方的冢头村东地土冢应是宣武帝景陵3。孝文及其诸世祖子孙中的父子(女)墓葬采用“父为祖坟子墓位祖坟的左前方、右前方或左后方、右后方”四种排列方式。诸世祖子孙墓地中兄弟墓葬的排列顺序则皆自左而右一字并行④。

已掘的洛阳地区北魏墓近百座其中有元 、元怿、元邵、元邵、元睿等皇室墓以及司马悦(司马金龙之子)、寇猛等大臣墓1。这批元魏墓皆南向多数为方形单室墓少数为前后室墓。方形单室墓中砖室墓居多土洞墓较少。由斜坡墓道(少数作竖井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呈方形或近方形四壁稍外弧一般为穹窿顶也有作四角攒尖顶的。有的在墓道上方开凿一个或二个天井。前后室墓仅见于元邵、元 等皇室墓墓道上方也开凿一个或二个天井。不论单室或前后室的元魏皇室墓墓内大多彩绘壁画随葬品也比较丰富。

东魏北齐陵墓东魏北齐陵及皇室墓大多集中在河北磁县滏阳河以南、漳水以北的广阔地带。这里素有“七十二家”、“八十四寨”之称。著名“磁州三高”碑就在这里出土。已掘的有磁县湾漳北齐大墓(疑为某帝陵)2、大冢营村东魏茹茹公主墓3和东槐村北齐文昭王高润(高欢之十四子)墓④。这三座大墓都是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斜坡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湾漳大墓总长52 米茹茹公主墓总长近35 米高润墓总长63.1 米。甬道上方有砖砌门墙或仿木构的门脸甬道内及前后两端均砌三堵封门墙(高润墓砌二堵)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 年。2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 年7 期。3 黄明兰:《北魏洛阳景陵位置的确定和静陵位置的推测》《文物》1978 年7 期。④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 年7 期。1 黄明兰:《西晋裴祗和北魏元 两墓拾零》《文物》1982 年1 期;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 年4 期;又《河南洛阳北魏元乂墓调查》《文物》1974 年12 期;孟县人民文化馆:《河南孟县出土北魏司马悦墓志》《考古》1983 年3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 年9 期;侯鸿钧:《洛阳西车站现北魏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7 年2 期。

2 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考古》199o 年7 期。3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掘简报》《文物》1984 年4 期。④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 年3 期。

中后两堵墙之间设石门(茹茹公主墓仅有石门框)。墓室平面略呈方形四壁微外弧顶呈穹窿状。墓室西侧设棺床。墓内绘满彩色壁画。虽然早年多次被盗遗存仍甚丰富。

湾漳北齐大墓的壁画大多剥落仅墓道壁画保存较好。壁画画面共3oo余平方米两壁画面对称东壁以青龙为先导随后有53 人组成的仪仗出行队伍;西壁以白虎为先导随后亦有53 人组成的仪仗出行队伍。仪仗队伍的上方是天空绘有各种神兽、流云、莲花等图象。茹茹公主墓的壁画面积达15o 平方米。自墓道入口处依次绘青龙、白虎仪仗行列镇墓威神及凤鸟、羽人。墓道地面两边绘花卉图案甬道券顶门墙上绘朱雀及镇墓威神;甬道两壁绘侍卫。墓室四壁以四神及墓主起居为主要题材。布局谨严人物比例准确服饰逼真线条流畅敷色艳丽。高润墓壁画以北壁保存较好中部绘墓主端坐帷帐中头戴折上巾身穿直裙便服两侧各有待从六人手执华盖、羽旌等物。墓顶可能绘有天象图。这三座墓的壁画绘画技艺娴熟高画面气势宏伟代表了北齐壁画的艺术水平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陶俑是这三座墓的主要随葬品。湾漳大墓出土15oo 多件茹茹公主墓11oo 多件高润墓381 件是同期墓中随葬陶俑最多的。陶俑种类很多均施彩绘制作精美形象生动。其中以侍卫俑和侍吏俑占多数。此外还有伎乐俑、击鼓俑、奴仆俑以及胡俑、萨满巫师俑等等。为研究北朝的历史社会、舆眼制度提供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除磁县东魏、北齐皇室墓以外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还现一大批东魏北齐时期的勋臣贵戚世家大族墓。其中墓主身份明确、纪年清楚、保存较为完整的有:河南安阳北齐骤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范粹墓1北齐东徐州刺州和绍隆夫妇墓2安阳北齐文宣帝妃颜氏墓3濮阳北齐车骑将军李云夫妇合葬墓④河北磁县北齐开府仪同三司、怀州刺史尧峻墓5尧母赵郡君墓6赞皇东魏司空李希宗夫妇合葬墓⑦黄骅北齐青州乐安郡太守常文贵墓⑧平山北齐祠部尚书赵州刺史崔昂夫妇合葬墓⑨山东高唐东魂济州刺史房悦墓⑩山西太原北齐右丞相东安王娄叡墓(11)太原扩坡北齐张肃俗(北魏龙骧将军长安侯张子霞之四子)墓(12)寿阳北齐故定州刺史太尉公明阳王库狄回洛墓(13)祈县北齐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韩裔墓(14)以及山东临淄崔氏墓群1济南陈氏墓群2河北临城赵郡李氏墓群3景县封1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掘简报》《文物》1972 年1 期。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 年1 期。3 安阳县文教局:《河南安阳县清理一座北齐墓》《考古》1973 年2 期。④ 周到:《河南濮阳北齐李云墓出土瓷器和墓志》《考古》1964 年9 期。5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 年4 期。6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 年6 期。

⑦ 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 年6 期。⑧ 沧州地区文化局:《黄骅县北齐常文贵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 年9 期。⑨ 河北省博物馆等:《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 年11 期。⑩ 山东省博物馆文物组:《山东高唐东魏房悦墓清理纪要》《文物资料丛刊》(二)文物出版社1978年。

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 年2 期;淄博市博物馆等:《临淄北氏墓群④高氏墓群5无极甄氏墓群6河间邢氏墓群⑦山西闻喜裴氏墓群⑧等等。这个时期的世家大族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根据出土墓志可以考定各家族的族葬方式。例如磁县尧氏墓群尧母居南三子并列在北;临城赵郡李氏墓群李父居中其先夫人在南二子并列在北;赞皇李氏墓群李父居北五子并列在南。这两种排列方式与北魏皇室墓的排列是一致的。

东魏北齐沿袭北魏的埋葬习俗皆单室墓墓向朝南但有少数例外。

例如临淄崔氏墓墓向西北:李希宗等少数殊勋墓为南向的前后室墓。单室墓大多是青砖砌筑少数是土洞墓仅临淄崔氏墓为石砌单室墓。单室墓皆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以方形居多四壁稍稍向外弧出一般为穹窿顶少数作四角攒尖顶。砖砌棺床置墓室西壁(或北壁)下。棺床前陈列陶俑及其他随葬品。勋戚大臣的方形单室墓往往加长墓道扩大墓室在甬道内加砌砖墙设石门并在甬道上方砖砌门墙或作仿木构的门脸。库狄回洛墓和娄叡墓内均增设帷帐这可能与他们官阶最高(正一品)有关。

东魏北齐的世家大族墓墓内大都彩绘壁画随葬成群的陶俑、动物模型和精美的瓷器。有的还有东罗马金币和西方传入的金银器和玻璃器。外戚李希宗、娄叡是世家大族墓中最豪华的两座。李希宗墓是具有前后两室的大墓。这种前后室墓在北朝后期是很少见的。娄叡墓壁画达24o 多平方米画面主要是表现墓主生前生活的显赫场面和死后灵魂飞升的虚幻境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北朝壁画出现了受南朝风格影响的画面。例如济南东八里洼和临胸冶泉等地掘的东魏北齐墓墓中都绘有屏风。屏风内绘“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的图像1。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并不因政治上的对峙而影响南北文化的交流。

北周墓葬北周墓现较少年代明确的有咸阳西魏侯义墓2、宁夏固原北周柱国大将军河西公李贤夫妇墓3。这两座墓的现为北朝晚期墓的编年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标尺。侯义墓是单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绘壁画朝崔氏墓地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5 年3 期。

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进中的十年——1978~1988 年山东省文物考古工作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73 页文物出版社 199o 年。

3 李建丽、李振奇:《临城李氏墓志考》《文物》1991 年8 期。

④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 年3 期。

5 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掘简报》《文物》1979 年3 期6 孟昭林:《无极甄氏诸墓的现及其有关问题》《文物》1959 年1 期。⑦ 孟昭林:《记鹰魏邢伟墓出土物及邢募的现》《考古》1959 年4 期。⑧ 顾铁符:《晋南——文物的宝库》《文物参考资料》1956 年1o 期。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 年4 期;又《前进中的十年——1978~1988 年山东省文物考古工作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73 页文物出版社199o 年。2 咸阳市文管会等:《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 年12 期。3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掘简报》《文物》1985 年11 期。损泐严重仅墓顶星座图尚有残存。墓葬早年被盗遗存陶俑、漆器等6o多件。陶俑种类繁多有武士、文吏、侍女、胡俑和骑马乐俑等是一批难得的西魏文物。李贤墓是长斜坡墓道带三个天井的土洞墓。在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中都绘有壁画。画面部分残缺现存23 幅内容约可分为门楼、武士和侍从伎乐三部分。线条古拙粗放风格写实着重表现墓主人生前富贵豪华生活不见东魏北齐流行的升仙思想画面。这批壁画填补了北周绘画史上的空白为研究北周建筑、服饰、兵制提供了形象资料。墓中随葬陶俑数百件色彩鲜艳塑工精细神态各异:部分陶俑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征反映了这个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随同出土的鎏金银壶、金戒指、玻璃碗等波斯萨珊朝工艺制品还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第四节六朝墓葬六朝墓多数现于长江中下游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也有不少现。据不完全统计已现的六朝墓在二千座以上。

长江下游地区南京地区是六朝都城所在地现的六朝墓也最多。由于当时流行族葬制度又迷信相墓术所以现的六朝墓大多三五成群分布于土山丘陵的半坡上。砖砌墓室墓向依山势而定。中小型墓主要是平面呈长方形的平顶叠砌砖墓或平面呈长方形或凸字形的券顶砖墓。大型墓一般有前后室四隅券进式顶或前室四隅券进式顶后室券顶。少数还带有1—3 个侧室。有的还砌出棺床、祭台在封门砖下砌有通向墓外的瓦管排水沟。六朝前期(吴、晋)墓的随葬品以陶器、釉陶器为主;六朝后期(南朝)墓随葬青瓷器明显增多1。

孙吴帝陵迄今未现。已现的等级最高的孙吴墓是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墓2。朱然墓现于安徽马鞍山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后室所组成。前室平面近方形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后室平面长方形双层拱形券顶。墓葬早年被盗残存遗物14o 多件包括漆器、木器、青瓷器、陶器、铜器和大量的铜钱。漆器数量最多有十多个品种共6o 多件器形多数是汉代常见的耳杯、盘、案、盒、壶、樽、奁等。另有漆槅和漆凭几系三国时出现的新产品。胎质有木胎、篾胎、皮胎等。装饰工艺有鎏金铜扣、描漆、戗金锥刻、犀牛漆有的还采用雕刻与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漆器以人物故事画为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弥补了绘画史上的一段空白。部分漆器的外底部有漆书“蜀郡作牢”字样表明这批漆器均属蜀郡工官产品为吴蜀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东晋南渡陵墓都在建康(南京)。据唐人许嵩《建康实录》记载东晋十一陵位于“鸡笼山之阳”的有元、明、成、哀四帝陵合称西陵;位于“钟山之阳”的有康、简文、孝武、安、恭五帝陵合称东陵;位于“幕府山之阳”的有穆帝永平陵。另有废帝海西公司马弈废后卒于吴葬地不详。经考古掘结合文献研究“鸡笼山之阳”即今南京大学北园一带。1972年在南京大学北园掘的东晋大墓当即西陵四帝之一1。“钟山之阳”即今南京太平门内富贵山一带。196o 年在富贵山南麓现了恭帝陵的玄宫石碣2随后在其附近掘到一座东晋大墓3。学者对这座大墓是哪一个帝陵存在争议但一致认为不出东陵后三陵之一④。

1 蒋赞初:《关于长江下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o 年。

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掘简报》《文物》1986 年3 期。1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组:《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文物》1973 年4 期;李蔚然:《论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葬地选择和排葬方法》《考古》1983 年4 期。

2 李蔚然:《南京官贵山现晋恭帝玄宫石碣》;《考古》1961 年5 期。3 南京博物院:《南京富贵山东晋墓掘报告》《考古》1966 年4 期。④ 同1李蔚然文。蒋赞初:《南京东晋帝陵考》《东南文化》1992 年3、4 合期。“幕府山之阳”即今南京北郊幕府山南面的北岗山一带。1981 年在北崮山南麓(今南京汽轮电机厂内)掘到一座东晋大墓当即穆帝永平陵5。在其附近还掘东晋皇族墓数座6。

东晋陵墓基本上继承西晋的营建方法。陵墓大多开凿在半山腰南麓依山为陵不起坟。墓室皆为带甬道的券顶单室砖墓。甬道一般长2~3 米墓室长4~7 米墓室前有很长的排水沟。所不同的是西晋陵墓道又长又宽甬道内设一道或二道石门;而东晋陵墓道偏短偏小甬道内设一道或二道木门。东晋陵的随葬器物大体上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青瓷器皿有盘口壶、鸡壶、洗、碗等:第二类是陶质明器有案、凭几、托盘、耳杯、圆盘、香熏尤其是每墓均有4 个雕塑龙虎形的帷帐座:第三类是漆器日用品可辨的器形有盘、盒;第四类是金银饰品和玻璃器皿;第五类是铁镜、石黛板等杂物⑦。由此可以看出东晋陵的规模和随葬品的数量、质量都过三国西晋;与汉唐陵墓作比较则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或可说明东晋偏安江左在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上都有所展但非汉唐可比。

南朝陵墓在建康及其附近地区。由于南朝帝后陵及皇族(王侯)墓的前面有很长的神道神道两侧立石兽、石柱、石碑。因此清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做过调查近人朱偰著《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集前人研究之大成。195o 年以后考古工作者又多次进行勘查共现南朝陵墓31 处其中有姓名可考的25 处。根据勘查得知刘宋陵墓分布在南京甘家巷和江宁其林铺一带;南齐陵墓在丹阳胡桥、建山一带;南梁帝后陵在丹阳东城村皇族墓大多在南京尧化门甘家巷一带:陈陵在江宁方山、灵山和南京西善桥附近1。已掘的南朝陵墓有姓名可考的计有:南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或高帝萧道成的泰安陵2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3东昏侯萧宝卷墓和帝萧宝融的恭安陵④。南梁桂阳简王萧融墓5、桂阳敦王萧象墓6、安成康王萧秀墓⑦、建安郡王萧伟墓或昭明太子萧统墓⑧陈文帝陈蒨的永宁陵⑨、宣帝陈顼的显宁陵⑩。南朝陵墓沿袭东晋陵墓的营建方法聚族而葬迷信风水所有的南朝帝后陵和皇族墓都选择在两山之间的山冲高地后有隆起的山丘作为屏障前有开阔的平地陵前神道顺山势直抵平岗。陵墓体制也都是带有甬道的单室砖墓。墓室平面长方形顶部起券帝陵长13~15 米(包括甬道)甬道5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北郊东晋墓掘简报》《考古》1983 年4 期。6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幕府山东晋墓》《文物》199o 年8 期。

⑦ 罗宗真:《六朝陵墓埋葬制度综述》《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o 年。1 罗宗真:《六朝陵墓及其石刻》《南京博物院集刊》第一集1979 年。2 同1。

3 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文物》1974 年2 期。④ 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文物》198o 年2 期。邵玉健:《丹阳两座南朝失名陵墓墓主考》《东南文化》198o 年2 期。

5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梁洼阳王肖融夫妇合葬墓》《文物》1981 年12 期。6 南京博物院:《梁朝桂阳王肖象墓》《文物》199o 年8 期。

⑦ 南京博物院等:《南京栖霞山甘家巷六朝墓群》《考古》1976 年5 期。⑧ 南京博物院:《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募掘简报》《文物》1981 年12 期。⑨ 同1。

⑩ 罗宗真:《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南朝大墓的掘》《考古》1963 年6 期。内设石门二道石门额上浮雕仿木结构和桃形灯龛室内有砖砌棺床和石棺座棺床前设石祭台。棺床前后有阴井并有砖砌排水沟通向墓外。墓室和甬道外有的筑有挡土护墙多道。整个墓室用花纹砖和模印砖画拼嵌而成。甬道两壁有的嵌砌狮子、武士砖画顶部嵌砌太阳、月亮砖画。墓室内壁面嵌砌羽人戏龙、羽人戏虎、车马出行以及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画砖间杂有莲花和缠枝忍冬等甬案。皇族墓与帝陵差不多。墓前仍置石刻但规模较小。墓室亦流行带甬道的单室砖墓但比帝陵稍简化。全长7~1o 米。图道内设石门一道墓壁多用莲花、忍冬、菱形纹砖拼嵌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偶有现。墓室内大多随葬石俑、石马和石帷帐座有的还出土龟趺墓志。南京及其附近又是东晋南朝世家大族的聚葬地。东汉兴起的豪门士族聚族而葬、按辈份排列的制度至东晋南朝尤为盛行。南京老虎山颜氏家族墓1、象山王氏家族墓2和宜兴周氏家族墓3是考古工作较多的三个家族基地。老虎山颜氏墓地已掘9 座墓皆南向东西排列长7o 米。象山王氏墓地已掘7 座墓亦南向分行排列占地5 万平方米。宜昌周氏墓已掘6 座墓皆东向北南排列占地5 万7 千平方米。根据出土墓志及同一墓地中的死者关系推知当时的排葬方式大约是:墓南向的墓群长辈居右(西)晚辈依次自右向左(自西而东)一行顺排如老虎山颜氏墓;墓东向的墓群长辈居左(北)晚辈依次自左向右(自北而南)一行排列如宜兴周氏墓:另一种是长辈居中或居前晚辈依次葬其两侧或晚辈居后方依辈分排葬如象山王氏墓地。虽然这三种排葬方式并不都是十分严格的个别较晚辈的放在长辈之间也偶有现。但聚族而葬按辈排列他族不得混入这是不能改变的。

此外扬州、苏州、常州、无锡以及浙江的金华、衢县江西的南昌、瑞昌、修水等地也现不少六朝墓。墓制与南京出土的同期墓基本相同。从西晋开始以青瓷器随葬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长江中游地区武汉和长沙是长江中游六朝墓的两个重要地点。

武汉东边的鄂城是孙权称吴王时的都城黄初二年(221)改名武昌。黄龙元年(229)迁都建邺(南京)终南朝之世武昌一直是控制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因此这里现的吴晋南朝墓为数甚多。已现的纪年墓有吴黄武六年(227)、永安五年(262)、晋泰元四年(379)、隆安三年(399)、宋元嘉廿七年(45o)、孝建二年(455)和齐永明三年(485)等1。这批纪1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老虎山晋墓》《考古》1959 年6 期。2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掘简报》《文物》1965 年6 期;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2、4 号墓掘简报》《文物》1965 年1o 期;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 号、6 号、7 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 年11 期。

3 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掘报告》《考古学报》1957 年4 期:南京博物院;《江苏宜兴晋墓的第二次掘》《考古》1977 年2 期。

1 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任家湾六朝初期墓葬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12 期;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 年4 期;程欣人:《武汉出土的两块东吴铅券释文》《考古》1965 年1o 期:鄂城县博物馆:《鄂城东吴孙将军墓》《考古》1978 年3年墓为长江中游地区六朝墓的分期提供了准确依据。

长江中游的东吴墓大多是砖室墓。大中型墓沿袭东汉墓制以带短甬道的横前室单后室(前室常附耳室)和横前室双后室两种为主。小型墓大多是长方形单室。随葬品除沿袭东汉时的陶模型器以外还增添不少器类如多子福、盘口壶、香熏、俑、畜圈、虎子等其中青瓷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常见的随葬品组合是罐、钵、碗、盘、耳杯、案、灯、香熏、唾壶、虎子、俑、仓、灶、牛车、鸡、狗、家畜圈等模型器以及铜镜、石黛板、铅地券和铜钱。其中尤以带纪年铭文的重列或环列神兽镜、佛像夔凤镜刻有立佛像的鎏金铜带饰带尖帽涌和盘跪俑穿山甲形俑人面兽足的镇墓兽以及刻有“孙将军门楼”的青瓷院落最具时代特征。两晋南朝墓流行单室砖墓平面长方形或在前端正中或一侧增设短甬道。一般趋向简约。墓底大多设棺床和排水沟。随葬品中的青瓷器比东吴墓的同类器较多且好。胎灰白色纹饰简单多素面绿釉为主罐、钵口沿往往饰以褐绿色釉斑2。长沙地区的六朝墓形制与武汉近似。已现的纪年墓有浏阳姚家园西晋太康八年(287)墓3长沙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3o2)墓桂花园东晋升平五年(361)墓烂泥冲东晋宁康三年(375)墓齐永明十一年(493)墓和识字岭齐永元元年(499)墓1。这些纪年墓规模较大随葬器物丰富反映了六朝时期长沙地区较为安定达的情景。其中最重要的是永宁二年墓和升平五年墓2。永宁二年墓及其附近的5 号、6 号墓共出土各类青瓷、陶俑1oo 多件其中有高冠执板的骑吏俑持刀盾的武土俑各种侍从俑以及乘马演奏的乐队双人对坐书写的文吏俑额上点有“白毫相’的僧人。在升平五年墓中现周芳命妻潘氏衣物券一方。券上开列潘氏生前服用的衣物5o 多种其中有丝织品4o 多件。这些实物资料对研究当时长沙地区的社会历史、衣冠制度、生活习俗都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河南邓县学庄村的南朝画像砖墓也是一个重大现3。这是一座前有甬道的单室券顶砖墓全长9.8 米。墓室和甬道均用带莲花纹的花纹砖砌成并嵌砌模印加彩的画像砖。画像砖主要表现前列鼓吹的牛车行列场面它们与墓内出土的5o 多个仪仗俑相配合显示墓主生前拥有部曲武装。墓内砖柱上彩绘飞天、化生图像及大量的莲花、忍冬图案反映出当时佛教已广泛流传。

福建两广地区东晋南渡北方士族和流民大批涌入福建两广加了这些地区的开。这些地区现的六朝墓比汉墓大为增多。皆砖室墓墓砖上常有纪年文字除东吴外两晋南朝的纪年基本上都可以连接起来为分期断代提供了极大期;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地区四座南朝纪年墓》《考古》1965 年4 期。2 蒋赞初:《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3 高至喜:《浏阳姚家园清理晋墓两座》《文物》196o 年4 期。

1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 年3 期。2 同1。史树青:《晋周芳命妻潘氏衣物券考释》《考古通讯》1956 年2 期。3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58 年。方便。本地区的两晋墓较多沿袭东汉以来的多室墓制南朝墓则以单室砖墓为主。墓道在墓室前端的正中或一侧但东汉多室墓制仍有遗存。例如福建建瓯穆墩现的梁天监五年墓1墓葬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两耳室所组成后室两侧壁和后壁又砌出25 个小龛。广西融安4 号墓2由前中后三室组成三室间的两壁和后室后壁均砌砖柱。广东始兴赤南现双棺室和三棺室合葬墓3棺室隔壁上增砌通气的小门或壁窗等等。

福建六朝墓的墓室都用花纹砖砌筑。砖面为绳纹或布纹向墓室内的侧面大多模印钱纹、人字纹、菱形纹、米字纹、团花、十字纹、蕉叶纹等也有少数饰以龙凤、飞天、菩萨、卷草纹的。随葬品主要是青瓷器。器形有罐、壶、碗、钵、孟、盘、碟、豆、杯、耳杯、五盅盘、多子槅和博山炉、灯、膲斗、三足盘、唾盂、虎子以及文砚、水注、灶、仓等模型器。这些青瓷器除了一部分专为随葬而烧制的明器外绝大部分是当时的实用器④。两广六朝墓分布很广说明人口大量增加。广州晋墓的纪年砖文常见“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一类吉语铭文5连县西晋墓又有犁田耙田模型山土1反映了在长期战乱中广东相对稳定的局面。随葬器物与东汉墓截然不同尤其是陶器器形、釉色、胎质、纹饰都不一样。东汉墓常见的鼎、盒、壶、瓶、案等饮食器和屋、仓、井等模型器完全绝迹代之而起的是四耳罐、碗、盆、碟、鸡壶、虎子、三足砚等青瓷器。南朝盛行长方形的中小型砖室墓随葬品与晋墓类同但器类较少造型趋向单调。

川滇地区四川蜀汉两晋南朝墓分砖室墓和崖洞墓两大类。砖室墓主要流行于成都平原崖洞墓遍布四川山地和云贵北部山区。过去对蜀汉墓了解很少近年掘忠县涂井崖墓崇庆五道梁砖墓和双流黄佛崖墓才得到确认2。蜀汉砖墓大多作长方形单室券顶随葬蜀汉政权铸造的五铢、直百五铢和太平百铢是其特点3。崖墓分单室、双室、多室(双后室)三种形制与东汉崖墓相同但墓室较低墓门略呈方形。出土陶模型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青瓷器渐多其基本组合为带系罐、盘口壶、碗另有唾壶、水盂、罈、碟等随葬汉五铢、王莽钱和蜀汉钱也是特点之一。两晋之际寳人李特、李雄在四川建立成汉政权(3o4—347)。随后四川经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1 许清泉:《福建建瓯穆墩梁墓》《考古》1959 年1 期。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融安安宁南朝墓掘简报》《考古》1984 年7 期。3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始兴晋——唐墓掘报告》《考古学集刊》(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④ 福建省博物馆:《建国以来福建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254 页文物出版社1979 年。

5 麦英豪:《广州市西郊现古墓六座》《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1 期;又《广州市文物志》12o 页岭南美术出版社199o 年。

1 徐恒彬:《简谈广东连县出土西晋犁田耙田模型》《文物》1976 年3 期。2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省文物考古十年(1979~1981)》《文物考古工作十年》257 页文物出版社199o 年。

3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文物》1984 年8 期。社会动荡墓葬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主要现于四川盆地西北一带。砖墓和崖墓规模都趋向简陋窄小均为单室葬具仅有木棺或无葬具随葬陶瓷器。器形以带系罐、盘口壶、唾盂、鸡壶、虎子等为主制作粗糙1。

云南地区的六朝墓大多现于滇东、滇东北尤以昭通、鲁甸、曲靖、6良、昆明、呈贡、晋宁为最多不下数百座俗称“梁谁”2“梁堆”采取聚族而葬的葬式三五成群分布在小丘陵或平原上高山上未见。有坟丘坟丘下墓室多数是长方形单室砖墓券顶。少数有前后室前面有短墓道。也有砖石混合砌筑。晚期多作方形单室砖墓两侧壁外弧四面起券形似覆斗。墓壁石砌墓底、墓道用花砖铺砌。墓室顶部盖石上浮雕莲花形图案或日月三足乌有的四角还雕出龙形。梁堆多数被盗。遗存下来的随葬器物很少。主要有铜制的容器、饮食器、摇钱树、铜铁兵器、陶模型器、金银饰物和汉五铢、王莽钱、蜀汉五铢与内地同期墓的随葬品基本相同属于汉文化体系。

据学者研究“梁堆”是汉族遗民及其后裔的墓葬除了极个别的可能是内地来云南任职的官吏以外绝大多数应是史书上所说的“南中大姓”。1963 年在昭通后海子掘的霍承嗣墓是个典型墓例3。此墓系砖石混合结构的单室墓前有墓道。墓室方形每边长3 米高2.2 米墓道长3.4 米地面坟丘高5.2 米。早年被盗仅存壁画。四壁壁画均分上下两列。画面以墓主坐像汉彝部曲、仪仗、侍从以及流云、莲瓣、四神、怪兽为主要内容。墓主人坐像绘于后壁下列正中左右为仪仗和侍从。在主像右上方有墨书题记八行残存八十六字。据题记墓主霍□字承嗣南郡枝江人曾任“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死时是“荆州南郡枝江牧”。先葬蜀郡东晋太元年间改葬于此。霍氏自霍峻仕蜀汉其子弋弋子在弋孙彪等俱在宁州任职成为极有势力的“南中大姓”之一。

1 罗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8 年2 期。

2 孙太初:《云南“梁堆”墓之研究》《云南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云南省博物馆编1981年。

3 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 年12 期。第五节高句丽城址和墓葬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地区古貊族的一支。公元前37 年建国号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境):公元前3 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迁都于朝鲜半岛的平壤国内城为陪都。在高句丽建都纥升骨城和国内城的4oo 多年期间遗留在我国境内的高句丽城址和墓葬为数甚多。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曾多次来集安调查掘。五十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除了复查和重新掘被日人掘的高句丽墓葬以外还对分布于辽宁、吉林两省境内的高句丽遗迹进行过多次的普查和重点掘。重要的工作有:1956~1959 年对辽河以东的高句丽山城进行全面普查遍及铁岭、抚顺、辽阳、海城、凤城、桓仁等县境现高句丽山城8o 多处1。另在桓仁县高力墓子村现高句丽墓75o 多座掘了其中的44 座1:在抚顺前屯、洼浑木村两处掘19 座2。

1962~1966 年对集安高句丽遗迹进行全面普查勘查国都国内城遗址、王都丸都山城遗址以及两都城外围的山城及其他遗址。对现存于集安县境内的高句丽墓葬进行分区测绘、编号记录3。在普查期间及以后共清理掘高句丽墓葬3oo 座左右④其中包括重新掘被日人掘过的五盔坟5号墓、洞沟12 号墓和洞沟三室墓5。对著名的好太王碑做了精心修葺保护重新释读研究6。

此外1976~1983 年曾三次调查位于辽宁新宾县富尔江西岸的黑沟山城⑦。1982 年调查吉林柳河县大通沟罗通山城⑧。

都城址和山城址都城国内城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通沟河口东侧今集安县城周围的石筑墙垣即是。石垣砌筑规整至今犹存。石垣平面略呈方形。198o 年勘测周长2686 米。南墙东段保存较好残高3~4 米现存残垣厚约7~1o 米。四面墙垣均筑马面数量不等。从残存痕迹看北墙有马面八个其他三墙1 陈大为:《辽宁高句丽山城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1985)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年版。又《辽宁境内高句丽遗迹》《辽海文物学刊》1989 年1 期。

1 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掘简报》《考古》196o 年1 期。

2 王增新:《辽宁抚顺市前屯、洼浑木高句丽墓掘简报》《考古》1964 年1o 期。3 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考古学报》198o 年2 期。

④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等:《1976 年集安洞沟高句丽墓清理》《考古》1984 年1 期。集安县文物管理所:《集安高句丽墓葬掘简报》《考古》1983 年4 期;又《集安县上、下活龙材高句丽古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 年1 期;又《集安县老虎哨古墓》《文物》1984 年1 期。曹正榕、朱涵康:《吉林辑安榆林河流域高句丽古墓调查》《考古》1962 年11 期。

5 吉林省博物馆:《吉林辑安五盔坟四号和五号墓清理略记》;王承礼、韩淑华:《吉林辑安通沟第十二号高句丽壁画墓》均见《考古》1964 年2 期;集安县文物管理所等:《吉林集安洞沟三室慕清理记》;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室墓壁画著录补正》均见《考古与文物》1981 年3 期。6 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⑦ 抚顺市博物馆等:《辽宁省新宾县黑沟高句丽早期山城》《文物》1985 年2 期。⑧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高句丽罗通山城调查简报》《文物》1985 年2 期。各两个。马面大小略有差别一般长8~1o 米、宽6~8 米。墙垣的西北角、西南角、东南角呈直角上建角楼;东北角呈弧形增建两个马面。墙垣四面共有六个城门东西面各两门南北面各一门两相对应。城门间有通衢构成东西二横道、南北一直道。今集安城内的团结路、胜利路和东盛路大约就是当时国内城城年三条通衢的所在。曲于国内城几乎全部叠压在今集安县城底下历经沧桑除了有少量遗物被扰动出上外昔日的城内建筑已经无法查考1。

丸都山城是国内城的守备城。城构筑在国内城西北2.5 公里的高山上。

东西北三面城垣垒筑在形如半圆的峰脊上:南面坡地城垣低平使整个山城形如簸箕状。城垣充分利用自然天堑因山峰的自然形势垒砌石垣或利用陡峭的石壁为城垣。石材平整一般长2o~5o 厘米、宽29~4o 厘米、厚1o~27 厘米。城垣走向不平直整体平面呈椭圆形方圆近七公里总长6951米。城垣上设女墙。女墙内壁基部有柱洞。全城共设五城门东墙北墙各二门南墙一瓮门西墙无门。城年至今犹存建筑遗址三处蓄水池遗址一处墓葬三十七座2。

在通往两都城的要道上以及在广袤的高句丽国境内现了数以百计的城堡、关隘和哨卡俗称山城。集安境内的山城很多经勘查的有老岭南道上的霸王山城、望坡岭关隘;老岭北道上的关马墙山城和大川哨卡1。

分布于各地的高句丽山城大都构筑在山巅上或地形险要处。就地取材大小不一无有定制。大型山城周长约2 公里主要分布在辽河东岸山区与平原交接地带。一般由土筑、石筑或土石合筑三种方法构成有城门、马面和瞭望台等设备有的还有水门和环城马道。山城内大多有建筑基址。中型山城周长1~2 公里大多属于高句丽早期建筑主要分布于辽河东岸较大的支流之间一般由土筑或石筑两种方法建成也有城门。小型山城周长2oo~1ooo 米城壁土石混筑大多位于交通要道上一般不独立存在但对捍卫大中型山城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所说的“当道小城”或即指这种小型山城。

墓葬大多现于吉林省集安县。辽宁省桓仁、抚顺、宽甸等地也现不少情况与集安基本相同。

集安高句丽墓葬集中分布在老岭山的岭前和岭后。分布岭前23 处122o6座:分布岭后的9 处152 座。两地合计12358 座。其中以岭前洞沟地段(今集安县城附近)最为密集。在这地段内细分为下解放、禹山下、山城下、万1 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高句丽国内城址的调查与试掘》《文物》1984 年1 期。2 李殿福:《高句丽丸都山城》《文物》1982 年6 期。

1 方起东:《吉林辑安霸王朝山城》《考古》1962 年11 期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等:《吉林辑安高句丽南道和北道上的关隘和城堡》《考古》1964 年2 期。李殿福:《集安山城子山城考略》《求是学刊》1982 年1 期。

2 陈大为:《辽宁高句丽山城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年;又《辽宁境内高句丽遗迹》《辽海文物学刊》1989 年1 期。

宝汀、七星山和麻线沟等六个墓区共113oo 座1。这32 处墓群大多分布在山麓上排列有序规模悬殊。石坟多分布在靠山麓处土坟多在河谷阶地和平川地带。在保存较好的地区尚能看出埋葬先后的序列。如七星山南坡的墓葬从山腹开始往下成行排列。有的行列由小墓开始逐渐到大墓;有的则由大墓逐渐到小墓;有的开始由小墓逐渐到大墓再由大墓逐渐到小墓。土坟则埋葬在排列有序的石坟行间空隙处。这种现象表明集安洞沟墓群是当时生活在集安一带的高句丽族;不同的家族各有自己的墓地并且按不同辈次有规律的埋葬反映了高句丽各阶层身份的不同和葬俗的变化。在包括日本人掘在内的3oo 多座高句丽墓中重要的大中型墓有长川1 号墓、2号墓2下解放区的31 号墓和冉牟墓、环纹墓禹山下区的41 号墓、68 号墓、1o8o 号墓和太王陵、将军坟、角觗墓、舞俑墓、洞沟12 号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坟4 号墓、5 号墓山城下区的332 号墓、983 号墓、1411 号墓和龟甲壁画墓、折天井墓、兄墓、弟墓万宝汀区的78 号墓、242 号墓、1368 号墓七星山的96 号墓麻线沟的1 号墓和千秋墓、西大墓1等等。高句丽墓的墓室(放置尸体处)构筑在地表上(晚期有的在半地下)或高出地表的石墓基上这是与中原汉式土葬墓最大的不同处。墓葬结构比较复杂。外部结构可分积石和封土两大类。所谓积石墓即“积石为封”的墓葬又简称为封石墓或石坟。封土墓即以土为封的墓葬其中包括少数封土内混以石块和在封土底部四周用石块砌以方坛或方坛阶梯的墓葬简称土坟。内部结构又可分为石圹和石室两种。所谓“石圹”是指用石块或河卵石在地面上堆积方形墓基再在上面构筑长方形框的石圹(椁室)。埋葬后封以碎石不再加顶盖整体如方丘状。一般没有墓门也没有墓道。“石室”流行于封土墓时期系用石材在地面上或半地下筑造墓室(石室)四壁上部抹角叠涩顶加盖石有墓门也有墓道。但大型积石墓的石室仍构筑在顶部中央。根据已表的资料研究高句丽积石墓可划分为无坛石圹墓、方坛石圹墓、方坛阶梯石圹墓以及方坛石室墓、方坛阶梯石室墓等五型。封土墓都是石室墓配合外部结构可分为无坛封土石室墓、方坛封土石室墓和方坛阶梯封土石室墓等三型2。

这些形式多样的高句丽墓制既有年代早晚的不同又是墓主身份不同的标志。一般地说积石墓出现较早无坛石扩墓为一般平民墓数量最多1 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考古学报》198o 年2 期。

2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等:《集安长川一号壁画墓》《东北考古与历史》创刊号 文物出版社1982 年。陈湘伟:《吉林集安长川二号封土墓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3 年1 期。1 吉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的两座高句丽墓》《考古》1977 年2 期。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积石墓的清理》《考古》1979 年1 期。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吉林辑安麻线沟1 号壁画墓》《考古》1964 年1o 期。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座壁画墓》《考古》1983 年4 期。吉林集安县文管所:《集安万宝汀墓区242 号古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 军6 期。方起东、林至德:《集安洞沟两座树立石碑的高句丽古墓》《考古与文物》1983 年2 期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五盔坟四号墓》《考古学报》1984 年1 期。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考古学报》198o 年2 期。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日满文化协会194o 年。

2 研究高句丽墓葬类型的文章很多这里主要参考下列文章: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考古学报》198o 年2 期;方起东:《高句丽石墓的演进》《博物馆研究》1985 年2 期;魏存诚:《高句丽积石墓的类型和演变》《考古学报》1987 年3 期。

始见于高句丽建国以前下限至五世纪初。方坛石扩墓和方坛阶梯石坟墓分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的墓葬流行时间大致相同上限不晚于东汉初年下限约在四世纪上半叶。随后出现的方坛石室墓和方坛阶梯石室墓墓主身份与方坛石扩墓、方坛阶梯石扩墓同。著名的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以及禹山下41 号墓、七星山96 号墓、万宝汀242 号墓和桓仁21 号墓都属于方坛阶梯石室墓大约都是高句丽王室或高级贵族的陵寝这种形式的墓制大约流行千公元三世纪末至五世纪末。其中保存最好的是将军坟。将军坟整体呈阶梯式金字塔形每边长35.6 米高12.4 米。用精琢的巨形花岗岩石条砌筑共七级每面有顶护石3 块倚护。墓室位于第五级中部长宽各5 米高5.5 米顶部以整块巨石覆盖。气势雄伟壮观是高句丽陵墓建筑的代表作。

封土石室墓出现最晚大约开始于四世纪末叶以后逐渐取代积石墓成为高句丽中晚期墓制的主流。

壁画墓绝大多数见于封土石室墓。至今已现壁画墓2o 座有角觗墓舞踊墓环纹墓冉牟墓洞沟12 号墓散莲花墓龟甲墓美人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坟5 号墓五盔坟4 号墓麻线沟1 号墓山城下332 号墓、983 号墓万宝汀1368 号墓了解放31 号墓长川1 号墓、2 号墓和禹山下41 号墓。其中除禹山下41 号墓是方坛阶梯石室墓以外全部是封土石室墓。早期壁画墓内容简朴大多绘于白垩壁面上以表现墓主生前宴饮、歌舞场面为主墓顶衬以日月星辰图案设色单调。属于早期壁画墓的有万宝汀1368 号墓、角觗墓、舞踊墓。年代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到四世纪中叶。中期壁画墓大多出现于多室墓作画方法与早期相同壁画内容仍以墓主生活起居为主要题材但佛教题材明显增多并开始出现四神图像。壁画内容丰富线条流畅是高句丽壁画艺术的重要展阶段。典型的墓例有洞沟12号墓、麻线沟1 号墓、三室墓、禹山下41 号墓和长川1 号墓、2 号墓。年代约在公元四世纪中叶到五世纪中叶。晚期壁画多出现于单室墓中壁画直接绘于平整的石面上以四神为主要内容衬以怪兽、仙人、莲花网状图案。设色浓艳装饰富丽壁画内容和艺术手法都明显看出受汉文化的影响。典型墓例有四神墓、五盔坟4 号墓、5 号墓。年代约在五世纪中叶到六世纪中叶。

由于高句丽墓构筑在地面上或高于地面上历史上曾遭到严重破坏尸骨、葬具遗存极少除彩绘壁画保存较好以外遗留下来的随葬器物也不多。根据掘时的迹象和残存不多的葬具人骨分析高句丽前期(积石墓前三式)实行火葬似皆单入葬随葬品不多一般有陶壶、罐、铜制或铁制的马具和武器连同尸体一起火化。后期(封土墓)采用土葬设棺床有木棺单人葬二人、三人合葬都有皆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器物较前期丰富种类与中原魏晋墓略同一般都有陶制的明器和铜铁制的工具和武器个别的还有金属饰品。常见的器形有壶、罐、钵、盆、耳杯、灶等陶明器鞍桥、马镫、马衔、泡饰等马具和斧、锛、削、矛、长刀、镞、铠甲等工具和武器1。1 吉林省考古研究室等:《集安高句丽考古的新收获》《文物》1984 年1 期。第六节瓷窑和瓷器古陶瓷学者对考古出土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陶瓷器进行过多次科学鉴定和研究提出陶器和瓷器的界定标准1使长期存在于考古学界的陶瓷混称现象有所改变这是古陶瓷研究工作中的一大进步。根据古陶瓷学者提出的陶瓷器界定标准我国真正的瓷器开始出现于东汉源地在今浙江上虞一带。随后南方各地也开始设窑烧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瓷器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北方战乱不息经济凋敝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瓷业的出现大约要迟至北魏统一北方以后。根据南北方所存在的不同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南方的瓷窑和瓷器考古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南方瓷窑主要分布在浙江和苏南宜兴一带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省境内也有零星现。这个时期的瓷器绝大多数现于窑址所在地及其附近的六朝墓中除云南、贵州以外其他各地的六朝墓也有一些瓷器出土。

浙江是我国瓷器的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其中烧造最早、产品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而最负盛名的是越窑青瓷。浙东的上虞、宁波和浙南的永嘉等地都现了东汉中晚期的越窑窑址;在东汉晚期墓中又相继现用越窑生产的青瓷器随葬1。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上虞小仙坛东汉越窑址中出土的青釉印纹壘瓷片进行测试化验并与上虞龙泉塘西晋越窑青釉瓷片的试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证实这些青瓷片具有瓷质光泽、透明性较好吸水率低烧成温度达13ooc左右胎釉结合紧密符合近代瓷的标准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浙一带的制瓷业迅猛展仅上虞一地已现东吴时期的窑址3o 多处西晋窑址6o 多处。曹娥江沿岸的帐子山、鞍山、小仙坛、龙池庙等地窑址密布是当时烧造青瓷器的重要场地。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瓷土也有烧制青瓷器的充足燃料曹娥江更为青瓷的远销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运输条件。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六朝墓出土的青瓷器经常现是浙江生产的越窑瓷器。

除上虞以外浙江的绍兴、余姚、鄞县、宁波、奉化、临海、萧山、余杭、湖州以及江苏的宜兴等十几个市县也都现了六朝瓷窑遗址。根据制品釉色的不同可分为越窑、均山窑、瓯窑、婺州窑和德清窑。越窑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山窑在江苏太湖之滨集中分布于宜兴丁蜀镇和均山附近。瓯窑在浙南温州一带。婺州窑主要分布于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德清窑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的德清县及其附近。上述瓷窑除德清窑和上虞帐子山窑兼烧黑瓷以外全部烧制青瓷各有特色。

掘资料表明南方青瓷普遍采用龙窑烧制起初是陶瓷同窑共烧以1 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硅酸盐学报》第六卷第三期。以后收入《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 年。叶宏明、曹鹤鸣:《关于我国瓷器起源的看法》《文物》1978 年1o 期。1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浙江上虞县现的东汉瓷窑址》《文物》1981 年1o 期。2 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硅酸盐学报》第六卷第三期。以后收入《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 年版。

后逐渐分离。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因时代不同而有所改进。大体说窑身由宽短变成狭长由统烧改为分段烧窑床斜度由前缓后陡变成1o 多度平斜窑型由不定型逐步走向定型化随着窑炉的改变烧制技术的提高窑具的设计也有改进从而增加了装烧的数量和提高了成品的质量1。

考古现的六朝瓷器大多出自窑址所在地及其附近的墓葬中。长江下游沿岸也是六朝瓷器的重要分布区特别是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及其沿江西上的马鞍山、芜湖和东下的扬州、镇江一线。根据器形、装饰纹样釉质色泽以及坯体等特点可分为孙吴、西晋、东晋、南朝四个展阶段。东吴青瓷较多保留东汉瓷的特点常见器形有钵、双耳或四耳的罐双耳或四耳的盘口壶双沿罐水盂、油灯、香熏、唾壶等日用器。此外还有专供随葬用的模型明器如堆塑谷仓罐、羊形尊、虎子、灶、碓、鸡笼之类。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白色釉色灰青表面不大均匀。装饰纹样有弦纹模印的斜方格回纹、斜方格井字纹雕刻镂空堆贴等技艺。南京及其附近出土的东吴越窑青瓷器造型大多优美雅观例如1955 年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4 号墓出土的“赤乌十四年”青瓷虎子21958 年南京清凉山出土的“甘露元年五月造”的青瓷羊尊和青瓷熊灯31974 年南京甘家巷建衡二年墓出土的双系罐和双系、四系盘口壶11962 年溧阳东王公社凤凰元年墓出土的一组青瓷明器(仓、灶、水盂、鐎斗、提篮等)21955 年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凤凰二年墓出土的蛙形水盂31973 年金坛白塔天玺元年墓出土的堆塑楼台谷仓罐④等等都是越窑精品充分展示了东吴时期青瓷制作的高度艺术水平。

西晋青瓷的成就最为突出。工艺技术、器形种类以及装饰变化都比东吴时期有明显的展。常见的器形除东吴时原有的以外出现了不少新的造型有筒形罐、鸡头或虎头的双耳罐、扁壶、圈足唾壶、兽形尊、三足盘、多子福、镂空香熏熊头或兔头水注;明器中新出现犀牛形镇墓兽、男女俑、尖头形灶、猪舍、狗舍等。这些新器形有的造型直接采用动物形象有的用动物形象作装饰。在一般器皿上流行模印的饰带如细小斜方格纹井字菱形纹联珠纹。在盆、钵、洗上流行用竹刀刻划海星纹和水波纹。谷仓的装饰更为突出。在谷仓罐肩部以上堆塑了各种形象的奴仆、卫士、阙楼馆阁、长廊列舍、龟趺碑等复杂的内容。西晋晚期出现了在青釉上点染酱褐色斑纹的做法打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作风丰富了釉的装饰效果。

在青瓷器上刻写年号、产地和制作者的姓名也是东吴西晋越窑青瓷器的一个特点。例如上述南京赵士岗东吴虎子腹部刻“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表宜作”江苏金坛西晋墓出土扁壶上刻“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1 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年版。以后收入《朱伯谦论文集》紊禁城出版社199o 年版。

2 倪振逵:《南京赵士岗现三国时代孙吴有铭瓷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8 期。3 南京博物院编:《江苏六朝青瓷》图4~6文物出版社198o 年版。

1 南京博物院等:《南京栖霞山甘家巷六朝墓葬》《考古》1976 年5 期。2 南京博物院:《江苏溧阳孙吴凤凰元年墓》《考古》1962 年8 期。3 王志敏:《从七个纪年墓葬漫谈1955 年南京附近出土的孙吴两晋清瓷器》《文物参考资料》1956 年11 期。

④ 镇江市博物馆:《江苏金坛出土的青瓷》《文物》1977 年6 期。

坤者也”1。绍兴、余姚、平阳掘的西晋墓以及吴县狮子山西晋傅氏家族墓墓内随葬的堆塑楼台谷仓罐上往往在楼台下方的龟趺碑上分行刻写“元康x年x月造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等字样2。说明上虞一带是当时青瓷器的重要产地同时反映了生产青瓷器的商品性质。

东晋时青瓷生产进入普及阶段。瓷器造型趋向简朴、实用装饰大大减少模型明器衰落。常见的产品有罐、壶、盘、碗、钵、盆、洗、灯、砚、水盂、香熏、唾壶、虎子和羊形烛台。饮食器皿大都大小配套。纹饰以弦纹为主少数器物上仍可见到水波纹。到东晋晚期开始出现莲瓣纹。南朝仍采用两晋时的制瓷工艺多数胎质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青釉。器形较小制品以鸡头壶、盘口壶和四系罐为最多。浮雕莲瓣和刻划莲花纹成为当时的主要纹饰由此看到佛教在南朝民间已十分盛行。西晋后期出现的褐色点彩工艺仍普遍存在但褐点小而密与初始时不同。

长江中游的江西、两湖和四川大约在三国时期开始设窖制瓷。南昌市郊的吴永安六年墓3、吴高荣墓④、武昌莲溪寺吴永安五年墓5、鄂城吴孙将军墓6随葬的青瓷器为这看法提供了实证。这四座东吴墓随葬的青瓷器胎质、釉色、器形基本相同。属于越窑青瓷系统的一个分支。胎呈浅灰色釉色分豆青和蟹壳青两种。豆青釉薄匀润开细片不脱落;蟹壳青釉不甚均匀呈蜡泪状有脱落现象。釉不及底有些壶、罐表面印麻布纹。主要器形有罐、壶、钵、碗、碟、盅、盘、案、槅、耳杯、香薰等日用器和院落、房屋、仓、灶、碓、磨、臼、牛车、禽畜及禽畜圈舍等模型器。造型、胎釉与浙江越窑青瓷均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安徽马鞍山孙吴朱然墓1和佳山吴墓2墓中随葬的部分青瓷器竟与这四座墓出土的同类青瓷器完全相同。表明江西、湖北在三国时已经烧制青瓷器而且把青瓷器作为商品远销到长江下游。

西晋时期长江中游的青瓷器数量明显增多。从墓中随葬的陶瓷器比例看:江西瑞昌马头西晋墓随葬青瓷器66 件陶器仅6 件3;湖北黄陂滠口吴末晋初墓随葬青瓷器73 件陶器7 件④;益阳5、长沙6较大的西晋墓几乎全部用青瓷器随葬。一般造型规整釉色莹润装饰华美有捺印、贴花加彩和透雕并开始出现褐釉点彩的新工艺。缺点是釉胎仍结合不好吸水1 镇江市博物馆:《介绍一件上虞窑青瓷扁壶》《文物》1976 年9 期。2 张志新:《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三)文物出版社198o 年版。3 秦光杰:《江西南昌市郊永安六年墓》《考古》1965 年5 期。

④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掘》《考古》198o 年3 期。5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 年4 期。6 鄂城县博物馆:《鄂城东吴孙将军墓》《考古》1978 年3 期。

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掘简报》《文物》1986 年3 期。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马鞍山佳山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86 年5 期。3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瑞昌马头西晋墓》《考古》1974 年1 期。

④ 武汉市博物馆:《武汉黄陂滠口古墓清理简报》《文物》1991 年6 期。5 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等:《湖南省益阳县晋、南朝墓掘简况》《文物资料丛刊》(八)文物出版社1983 年版。

6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 年3 期。率和气孔率都较高。进入东晋南朝时期这里与长江下游一样青瓷制品转入以日用器皿为主明器少见纹饰趋向简朴烧制技术有所改进但釉面光泽较差透明度始终不及长江下游所产1。

已现的长江中游六朝窑址重要的有四处即江西丰城窑址2、湖南湘阴窑址3以及四川的成都青羊宫窑址④和邛崃窑址5。丰城窑址分布于罗湖一带范围约3 万平方米废品堆积有的达5—6 米。1979 年掘。上层堆积唐代瓷片下层堆积的瓷片与南昌、新干、清江、永修等地南朝墓出土的瓷器相同。丰城唐代属洪州这里现的南朝窑场应是唐代洪州窑的前身。湘阴窑址分布于县城堤坑一带范围约1o 万平方米。1973 年掘。在25 平方米的掘区内出土西晋至初唐的青瓷一千多件(片)还有大量的匣钵等窑具。其中的两晋南朝瓷器与长沙、浏阳、湘阴、益阳、郴州等地的两晋南朝墓瓷器完全一致。湘阴唐代属岳州这里现的两晋南朝窑场应是唐代岳州窑的前身。成都青羊宫窑址和邛崃县的固驿窑址、十方堂窑址都只做过调查和小规模试掘。初步认为这些窑址均始烧于南朝而盛行于唐代。四川南朝墓中的四系壶、四系罐、敛口平足碗以及杯、盘、钵等日用器都可以在这些窑址的遗物中找到归属。

南方沿海的福建、广东、广西已现的两晋南朝的青瓷器也不少。从表的资料看三省区的情况各有不同。福建政和西晋永兴三年墓随葬的青瓷器1是福建目前可确认的最早青瓷器。此墓随葬盘口壶、双耳罐、短颈壶、钵、虎子各一件从出土的器物造型看与浙江越窑所产相似。东晋墓出土的青瓷器遍及全省十多个县重要的器形有碗、碟、盘、钵、罐、盘口壶、三足盆、五盅盘、多子槅、耳杯、灯、博山炉、膲斗、蛙形水注、三足砚、唾壶、虎子等日用器和灶、谷仓罐、猪圈、鸡舍等模型器。从器形、胎釉和纹饰风格看明显分为两类。一类与浙江越窑所产相似釉色青绿胎釉结合较好例如谷仓罐、三足砚、蛙形水盂等。另一类造型独特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南安丰州东晋墓出土的带嘴双系罐、敛口深腹钵器形纹饰均不同于他处所产2。这类瓷器釉色较杂有青黄、青灰、苍青等不同色调胎釉结合较差易脱落。南朝墓随葬地方特色的青瓷器更多如锯齿形托杯、盖碗、年底浅刻重瓣莲花盘、排列多层**的熏炉、前蹲后卧的虎子以及单管或多管的烛台等。这时长江中下游随葬明器已大为减少但福建南朝墓仍甚为流行。常见的有鐎斗、火盆、带盘三足炉、粘连的五杯盘、提桶、虎1 蒋赞初:《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附论出土的青瓷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1981)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2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等:《江西丰城罗湖窑掘简报》;余家棟:《试析洪州窑》均见《中国古代窑址调查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3 周世荣:《从湘阴古窑址掘看岳州窑的展变化》《文物》1978 年1 期。高至喜:《略论湖南出土的青瓷》《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1981)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④ 江学礼、陈建中:《成都市西郊青羊官窑址试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 年6 期。翁善良:《成都青羊宫窑址调查》《景德镇陶瓷》(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第二辑)1984 年。5 陈丽琼:《四川古代陶瓷》75 页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年版。1 卢茂村:《福建松政县现西晋墓》《文物》1975 年4 期。

2 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南安丰州狮子山东晋古墓(第一批)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一)文物出版社1977 年版。

子和鬼灶等形体皆短小显然是专供随葬的明器3。

关于福建瓷器的来源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两晋及南朝前期墓所出的瓷器均为浙江越窑产品至南朝后期才多见本地产品1。另一种意见认为福建两晋南朝墓出土的瓷器绝大部分是本地烧造只有少数来自浙江瓯窑2。1982 年试掘福州西郊怀安窑址现一段龙窑残基。出土瓷片含有南朝至唐代的遗物出土窑具上又有刻写“大同三年”“贞元”的年号3。由此推知怀安窑的始烧年代至迟在南朝中期到晚唐仍未停止。福建南期墓出土的青瓷器有一部分应是怀安窑所烧造。由于掘面积太小资料未全部公布全貌还不清楚。看来福建瓷器来源的问题还有待于怀安窑的继续掘和更多的新窑址的现。

广东至今未现六朝瓷窑址但是从西晋墓出土的瓷器中可以看出广东在西晋或孙吴时期可能已设窑烧瓷。举年代明确的广州沙河顶西晋永熙元年墓为例④。此墓随葬青瓷器5o 多件器形有四耳罐、鸡壶、碗、盏、盆、盂、盅、耳杯盘、簋、豆形灯、唾壶、虎子、牛车、骑马桶等。其中鸡壶、唾壶、虎子、牛车、骑马俑等与长沙西晋墓所出的同类器十分近似。四耳罐、簋、盅、豆形灯、耳杯盘、灶等则常见于广州东汉墓所出的同类陶器。这部分瓷器胎色灰白釉呈青黄色开细片多脱落说明尚未完全瓷化。它们应是沿袭东汉制陶工艺在本地设窑烧成的。进入东晋南朝时期广东青瓷器似乎完全是清一色的本地产品。

粤北始兴韶关是东晋南朝墓的主要分布区已现的东晋南朝墓近百座1内有纪年墓1o 余座断代比较明确。随葬青瓷器4oo 件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四耳罐和大小配套的瓷碗。长江中下游所习见的鸡壶、莲花壶、盘口壶、虎子以及鸡、狗和圈舍在这里甚为罕见。

广西青瓷器大多现于南朝墓2从出土的盘口壶、莲瓣鸡壶、多子槅、多足砚、唾壶、虎子、禽畜模型以及骑马俑、部曲家兵俑等的器形看与长沙西晋墓3出土的同类器十分近似可能是受长沙方面的影响而在本地仿造的。考古工作者曾在象州牙村现一处汉至六朝的陶瓷窑址。从窑址中采集3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福州郊区南朝墓》《考古》1974 年4 期。卢茂村:《福建建瓯水西山南朝墓》《考古》1965 年4 期;曾凡:《福州西门外六朝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 年5 期。1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近十年的文物考古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46 页文物出版社199o 年版。2 福建省博物馆:《建国以来福建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257 页文物出版社1979 年版。

3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近十年的文物考古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46 页文物出版社199o 年版。④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组:《广州沙河顶西晋墓》《考古》1985 年9 期。1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韶关六朝隋唐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65 年5 期。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曲江东晋、南朝墓简报》《考古》1959 年9 期。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始兴晋——唐基掘报告》《考古学集刊》(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杨豪:《广东韶关市郊的晋墓》《考古学集刊》(一)1981 年。杨豪:《广东韶关市郊的南朝墓》。《考古学集刊》(三)1983 年。2 桂林市文物工作队:《桂林市东郊南朝墓清理简报》《考古》1988 年5 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南朝墓》《考古》1983 年9 期;又《广西融安安宁南朝墓掘简报》《考古》1984 年7 期;又《广西永福县寿城南朝墓》《考古》1983 年7 期;广西梧州市博物馆:《广西苍梧倒水南朝墓》《文物》1981 年12 期。

3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 年3 期。的一部分瓷片看与南朝墓所出极为相似④。因未掘目前尚无法论定。北方的瓷窑和瓷器北方制陶业出现较晚。古陶瓷学者一般认为北方制瓷业大约开始于北魏晚期制瓷工艺很可能是南朝逃人传入的5。北朝陶瓷除现于窑址和北魏洛阳城大市遗址1以外绝大多数现于北朝墓尤其是东魏北齐时期的高级统治者墓中。每墓一般随葬几件至十几件。北朝大墓随葬陶俑动辄数百成千随葬陶器皿、陶模型器一般也有数十件。随葬瓷器的数量显然不能同共出的陶俑、陶器皿的数量相比。在南方两晋南朝墓以随葬瓷器为主一般中型墓随葬十几件至三十多件这也是北朝墓所比不上的。

目前可以认定的北朝窑址有三处:一处是河北磁县贾壁村窑2;另二处是山东淄博市寨里窑3和枣庄市中陈郝北窑址④。这三处窑址都是北朝至唐代的青瓷窑。窑炉椭圆形(俗称“馒头”窑)以木柴为燃料生产生活用具。器形以碗、钵、盆、罐为多一次拉坯成型器底留有线割痕迹器体厚重胎质粗糙含有较多的砂粒和铁质。施青釉内施全釉外施半釉。施釉方法主要有蘸釉和刷釉两种。釉汁不纯厚薄不匀色调一般较灰暗内底多留有三支钉烧痕烧制技术不高。

北朝墓出土的瓷器以青瓷为主白瓷、黑瓷也有一些但数量不多。青瓷器大都造型简朴注重实用烧制技术不甚成熟除少量莲花尊以外全属日常生活用具。在品种、形制和烧造工艺方面具有较大的共同性。冀南的磁县和豫北的安阳是曹魏、东魏、北齐的政权中心经济、文化都比较达所以在这一带的东魏北齐墓随葬瓷器比较多工艺水平也较高这里应是北朝瓷器生产的一个重点地域。

磁县、安阳一带的东魏、北齐墓一般都有几件瓷器随葬。重要的有:磁县湾漳大墓1出土青瓷罐1o 件;茹茹公主墓出土青釉仰覆莲盖罐1 件2;高润墓出土鸡壶、覆莲盖罐、罐、碗、烛台等青瓷器17 件3;尧峻墓出土高足盘、三耳壶、罐等青瓷器5 件④:尧母赵郡君墓出土青瓷瓶1 件、酱褐釉的四系罐、双耳瓶、双系瓶、细颈瓶、壶共7 件5;赞皇李希宗墓出土青瓷碗、④ 黄启善:《试论广西东汉至隋唐墓出土的青瓷器》《广西文物》1985 年2 期。5 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年版。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北魏洛阳城内出土的瓷器与釉陶器》《考古》1991 年12期。

2 冯先铭:《河北磁县贾壁村隋青瓷窑址初探》《考古》1959 年1o 期。3 山东淄博陶瓷史编写组等:《山东淄博寨里北朝青瓷窑址调查纪要》《中国古代窑址调查掘报告集》352 页文物出版社1984 年。

④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山东枣庄中陈郝瓷窑址》《考古学报》1989 年3 期。枣庄市文物管理站:《山东枣庄古窑址调查》《中国古代窃址调查掘报告集》374 页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1 邺县考古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考古》199o 年7 期。

2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掘简报》《文物》1984 年4 期。3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 年3 期。

④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 年4 期。5 磁县文物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 年6 期。

带系罐共18 件另有一些黑釉瓷片6;平山崔昂墓出土黑釉四系罐、翠绿釉盘、豆青釉的盘口壶和唾壶以及酱黄釉、黄绿釉、“焦釉”的碗共14件⑦;安阳范粹墓出土酱黄釉扁壶、白釉绿彩三系罐、白釉绿彩长颈瓶、白釉长颈瓶、白釉四系罐、白釉壶、白釉碗等共14 件⑧;濮阳李云墓出土豆青釉六系罐、米黄釉绿彩四系罐各2 件⑨。这些瓷器标本是研究北朝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

从这批瓷器的一般特征观察器体多数厚重坚硬胎质洁白、浅红、土黄都有。釉色以青绿、黄绿为多透明度较差;又有白、黑、酱、褐诸色。大多施半釉釉层不太均匀有脱釉现象。但各色釉中都有一些胎质沽白、釉色晶亮达到光洁莹润的精品。例如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青釉仰覆莲盖罐高润墓出土的鸡壶崔昂墓出土的黑釉四系罐李云墓出土的米黄釉加绿彩的四系罐和青釉六系罐范粹墓出土的酱黄釉舞乐人物扁壶和白釉瓷制作都很精美特别是白釉长颈瓶于乳白色透明釉上施数道绿彩工艺新颖都是北朝不可多得的精品。

引人关注的还有黑瓷、自瓷以及这批瓷器的产地问题。

自1977 年浙江上虞东汉窑址中现黑瓷、青瓷同窑共烧以后人们便寄希望于最早的北方黑瓷的现。这批材料为此提供了实证。到目前为止北朝黑瓷已现多起:北魏洛阳故城大市遗址现黑瓷碗5 件、杯3 件、盂1件;东魏李希宗墓现黑瓷片;北齐崔昂墓现黑釉四系罐。这些黑釉瓷釉质都较好有光洁度特别是李希宗墓的黑瓷片和崔昂墓的黑釉四系罐制作颇精证明北方黑瓷在北朝时已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平。

自瓷的出现是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后来各种彩绘瓷的基础。北方白瓷的出现过去一般认为在隋代范粹墓白瓷的现把过去的认识提前到了北齐。范粹墓的白瓷釉呈乳浊淡青色说明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展起来的。

关于磁县安阳北朝瓷器的产地问题过去学者曾提到磁县贾壁窑址应是北方青瓷的中心产区之一但认为现存窑址开创于隋代1。高润墓出土的青瓷碗和护胎釉碗的现证明与贾壁村旧窑址采集的碗片完全吻合。高润死于北齐武平七年据此知贾壁村窑早在北齐时就烧造青瓷而且知道在瓷器上采用护胎釉的新工艺。

此外河北景县封氏家族墓1、山东临淄崔氏家族墓2出土的北朝青瓷器也是比较重要的现。

景县封氏墓有四座墓随葬青瓷器共35 件年代约从北魏到隋初。器形有碗、盘、碟、杯、壶、瓶、罐、托杯、唾壶和仰覆莲六系尊。虽然胎釉工6 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文物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 年6 期。⑦ 河北省博物馆:《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 年11 期。⑧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掘简报》《文物》1972 年1 期。安阳县文教卫生管理站:《河南安阳县现一座北齐墓》《考古》1972 年1 期⑨ 周到:《河南濮阳北齐李云墓出土的瓷器和墓志》《考古》1964 年9 期。1 冯先铭:《河北磁县贾壁村隋青瓷窑址初探》《考古》1959 年1o 期。1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 年3 期。

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 年2 期。淄博市博物馆等:《临淄北朝崔氏墓地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5 年3 期。

艺都不够成熟但造型很有特色。除四系盘口壶、唾壶与南方青瓷近似外直径达4o 厘米的大盘带托深腹杯四系罐都与南方青瓷不同。最突出的是出自封子绘墓和祖氏墓的4 件仰覆莲六系尊形体高大造型宏伟装饰瑰丽运用印贴、刻划和堆塑等艺术手法在器腹以下通施凸塑的仰覆莲七层又在口沿到颈部堆贴飞天、宝相花和蟠龙等纹饰。盖上同样有莲瓣装饰。出土时整体呈青灰色胎釉仍结合牢固不变形不脱釉。经鉴定胎釉的化学成分与南方越窑青瓷有明显差别故被誉为北方青瓷的代表作。有趣的是武昌、南京等地的南朝墓中也现这种莲花尊目前已知的至少有6件(流散国外的未计入)有的造型更大装饰更华丽年代也较早3。看来景县封氏墓的莲花尊很可能是南方逃人或受南方制瓷工艺的影响而在本地仿制的。

临淄北朝崔氏墓地始于北魏延到北齐。其中有9 座墓随葬青瓷器共41件。器形有碗、盘、高足盘、罐、四系罐、鸡壶、狮形水盂等。除狮形水盂制作较精以外都是一般的日用器皿。

器形、胎釉及烧造技艺均与附近寨里窑出土的瓷器基本相同自应归属于寨里窑所产。

3 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年版。南京博物院编:《江苏六朝青瓷》图4—6文物出版社198o 年版。

第七节早期石窟石窟寺是佛教的重要遗迹。中国创建石窟寺大约始于3 世纪盛行于5—8 世纪最晚的可到18 世纪。多数石窟从开凿使用到衰落废弃往往延续几个历史时期情况很复杂非本节所能详备。本节辑录的石窟寺资料只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开凿内容介绍也以这个时期为主故简称为早期石窟或早期石窟寺。

早期石窟的开凿地点是与佛教艺术自西向东传布的情况相一致的。佛教东渐及新疆次及甘肃河西走廊随后进入中原北方地区。本世纪初以来一些外国学者相继进入新疆、甘肃调查了一部分重要石窟有的还伴随着掠夺、破坏。中国有组织的调查工作始于三十年代。193o—1933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调查新疆石窟11935 年北平研究院调查响堂山石窟2是较重要的两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分布于各地的石窟都进行过复查记录编号;重新现了许多湮没已久的重要窟龛;掘了一些重要石窟的窟前遗迹并采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准确地解决了一部分石窟和造像的分期断代问题。

根据佛教东渐的路线和自然地域所形成的洞窟分布分为新疆地区、河西走廊、陇东固原地区和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新疆地区新疆南邻北印度是我国石窟寺起源的重要地域。在天山南麓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线上石窟寺遗址十分丰富。历史上佛教最盛的地区是古龟兹即今库车、拜城一带;其次是焉耆和古高昌(今吐鲁番附近)。在这条路线上经调查的石窟寺有16 处即喀什县东北山崖的佛窟巴楚县脱库孜萨米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台台尔石窟、温巴西石窟库车玛扎伯赫石窟、森木塞姆石窟、赫孜尔哈朵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新和县托呼拉克埃肯石窟焉耆县锡克沁石窟、明屋佛寺吐鲁番县雅尔湖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胜金口石窟、吐峪沟石窟等。总计现洞窟6oo 多个1。大体说以库车为中心的各窟群系就山崖开凿而成;以吐鲁番为中心的各窟群多系依崖壁以土坯券筑成鹿。新疆石窟寺历史上曾遭严重破坏造像无存只剩部分壁画。调查过的16 处遗址中保存较好、时代较早的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和吐峪沟石窟。它们是年代最早的一批中国石窟又是联系中亚和东方佛教遗迹的纽带。

克孜尔石窟2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 公里木札提河北岸的悬崖间东经82°27′北纬41°47′。位置适在库车、拜城两县城之间。现存洞窟分布在谷西、谷内、谷东、后山四个区内。1953 年原西北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调查时编列236 个号大体代表相同数目的单个洞窟。克孜尔石窟内容丰富类型齐备其中洞窟形制较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大多1 黄文弼:《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新疆考古情形报告》《学术季刊》卷4 期。2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年。1 李遇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概况》《文物》1962 年7、8 合期。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开凿于四至八世纪。大体上可分为中心柱窟、大像窟、僧房窟和方形鹿四种。早期石窟大部分在谷西区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壁画以立佛、佛传和本生故事为中心内容。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又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

库木吐喇石扈1位于库车县西南约3o 公里处。窟群分布在渭干河东岸的山麓或断崖上分南北两区相距约3 公里。北区洞窟较集中编号8o 个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好的不到半数。南区较分散编号32 个保存较好的约1o 个。据现存洞窟判断其始凿年代和延续年代均晚于克孜尔石窟。早期洞窟约创建于五至七世纪主要是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两种。洞窟形制、壁画题材与克孜尔石窟同期洞窟十分接近具有显著的龟兹特色。

森木塞姆石窟2在库车县东北约4o 公里库鲁克达格山口处。洞扈分布在直径约8oo 米的河谷口内。编号洞窟52 个窟体保存较好的19 个年代与克孜尔石窟相当。早期窟大多是僧房窟。洞窟区中部有寺院遗址。

吐峪沟石窟3在高昌故城东约15 公里吐峪沟水东岸。现存洞窟41 个大多崩坍仅数窟保存较好。早期石窟大约开凿于五世纪是吐鲁番地区较早的石窟。晚期石窟约开凿于回鹘高昌时期(九至十四世纪)。早期窟以东南区4 号窟保存较好是一座有前室的中心柱窟。中心柱正面塑立佛像。穹窿顶正中绘莲花;穹窿四角各绘一天王像。正壁和左右壁分上下两层。上层墨线绘七排千佛千佛中间各绘一铺一佛二菩萨;下层绘佛本生故事画。每幅有汉文墨书隶体榜题。字迹与罗布泊现的晋简和莫高窟现的十六国卷子相同应是五凉立高昌郡时所开凿。

河西走廊地带分布在河西走廊沿线上的早期石窟大多以塑像壁画为主要特征。从西向东经调查的石窟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玉门昌马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肃南金塔寺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除安西榆林窟被后代改建外都还保存着五至六世纪的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莫高窟和天梯山石窟。

莫高窟1我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位于敦煌县东南22.5 公里的鸣沙山下。

据敦煌文物研究所全面复查整理的石窟内容总录莫高窟共有492 个洞窟45ooo 平方米的壁画和2ooo 多尊塑像。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持续营建窟内6续出现了各时期各宗派所崇尚的以大乘佛教经典为依据的壁画和彩塑。艺术内容涉及了佛藏中的经、律、论、史四大部分。可以说它是今天世界上保存得较为完备的佛教美术馆和佛教图像宝库。

经考古类型学的比较研究确定属于十六国晚期创建的有7 个窟(编号267—272、275)属于元魏前期的有8 个窟(编号251、254、257、259、26o、263、265、487)主要窟形是人字坡顶和中心塔柱的塔庙窟。壁画除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中国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日本平凡社1985 年版。23 阎文儒:《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文物》1962 年8、9 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