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278

(622)唐高祖诏修前代六史对梁、陈史的分工是: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修梁史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秦王府文学姚思廉修陈史。但这次修史没有成功就作罢了。第二次是贞观三年唐太宗诏修前代五史思廉受诏与秘书监魏徵同撰梁、陈二史。贞观十年(636)正月《梁书》、《陈书》与同时所修《北周书》、《北齐书》、《隋书》一起修成上进。

梁、陈二史是姚氏父子接续而作。魏徵也在贞观初参与了修撰。那么姚思廉对梁、陈二史做了多少工作呢?从书中史论的署名上大体可见端倪。《梁书》有三卷无史论署“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二十五篇另有署“史臣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一篇(“史臣”二字当为衍文);署“史臣曰”二十七篇;署“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一篇。《陈书》有一卷无史论署“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二篇;署“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一篇;署“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考览记书参详故老云”一篇(兼补充史实);署“史臣曰”三十三篇。由以上数字可大体看出就《梁书》而言姚察与姚思廉所撰基本相当而《陈书》则多为思廉所撰。魏徵是以监修身份加以指导共写了三篇论。虽然姚察有开创之功但思廉对梁、陈二书的贡献是最大的。从撰述数量上看思廉明显多于姚察而且思廉在贞观初奉诏修史又要根据唐皇朝的政治需要对姚察所撰部分作必要改动。思廉对梁、陈二书是有续撰、整理、定稿之功的。没有思廉的竭尽全力这两部史书就很难问世。因此梁、陈二书题姚思廉撰世人从无异议。这两部书也基本上反映了姚思廉的史学思想和文风特点。

撰史之风从梁、陈二书中可以看到姚思廉治史的优点和不足。

一、注重史料价值。《梁书》56 卷记载了梁天监元年(5o2)至陈永定元年(557)共五十六年的历史。《陈书》36 卷记载了陈永定元年至祯明三年(589)共三十三年的历史。这两部书是关于梁、陈二代史的最早的较完备记载。思廉注重史书的史料价值注意对史料博采善择。二史对比关于梁史可资参考的著述很多。梁人所著就有:沈约《武帝本纪》14 卷周兴嗣《梁皇帝实录》5 卷鲍行卿《乘舆飞龙记》2 卷萧子显《普通北伐记》5 卷谢吴(或作谢昊、谢炅)《梁书》49 卷萧韶《梁太清纪》1o 卷萧世怡《淮海乱离志》4 卷等1。梁亡后著梁史的有:许亨《梁史》53 卷姚察《梁书帝纪》7 卷刘璠、何之元各撰《梁典》3o 卷阴僧仁《梁撮要》3o 卷姚最《梁后略》1o 卷等。关于陈史可资参考的著述略少有6琼《陈书》42 卷赵齐旦《陈王业历》1 卷顾野王、傅縡各撰《陈书》3 卷。《隋书·经籍志》中“史部”的杂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等类还有不少有关梁、陈史的著述。另外姚察曾为梁、陈史官可以接触到梁、陈二代国史因此梁、陈国史也是修梁、陈二书的重要依据在书中有多处显出国史的痕迹。

梁、陈二书较多地保存了有关农民起义的珍贵史料如生在齐的唐■之起义赵续伯起义乐宝称、李难当起义帛养起义雍道晞起义程延1 著者或作萧大圜、萧圆肃。

期起义。生在梁的焦僧护起义、始兴起义、吴承伯起义、徐道角起义、姚景和起义、会稽起义、鲜于琛起义、李贲起义、刘敬躬起义、王勤宗起义、胡通起义等。

梁、陈二书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多收录诏册、奏表、书札、文赋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如《梁书·武帝纪》载大同七年(541)十一月、十二月两诏透露了梁代社会黑暗、阶级压迫严重的事实。《陈书·章华传》载章华上书反映陈末严重的社会危机。

《梁书·诸夷传》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和一些外国历史的记载较详有其有利的客观条件。由于梁、陈时代佛教兴盛中外僧人往来增多加之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展使人们对外部世界了解加深思廉所能参据的史料也就相应丰富。

姚氏父子并有文名为时人所重思廉对文化亦有特殊的兴趣梁、陈二书卷数不多文化史料却颇多。思廉多为学者立传。《梁书》的《儒林》、《文学》两传就为四十二名学者立传另外《处士》传中也多记学者。《陈书》的《儒林》、《文学》传也为三十一名学者立传还有些学者另外立传。著名学者如范缜、锺嵘、刘勰、阮孝绪、裴子野、顾野王、沈约、徐陵等人都有内容较详的传他们的事迹及学术成就得以保存。思廉较多地记载了史学史方面的宝贵资料。梁、陈二代较知名的史家都有传并录其著述有时略加评论或注明其著作是否行世。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较快展。梁、陈二代佛教极为兴盛对社会生活影响很大。姚思廉注意到了这一社会现象。他如实记载涉及佛教的史事及重要信佛事例如《梁书·武帝纪》记述梁武帝数次舍身寺院而又由群臣重金赎回。《陈书·傅縡传》记傅縡笃信佛教收录其关于佛教的论辩文章《明道论》长达二千五百余字。《梁书·范缜传》叙范缜“卓越不群而勤学”“盛称无佛”。与竟陵王萧子良辩论“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传中收录了《神灭论》这一篇幅较长的哲学史、思想史的珍贵文献。这篇论文对佛教泛滥而造成的蠹俗害政的恶果给予了深刻揭露。“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较形象地刻画了范缜大无畏的战斗者形象。

二、是文风朴实。梁、陈二书全用散文写成其语言通晓简练在唐初“八史”中屈一指。六朝盛行骈文唐初行文仍多用骈文。但这时的骈文已失去了它在勃兴时对文化产生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专意注重辞藻用典过分强调音韵对偶。这种形式主义文风往往影响思想内容的表达颠倒了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主从关系。就史书而言唐以前的《宋书》、《南齐书》叙事及论赞时用骈文。贞观年间所修《晋书》其论赞仍喜用骈文。唐太宗亲撰的四篇史论即用骈文写成。可见唐初仍有崇尚骈文的风气。但姚思廉坚决抛弃以骈文写史的做法代之以朴实、准确的散文。清人赵翼对《梁书》的散文大加称赞:“行文则自出炉锤直欲远追班马。..世但知六朝之后古文自唐韩昌黎始而岂知姚察父子已振于陈末唐初也哉”1。这一见解是非常正确的一般学者都认为韩愈是唐宋古文运动起者但韩愈(768—824)为中唐人而姚氏父子在梁至初唐之际就以实际行动开拓古文运动了。姚思廉仿司马迁笔法常常引用当时口语既能反映时代特点又能使1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古文自姚察始》条。

文字活泼通俗。如《梁书·侯景传》记僧通与侯景对话:“僧通取肉揾盐以进景。问曰:‘好不?’景答:‘所恨太咸。’僧通曰:‘不咸则烂臭。’”思廉运用语言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使人物语言个性化。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经历、环境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梁书·曹景宗传》中曹景宗的一段自白就很自然、生动。思廉还在梁、陈二书中经常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文风的见解如在《梁书·简文帝纪》、《梁书·裴子野传》、《陈书·蔡景历传》、《陈书·江总传》等都推崇古文批评浮艳文风。

三、是叙事简严。思廉叙事不好铺张行文简洁。他不轻信奇闻异事不好采琐事入史。李延寿和姚思廉同在史局思廉地位又高于延寿一般说来延寿所见之修史资料思廉也能够见到。但延寿作史多采入琐言碎事和神鬼怪异事而思廉不采或极少采可见二人识见之差别导致史笔之异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一一连举二十余例说明《南史》增《梁书》琐言碎事。但是这两部书在编纂上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一是隐讳如《梁书·敬帝纪》和《陈书·刘师知传》都不载陈武帝指使刘师知害敬帝事。其二是文饰在叙及梁代齐、陈代梁史事时在帝纪中长篇累牍地照录加九锡文、禅位诏、策、玺书等虚伪的文字也有作人情佳传现象。另外《梁书》不为萧詧立传使后梁事失载是一大缺陷。思廉还不重视科技甚至在为父姚察作传时隐讳其祖父姚僧垣以医术知名。梁、陈二代科技方面史实记载甚少。史学思想姚思廉的史学思想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一、是以史为鉴的著述宗旨。唐初统治者极其重视修前代史甚至唐太宗和一些主要大臣都亲自参与修史这是急需总结历史经验为当时政治服务。思廉承旨而撰梁、陈二史也就突出了以史为鉴的宗旨。姚察先撰的部分已有这个思想而思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以继承和扬。

《陈书·何之元传》中记述何之元修史事较详并录其《梁典序》称何“屏绝人事锐精著述以为梁氏肇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之运盛衰之迹足以垂鉴戒定褒贬”。“垂鉴戒”主要着眼于总结前人的得失成败经验;“定褒贬”主要着眼于对前代人物作出是非功过的评价力图“敦励风俗”。

姚思廉写人物很注意褒扬或贬斥以期用著史来影响世风。他为良吏立传注意突出各人的特点。如《庾荜传》叙其生活俭朴为官廉洁;《沈瑀传》叙其执法严明;《孙谦传》叙其体恤民情重视生产;《何远传》叙其抑富扶贫。为“悖逆”之人立传均置于全书末尾以示贬斥。

二、是注重人事的进步史观。姚思廉多次总结梁代太清之乱和陈代祯明沦覆的历史经验着重强调国家的治乱安危取决于人事情况如何决定历史的是人事而不是天命。他认为历史是展的政权的兴亡更替是必然现象“夫道不恒夷运无常泰斯则穷通有数盛衰相袭”1认为历史取决于人事。他在《梁书》的第一篇史论中就鲜明指出梁之亡国“虽历数斯穷盖亦人事然也”。他评述梁武帝从夺取帝位到饿死宫城这几十年经历是始终以人事来说明历史的。他指出齐末政治昏乱把萧衍推上历史舞台颇有时势造英雄之意接着又指出萧衍成功的原因和措施又总结萧衍晚年之失。1 《梁书》卷五六史论。

2陈太建九年(577)陈派将军吴明彻率军北伐被周军打败“众军皆溃”明彻被俘病死于长安。姚思廉认为“金陵虚弱祯明沦覆盖由其渐焉”3。他把吴明彻吕梁之败与祯明年间陈亡于隋联系起来考察这种原察始终的方法是有一定识见的。陈亡的起因虽然不能仅仅归结为吕梁之败但思廉能够认识到陈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陈亡的萌芽显现较早属于人事问题这就是对天命的否定。思廉还进一步分析吕梁覆师的原因。他指出陈宣帝初即位时命将出师开拓土宇取得很大成功。但以后则失之于骄傲“享国十余年志大意逸吕梁覆军大丧师徒矣。江左削弱抑此之由”④。姚思廉也有个别论述未完全摒弃天的作用如论述侯景、王伟成篡盗之祸在《陈书·后主纪》述陈亡原因都是人事和天命并举这说明由于封建皇朝宣传方针的制约思廉不可能在头脑中完全排除天命论的影响。2 《梁书》卷三史论。

3 《陈书》卷九史论。

④ 《陈书》卷五史论。

第二节李百药隋唐间的政治遭遇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由于幼年时体弱多病祖母赵氏就为他取名“百药”寓祛病防疾之意。父李德林字公辅学问渊博名重于时在北齐、北周、隋都做过高官负责起草诏令和重要文件。

百药幼时很聪慧好学七岁就能理解文章大意。有一次父亲的朋友6乂、马元熙来他家作客谈诗论文。客人读陈时著名学者徐陵文章对其中一句“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邪之稻”颇感迷惑不知出自何典。百药在旁应声答道:“《传》称‘鄅人藉稻’。杜预注云‘鄅国在琅邪开阳。’”1客人听后大为惊叹。

百药二十岁左右正值隋朝初年被授东宫通事舍人步入仕途。不久升迁为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成为陪伴太子的学者。年少有才的百药招来一些人的嫉妒和诽谤为避祸他随即称病辞官。开皇十九年(599)因父亲去世袭爵安平公。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很看重百药于是奏请授百药为礼部员外郎太子杨勇又将百药召为东宫学士。从此百药挥自己的才学奉诏参与修《五礼》定律令撰《阴阳书》作奏议文表。然而正当百药积极施展才能抱负之时却突然被卷入最高统治层的争斗中成了受害者。原来隋文帝第二子晋王杨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对其兄杨勇的太子之位早存觊觎之心乘出镇扬州(今属江苏)之机四处招揽人才培植个人势力。他召百药为幕僚但百药称病推辞杨广由此对他怀恨在心。仁寿四年(6o4)隋文帝死已谋得太子之位的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百药被贬出京城为桂州(今广西桂林)司马。后来罢州置郡百药的司马一职也被免去于是回归乡里。大业五年(6o9)百药出任鲁郡(治所在今山东曲阜)步兵校尉大业九年(613)戍守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后又授建安(治所在今福建建瓯)郡丞。这时隋末农民大起义正如火如荼地兴起百药去建安途经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时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于江都隋皇朝统治机构一片混乱。百药没有到建安就职参加了反隋的农民起义先后任职于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军中。杜伏威占有江南一带北方李唐势力浩大。李渊派使者招抚杜伏威百药力劝杜伏威归唐。杜伏威听从遂前往京城命部将辅公祏与百药留守。但杜伏威在途中又有些犹豫后悔遂写信密令辅公祏杀百药幸杜伏威养子王雄诞极力保护百药得免于死。随后辅公祏起兵反唐任命百药为吏部侍郎。有人告知李渊百药与辅公祏同反李渊大怒。平定辅公祏后李渊就要治百药之罪恰好这时现杜伏威令辅公祏杀百药的密信证明百药与辅并非同党。李渊这才怒气稍平但仍以反唐罪名将百药流放泾州(今甘肃泾川北)。一直到武德末年百药始终未获唐高祖的任用。

唐太宗即位后他很看重百药的才名。贞观元年(627)召百药为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并命其参与修撰《五礼》及律令。百药又奉诏撰北齐史贞观十年(636)正月《北齐书》上进得到嘉奖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1 《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

子赐物四百段。第二年《五礼》及律令撰成百药爵位又从“男”进为“子”。这个时期是百药一生中最惬意时期才能得到较充分挥官位显赫生活安定。他自然对唐太宗尽心竭力以报知遇之恩。由于以往百药经历坎坷几经贬官数次遭人谮害甚至险些丧生因而他生活阅历丰富积累了较多的政治经验。从他撰《封建论》和《赞道赋》两件事中可看出李百药的政治眼光和对李唐皇朝的忠心耿耿。

《封建论》和《赞道赋》贞观初年朝廷中有一次重大的政治辩论即是实行封建制还是实行郡县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萧瑀答道:“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萧瑀是守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他是后梁明帝萧岿之子年九岁就封新安郡王。因此他极力鼓吹分封制是不奇怪的。他的这一通似是而非的议论竟引起唐太宗的注意于是“始议封建”1。诸大臣各抒己见展开辩论。魏徵、长孙无忌、于志宁、马周等都反对实行封建制但有理有据、系统深刻阐述这一观点的当推李百药所上长篇奏疏《封建论》。

百药认为时代变了制度也须改变实行郡县制是必然趋势。赞成分封者是不通古今变化。当今若实行分封就如同“结绳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治刘、曹之末”等于“锲船求剑”。这是一种朴素的历史展观点。

接着百药具体分析了分封制的危害:封邦建国之后使受封家族以高贵门第自傲忘记先人创业的艰难不愿靠个人才干而进取莫不一代比一代骄奢残暴。并且数代之后王室一旦衰弱所谓藩国屏障就会变成仇敌封国各行其是强国欺凌弱国争夺土地人口的战事不断。百药以“春秋二百年间略无宁岁”的史事来说明分封制造成了连绵不断的攻伐征战。另一方面百药大力推崇郡县制的优越性:设官分职任贤使能内外百官都由朝廷决定。可以从士人庶民中提拔人才可以像水镜那样清晰地考察他们。以资格及辛劳程度确定其官职阶品以政绩优劣确定废黜或迁升。总而言之爵位不世传启用贤人之路就广;百姓无定主与朝廷的离心力就不大。1《封建论》表现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进步倾向充分肯定了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的进步。百药卓越的政治见解深深打动了唐太宗“太宗竟从其议”2。唐中叶柳宗元有一篇著名的《封建论》可以看作是百药《封建论》的继承和展。

还有一件事反映出李百药对唐皇朝的忠心耿耿。贞观四年(63o)唐太宗授百药太子右庶子令其辅教太子承乾。起初太子对学习经籍颇有兴趣但后来耽于享乐嬉戏过度。于是百药便作《赞道赋》一文以规劝太子。唐太宗见到此赋后非常赞赏派使者对百药说:我在太子处见到你所献的赋以历来储君成败事告诫太子很是精辟切实。我选你辅佐太子非常称职1 《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

1 2《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

希望能善始善终。赐百药彩绢五百段。

百药以才学和操行闻名于世受到各方面名流的敬重。他为人沉静寡言乐于引进青年提携后进又不喜聚敛财富所得俸禄多散分亲友。百药不但在史学上有突出成就而且文学上也造诣颇深尤其擅长五言诗通俗易懂“虽樵童牧竖并皆吟讽”可见影响之广。唐太宗晚年曾作《帝京篇》让也进入晚年的百药以此题另作一篇。文成唐太宗极为赞叹:“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何齿之宿而意之新乎!”1贞观末百药因年老执意辞官回到故里。贞观二十二年(648)去世年八十四。有文集3o 卷。

撰写《北齐书》李百药撰成《北齐书》这是他在史学上的重大贡献。《北齐书》5o 卷大致记载了东魏、北齐(534—577)的历史。由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而东魏的军政大权掌握在高欢手中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因此从历史叙述的系统完整性来看《北齐书》记载由叙高欢事迹开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百药撰《北齐书》有数家北齐史可供参考最主要的是其父李德林的未完稿。李德林在北齐官中书侍郎曾奉诏修国史终北齐末修纪传体北齐史27 卷2全书未成。入隋后李德林续撰增至38 卷送交朝廷藏于秘府。其他北齐史有王劭《齐志》及《齐书》。王劭字君懋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历仕北齐、北周、隋为著名史家。他最初撰编年体《齐志》2o 卷又撰纪传体《齐书》1oo 卷。1此外还有崔子《齐纪》3o 卷。2百药治史有几个特点。先《北齐书》记载了不少当时口语叙事生动活泼如:卷十二《高俨传》:“帝(后主俨之兄)召俨俨疑之。6令萱曰:‘兄兄唤儿何不去。’”

卷二三《魏兰根传》述魏恺迁青州长史推辞不就文宣帝高洋闻知大怒对杨愔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明日将过我自共语。”待高洋见到魏恺时说:“死与长史孰优任卿选一处。”魏恺答:“能杀臣者是陛下不受长史者是愚臣伏听明诏。”高洋对杨愔说:“何虑无人作官职苦用此汉何为放其还家永不收采。”

卷二四《杜弼传》:“高祖大怒曰:‘小人都不知避人家讳!’”

卷五o《高阿那肱传》记北周军进攻北齐齐将安吐根在齐后主面前夸口说:“一把子贼马上刺取掷着汾河中。”

这类例子很多。刘知幾赞扬王劭《齐志》多记当时鄙言。由于《齐志》为百药所参考所以《北齐书》采用不少口语大约是受了王劭的影响。其次《北齐书》保存多方面珍贵史料。

一是有关农民起义。北魏末年生了声势浩大的各族人民大起义东魏、北齐时期农民起义也接连不断。李百药尽管主观上不能意识到农民起义的1 《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

2 此据《史通·古今正史》。又《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云李德林北齐末修书24 卷。1 《隋书》卷六九《王劭传》。

2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

重要历史意义但他为了表现高氏统治集团镇压农民起义的迹过程和社会激烈动荡的现实还是对农民起义作了一些记载这在同时所修的几部正史中是较突出的。李延寿《北史》中有关东魏、北齐内容基本上取材于《北齐书》但删去了不少农民起义史料。在《尉长命附子兴传》、《任祥传》、《斛律羌举传》、《叱列平传》、《慕容绍宗传》、《薛修义传》、《封隆之传》、《高季式传》共删掉《北齐书》中同传所载九次农民起义。另外《北齐书》的《高市贵传》、《李元忠附李愍传》中所载五次农民起义因《北史》未给高市贵和李愍立传因而也失载。《北齐书》记载的这些农民起义有些规模是很大的如《封隆之传》载天平初“阳平民路绍遵聚众反自号行台破定州博陵郡虏太守高永乐南侵冀州”。

二是有关生产科技。李百药比一般封建文人及士大夫有见识之处表现在他不轻视生产技术和明创造。他在《北齐书》中立《方伎列传》记载了当时著名科技人物的事迹。

数学家信都芳河间(今属河北)人少年时就擅长算术在州里很有名声。他专心致志研究问题时往往废寝忘食走路时也看不见坑坎。撰《器准》一书将历来的浑天仪、地动仪、欹器、漏刻等科学仪器作了具体记述并且附有图。他还私撰历书名为《灵宪历》一年中分大月、小月天象记载很符合实际。

《方伎列传》还记载了医学家马嗣明的事迹。马嗣明熟悉医家经典如《甲乙》、《素问》、《明堂》、《本草》并且能融会贯通。他为人治病能在一年前预知病人生死。他很擅长治痈肿烧石取屑然后加醋调匀涂患处“无不愈”。他针灸也敢于创新取穴往往与《明堂》不同。

记述较详的还有一位冶炼专家綦毋怀文。他善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百药还指出其方法流传后世“今襄国冶家所铸宿柔铤乃其遗法”。

三是有关哲学史、史学史、文学史。百药较详细记载了杜弼与邢劭“共论名理”的一场辩论。邢劭认为人死之后不会复生也没有灵魂存在“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杜弼则认为灵魂和人体可以分离既不是一同产生的也不能一同消灭“神之于形亦犹君之有国。国实君之所统君非国之所生。不与同生孰云俱灭?”此次辩论是两人在扈从东山途中进行的以后他们又以书信形式继续辩论“前后往复再三”1可见思想斗争之激烈。李百药虽然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看待这场辩论但毕竟记载保存了邢劭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魏收传》内容详赡、文笔精采是一篇很出色的人物传。此传简述魏收袒籍、少时经历、在魏时修史事迹及出使梁朝事着重记述北齐建立后魏收如何撰魏史并追述在魏收之前关于魏史的撰述情况如著作名称、卷数、撰人加以简要说明。对于魏收修史过程中用人多非史才、纳贿受金及《魏书》成后“众口喧然”的激烈反应都记载生动具体。对于魏收的评价既赞其“硕学大才”又指出其“既缘史笔多憾于人”。这些记载对于后人了解此期史学史是很有帮助的。

《文苑列传》序述有齐一代文学展概况实际形同北齐文学小史。

1 《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

百药《北齐书》第三个特点是较多暴露统治集团的丑行恶事。

在唐初修成上进的梁、陈、周、齐、隋五代史中《北齐书》的这个特点是较突出的。如卷九《皇后列传》述高澄妻元氏“文宣(即高澄弟高洋)受禅尊为文襄皇后..文宣渐致昏狂..曰:‘吾兄昔奸我妇我今须报。’乃淫于后。其高氏女妇无亲疏皆使左右乱交于前。”宫闱中的禽兽之行代代相传。武成(高湛)即位后又逼文宣皇后李氏**并威胁说:“若不许我当杀尔儿。”卷八《幼主高恒纪》的记载反映出北齐灭亡之必然。后主高纬“不喜见朝士。自非宠私昵狎未尝交语”。所任佞臣“各引亲党居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贿成其所以乱政害人难以备载”。“宫掖婢皆封郡君宫女宝衣玉食者五百余人一裙直万疋镜台直千金竞为变巧朝衣夕敝”。除“增益宫宛”外“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上行下效官僚、地主也奢暴惊人。卷二二《卢中传附子宗道传》载卢宗道“尝于晋阳置酒宾游满座。中书舍人马士达目其弹箜篌女妓云:‘手甚纤素。’宗道即以此婢遗士达士达固辞宗道便命家人将解其腕士达不得已而受之。将赴营州于督亢陂大集乡人杀牛聚会。有一旧门生酒醉言辞之间微有疏失宗道遂令沉之于水。”百药之父李德林入仕在北齐并累迁至高官但百药却大量揭露了北齐诸帝和官僚、地主的罪恶并没有像一般封建史家那样曲笔掩饰。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一方面是反映百药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行径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唐皇朝视北齐和南朝各代为僭伪。暴露“僭伪”皇朝的“无道”是希图反衬“正统”皇朝的“有道”。

李百药的历史观是较复杂的。《封建论》一文中所反映出的历史观有进步的一面如认为历史是展运动的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必然趋势统治政策应随时代展而变化。但也有落后的一面即较突出的天命论思想。如“臣以为自古皇王君临宇内莫不受命上玄飞名帝箓”“祚之长短必在天时政或盛衰有关人事”。

综观《北齐书》全书中的叙事及论赞百药对史事得失成败的看法是天命、人事并重。关于北齐亡国之原因百药指出文宣帝高洋“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代未有飨国不永实由斯疾”1。武成帝高湛“爱狎庸竖委以朝权帷薄之间淫侈过度灭亡之兆其在斯乎?”2后主高纬“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卖狱鬻官溪壑难满。重以名将贻祸忠臣显戮始见浸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因机遂混区夏悲夫!盖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自然之理矣”3。这些分析都切中要害。但百药又认为天命也在起作用。卷八《幼主纪》之末一连举四个例子说明天意一是“武成梦大蝟攻破邺城”“识者以后主(高纬)名声与蝟相协亡齐征也”。二是“妇人皆剪剔以着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为之被于四远天意若曰元剪落危侧当走西也”。三是“又为刀子者刃皆狭细名曰尽势”。四是“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盖高氏运祚之末也”。用这四个例子来说明齐亡征兆显然是极牵强荒唐的。但百药却由1 《北齐书》卷六史论。

2 3《北齐书》卷八史论。

此得出结论“然则乱亡之数盖有兆云”。由于百药把天命和人事混在一起主次轻重不甚分明因而监修魏徵在《北齐书》帝纪后又写一总论强调“天道深远或未易谈吉凶由人抑可扬榷”。“抑又闻之: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应当看到百药较浓厚的天命论思想还受到其父李德林和王劭的影响。李德林仕隋时曾为隋文帝劝降江南梁士彦及元谐作《天命论》宣扬“帝王神器历数有归。生其德者天应其时者命确乎不变非人力所能为也”1。王劭仕隋屡屡上书言符命取悦于隋文帝。甚至撰写专门著作“采民间歌谣引图书谶纬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志》合三十卷奏之。上令宣示天下”2。李百药修史主要参据了李德林和王劭所著齐史从《北齐书》来看李、王的天命观对他有所影响。

1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

2 《隋书》卷六九《王劭传》。

第三节令狐德棻一生荣华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令狐整为北周大将军父亲令狐熙在北周位至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善骑射解音律涉群书尤明《三礼》”1。德棻才华出众博涉文史早年就有文名。隋炀帝末年德棻授官为药城(今安徽亳县东南)长。当时天下纷乱炀帝已是穷途末路德棻很明智地没有远程跋涉去就职。待李渊起兵反隋后李渊从父弟李神通在今陕西鄠县起兵响应德棻就加入了这支反隋军队在总管府任记室。李渊入据长安后先为丞相奉代王杨侑为傀儡德棻即任大丞相府记室。李渊称帝后德棻随即转为起居舍人“甚见亲密”2又迁秘书丞。在贞观年间德棻历任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太子右庶子雅州刺史秘书少监;在唐高宗时任过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太常卿国子祭酒兼授崇贤馆学士。龙朔二年(662)德棻以八十高龄致仕仍加金紫光禄大夫又四年卒于家。

德棻的爵位是步步上升的。贞观六年(632)赐爵彭阳男又五年进爵为子高宗时进爵为公。在近半个世纪的仕宦生涯中他同唐初三位皇帝都有较亲密关系。皇帝信重德棻不断委以修史重任而德棻也殚精极虑竭诚尽忠。由于令狐一门为关中望族而李唐皇家也迹于关中故把关中贵族集团作为政权的重要支柱。

奏请购募遗书令狐德棻在唐初倡举了两件事很有历史意义。其中一件是奏请购募天下书。唐初德棻任秘书丞职责是掌管经籍图书之事。当时经隋末大乱经籍图书大量散失德棻向唐高祖建议以朝廷之力广泛收求天下书对献书者“重加钱帛”予以奖励对所收之书“增置楷书令缮写”。在唐高祖支持下这个计划顺利执行“数年间群书略备”。这项工作的成绩是很可观的至武德九年(626)九月唐太宗即位已是“于宏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1。这其中除了武德初得隋旧书八万余卷外另十二万余卷则是购求而来并且已分类别足见成绩之大。这项工作随后也坚持了下去贞观年间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相继为秘书监继续购求遗书选书手、雠校百余人缮写群书藏于内库由宫人掌管。2特别是贞观二年(628)魏徵带领学者对购求之书按“四部”分类进行校订“数年之间秘府粲然毕备”3。德棻在新朝建立之初百废待举之时及时向皇帝提醒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并主持购募遗书从而及时地抢救了大批散失的古书图籍表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这一大规模求书壮举为贞观初的古籍整理工作和大1 《周书》卷三六《令狐整传》。

2 《旧唐书》卷七三《令狐德棻传》。下引两《唐书》本传不另加注。1 《唐会要·宏文馆》。

2 《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序》《旧唐书》卷一九o上《崔行功传》。3 《唐会要·经籍》。

规模修史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唐代文化**的到来奠定一个良好基础。参与八史撰修德棻所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倡修史。唐初史学成就是极辉煌的而“创修撰之源自德棻始也”。武德四年(621)十一月④德棻对高祖李渊说了一番言辞恳切的话:“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数十年后恐事迹湮没。陛下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这段话从史学和政治两个角度十分扼要地强调了修前代史的重要性。从史学上看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史学出现了一个蓬勃展的**朝代兴替频繁反映各朝历史的撰述也大量涌现一朝史可达几种至十几种。但由于多以私人之力完成内容又往往不能包举一代所以资料丰富、尾完整的著作并不多见。而且由于战乱频繁史书随出随亡。德棻所举的梁、陈、齐、周、隋五代均无完整史书。其中梁、陈、齐尚有一些文籍保存而周、隋文籍散失尤为严重。所以如果不利用时代相连、“耳目犹接”的有利条件抓紧修史那么以后再修就困难了。可见德棻具有史家的高度责任感。

从政治上看隋代北周唐代隋一脉相承而且恰好这三代帝王祖籍同出关中武川1并且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北周政权的核心“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为唐公李渊的父亲李昺也在北周袭封唐公为柱国大将军。所以德棻指出“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果能通过修前代史而向世人强调北周一隋一唐的一脉相承的正统观念进而宣传李唐祖先功业那么对于巩固刚刚建立的唐政权是再好不过的明智之举了。德棻的及时建议和扼要分析引起了唐高祖的慎重考虑经过一番筹划于武德五年(622)十二月正式下诏修前代魏、周、隋、梁、齐、陈六史对各史编修人员作了分工。负责周史的是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俭。但这次修史“历数年竟不就而罢”。未成的原因虽然史无明文但据事分析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未明确诸史撰修的总监和主编各组撰修人员工作不会很协调。编纂方针、内容和体例的意见不一是避免不了的;二是没有很好地考虑各人特长。若要使集体修史扬长避短就要既挥众人协作的长处又要以有专长者为主免得众口不一。如北齐史隋时李德林已有部分撰述梁史也有陈时姚察撰述相当多篇卷但诏令却没有安排李百药和姚思廉分别主修北齐史和梁史使他们未能继承父业未能挥家学优势。而另一方面诏令中指定的修史人员近半数并不长于撰史;三是当时地方战事未完全平息隋末造成的破坏还未很好恢复大规模修史所需甚多但此时财政和图书资料是难以充分保证的。

待到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又下诏修前代史则计划措施显然更周密切实了。这次由于众议以《魏书》已有魏收、魏澹二家已为详备遂决定不再修《魏书》。对其他各史的分工是:令狐德棻、岑文本修周史德棻又奏引崔仁师佐修;李百药修齐史;魏徵、孔颖达、许敬宗修隋史;姚思廉修梁、④ 此时间据《唐会要·史馆》。

1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五《周隋唐皆出自武川》。

陈史;魏徵与房玄龄总监诸史。值得注意的是令狐德棻和魏徵起了全面负责指导的作用。魏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徵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1。德棻除主周史外“仍总知类会梁、陈、齐、隋诸史”。可见所修五史均有德棻参与。所谓“总知类会”即是负主编之责。有意思的是魏徵作为总监为隋史写了序论为梁、陈、齐三史各写了总论但独于周史未写这反映了他对德棻是相当尊重的。此次修史由于有长于史学的魏徵和长于运筹的房玄龄为总监主编令狐德棻又为当时史家先进分工考虑到修史诸人特点加上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力物力财力都能保证因而工作效率很高贞观十年(636)正月五史修成上进。由于这五史只有纪、传两部分没有志贞观十五年(641)诏修《五代史志》德棻又参加了修志其他参加者有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等至唐高宗永徽元年(65o)德棻升任《五代史志》监修。是书于高宗显庆元年(656)上进共1o 志3o 卷后附入《隋书》称《隋志》。

贞观年间修成的另一部正史是《晋书》。贞观二十年(646)闰三月唐太宗诏修《晋书》当时德棻以公事免职在家于是房玄龄特意奏请起用德棻参与修撰。在当时同修的二十余人中“并推德棻为其体制多取决焉”。可见德棻深为当时史家所推重。

李延寿在当时史家中年纪较轻地位不高。他继承父亲李大师遗志撰成《南史》、《北史》因是私人修史对能否得到官方认可没有把握于是先请任监修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审查德棻作为史学前辈大力提携后进充分肯定了李延寿的工作并作了一些修改之后这两史才正式奏进于朝廷获得公开流传的机会。

唐代所修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共八部正史或饱含着德棻的大量劳动或受到德棻的具体指导总之均和德棻有直接、实际的联系。一个人的名字能与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生联系这实在是史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国史、实录及其他令狐德棻的史学贡献除了修前代史他还参加了本朝国史和实录的撰写。

据《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载“显庆元年(656)无忌与史官、国子祭酒令狐德棻缀集武德、贞观二朝史为八十卷表上之”1。

永徽元年(65o)德棻参与修撰的《太宗实录》上进起贞观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勒成2o 卷。2显庆四年(659)德棻参与修撰的《高宗实录》上进起高宗贞观二十三年即位至显庆三年成书2o 卷。

令狐德棻还撰有《凌烟阁功臣故事》4 卷《令狐家传》1 卷《皇帝封禅仪》6 卷《令狐德棻集》3o 卷但可惜这些著述均已遗佚。流传至今的令狐德棻文字《全唐文》卷一三七收上奏二状和二碑铭并序《全唐诗》1 《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

1 据《唐会要·史馆》国史“起义宁尽贞观末凡八十一卷”。

2 《唐会要·史馆》。

卷三三收五言诗一。

令狐德棻是一个异常博学的人他的著述才能也是多方面的并不仅局限于史学。他曾参与了类书、政书、律书等各方面的大量撰述。

武德五年(622)德棻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成书1oo卷武德七年奏上。

贞观十一年(637)同修《新礼》上进成书1oo 卷。3贞观十二年(638)同修《氏族志》上进成书1oo 卷。1永徽元年(65o)同撰定律令第二年上新删定律令格式勒成律12卷令3o 卷式4o 卷颁行全国。2令狐德棻勤奋一生“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暮年尤勤于著述”他以自己过人的才华和罕见的勤勉在中国史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写出灿烂的一页。

《周书》的特点令狐德棻著述虽富但传至今最有价值是《周书》。《周书》主要为德棻所修助手有岑文本、崔仁师。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贞观元年(627)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旧唐书》本传称:“与令狐德棻撰周史其史论多出于文本。”但《新唐书》本传不载其同修周史。崔仁师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武德年间由陈叔达荐为史官曾参与修梁、魏史。贞观初为殿中侍御史。两《唐书》本传均不载其参与修周史。由于德棻主修《周书》又负同修诸史的主编之责因此可以认为《周书》的编纂形式内容去取和点明鉴戒之处的史论主要体现了令狐德棻的思想意图。后人了解德棻的政治、历史观点也主要根据《周书》。在同时所修的五史中《周书》突出地全面体现了李唐皇朝的修史宗旨、观点。

北周自公元557 年由宇文觉取代西魏而建立到公元581 年外戚杨坚代周建隋立国仅二十五年。但事实上宇文氏政权的历史是从东、西魏分裂宇文泰拥立西魏文帝(535)开始的所以《周书》也就增加记载了西魏的历史这符合历史实际表明了德棻的识见。

德棻在修前代史建议中曾强调史书的作用是“贻鉴今古”接着唐高祖修史诏也指出史书的作用为“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太宗更是经常阐述“以古为镜”的思想。德棻既负“总知类会”之责对唐皇朝的意图自然领会得相当透彻在《周书》中以史为鉴的观点得到了全面体现。《周书》中各个类传的立意都与封建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孝义列传》树立了一些愚忠愚孝的典型传序明确指出这些忠孝事迹可以“垂范方来”“有助于名教”。《儒林传序》则着重指出儒学的重大现实意义就在于“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周书》对方术技巧也有新的见解。一般封建统治者和封建史家或把方技视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而不屑一顾或是迷信其修仙炼金之诡说耗费钱财甚至送命。《周书》的《艺术传》则把方技视为对于社会有广博用处的技术手段并且可以和仁义教化相辅相成“仁义之于教大矣术艺之于1 《旧唐书·太宗纪》称13o 卷。

2 《唐会要·定格令》。

用博矣”。1贞观初唐太宗对监修国史房玄龄说:“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2唐太宗要求史书所载内容以能否资治为取舍标准。德棻对皇帝的这一指示心领神会如《乐逊传》中就这样记载:“武成元年六月以霖雨经时诏百官上封事。逊陈时宜一十四条其五条切于政要。”对崇治方、省造作、明选举、重战伐、禁奢侈五条因“切于政要”而全部照录传中其余九条全删。

德棻不但崇儒也笃诚于佛教。唐高宗为稍抑佛教提高君权于龙朔二年(662)下“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令僧、道对君、亲也要行致拜礼节。僧、道行不行俗礼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事情敕文一下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一个月后朝廷九品以上文武官员和州、县官等千有余人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令狐德棻慷慨陈词认为僧、道为出家离尘之人“功深济度道极崇高”如拜俗则不伦不类“披法服而为俗拜践孔门而行释礼存其教而毁其道求其福而屈其身详稽理要恐有未惬”。会议之后唐高宗于六月八日又下“停沙门拜君诏”许不拜君但须拜亲。1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德棻推崇儒家礼义王道之说却同时又笃于佛教之规颇耐人寻味。还在东晋时儒佛两家就围绕僧人见皇帝应否跪拜生争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儒、道、佛三家逐渐调和既相互斗争也相互补充有合流的趋势。德棻既崇儒又尊佛就是一个例证。

德棻在《周书》中所表现的历史观是完全符合唐皇朝要求的。同时所修诸史关于天人关系的看法姚思廉的《梁书》、《陈韦》和魏徵的《隋书》表现出注重人事的进步史观;李百药的《北齐书》虽然也承认人事的作用但过多地突出了天命的作用以至于魏徵不得不在该书帝纪总论中加以匡正;德棻所主《周书》则天命人事并举。如认为魏“水历将终”北周代魏是以木代水天命所归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大宝”不可以“力征”“神物”不可以“求得”。宇文泰本来“田无一成众无一旅”但能成功就因为“属兴能之时应启圣之运”天命系于此人“非夫雄略冠时英姿不世天与神授纬武经文者孰能与于此乎”1。但天命也须人事相配宇文泰“推至诚以待人弘大顺以训物。..德刑并用勋贤兼叙远安迩悦俗阜民和”2。德棻所宣扬的天命人事并举的观点是符合李唐利益的。唐朝建立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君臣深切感到总结前世施政经验教训的迫切性但同时为了欺骗人心又要给新皇朝披上应天命的外衣所以唐初统治者的总的宣传方针总是天命和人事均予以强调。

《周书》对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重要史实记载较具体保存了一些珍贵资料。西魏、北周地处较偏僻的西北本来经济落后国弱民穷在与东魏、北齐的抗衡中处于劣势。但经过宇文泰和其子宇文觉、宇文邕的相继改革国力逐渐强盛终于统一了北方。所以改革是西魏、北周历史上的1 《周书》卷四七《艺术传·史臣曰》。

2 《贞观政要·文史》。

1 以上均见《广弘明集》卷二五。

1 2《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关键事件。《周书》对此记载颇为详明。宇文泰所建立的府兵制在北周统一北方过程中挥很大作用并且为隋、唐所沿用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才名存实亡。关于府兵制的一些情况、特点《文帝纪》、《苏绰附苏椿传》、《韩褒传》、《郭彦传》、《韦瑱传》等都有记载。西魏、北周时期各族人民起义屡屡生《周书》出于总结教训和宣扬统治者武功的目的对这些起义记载较多、较具体这在同时所修诸史中是最突出的。从中可以看出起义之多声势之大。

《周书》很注重记载周边各民族情况和邻国大事显示出德棻具有纵观全局的眼光和风度。《异域传》共2 卷序文说:“斯皆录其当时所记”可见所据资料来源于魏、周人当时记录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另外《周书》对于东魏、北齐和南朝梁、陈的重要史事都在本纪或有关列传中简要叙及显示出天下大势的主要脉络这是个突出的优点。

《周书》的文字比较简洁反映出令狐德棻出色的史学才能。清代史家赵翼称赞《周书》“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1。

德棻修《周书》主要采三种资料一是西魏大统年间秘书丞兼领著作柳虬所修起居注;二是西魏、北周的国史;三是隋开皇中秘书监牛弘追撰《周纪》十八篇。从《周书》行文中仍可见到采用周代国史之语句如“陈人于是以鲁山归我。..我师不利”2。《艺术传序》说:“茂雅、元华、许奭史失其传。”在卷末又简略提及蜀郡卫元嵩“史失其事故不为传”。这明确说明有些资料遗佚另外也是存疑备考虽作不成传但记下名字给后人查考留下线索。

德棻所修《周书》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例如人情佳传之多在同时所修诸史中是较突出的。推崇门阀士族的倾向也是较明显的。德棻对“并在周时”的李唐“二祖功业”是尽力宣扬的在排列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顺序时将李世民曾祖李虎赫然列第一位。还夸耀说:“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3德棻既出身于阀阅之家对自己家世门第也是很自豪的。《周书》为德棻祖父令狐整立传附述德棻父令狐熙、叔祖令狐休等炫耀令狐家族官爵、门第。这虽与当时社会风气有关但作为史家而津津乐道于此则不能不说是史学思想的局限了。

1 赵翼:《陔余丛考》卷七。

2 《周书》卷三九《杜杲传》。

3 《周书》卷十六卷末。

第四节李延寿先世李延寿字遐龄。有关他生平流传下来的记载很少。两《唐书》中仅在令狐德棻传后有附传。甚至没有记载他的年龄情况。李延寿自撰的《北史·序传》为后人了解他的家世、生平提供了宝贵资料。其先人原是陇西的名门大户后迁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待他出生时家居相州已有数代了。受魏晋南北朝以降门阀制度影响唐初仍存留一些崇尚门第习气李延寿也未能免俗他在《北史·序传》中津津乐道地讲述先世事迹自称帝颛顼高阳氏、周柱下史李耳为“李氏之先”。被尊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李耳在唐朝是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定三教顺序为道、儒、佛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宣布李耳是他的祖宗。李延寿以李耳为祖意在表明自己为圣贤之后并且与当代皇帝同出一祖。在同一序传中长篇累牍地列举了历代祖先的仕宦情况和功绩形同撰述家谱表现出较强的门第观念。他既迷恋于先祖的光荣又流露出对现时自己名位较低的不满。

像那个时代的多数史家一样李延寿之所以走上治史道路是与家学渊源分不开的。曾祖李晓字仁略“博涉经史早有时誉”“训勖子弟咸以学行见称”1很受当时人称赞;祖父李字仲举“博涉经史不守章句业”颇有创新学术的气概。特别给延寿重大影响的是他的父亲李大师。李大师字君威“少有著述之志”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善于作文尤长史学“备知前代故事若指诸掌;商较当世人物皆得其精”。大师一生经历坎坷他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升迁极慢。隋炀帝末年政治**官吏贪污成风大师任信都(今河北冀县)郡司户书佐“独守清戒无所营求”生活很窘迫。郡丞鞠孝稜感佩地说:“后于岁寒此言于公得之。”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后窦建德据有河北大师在建德军中为尚书礼部侍郎。起义军被唐兵镇压后大师被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他在那里郁闷不乐作《羇思赋》以寄怀。当时镇守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杨恭仁见到此赋很赞赏大师的才学于是把他召至府内深相敬重。大师早有编著南北朝史的志向此时正有闲暇时间而且杨恭仁家中藏书丰富可以尽情阅览。于是大师在辛勤著史中度过了几年时光。到了武德九年(626)唐朝廷大赦天下大师才得以回到京城长安。他的旧友房玄龄、封德彝已为朝中高官劝他留京做官他已无心仕进便回河南家乡继续编写南北朝史。不幸的是两年以后他就病逝了著述尚未完成。

史学生涯李延寿承继家学专意治史。大师去世后第二年即贞观三年(629)延寿就正式成为一名史官在颜师古、孔颖达督导下编撰《隋书》。从此他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修史中度过的。

延寿参加贞观三年至十年的“五代史”修撰工作后于贞观十五年(641)又参加了编写《五代史志》同修的还有令狐德棻、于志宁、李淳风、韦安1 《北史》卷一oo《序传》。下引本传不另加注。

仁。这次修志费时达十六年成书3o 卷在唐高宗显庆元年(656)由长孙无忌奏进。贞观二十年(646)诏修《晋书》李延寿也是撰人之一两年后修成。

李延寿也参加了本朝史的修撰。显庆元年(656)七月三日由长孙无忌等奏进国史81 卷起于义宁尽于贞观末。参加修撰的有于志宁、崔敦礼、令狐德棻、李义府、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

值得称道的是延寿还撰《太宗政典》3o 卷。在他去世后唐高宗看到了这部书大为赞赏诏赐延寿家属绢五十匹诏书中称延寿“艺文该洽材兼良史撰政典一部词殚直笔虽其人已亡功有可录”1。评价是很高的。还命将《太宗政典》详细刊正抄录三部交秘书省存二部赐皇太子一部。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从名称上看属于政书。学者一般以刘秩《政典》为政书之始但延寿的《太宗政典》则更早数十年。中唐又有杜佑《通典》。这一段时期三部政书相继诞生说明封建制度的展和史学的进步客观上要求政书的出现。李延寿在政书方面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李延寿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平稳的。既未飞黄腾达也未贬斥流离。贞观初延寿曾任太子典膳丞(负责太子的膳食事务)、崇贤馆学士(掌管经籍图书教授生徒);贞观中延寿为符玺郎(掌管皇帝印玺及国家符节);贞观末延寿为御史台主簿(管理御史台文书事务)。延寿专注于史学似乎对于做官没多大兴趣尽管官职屡有变动始终没有做到大官以致他的《南史》、《北史》写成后当时人还因为他地位不高而“不甚称其书”。《南史》与《北史》延寿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独立完成两部正史——《南史》、《北史》。

写南北朝史是李大师的夙愿这也是个大胆、新颖的做法。那个时代史家已习惯于或仿班固写某朝某代史或仿司马迁写从古到今的通史那么李大师为什么单单要把数代历史连起来写呢?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南北各政权相互攻击各国修史者均站在本国立场上南称北为“索虏”北称南为“岛夷”由于偏见作怪记他国事既不详备又往往失实。这些史书在隋唐大统一之后更显得与时代不协调。为了全面真实反映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李大师计划仿《吴越春秋》的体例著一部南北朝编年体史书。可是李大师没来得及写完这部编年史就死了。李延寿从任史官之始就着手搜集资料决心完成父亲的遗愿。

李大师的南北朝编年史完成了多少呢?李延寿在《北史·序传》谈到在父亲旧稿中齐、梁、陈、周、隋五代的事“所未见”。可见李大师编撰的是南朝宋、南齐和北朝魏这三代史事。大师在世时这三代已有较完整系统的史书可供参考即沈约所著的《宋书》萧子显所著的《南齐书》魏收所著的《魏书》。恰好李延寿在贞观年间所参与撰修的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正是大师旧稿中所没有的内容延寿正可以凭借修史的有利条件续补。所以延寿除了完成史局规定的任务“因于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工作极为辛苦。过了两年延寿因事离开史局资料远未抄录完“以所得者编次之然尚多阙未得及终”。幸运的是在贞观中、后期延寿又获1 《高宗皇帝赐李延寿家物诏》《全唐文》卷十三。

准参加修《五代史志》和《晋书》于是他进一步“遍得披寻”继续全面搜集史料。延寿还利用自己能够接触官藏史书的有利条件对父亲旧稿内容加以完备“因兹复得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由于五代史修成后暂时未予公开流布只是藏于秘阁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只能自己以史官身份去翻阅抄写又因“家素贫罄”无钱雇人誊写所需各种史书不得不自己动手去抄。延寿从八部正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1ooo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八代正史共566 卷加上杂史1ooo余卷延寿在抄录、勘究这么巨大数量史书的基础上才写成《南史》、《北史》18o 卷史料准备和最后成书的比例大约是十比一左右可见延寿作史的勤奋精神和认真态度。

延寿自述“始末修撰凡十六载”指的是具体编写过程所费的时间。

他从贞观十七年(643)着手编纂“本纪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之”到显庆四年(659)成书上进时间为十六年。如果将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七年的搜集史料时间也包括在内那么延寿为《南史》、《北史》的诞生付出了三十年的艰苦劳动。

延寿虽继父遗志修史并参考父亲的未成稿但并未遵循父亲旧稿的体例。李大师所作是仿《吴越春秋》为编年体;延寿所作则仿《史记》为纪传体但又与《史记》不完全一样是介于《史记》和《汉书》间的一种体例。

人们都熟悉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自远古黄帝下迄西汉武帝。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记叙西汉一代史事。后世史家纷纷仿效《汉书》的体例纂修前代史。到了唐初官方又把《史记》以下的历代纪传体断代史列为“正史”视为史学正宗。不过唐以前所修的七部正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魏书》)都是私家所修或是由官方批准以个人之力完成。延寿所处时代官修史书宰相监修制度已确立官修前代纪传体断代史的一统局面已定。南北朝的各代纪传体史书除前代所修三部外其余均由本朝刚刚补齐并且这些书都是本朝“钦定”。李延寿不过是一名普通史官却要重修南北朝史对本朝皇帝批准的正史加以整理刊正显示出他是一位较有勇气和责任心的史家。他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之一是要完成父亲的修成南北朝通史的遗愿原因之二是他对已有的南北朝各断代史不满意他在《进书表》中批评这些史书记叙矛盾“互陈闻见同异甚多”又认为这些史书采集史料不广而那些被忽视的史料“易为湮落”如不抓紧利用以后即使想纠史书之失也会“求勘无所”。

李延寿欲以南、北二史代魏、齐、周、隋、宋、齐、梁、陈八史气魄雄心之大是勿庸赘言的那么他在编纂上下了哪几方面的功夫呢?

一、“编次别代共为部秩”。他采用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分别对南、北朝史事做贯通的叙述。他把魏(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代史事编成《北史》起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至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618)共二百三十二年。其实隋已统一全国本不应单列于北史延寿此举可能有两点考虑一是隋承继北周将隋列入北史在编写上较方便否则要在南、北两通史外再编一隋史易给人体例混乱之感;二是将隋列入《北史》可以突出唐统一的重大意义为本朝政治利益服务。延寿把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代史事编成《南史》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o)至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共一百六十九年。

正因为李延寿用通史体例叙述南、北朝史事所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分别对北朝、南朝的人物、史事作归纳集中两史的帝纪、后妃、宗室均依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的诸臣列传则大体有先后顺序对一些高门大户则其子孙附其父祖传中连缀书之。《南史》以王、谢二大姓为主《北史》以崔、卢二大姓为主家族体系分明。其他类传更进一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这种作法引起后世某些学者不满。清代修《四库全书总目》的学者认为延寿叙例为家传之体不应用于国史。1著名考据家王鸣盛批评延寿使国史变成家谱最为谬妄。2其实这些批评者有些过于拘泥正史体例没有看到李延寿对正史作法是因循中有创造。《南史》、《北史》为数代之通史正为断代正史之变例是从实际情况出的。先南北朝各代统治时间都不长往往一人历经数朝有时很难恰当把某人归入某朝所以延寿把断代之体变为通史之体;其次南北朝时门第之风大盛王、谢、崔、卢等高门大族与南北朝相终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举足轻重延寿注重谱牒世系是对历史的如实反映而且世族牵连附传便于读者检寻。

二、“鸠聚遗逸以广异闻”。李延寿之《南史》、《北史》并非简单将旧史删节、离合而成而是尽量充实了一些新的史料。针对旧史作者重视官方资料而忽于私人记载延寿有意把自己补充史料的重点放在“易为湮落”的“小说短书”上他认为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延寿之后的著名史评家刘知幾也持同样观点:“大抵偏记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1这两位史家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官方记载受种种牵制往往不能据事直书隐讳必多而私家记载多记亲历之事没有审查之类的控制较能求其真。南、北二史和《南齐书》、《梁书》、《北齐书》、《北周书》比较增加了不少重要的史实。就梁代史来说《南史》比《梁书》多立了王琳等十余传对原有的某些传也充实了内容如《范缜传》。延寿所增内容固然有关于“人之善恶事之成败者”但由于延寿对奇闻异事兴趣较浓导致所增内容中有不少神怪荒诞之事和无关宏旨的琐言碎事。如阴子春传中《南史》就比《梁书》增:青州有神庙刺史王神念毁之栋上一大蛇长丈余遂入海。子春夜梦一人乞地安置乃办牲醴请召安置一处。夜梦前人来谢曰:“当以一州相报。”后果因破魏兵授南青州刺史。此类怪诞事入史显然失当。

三、“除其冗长捃其菁华”。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史共566 卷而经延寿改作为南、北二史减至18o 卷可见删掉了相当多的文字。总的看延寿删《魏书》、《宋书》最多原因是这两部书在八史中原来卷帙就最多《宋书》1oo 卷《魏书》更达13o 卷延寿欲省减南、北史篇幅宋、魏二书必为砍削重点。另外宋、魏二书为前朝人所修南、北朝相互攻击之辞甚多延寿作史目的之一即是纠正此弊斧削起来又不必有得罪本朝史官的顾忌。

延寿所删多为诏诰、符檄、章表认为重要者则以简略语言概括之意图简净。另一删削重点为南、北征战攻伐之事这是因为延寿深知原来各1 《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六《正史类·北史》。

2 《十七史商榷》卷六八《并合各代每一家聚为一传》。

1 《史通》卷十《杂述》。

史关于战争记载多不实夸胜讳败已为作史者惯例延寿在此时一一核定战争胜败之迹实非易事所以多删去。

四、“若文之所安则因而不改”。对原有八史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延寿并不随意改动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内容则或全抄旧文或离合编排。特别是对《陈书》、《隋书》延寿基本上无大的增删改动。如《北史》中隋文帝、炀帝、恭帝纪论全录自《隋书》仅《文帝纪》开头一句“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改为“树基立本积德累仁”。

南、北二史和八史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对于后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来说都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长处所以后世学者大都把南、北史和八史对照起来读互为补充。

李延寿修史思想的核心即是“以史为鉴”这同唐初官修史书的主导思想是相一致的但延寿的特点在于他善于选择一些细小而又富有典型性的事件、情节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当然得益于他重视“小说短书”的独特眼光和更勘杂史一千余卷的勤奋劳动史书因此也增加了趣味性。对于某人行为不单靠直接叙述而是通过他人的谈话来显示也易于给读者新鲜深刻印象。

李延寿赞成国家统一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他纠正了南北分裂时期某些史书的种种狭隘偏见力求实事求是地描述历史不带狭隘的地域观念有力地向读者展示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民族团结、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两史比较《北史》比《南史》写得更好因为李延寿和父亲李大师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所能见到的史料也较多;另外李唐起源于北朝官方对北朝各代史的研究格外重视客观上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北史》的记载比《南史》详明。

李延寿的南、北二史在普及历史知识上颇有功绩。由于卷帙不繁易于抄写所以得到较广泛流传清代学者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就指出:自《南史》、《北史》行世以来原有的八部正史就变得不重要了很少有人诵习所以时间愈久八史阙佚愈严重。这说明南、北二史比八史更受到社会重视更有效地传播了历史知识。后代史家对延寿曾有较高的评价后晋人所作《旧唐书》中赞道:“李延寿研考史学修撰删补克成大典方之班、马何代无人?”1宋代杰出史家司马光精研史学博览历代史书他在给刘道原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 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1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延寿当年主要是依据八史来编纂南、北二史可是到了北宋刊印正史时《魏书》、《北齐书》、《北周书》的一些残缺反而要靠《南史》、《北史》来补足了可见南、北二史在客观上还起了保存历史资料、维持八史基本完整的作用。这个贡献当然是李延寿当年未想到的。

1 《旧唐书》卷七三“史臣曰”。

1 司马光:《与刘道元书》《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六二。

第十三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第一节欧阳询生平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属湖南)人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祖欧阳頠陈初任大司空。父欧阳纥陈宣帝时为广州刺史征召为左卫将军不应召举兵反被宣帝诛杀。按照当时刑律欧阳询应当处死有人把他隐藏起来幸免于难。陈朝尚书令江总同欧阳纥非常友好便私下收养欧阳询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虽相貌丑陋却聪明过人读书一目数行于是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成为学问渊博的名儒。隋朝建立后搜罗各地才学之士他以贯通儒经被任用为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渊在隋朝任职时也同他交游招他为唐公府宾客。李渊即位后任他为官经过多次升迁官至给事中。武德七年高祖下诏命欧阳询和裴矩、陈叔达同撰《艺文类聚》1oo 卷书成之后上奏朝廷高祖赐以丝帛二百段。太宗贞观初年欧阳询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之职封渤海县男。贞观十五年(641)卒享年八十五。

书法成就欧阳询擅长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誉为唐初四大书法家。他初学王羲之“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1独自成为“欧体”所写的碑帖书信遂成*人们学习书法的楷模。他写的字不仅誉满当时也流行国外。高丽就几次派遣使臣到唐朝求欧阳询的书法高祖叹赏说:“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欧阳询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天资聪明外主要是他长期勤学苦练结成的硕果。比如有一次他看到晋朝著名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碑帖非常赞赏看后很久才离去但走了几步觉得留恋不舍又回转仔细鉴赏站立久了又坐下来看直到把这幅碑帖的长处领会才悄然离去。

后代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的书法艺术作了高度的评价: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辑有唐人张怀瓘所著《书断》说:欧阳询“八体2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真行之书虽于大令3亦别为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④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5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又说:欧阳询的“飞白、隶、行、草入妙;大令小篆、章草入能。”意思是说欧阳询的1 《旧唐书》卷一**上《欧阳询传》。

2 八体:指书法上八种主要书体如宋周越所说:“自仓、史逮皇朝以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通为八体附以杂书。”

3 大令指东晋王献之。

④ 智永王羲之七代孙陈朝著名书法家。

5 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

书法技巧非常全面对于各种书体都很有造诣不仅精于篆书、飞白书而且擅长正书(楷书)、行书、草书虽然笔法出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初摹仿二王但能有所展自成一体出了著名书法家智永可以同当代书法大家虞世南相比拟。其隶书也被《书断》列为妙品。

宋人《宣和书谱》亦称: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廷争之风或比之草里蛇惊云间电。至其笔墨工巧意态精密俊逸处而人复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论者皆非虚誉也。”但是该书佚名作者认为欧阳询的书法应以他的正书为最为其“翰墨之冠”。他说:“然询以书得名实在正书若《化度寺石刻》其墨本为世所宝笔者虽尽力不能到也。而张怀瓘又称其飞白、隶、行、草入妙大小篆、章草入能盖亦各具一家之见。然而询虽以正书为翰墨之冠而至于行字又复变态百出当是正书之亚此得其行字为多焉。”清人梁 《承晋斋积闻录》说:“欧(阳询)《皇甫》、《虞公》二碑是一条路是自成一家时其用笔用意折处是险峭处是险。”他的《详书帖》也说:“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笔险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可见险劲二字足以代表欧字的风格面貌。清人冯武编著的《书法正传》辑录了欧阳询关于书法理论的论述:一是欧阳询《用笔论》:“莹神静虑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虚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调匀点画上下均平递相顾揖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易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强调写字时必须精神贯注注意执笔手法、和墨浓淡、字体肥瘦、调匀点画、上下对称等各方面。

二是欧阳询八法:“丶如高峰之坠石;乚如长空之新月;一如千里之阵云;丨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岩;如万钧之弩;丿如利剑断犀角;丶一波常三过笔。”这是指点笔画的具体写法。三是欧阳询付善奴诀:“每秉笔必在圆正重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则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妙要处。”这一练字秘诀从强调秉笔运神开始然后指出关键之处在于考虑每个字的形体和态势对其笔画的四面八边结构作出妥当安排即“四面停匀八边俱备”。如本书编著者冯武所说:“此即方法此八字惟欧公独妙他人不能也。”此外对于笔画的短长、粗细、疏密、斜正也必须适中下笔时不可忙也不可缓不可瘦也不可肥。他认为这些都是写字的奥妙之处。他的书法论著尚有《三十六法》但近人考证不大可信。他的书法和书法理论对于后代书法都有深远的影响。

欧阳询墨迹传世者颇多据宋人《宣和书谱》称御府所藏欧阳询笔迹有四十品流传至今的行书主要有《卜商请书帖》、《张翰帖》、《梦奠帖》等正书主要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以及隶书《唐宗圣观记碑》等。

小欧阳欧阳通也是著名书法家他是欧阳询晚年得的幼子人称小欧阳。母亲徐氏教他学习父亲的书法恐怕他不勤奋经常命他拿钱到市上书肆购买父亲写的字帖“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1。故唐人《述书赋》云:“学有大小夏侯书有大小欧阳。”但欧阳通的字体“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管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松胡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薄滑者乃书之。盖自重其书”2。“然行草得询之险劲盘结分布意态则有所未及亦不失其为名书也”3。欧阳通历仕太宗、高宗、武后三朝高宗仪凤年间官居中书舍人之职。武后垂拱年间升迁殿中监天授年间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不久因不同意立武承嗣为太子被酷吏来俊臣诬告杀害。《宣和书谱》称其“风节学艺父子表见一时为唐名臣亦已美哉!”

1 《新唐书》卷一九八《欧阳询传》。

2 《朝野佥载》。

3 《宣和书谱》卷八。

第二节虞世南早期生活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生于陈武帝永定二年(558)。他是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祖虞检萧梁时任始兴王府咨议父虞荔陈朝时任太子中庶子均为知名之士。他继承家学少年时同兄长虞世基受业于吴郡名儒顾野王名下勤奋好学精思不倦对经学、文学都有较深的造诣。在文学上仿效当时名家徐陵徐陵称赞他的文风深得自己的旨趣由此知名。同郡人智永禅师继承其先祖王羲之书法在当时负有盛名虞世南又拜他为师得到他的真传并有所创新擅长书法之名更过了文学。陈文帝天嘉年间征召虞世南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后主至德年间转调西阳王友。

陈朝灭亡后虞世南、虞世基兄弟从建康到了长安都以擅长文学获得声誉当时人把他们比作西晋时代的二6。那时隋炀帝杨广为晋王听说虞氏兄弟很有才学同他的兄弟秦王杨俊争着聘任他们为王府属官结果晋王依仗权势把他们招致门下。炀帝大业年间任用虞世南为秘书郎后转起居舍人。炀帝虽然爱重他的才学但由于他为人正直不善于逢迎所以不肯重用十年之久仍然是七品官。虞世基却因善于阿谀奉承得到宠信官至内史侍郎颇有权势。虞世南素来勤俭清廉过着清贫生活。隋末虞世基随同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虞世南则随宇文化及到聊城(今山东聊城西北)。后他被窦建德擒获任用为黄门侍郎。

归唐以后窦建德所建农民政权覆灭后虞世南归唐被任用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任记室授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秦府文书。秦王为太子后升任他为太子中舍人。太宗即位后转著作郎仍兼弘文馆学士。虞世南以年老多次请求致仕太宗不许升迁为太子右庶子辞谢不就转秘书省少监贞观七年升任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八年晋爵县公。太宗器重虞世南学识的广博每逢处理政事后有闲暇时间便同他共观经史互相议论。他虽是一个体弱多病容貌儒雅的文人但是秉性刚正不挠每当太宗向他询问时事或同他议论古代帝王政事的得失时他都能直言敢谏因势利导提出一些兴利除弊的意见。贞观八年陇右地区山崩各地多次出现大蛇山东和长江、淮河流域相继生水灾太宗感到忧虑不安向虞世南征求意见。世南举出历史上一些山崩地震洪水泛滥大蛇出现的例子。说明深山大泽是龙蛇所居出现大蛇不足为怪;山崩、洪水等自然灾害只要实行德政“施惠于天下”“修德可以销变”太宗采纳他的意见派使者到各地赈济灾民平反冤狱从而减轻了人民的疾苦。

太宗喜好宫体诗写了一命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进谏说:“圣作虽工体制非雅上之所好下必随之。此文一行恐致风靡而今而后请不奉诏。”1太宗嘉奖他的直谏赐绢5o 匹。太宗颇好畋猎虞世南多次规谏1 《大唐新语》卷三。

都被采纳史称其“有犯无隐多类此也”1。

虞世南的直言规谏深受唐太宗的器重“太宗尝谓侍士曰:‘朕固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2“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3唐人《隋唐嘉话》亦称“兼是五善一人而已”。他的直言敢谏为官清正对于促成“贞观之治”是有影响的不仅是书法、文学见长而已。

博学与文采虞世南在陈、隋、唐三朝都以博学文采著名当世。据《隋唐嘉话》记载:“太宗将致樱桃于酅公④称奉则以尊言赐则以卑乃问之虞监曰:‘昔梁武帝遗齐巴陵王5称饷’遂从之。太宗常出行有司请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行秘书也。’”“太宗令虞监写烈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

虞世南的生平著作除有文集3o 卷外尚有《北堂书钞》。据《大唐新语》所载:“太宗顾见前代帝王事得失以为鉴戒。魏徵乃以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列为五十卷号《群书理要》。”可惜他的著作大部散失。

贞观十二年(638)虞世南因年老多病再次请求致仕得到朝廷准许不久病逝终年八十一岁。虞世南逝世后太宗对他十分悼念赠礼部尚书谥文懿陪葬昭陵。贞观十七年太宗下诏图画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虞世南即其中之一。他的儿子虞昶官至工部侍郎。

书法成就虞世南书法渊源于王羲之父子幼年从智永禅师学书。智永笔法又来自家传故唐人《云仙杂记》称:“虞世南书冠当时人谓其有(王)羲之鬼”。宋人《宣和书谱》谓:“释智永善书得王羲之法世南往师焉。于是专心不懈妙得其体晚年正书遂与王羲之相后先。”虞世南作品之佳者可同王羲之相比。清人梁 《承晋斋积闻录·名人书法论》对虞世南书法艺术也有很高评价:“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李邕、徐浩皆第一等书也。”1虞世南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虞出自王氏嫡传欧阳询则从王氏脱体另树风格;欧擅长各种书体比虞全面虞则专精正行草书较欧严谨;虞书内含刚柔欧书筋骨外露各具特色。在唐太宗君臣珍惜王氏父子书法的影响下出自王氏嫡传的虞氏当然更受重视因而唐代书法评论家自张怀瓘开始以欧书外露筋骨虞书内含刚柔为名引用“君子藏器”1 2《旧唐书》卷七二《虞世南传》。

3 《新唐书》卷一o二《虞世南传》。

④ 隋恭帝杨侑禅位后唐封之为酅国公。

5 齐和帝刘准禅位后梁封之为巴陵王。

1 引自清人戈守智《汉谿书法通解校证·述古卷第一》。

的说法。

虞世南在书法理论方面的论述主要有唐人张彦远所辑《法书要录》中所录《书旨述》清人冯武编著的《法书正传》中辑录的《虞永兴笔髓》。其中《笔髓》一篇影响较大。

虞世南书法真迹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其中最受推崇也较可信的代表作当为《孔子庙堂碑》凡四十行三千余字碑成于贞观七年为虞氏晚年作品。“用笔俊朗圆腴外柔内刚字形稍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派平和中正之气象。然端观之其中每一波法无不一过而三折;每一浮鹅无不调锋而再三;其一纵一横无不平铺而直过者;乃至每一点划无不精思俯会如见其血脉之流动”1。除《孔子庙堂碑》外其他尚有《昭仁寺碑》、《破邪论序》、《汝南公主墓志》以及散见于刻帖的《大运帖》、《用笔赋》、《书指述》、《演连珠》、《景纬成象》、《孔有新制帖》、《积时帖》、《朝会帖》、《瘦朽帖》、《临乐毅论帖》、《潘六帖》、《世南伏奉三日疏》、《醒滞帖》等。这些碑帖中有些是伪作有些是集碑文钩摹而成可信的为数甚少。

1 汪谷兴:《虞世南的书法》《书法》1985 年第1 期。

第三节褚遂良贞观诤臣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2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父褚亮历仕陈、隋、唐三朝。隋末贬官凉州西海郡(今青海青海湖西)司户。薛举称帝割据凉州时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唐平定凉州后授秦王府文学。太宗贞观年间官至散骑常侍。褚遂良隋末被薛举任为通事舍人。后随父归唐被任命为秦王府铠曹参军掌管兵器铠甲事务。太宗贞观初升迁至起居郎。他博览文史擅长书法尤工隶书楷书。自从虞世南死后太宗常常叹息说:“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1魏徵推荐褚遂良精通书法令其谒见果然非凡于是太宗命他充当侍书。太宗深爱王羲之书法当时正好下令广泛收购王羲之墨迹各地纷纷进献但是真假难辨于是命褚遂良加以鉴定。他接过这些法帖精心挑选去伪存真指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论据充分令人信服经过反复验证他的鉴定完全正确无误。从此他逐渐得到太宗的信任君臣之间谈论的内容也逐渐从论书转移到论政而他又以直言敢谏著名于贞观、永徽之际。太宗曾说:“朕始得魏徵朝夕进谏徵亡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继之。”2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准备效法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到泰山祭祀天地命群臣扈从从长安到了洛阳这时天上出现彗星。褚遂良以为封禅泰山劳民伤财便假借彗星出现进谏说:“陛下拨乱反正功古初方告成岱宗而彗辄见此天意有所未合。”3太宗采纳他的意见下诏停止封禅。不久升任谏议大夫仍兼知起居事。太宗问他:“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他说:“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也善恶必见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太宗又问:“朕有不善卿必记耶?”他回答说:“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1太宗阅览古书所载:“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谏者十余不止。”深感奇怪认为区区小物何必如此?褚遂良进谏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2认为这些不是小事人的**是逐渐升级的一旦奢侈成风就无法制止了。太宗听了他这番治国必须防微杜渐的议论非常赞叹。

唐初在政治制度上有一种特殊的惯例即皇帝的子弟不论年纪长幼一律充当各州都督、刺史。褚遂良上书进谏说:“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捍四方。”3并指出各州刺史是亲民之官是人民的表率任用是否得人对于人民生活国家安宁至关重要所以必须革除以年幼皇子充当州刺史这一荒唐可笑的弊政。经过褚遂良的直言规谏太宗翻然醒悟立即表示采纳。

2 一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1 《新唐书》卷一o五《虞世南传》。

2 《新唐书》卷九九《刘洎传》。

3 《新唐书》卷一o五《褚遂良传》。

1 23④《新唐书》卷一o五《褚遂良传》。

太宗晚年锐意经营四方他为了安抚在平定突厥中起过支援作用的薛延陀曾经答应以公主下嫁薛部可汗并已接纳其聘礼后来又后悔宣布断绝婚姻关系。褚遂良进谏劝太宗对边疆藩属部落领要守信义以免挑起边患。由于太宗有灭薛延陀的打算所以没有采纳。后太宗准备伐高丽平辽东。褚遂良又规劝:“一不胜师必再兴;再兴为忿兵。兵忿者胜负不可必。”④太宗表示采纳谏言后因李勣极力反对褚遂良计策遂决心东征。遂良感到畏惧又上言劝阻。太宗虽没有听从他的谏阻但还是嘉奖他的忠谏升迁他为黄门侍郎掌管机要参与朝政。不久因父亲褚亮去世在家服丧罢官服丧期满拜中书令。

受命托孤反对废后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召见褚遂良、长孙无忌命为顾命大臣对他们说:“汉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对太子说:“无忌、遂良在而(尔)毋忧。”1因命褚遂良草拟太子继位遗诏。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封河南县公晋升郡公。不久因事牵连出任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刺史。第二年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兼任太子宾客。不久进职尚书右仆射主持尚书省政务。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宗将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宣召大臣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和褚遂良入宫。事前他们都已知道这个消息。有人以为赵公长孙无忌德高望重又是皇亲国戚应当先谏褚遂良说:“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又有人以为英公李勣劳苦功高又为皇上敬重应先进言褚遂良还是认为不可他说:“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进言以后高宗说:“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褚遂良进谏说:“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高宗听了很不高兴。当天未作出决定。次日再议褚遂良直言不讳说:“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高宗羞愧不言。遂良把手中所持朝笏放在金殿台阶上叩头流血说:“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高宗大怒命人把他牵出金殿。武昭仪从金殿后的帷帐中高声呼喊:“何不扑杀此獠?”长孙无忌启奏说:“遂良受顾命有罪不加刑。”这时李勣提出异议认为废立皇后是皇帝家事大臣不能干预遂立武昭仪为后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调任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不久又贬爱州(属岭南道今越南北部)刺史。褚遂良心中忧惧恐怕死在爱州而高宗不了解自己的拥立功劳死后不能自明遂上表启奏希望能迁徙内地但高宗畏惧武后对他的奏章置之不理。显庆三年(658)褚遂良死于爱州终年六十三岁。死后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奏褚遂良煽动长孙无忌谋反高宗下诏削去他的官爵。他的两个儿子褚彦甫、褚彦冲流放爱州不久被杀。中宗复唐后以遂良忠于唐室下诏恢复其官爵。

1 《新唐书》卷一o五《褚遂良传》。

书品与书迹褚遂良擅长书法颇负盛名为唐初四大名家之一。

历代书法评论家对褚遂良在书法上的造诣都有较高评价也指出其不足之处。唐人李嗣真《书后品》说:“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因而把他的书法列为上品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所辑张怀瓘《书断》称褚遂良“善书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说褚遂良的正书不在欧、虞之下行书草书则在其下;并把他的隶书、行书列入妙品。清人戈守智《汉谿书法通解校证·述古卷》引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说:“褚书如熟战御马举动随人意而别有一种骄色。”今人杨仁恺《中国书画》评褚书说:“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备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丰艳流动变化多姿。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1褚遂良书迹流传后世的碑刻主要有《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玄龄碑》、《孟法师碑》、《随清损墓志》;碑刻以外墨迹主要有:楷书《倪宽赞》、《赐观帖》、《大字阴符经》小楷《小字阴符经》、《灵符度人经》、《千字文》;行书《枯树赋》、《帝京篇》、《文皇哀册》、《千字文》、临王羲之《兰亭集序》;草书《阴符经》等。其中《雁塔圣教序》原石仍在西安。最早宋拓本曾为赵世骏藏已佚此碑行笔瘦劲风华宛转为褚书杰作。

1 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o 年版第117 页。

第十四章玄奘义净鉴真第一节玄奘释门千里之驹玄奘俗姓陈名祎法号玄奘。生于开皇二十年(6oo)一说生于仁寿二年(6o2)。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附近)人1。

他的曾祖陈钦做过北魏的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做过北齐的国子博士父陈惠在隋朝时一度任江陵(今属湖北)县令以后回到故乡过着且耕且读生活。陈惠对于儒家经术很有研究又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有四个儿子玄奘最小。当时佛教盛行玄奘的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长捷。受兄影响幼年的陈祎常去寺内对佛学产生强烈兴趣十一岁时即能“诵《维摩》、《法华》”。十三岁时也在洛阳出家2。他天资聪颖专心致志研究佛学很快就掌握了《涅槃论》等佛教基本经典。隋末天下大乱僧众纷纷西游玄奘随兄入川受学数载钻研学业大进。为追求更高的目标他不顾二兄的劝阻毅然顺长江东下先后在荆州、赵州、相州等地遍访名师广涉佛经。贞观元年(627)他移住长安大寺院庄严寺从道岳学《俱舍论》又从法常、僧辩“二大德”学习。二十八岁时由于玄奘群的智力和刻苦的求学精神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受到“二大德”的称赞被誉为“释门千里之驹”而驰名长安1。玄奘在苦心钻研佛学中现当时国内佛教经论的体系杂乱有些问题各家说法颇多分歧部分经典的翻译又差错较多。尽管他已深研国内主要经典遍访名师但对佛家经典依然“莫知适从”2。贞观元年十二月印度学者波颇蜜多罗来到长安该僧对《瑜伽师地论》备极推崇。玄奘听说天竺(古印度)地方有很多佛经于是决心西游“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3。《十七地论》即《瑜伽师地论》该经为大乘瑜伽学的要典。弄清《瑜伽师地论》的真义是玄奘誓游西方的重要原因。玄奘深知西行的艰难所以除了积极学习梵文外还有意经受各种痛苦的磨练创造西行的条件。

西行求法唐朝初年西突厥势力很大西北边塞局势不稳玄奘邀集西行的僧侣虽一再申请西行都未被批准。同行者纷纷退出了西行行列但玄奘依然不改初衷。贞观三年(629)月间④长安闹饥荒朝廷同意僧侣外出就食玄奘乘机离开长安私自跟一些商人向西进来到边塞重镇凉州。凉州都督李大亮为执行朝廷禁止私自出塞的规定逼令玄奘返回长安。幸得当地高僧慧远的帮助玄奘昼伏夜行经过张掖抵达瓜州。这时朝廷的访牒也到了瓜州通令玄奘返京。瓜州州吏李昌为玄奘这种立志求经、勇往直前的精1 《续高僧传》卷五。

2 《续高僧传》卷四。

1 23《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④ 出长安时间另据《新唐书》作贞观元年。

神所感动毅然放行。

途中玄奘碰到一位熟悉西行地理情况的老翁。老翁告诉他:“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遇无免者。”1玄奘则表示自己不到天竺不东返就是死在路上也决不后悔。老人深为所动便将一匹往返伊吾(哈密)国十五次的老马送给他。

唐初西行之路出玉门关后分南北二路北路由天山南麓过葱岭南路由昆仑山北麓向西过葱岭玄奘选择了北路他与向导乘夜出但不久向导借故离他而去玄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茫茫荒野上玄奘靠着一堆堆驼马粪和骸骨的痕迹前进过了四座烽火台便踏上了莫贺延碛(意为大戈壁即今安西至哈密一段沙漠)。碛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险途莫测。入沙漠后玄奘便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野马泉匆忙中又弄翻了水袋沙漠中没有水就等于没有生命玄奘打算回返取水走了十余里想起自己的誓言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便又重新西进。四五天后由于没有滴水入喉他浑身热燥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昏到在黄沙之中。半夜里昏迷中的玄奘被凉风吹醒他又振作精神继续前进。幸而老马识途终于在附近找到了水泉玄奘得救了。

出了大沙漠玄奘经伊吾(今哈密)来到高昌国(今吐鲁番)。高昌国王麹文泰笃信佛教他久闻玄奘大名热情挽留竟给玄奘造成了意外的困难。因玄奘拒绝留居高昌高昌国王采取强硬措施坚决不许玄奘离开高昌。玄奘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最后以绝食表示决心。到第四天高昌国王终于同意放行条件是玄奘为高昌臣民讲经一个月取经回来先在高昌讲经三年。1玄奘继续西行经阿耆尼(焉耆)、层支(库车)而进入凌山(一名冰达板今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穆素尔岭)。凌山高入云天山顶冰雪不化登攀极为不易特别是食宿困难只能“悬釜而饮席冰而寝”。玄奘转道中亚地区再爬过艰难程度过凌山的大雪山(即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翻越黑岭(兴都库什山南面的大岭)终于在夏末进入北印度。玄奘从高昌国到这里经过了大小二十多个国家从离开长安那天到这时跋涉了将近一年。

天竺求学与讲学当时的天竺分为五部。玄奘进入北印度后即瞻仰佛教圣迹并随处求学足迹遍及北印度、中印度的四十余国。贞观五年(631)他进入中印度到达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即前往著名的那烂陀寺(一名施无庆寺)学习。那烂陀寺建寺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是当时印度最大、最壮丽的佛教寺院和文化中心。该寺除讲习佛经外对因明(逻辑学)、声明(音韵学)、婆罗门经典乃至医术等也都有研究僧众人数常在万人以上。寺院的经费由政府负责供给并支持该寺的各种活动所以那烂陀寺久盛不衰。寺内学徒勤学苦练学风严谨学术思想自由活跃经常举办各种讲学、辩论活动。主持法师戒贤这时已年逾百岁学问、道德为人所景仰大家尊称他为“正1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1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法藏”。戒贤之外还有不少精通佛学的高僧。戒贤在问明玄奘西行的目的后十分感动表示欢迎并在生活上给玄奘以上宾的待遇。那烂陀寺内达到上宾待遇的包括玄奘在内只有十人。戒贤法师因年事已高多年不讲学了这次破例主讲大乘佛教“瑜伽”学派主要经典《瑜伽论》等从听者达千余人。至此玄奘求学《瑜伽师地论》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了。还听了戒贤主讲《顺正理论》、《显扬》以及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学问。他不时地提出学习经典时所存在的疑问。其间玄奘的梵文、婆罗门文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在那烂陀寺刻苦学习五年后玄奘又到南印度等地考察学习。六年后再次返回那烂陀寺。这时的玄奘学术已达到极高的水平。戒贤对玄奘也极为钦佩安排玄奘以留学生身份主持讲席为全体僧众讲授《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等。这两论是属于那烂陀寺以外的体系戒贤让玄奘主讲足见该寺学术空气的活跃。

寺内有个戒贤的高徒师子光专讲“中观”法门中的主要经典《中观论》、《百论》而对“瑜伽”学说颇有非难之词。这是由于他存在偏见不能融会贯通。玄奘为了团结他消除彼此误会就以梵文著《会宗论》三千颂说明大乘佛教中“瑜伽”和“中观”两大派并不相悖的道理戒贤以及寺中僧众看了交口称赞把它刊布流通。

师子光愤然离去从东印度请来高僧旃陀罗僧诃怂恿他前去辩论想借此驳倒玄奘。谁料该僧来到后听了玄奘讲论的佛经心悦诚服不敢再出面辩论。这样一来玄奘的声誉益远扬。

玄奘刻苦钻研印度各种佛教经典的成就受到了印度各界的尊敬和重视。在印度大、小乘纷争无法统一的情况下各国国王都把统一的希望寄托在玄奘身上。东印度的迦摩缕波国国王鸠摩罗遣使邀请玄奘赴该国讲授大乘教义。戒贤本已同意殷切思归的玄奘返回唐朝因而尽管使者往返说明还是拒绝了鸠摩罗的请求。不意鸠摩罗求请玄奘心切见被拒绝便以武力相胁如果不答应“必当整理象军云萃于彼踏那烂陀寺使碎如尘”。戒贤只好同意玄奘前往讲学。北印度羯若鞠阇国雄主戒日王听说玄奘在鸠摩罗处讲学便遣使请鸠摩罗急送玄奘来该国。两王为此生纷争差一点就动了武。最后双方协商决定在曲女城召开学术辩论大会请玄奘主讲。

曲女城在羯若鞠阇国的府即今印度北方邦坎诺吉城。贞观十六年(642)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五印度的十八个国家的国王通晓大小乘的僧人三千余人婆罗门等二千余人。那烂陀寺也去了千余人前来观礼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曲女城大会成了印度历史上空前的学术盛会。会议开始戒日王、玄奘先入宝座后依次是十八国国王各国名僧及婆罗门等其余道俗僧尼在会场门外。玄奘以主持的身份宣讲自己所撰的《会宗论》和《制恶见论》阐大乘精义。玄奘宣讲后由明坚法师宣读全文并抄写一份悬于会场门口征求辩论。在场数千僧众仅少数偶尔提出疑问一经解释又深表折服此后再无人提出问题。这样十八天过去了无人能难倒玄奘。大会结束后戒日王按印度传统请玄奘坐在饰有锦幢的大象背上由高贵的大臣陪同巡游。他们掀着玄奘的袈裟向周围观众宣扬:“支那国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见。自十八日来无敢论者普宜知之!”当时万众欢呼群情悦服。从此玄奘博学名声传遍印度。

归国译经玄奘在印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但并未改变玄奘学成归国的初衷。贞观十七年(643)春玄奘带上多年搜集的佛经佛像离印度返回祖国。戒日王的赠赐十分丰厚玄奘仅留下路上所需其余婉言谢绝。他改走从葱岭南端越过大山经于阗回国。沿途由于有戒日王的文书所以顺利地到达于阗。在得到唐太宗的诏书之后玄奘继续向长安进。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玄奘终于回到了长安。不久玄奘到洛阳朝见准备东征高丽的唐太宗。玄奘归国成为唐朝举国上下共闻的盛事。

玄奘冒险西行的原因之一就是求取包括《瑜伽师地论》在内的佛教经典。此次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有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三个月后玄奘谢绝了唐太宗的召用全神贯注地从事译经。由于取经印度在唐朝引起强烈反响人事交往成为译经的严重障碍为了能有个安静的环境玄奘向唐太宗提出到幽静的少林寺译经的请求太宗没有答应而将为其母亲修建的位于长安的弘福寺选为译场并指令守卫者严加把守。除弘福寺外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宫等地都先后成为翻译场所。十九年间玄奘孜孜不倦地译出梵文经典七十四部1共1335 卷。比我国早期著名高僧鸠摩罗什、真谛、不空三人翻译的总和还多6oo 多卷。玄奘译著数量惊人质量也很高。唐代以前佛经的翻译已有一段历史出现过鸠摩罗什、真谛等著名译家。他们虽然精通梵文但对汉语却不在行。他们翻译时是“手执胡本口宣秦言”再由助手笔录这样“则校竟终日卒无所成”1他们只能意译经助手笔录润色文章固然流畅又富文学色彩但译出的文章却“虽得大意殊隔文体”2常出现辞不达意或错译的情况。而一些精通汉文的中国僧人则对梵文又缺乏了解译成的作品也是“终隔圆通”3。玄奘兼通汉梵语水平也极高。在去印度之前他既“广求诸蕃遍学书语”④到印度后又集中精力学习婆罗门《声明记论》了解其音韵变化达到了能以梵文著书立说的熟练程度。在印度各地“百有余国君臣谒敬言议接对不待译人披析幽旨华戎胥悦”5。因此在翻译时达到了出口成章、下笔即是的程度。尽管有优越的条件但玄奘对翻译工作仍十分认真。在他主持下建立了效率很高的翻译机构。译场由译主、证义、证文、书手、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等十个环节组成彼此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玄奘选拔了像灵润、法祥、辩机、道宣等一流学者有二十余人因此助译的水平也是很高的。后又有文学大臣参加更是锦上添花。

为了保证译著的质量玄奘审选版本往往“备详众梵本”“殷勤省覆、方乃著文”遇到疑义便校多本以定。如《大般若经》即是通过三个版本翻译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玄奘突破了鸠摩罗什以来的意译局限不拘泥于直译或意译的框框以直译配合意译坚持既不违原意又便于中国1 《大唐内典录》卷五作六十七部冥祥《行状》作七十五部均不确以《慈恩传》卷十的七十四部为据。

1 《出三藏记集》卷十。

2 《高僧传》卷三。

3 《出三藏记集》卷一。

④ 5《续高僧传》卷四。

读者阅读的原则达到了文从字顺和文义切合。例如“印度”一词的翻译即是明证。《大唐西域记》记载:“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这个准确称呼就是玄奘时定下来的。玄奘的译文语言精练切合原著形成了鲜明、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

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玄奘还将汉文译成梵文如老子《道德经》《大乘起信论》等。玄奘的翻译事业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大唐西域记》玄奘到印度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数万里历尽艰辛。他计划把自己旅行的情况记述下来以了解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情况并教育后人。他与弟子辩机合作据他的口述辩机笔录将西行经过撰成《大唐西域记》共12 卷。弟子慧立、彦悰也据玄奘事迹撰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两部书从不同角度记述玄奘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玄奘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国以及传闻听说的二十八国的详细情况。《大唐西域记》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1具体是地理环境、山川走向、气候物产、城市关防、交通道路、种族人口、风土民情宗教信仰、衣食住行、政治文化等等。这些记载成为研究这些地方和国家古代历史以及当时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如关于千泉的介绍:“素叶水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6。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1。对其他地区的介绍也是方位准确距离清楚。如阿旃陀石窟和那烂陀寺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线索得以确认。至今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碎叶城和怛罗斯城是唐朝在中亚地区的名城碎叶是唐朝的安西四镇之一怛罗斯以生唐军与大食军队的激战而闻名。唐朝的史书对两城的介绍甚略而《大唐西域记》则记述颇详:“清池(咸海)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水城(碎叶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桃”。“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怛逻私城(怛罗斯)城周**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气序大同素叶。南行十余里有小孤城三百余户本中国人也。昔为突厥所掠后遂鸠集同国共保此城于中宅居、衣服去就遂同突厥言辞仪范犹存本国”2。这两条记载是研究这两城和唐朝与中亚地区交往的重要史料。

在中印关系史上的影响玄奘去印度取经的过程直接沟通了唐朝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的友好关系。唐朝以前中印之间虽有往来但限于复杂的地理条件除了佛教事务之外交往不多。随着玄奘西行取经交往迅展。“初玄奘在印度声扬五天称述支那(中国)人物为盛”引起了印度僧俗的强烈兴趣。东印度的鸠摩罗王听说后便遣使表示“弟子愿见支1 《大唐西域记·跋》。

1 2《大唐西域记》卷一。

那大德愿师遣慰此钦思”1。戒日王思玄奘更切点名要鸠摩罗“急送支那僧来”!他们“思闻此国(中国)为日久矣”。所以才这样要见玄奘。戒日王见到玄奘时问及中国的政治形势特别是谈到舞蹈他说:“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2玄奘盛赞了唐太宗统一中国、周边少数民族臣服的功绩戒日王当即表示:“我当东面朝之”3。玄奘回唐朝后双方“各遣中使赍诸经宝远献东夏。是则天竺信命自奘而通”。贞观十五年(641)摩伽陀王遣使上书唐太宗令云骑尉梁怀璥持节慰抚。后又有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活动中印来往进一步加强了。直到今天中印人民仍共同认为玄奘是中印友好的象征。

业绩垂千古麟德元年(644)玄奘在长安郊外玉华寺圆寂。玄奘在印度求学时就得到“三藏法师”的称号这是对精通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在内佛学经典的大师称号。他归国之后唐太宗亲自撰写了一篇长七百八十一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中称赞玄奘“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足见评价之高。唐高宗得到玄奘病危的消息即时派多名御医救治。玄奘逝世后高宗哀恸伤感为之罢朝反复叨念“朕失国宝矣”1。

直到近现代人们依然对玄奘业绩和精神难以忘怀。近代学者梁启说:“玄奘是中国第一流学者决不居第二流以下。”2印度著名学者柏乐天教授说:“无论从哪方面看来玄奘也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翻译家。在中国以外没有过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的文化史中只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中国很荣幸的是这位翻译家的祖国只有伟大的中国才能产生这么伟大的翻译家。”31 2《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

3 《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天竺传》。

1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

2 梁启:《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第六章。

3 《翻译通报》第2 卷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