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630

同年六月原左神策军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居中用事与王守澄争权不叶”李训与郑注又将元素、承和、践言分别出为西川、淮南和河东监军这又博得了王守澄的欢心。到了八月又以杨承和庇护宋申锡、韦元素、王践言与李宗闵、李德裕“中外连结受其贿遗”为罪名将承和贬往驩州元素贬象州践言贬恩州并“令所在锢送”。不久又分别将三人赐死。时崔潭峻已死也“剖棺鞭尸”。

当时人们传闻唐宪宗之死是由宦官陈弘志所弑而弘志时任山南东道监军。九月李训为文宗定策将他召至青泥驿“封杖杀之”。

宦官头子王守澄尚任右神策军中尉、行右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掌管禁军。李训为相时又任命他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这是李训与郑注为文宗制定的策略“以虚名尊守澄实夺之权也”。

在此期间因王守澄厌恶宦者田全操、刘行深、周元稹、薛士干、似先义逸、刘英誗等李训、郑注又乘机分别派遣他们去盐州、灵武、泾原、夏州、振武、凤翔巡边之后又命翰林学士顾师邕作诏书颁下六州命将他们杀死。但因诏书颁下不久甘露事变失败六州虽然得到诏书“皆废而不行”。

李训、郑注对宦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化瓦解工作成功地诛杀与贬逐了一些大宦官后王守澄已成为瓮中之鳖。李训见时机成熟就秘密上言文宗请除去王守澄遂于这年十月文宗遣中使李好古往守澄私第赐鸩。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大宦官头子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杀掉了。“于是元和之逆党略尽矣。”

由于李训等人在谋剪宦官中取得了某些成功威望大增“每进见他宰相备位天子倾意宦官卫兵皆慴惮迎拜”。宦官们昔日的威风扫地以尽。此后李训即与郑注密谋欲一举诛灭宦官。他们看到宦官手中握有军权要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为此先让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组织军队以为外援。李训特为郑注“妙选当时才俊以为宾佐”即精心选用有名望、有才干的名臣子弟作为他的幕僚。同时还“擢所厚善分总兵柄”以王璠为太原节度使郭行余为邠宁节度使罗立言权任京兆尹韩约为金吾将军李孝本权任御史中丞并且还暗中要王璠、郭行余多召募兵士及金吾台府卒。

李训与郑注约定在十一月二十七日王守澄下葬于浐水时奏令宦官中尉以下者全集中于浐水送葬由郑注率亲兵将宦官全部砍杀“使无遗类”。但是后来李训私心作为了独占其功中途改变了计划决定用郭行余、王璠石募的部曲及金吾、府台吏卒提前诛杀宦官。

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登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班次而立。金吾将军韩约不报平安奏称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夜降甘露并舞蹈拜贺宰相百官也相次称贺这一祥瑞的出现。李训奏称:“甘露降祥俯在宫禁陛下宜亲幸左仗观之。”于是文宗乘软舆出紫辰门由含元殿东阶升殿宰相侍臣分别站立在副阶文武两班列于殿前。文宗命中书、门下两省官先去观看回来后李训奏称恐非真甘露。文宗再次命左、右军中尉枢密内臣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前去看个究竟。

1 《旧唐书》卷一八四《王守澄传》。

宦官走出以后李训立即调兵遣将部署诛杀宦官。此时王璠、郭行余召募的兵健正站立在丹凤门外待命李训传呼:“两镇军入受诏旨!”唯王璠军闻讯而入邠宁兵却按兵未动。当仇士良等诸宦官来到左仗时见韩约神色慌张情态反常心中产生了狐疑;又正巧刮来一阵风吹动了帷幕现幕内执兵器者甚多。他们立时恍然大悟察觉事变遂仓皇出逃门卫欲关闭门已来不及了。

仇士良等诸宦官跑回含元殿急欲挟持文宗入内李训立即指挥金吾兵护驾并大呼:“卫乘舆者人赐钱百千!”金吾兵应声而上。仇士良见情势危机急忙决开殿后罘罳抄近道入内。李训急忙攀住乘辇死死抓住不放。仇士良与李训撕打时跌倒在地李训扑上去将抽靴中刀刺杀时仇士良却被宦官救起。这时罗立言、李孝本率四百名兵士由东、西两阶上殿与金吾兵会合杀死宦官数十人。李训仍抓住文宗乘辇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门被宦者郗志荣击倒在地帝辇进入东上阁宦者关闭了阁门。一场搏斗就此结束了。

李训见事难以成功遂脱下紫服穿上从吏的绿衫走马而出。他在道上扬言说:“我何罪而窜谪!”因此无人怀疑与阻拦他。在李训出逃的同时仇士良指挥宦官率禁兵千余人对在京师的公卿百官与吏卒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中书、门下两省及没有逃走的金吾士卒被杀死六百多人“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宰相王涯、贾■、舒元舆也被逮捕下狱遭严刑拷打被逼自诬谋反京师被搅得天翻地覆。

李训出离京城后投奔终南山僧人宗密。宗密与李训有旧交欲给他剃为僧但众僧徒不同意李训只得离开山寺在奔往凤翔的途中被盩屋镇遏使宗楚所擒获械送京师。在押送到昆明池时李训怕被送到神策军中受酷辱说服了押送者斩其级送往神策军。

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将李训级悬挂于兴安门外李训弟仲景、再从弟户部员外郎元皋也同时遇害。李训、郑注的“宗娅宾客悉收逮讯报苛惨”幸赖中书令裴度“上疏申理全活数十姓”1。

事后文宗颇悼念李训屡次对宰相李石、郑覃称赞其才说:“训禀五常性服人伦之教不如公等然天下奇才公等弗及也。”从此宦官气焰更加嚣张文宗无以制服“居常忽忽不怿每游燕虽倡乐杂沓未尝欢颜惨不展往往瞋目独语或裴回眺望赋诗以见情”2。文宗抑郁成疾于开成五年(84o)离开人世。

在甘露事变中虽然唐文宗已明言“训不反”但在宦官的胁迫下仍不得不违心地下诏宣告李训等人的所谓“谋逆”之罪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直到唐昭宗天复年间(9o1—9o3 年)昭宗大赦时才“明(王)涯、(李)训之冤追复爵位官其后裔”1。尽管如此以后旧史家编撰的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史书时仍给李训等人罗列了不少罪状视他们为乱臣贼子、沾沾小人这是很不公正的。后来有王鸣盛和岑仲勉等学者为其辩诬指摘当时记载失实。

在宦官当道、强藩割据的晚唐时期李训居危不苟且偷安佐助文宗锐1 《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

2 《新唐书》卷一七九《王涯传》。

1 《新唐书》卷一七九《王涯传》。

意求治提出了内诛宦官、外削强藩的“太平之策”表现了他的政治才干。在谋剪宦官的斗争中虽然一度打击了宦官势力加强了皇权但他对晚唐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严重性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致最后终于失败。

第二节郑注郑注(?—835)绛州翼城(今属山西)人。出身寒微本姓鱼后冒姓郑氏故时称鱼郑。他长得身材短小双目下视不能看远但却“敏悟过人博通典艺棋弈医卜尤臻于妙人见之者无不欢然”3。早年以行医为业周游天下。

元和十三年(818)郑注到了襄阳。时襄阳节度使李愬患有痿病郑注使用偏方为李愬“煮黄金服一刀圭”李愬服用后十分见效因而厚遇之署其为节度衙推。后李愬移镇徐州郑注也随同前往又任以职事凡军政之事李愬都与他参决。他也很有才干“与愬筹谋未尝不中其意”。郑注因医术受到李愬的重用故招致了一些人的非议有人说他“专作威福”。时宦官王守澄为徐州监军闻知此事后也怨恨郑注便告诉李愬欲除掉他。李愬回答说:“彼虽如此实奇才也。将军试与之语苟不如旨去未为晚。”李愬即令郑注拜见监军。起初王守澄还有些勉强可是一与郑注交谈后见他“机辩纵衡”尽中己意于是马上把他请入内室“促膝投分恨相见之晚”。第二天王守澄即对李愬说:“诚如公言实奇士也。”从此郑注经常出入王守澄门下关系很融洽。李愬又署他为巡官得以列于宾席之中。

元和十五年王守澄调任内职郑注也随之到了京师。不久王守澄与陈弘志等宦官弑宪宗擅立李恒为帝即穆宗。王守澄专枢密使之职并将郑注引入禁中“穆宗待之亦厚”。王守澄非常器重郑注两人常常是“言必通夕”1。郑注依靠王守澄的权势交结朝臣“数年之后达僚权臣争湊其门”。后他又在山东、京西诸军做幕僚历任卫佐、评事、御史又检校库部郎中为昭义节度副使。

文宗即位后王守澄有翊戴之功升为骠骑大将军充右军中尉。太和五年(831)文宗与宰相宋申锡谋剪宦官京兆尹王璠将密谋泄露给郑注守澄也因获悉此谋即令军吏豆卢著诬告申锡与漳王谋反因此宋申锡被贬致使文宗谋除宦官的计划也破产了。

太和七年(833)九月侍御史李款见郑注依倚王守澄“权势熏灼”遂于阁内弹奏郑注罪行。守澄将郑注匿于右军保护起来。左军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与守澄不和厌恶郑注左军将李弘楚与韦元素定计:诈称中尉有病召郑注前来治病乘机擒而杖杀。可是郑注来后口若悬河侃侃而谈韦元素“不觉执手款曲谛听忘倦”。弘楚再三示意元素皆不理睬最后“以金帛厚遗注而遣之”。宰相王涯也扣压了李款的奏疏任命郑注为侍御史充右神策判官。1同年十二月文宗患了风疾口不能言。经王守澄引荐郑注得以给文宗治病。文宗服了郑注调制的药剂很见效于是郑注得到了文宗的宠幸。太和八年(834)九月郑注总结了自己治病的经验奏上《药方》一卷。文宗于浴堂门召见郑注还咨询富国之术郑注建议恢复榷茶政策。榷茶是一种征收茶税、管制茶叶生产、取得专利的措施其方法是“以江湖百姓茶2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文中不再一一作注。

3 《旧唐书》卷一八四《王守澄传》。

1 《旧唐书》卷一八四《王守澄传》。

1 《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

园官自造作量给直分命使者主之”。当时饮茶盛行茶叶生产有很大的展郑注建议通过榷茶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文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以宰相王涯兼榷茶使并赐给郑注锦彩若干。

太和九年(835)正月郑注上言秦中有灾应兴工役以禳灾。文宗喜欢诗文曾读杜甫诗《哀江头》其中有“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诗句知道天宝以前曲江沿岸有楼台行宫府署等心里很羡慕。经郑注上言即命左、右神策军差人疏浚曲江、昆明池并修造了紫云楼、彩霞亭等。四月文宗以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郑注受任以后遂举荐仓部员外郎李款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虽然李款以前曾弹劾过郑注的罪过但他不计较个人恩怨认为“加臣之罪虽于理而无辜;在款之诚乃事君而尽节”1。

李宗闵在任吏部侍郎时曾通过驸马都尉沈■结托女学士宋若宪及知枢密使杨承和由于二人的内助遂进为宰相。这年六月牛党成员京兆尹杨虞卿获罪被投入御史台狱李宗闵极力营救。文宗以李宗闵朋比为奸遂贬为明州刺史不久再贬为处州长史。七月郑注揭了李宗闵勾结沈■、宋若宪之事内官杨承和、韦元素、沈■及若宪“姻党坐贬者十余人”又贬李宗闵为潮州司户。2九月郑注擢为工部尚书充翰林学士。文宗亲自于九仙门召见并当面赐以告身。从此郑注得以充任近侍深受文宗倚重。时文宗嫉恶宦官专权欲尽诛宦竖但此事又难与将相明言。郑注深知文宗的心意并“屡见密计”还引荐李训相助。文宗以为郑注、李训皆经王守澄所引荐与他俩谋事不至于引起宦官的怀疑遂推心置腹担心事密告于郑注。于是他俩“遂以诛宦官为己任两人相挟朝夕计议所言于上无不从声势烜赫”外人也只知郑注与李训“倚宦官擅作威福不知其与上有密谋也”3。

郑注与李训密谋剪灭宦官先是利用了宦官内部的派别及其矛盾进行分化瓦解然后分而治之诛杀了大宦官韦元素、杨承和等又设计酖杀了宦官头子王守澄。为了将宦官一网打尽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凤翔地近京师京兆三辅之一是一个军事要镇。

郑注赴镇前曾与李训约定:到镇后即选拔数百名勇士人人手持白梃怀揣利斧作为亲兵。李训与郑注约定将于十一月二十七日王守澄在浐水附近下葬时由李训奏令宦官中尉以下都去浐水送葬郑注即奏请以亲兵护丧届时命亲兵以斧砍杀宦官“使无遗类”1。但此事因李训私自改变了计划而未成。

十一月二十一日生了“甘露之变”在凤翔镇的郑注闻知李训已开始了行动随即率五百名亲兵火赶往京师援助。当郑注一行人马行至扶风县境时听说李训已经失败即返回凤翔。

仇士良派人持密敕给凤翔监军张仲清令杀死郑注及其羽翼。张仲清心里恐惧不知所措。押衙李叔和为他献计以召郑注议事为名屏去其随从亲兵然后一举杀死。郑注率其卫兵前来议事李叔和把其卫兵留在外边只容数人随从入内。郑注举杯饮茶之际被李叔和抽刀杀死其亲兵也全部1 3《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太和九年。

2 《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传》。

1 2《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太和九年。

被杀。接着郑注全家老幼被诛灭节度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郑注幕僚也全部遇难“死者千余人”。张仲清派军将郑注级入献京师枭于兴安门。2在宦官的胁迫下文宗下诏给郑注冠以“谋逆”的罪名。

郑注等人被杀后宦官更是甚嚣尘上唐文宗完全受宦官的掣肘心情抑郁“上或登临游幸虽百戏列于前未尝少悦往往瞠目独语左右不敢进问”。他无限伤感题诗云: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1郑注虽由宦官引进但他与李训执政后不是为虎作伥与宦官同流合污而是佐助文宗锐意革除时弊极力谋除宦官以恢复皇权。清人尚宛甫说:“训、注虽谲进然乱贼人人得诛;举世畏宦官训、注独舍生诛之使其谋成则武、宣、懿三宗必无复废立之事。”2尽管郑注同李训一样对晚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政治形势缺乏深刻认识但他们敢于同腐朽的宦官势力作斗争举动是正义的、积极的。虽然他们失败了但也无可厚非。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得好:“俾王叔文一不成训、注再不成以至不可救而训、注固未可深责。”31 《唐语林》卷四。

2 转引自《柳文指要》下卷二《永贞一瞥》。

第四十三章高力士鱼朝恩仇士良第一节高力士家世与宦历高力士(684—762)本姓冯名元一潘州(今广东高州)人。曾祖冯盎为广、韶十八州总管祖父冯智■为潘州刺史。父冯君衡因罪被“裂于冠冕籍没其家”2。因此他幼年时即与母失散。圣历(698—699)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将他阉了以后送入皇宫内。高力士从小聪慧办事机敏则天女皇很喜欢他命他在左右侍奉。后因事触怒了武则天被责打以后赶出宫去由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高延福原为武三思家奴与武三思关系密切高力士因此常出入武家。一年后高力士得以再次入宫隶属司宫台。到了成年他已长到六尺多高体力强健做事小心谨慎善于传达诏令擢授宫闱丞掌管宫内门禁。

唐中宗末年韦武集团图谋不轨临淄王李隆基暗中结交才勇之士以匡救皇室。高力士善观时变遂“倾心奉之接以恩顾”。李隆基也十分需要宫内宦官作内援便深相结交。从此高力士的命运便和李隆基紧紧连在一起了。

唐隆元年(71o)李隆基动羽林军平定了韦武之乱恢复了睿宗帝位因功被立为皇太子。他奏请高力士隶属内坊在左右侍奉并授以朝散大夫内给事。高力士开始成为李隆基的一个亲信。

高力士的政治地位渐渐提高了他对皇太子李隆基更是忠心耿耿殷勤备至因而深受信用。在此期间太平公主干预朝政一再危害皇太子的地位。玄宗即位后开元元年(713)七月即与高力士等亲信粉碎了太平公主的阴谋政变高力士因功擢授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这时高力士已是三品将军便负责传达诏命开始介入政事。“宦官之盛自此始”1。介入政事开元元年十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奏请进用郎吏他再三论奏玄宗始终仰视殿廷置之不理姚崇有些害怕匆忙离开殿廷。高力士见此情景以为玄宗处事不当罢朝后即上谏说:“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玄宗向他解释说大事可以奏闻进用郎吏之事则宰相完全可自行裁决不必奏闻。事后高力士去省中向宰相传达诏命时便将玄宗的话对姚崇说了一遍姚崇既消除了疑虑又钦佩玄宗“识君人之体”1。

高力士自幼与母麦氏失散他贵显后岭南节度使探听到麦氏的下落于是将麦氏从泷州迎接到长安。玄宗封麦氏为越国夫人追赠力士亡父为广州大都督。

1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文中不再作注。

2 见《高公(力士)神道碑》《考古与文物》1983 年第2 期。

1 《资治通鉴》卷二一o玄宗开元元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一o玄宗开元元年。

开元十四年(726)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弹劾中书令张说说他引术士占卜及贪赃受贿玄宗敕宰相源乾曜等人审讯。两天之后玄宗派高力士去看望张说。高力士同情张说回奏说:“说坐于草上于瓦器中食蓬垢面自罚忧俱之甚。”高力士现玄宗有怜悯之意后马上奏说:“说曾为侍读又于国有功。”2由是玄宗赦免了张说。

开元十七年(729)高力士随玄宗谒拜桥陵和昭陵。他在太宗昭陵寝宫现一个小梳妆箱内有一个柞木梳一个黑角篦和一把草根刷子慨叹说:“先帝建义旗新正皇极十有余载方致升平随身服用惟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即把此事上奏了玄宗玄宗来到寝宫询问太宗遗物力士立即跪下献上玄宗接过遗物肃然起敬说:“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将以喻此曾何足言!”3扩张宦官势力玄宗时宦官势力日渐扩张。高力士、杨思勖皆为三品将军门施棨戟。

杨思勖屡次率兵出外征战高力士则居内侍卫尤为贵幸。但身为开府仪同三司、内外闲厩监牧都使的王毛仲因养马有功倍受恩宠常凌辱宦官高力士等宦官嫉妒他受宠但又不敢明说。开元十八年(73o)王毛仲欲求做兵部尚书玄宗不太满意。后王毛仲妻生子玄宗派高力士去赠送金帛并授新婴儿为五品官。高力士回来后绘声绘色地说王毛仲对授他婴儿五品官颇有怨言以激怒玄宗;又进而奏说:“北门奴官皆毛仲所与不除之必起大患。”1恰在这时玄宗又听说王毛仲派人去太原索取甲仗于是即疑他作乱遂于翌年正月将王毛仲贬为瀼州别驾并诏令于途中缢死其四子皆贬为远州参军受株连者数十人。

除掉了王毛仲一派势力之后宦官势力遂进一步扩大。唐玄宗对高力士特别宠信竟说:“力士上直吾寝则安。”因此高力士常留在殿侧簾帷中休息很少回私第。百官的奏表皆先呈送高力士然后再上奏有些小事则他自行处理。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少府监冯绍正与高力士结拜为兄弟。瀛州吕玄晤之女有国姝之姿高力士娶为妻子。玄晤被擢为少卿其子弟也皆任王傅之职。

这时权势炙手可热的高力士已成为风云人物朝臣“若附会者想望风采以冀吹嘘竭肝胆者多矣”。诸如宇文融、李林甫、王鉷、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等皆“因之而取将相高位其余职不可胜纪”。唐宗室成员也都怕他三分太子与他称兄道弟诸王、公主称为“阿翁”;至于驸马之辈皆称他为“爷”。

高力士地位的尊宠使宦官在政治上也空前活跃起来如黎敬仁、牛仙童、王承恩、边令诚等十几个宦官并为内供奉有的任监军使、功德使、市鸟兽使出使回来后一个个成为爆户“所裒获动巨万计京师甲第池园、良田美产占者什六”他们的宠遇几乎与高力士相等“然悉藉力士左右轻重乃能然”。

2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3 《高力士外传》。

1 《新唐书》卷一二一《王毛仲传》。

干预朝政高力士虽然权大势盛但对皇帝依然是小心谨慎他自称:“供扫洒之余遂蒙侍从之顾扶戴明皇逼畏艰难大固不敢不密小亦不敢不诚事必记心言无漏口日慎一日将二十年。”1故有的史书称他“性和谨少过善观时俯仰不敢骄横故天子终亲任之士大夫亦不疾恶也”2。这种为人处事作风不仅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也是由他的品行所决定的。高力士干预朝政在不少事情上并不附会权臣奸相。有的事还很有见地。开元二十六年(738)太子李瑛及其两个兄弟受武惠妃和李林甫陷害被废并赐死。玄宗以忠王李玙年长且仁孝恭谨欲立他为太子但奸相李林甫却比附武惠妃极力主张立惠妃所生寿王李瑁为太子由此玄宗犹豫长达一年之久。又因三子一同诛死心中闷闷不乐寝食不安。高力士见此情景便问其究竟。当他揣知玄宗的心病时便说:“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3在高力士的赞助下玄宗遂决意立忠王李玙为太子。自开元末年唐玄宗日渐怠于政事。杨贵妃入宫后他更是沉湎于声色之中久居深宫十几年不外出巡幸。宰相李林甫探知其意遂与牛仙客谋划增加京畿近道粟赋又采用和籴之法以充实关中。不几年京畿蓄积殷富这更助长了玄宗退隐想法。一天玄宗于大同殿思神念道左右无人便悄悄地对高力士说:“朕自住关内向欲十年俗阜人安中外无事高止黄屋吐故纳新军国之谋委以林甫卿谓如何?”高力士感到玄宗受李林甫迷惑很深便极口规谏玄宗:“林甫用变造之谋仙客建和籴之策足堪救弊未可长行。恐变正仓尽即义仓尽正义俱尽国无旬月之蓄人怀饥馑之忧和籴不停即四方之利不出公门天下之人尽无私蓄。弃本逐末其远乎哉?”他还进一步指出:“军国之柄未可假人威权之声振于中外得失之议谁敢兴言?伏惟陛下图之。”玄宗听后一时感到十分不快但还是觉得高力士言之有理接着就改变了态度说:“朕与卿休戚共同何须忧虑。”并命左右马上置酒为乐。1天宝十三载(754)六月剑南留后李宓进攻南诏丧师二十多万杨国忠隐匿不报玄宗被蒙在鼓里。一天玄宗却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高力士立即提醒他说:“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高力士对时局的看法给昏头昏脑的玄宗敲了一下警钟引起了警觉当即表示:“卿勿言朕徐思之。”2高力士的谔谔之言并未能使玄宗改过依然宠信宰相和边将。这年秋天大雨连下六十多天玄宗以为是上天对他的谴告私下对高力士说:“自天宝十年之后朕数有疑果致天灾以殃万姓虽韦(见素)、陈(希烈)改辙杨(国忠)、李(林甫)殊途终未通朕怀。卿总无言何以为意?”1 《为高力士祭父文》《文苑英华》卷九九o。

2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七载。

3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1 《高力士外传》《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三载略同。

2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三载。

力士即回奏说:“开元二十年以前宰臣授职不敢失坠;边将承恩更相戮力。自陛下威权假于宰相法令不行灾省备于岁时阴阳失度纵为轸虑难以获安臣不敢言良有以也。”再次批评了玄宗不理朝政宠信奸相的错误做法。1唐玄宗晚年的腐朽统治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致使他逃往成都避难。

当他闻知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时似乎很得意对高力士说:“我儿嗣位应天顺人改元至德孝乎惟孝。卿之与朕亦有何忧?”高力士听后说:“陛下躬亲庶务子有黔黎四十余年天下无事。一朝两京失守万姓流亡西蜀、朔方皆为警跸之地;河南、汉北尽为征战之场。天下之臣莫不增痛。陛下谓臣曰:‘卿之与朕复何忧哉!’臣未敢奉诏。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死辱之义职臣之由。臣不孝不忠尚存余喘。亲蒙晓谕战惧伏深。”高力士指明了局势的严峻委婉地批评了玄宗的盲目乐观思想。权势显赫玄宗屡次为高力士加官晋爵先加授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天宝七载(748)又加授骠骑大将军。后又进封齐国公。高力士资产殷富不是一般王侯所能比拟的。他信奉佛道自费于长安来庭坊修造宝寿佛寺于兴宁坊又造了华封道士观其“宝殿珍台侔于国力”。当宝寿寺的大钟造成之日力士举行了斋庆满朝文武都闻讯来到“凡击钟者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者击至二十杵少尚十杵”。高力士从中牟取暴利以肥私囊。他还在京城西拦截沣水设置了水动石碾有五个轮子同时转动每天可碾麦三百斛收益颇大。

高力士权势灼灼有时也排斥异己或因私愤而杜塞贤路。天宝初年李白受诏供奉翰林院作《清平乐词》三奉献玄宗其中有一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词意婉丽清新杨贵妃特别喜欢吟唱。一次李白醉卧殿上使高力士为他脱靴身份高贵的力士深感蒙受耻辱。一天高力士见杨贵妃吟唱李白写的词就趁机播弄是非诬称李白以赵飞燕影射她是有意污辱她。杨贵妃信以为真遂怨恨李白。以致玄宗“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1使李白抑郁不得志而抱恨终生。

华州人吴筠通经史又善于文辞但却未能考中进士。他性情高雅骾直不随波逐流入道士籍拜嵩山潘师正为师。玄宗闻其名召至京师使待诏翰林院。吴筠常以名教世务、微言大意讽劝玄宗受到了重视。群僧见他受玄宗宠遇非常嫉妒。高力士平素也事奉佛教遂与众僧一起在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在高力士等人的排斥下吴筠不得不离开了翰林院。2至德二载(757)唐肃宗收复两京高力士随同玄宗回到长安住在兴庆宫。因有扈从之功加封力士为开府仪同三司并赐实封五百户。

晚年遭遇1 《高力士外传》。

1 《杨太真外传》。

2 《新唐书》卷一九六《吴筠传》。

上元元年(76o)六月以拥戴肃宗有功的大宦官李辅国乘肃宗父子之间的矛盾诬奏玄宗与高力士“日与外人交通”强行把玄宗迁往西内。玄宗迁入西内之后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在左右。1依附于唐玄宗的高力士也随之失势了。十几天后高力士因患疟疾在功臣阁下避疟。接着又以“潜通逆党曲附凶徒”的罪名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至巫州时随从不过十几人所余衣粮仅够数月之用。2翌年第五琦也谪至夷州与高力士萍水相逢两人饮酒叙谈。高力士回顾往事无限伤感即席赋诗曰:“烟薰眼落膜瘴染面朱虞。”之后对左右说:“宰相犹如此余何以堪!”左右听了无不涕泗交流。3宝应元年(762 年)四月玄宗和肃宗相继去世。李豫即位是为代宗改元大赦天下。流放于巫州的高力士遇赦回京。六月他得到玄宗去世的噩耗“号天叩地悲不自胜”每一号恸数回气绝。七月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时由于哀毁过度哽咽成疾。他对左右说:“吾年已七十九可谓寿矣。官至开府仪可谓贵矣。既贵且寿死何恨焉。所恨者二圣升遐攀号不逮;孤魂旅榇飘泊何依?”八月十八日在朗州开元寺的西院去世。1代宗以高力士为前朝耆旧保护先帝有功遂诏令恢复他过去的官爵并赠扬州大都督许配葬玄宗的泰陵。

1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上元元年。

2 3《高力士外传》。

1 《高力士外传》。

第二节鱼朝恩2攫取军权鱼朝恩沪州泸川(今属四川)人。家世不详。天宝末年进入内侍省起初为品官后于黄门供职。他狡黠聪慧又通达文字与筹算。至德初年在李光进的军中任监军。唐肃宗收复两京任三宫检责使并以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从此成为宦官中的显赫人物。

乾元元年(758)唐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围于相州。唐肃宗不置元帅而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实际上成了九节度使的统帅。时史思明从范阳率军南下救安庆绪攻下魏州后按兵不动以待时机。李光弼请进击魏州以阻止史思明救援但遭鱼朝恩反对而止。鱼朝恩既无军事才干又刚愎自用不能协调诸军统一行动各军都是独立作战致使交战失利六十万官军顷刻土崩瓦解整个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官军由攻势转为守势。为了加强东都的防守唐肃宗诏命郭子仪留守东都任他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归咎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不久把郭子仪调到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上元元年(76o)鱼朝恩仍任观军容使驻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这时史思明已攻占了洛阳并与李光弼军对峙于河阳。有人建议说:郭子仪有军事才干又有社稷大功今余孽未除不应置之散地而不用。肃宗即以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以攻取邠宁、朔方最后直捣叛军巢穴范阳。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1。

上元二年(761)二月有人传言说洛中将士皆幽州、朔方人思乡心切兵无战心。鱼朝恩却信以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命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李光弼熟悉敌情认为“贼锋尚锐未可轻进”但迫于肃宗的催逼只得出战。结果邙山之战官军大败河阳、怀州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2宝应元年(762)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会集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十余万于陕州以进讨史思明。并欲以郭子仪为副元帅结果又遭鱼朝恩等人“沮之而止”。由于鱼朝恩多次从中作梗致使杰出的军事家郭子仪久久得不到重用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官军于横水大破叛军接连收复洛阳、汴州等地。时鱼朝恩与郭英义殿后因“不能戢军”官军与回纥兵大肆抢掠东都大乱还“延及郑、汝(州)闾井至无烟”3。平定洛阳后加授鱼朝恩为开府仪同三司封凤翔郡公。

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军进犯泾州不久逼近京师唐代宗逃往陕州。当时禁军离散仓猝之际一时难以召集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及神策军奉迎军威方振。因此代宗对鱼朝恩倍加宠信任他为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专典神策军时常出入禁中权宠无比。

2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文中不再一一作注。

1 《旧唐书》卷一二o《郭子仪传》。

2 《资治通鉴》卷二二二肃宗上元二年。

3 《新唐书》卷二二五上《史思明附朝义传》。

永泰元年(765 年)吐蕃军进犯奉天唐代宗下制要亲征。鱼朝恩则请大索城中搜刮士民私马以充军用命城中男子皆穿皂服团结为民城门每边只开一门。给果“士民大骇逾垣凿窦而逃者甚众”。朝恩欲奉代宗幸河中府以避吐蕃又担心大臣议论不一。一天百官上朝立班已久J门未开朝恩与禁军十余人持刀突出宣言:“吐蕃数犯郊畿车驾欲幸河中何如?”公卿一时惊愕不知如何是好唯刘给事出班大声质问说:“敕使反邪!今屯军如云不戮力扜寇而遽欲胁天子弃宗庙社稷而去非反而何!”朝恩惊惧沮丧而退“事遂寝”。1自上次代宗出逃到陕州鱼朝恩调动驻陕州之师与神策军奉迎及回京之后他把原驻陕州之师统归属禁军由自己指挥。这次吐蕃再次迸犯京畿朝恩率神策军扈从屯居苑中。至此禁军分为左、右厢位居北门六军之上军势更盛。

恃宠骄纵大历元年(766 年)唐代宗于国子监举行释典仪式宰相帅常参官听讲。鱼朝恩也帅六军诸将前往听讲子弟皆穿朱紫之服为诸生。朝恩不学无术但也装模作样地学经讲文执笔辨章句还恬不知耻地“遽自谓才兼文武人莫与之抗”1。

就在这一年代宗以开府仪同三司、右监门卫大将军、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神策兵马使、上柱国、冯翊郡开国公鱼朝恩加内寺监判国子监事充鸿胪礼宾等使进封郑国公。2诏令下达以后中书舍人常衮上表反对代宗置之不理却命宰相以下官员送朝恩就职。鱼朝恩赴国子监视事时京兆府供食教坊赐乐。大臣群官二百余人皆以本官备章服充附学生排在监内廓庑下赐钱万贯放贷取息以供秩饭。鱼朝恩骄恣“求取无厌凡有奏请以必充为度幸臣未有其比”。

凡诏令群臣商讨国家大事时鱼朝恩自恃贵宠常以虚诞之辞挫辱位在其上的朝臣宰相元载虽然善于辩说也拱默不语唯有礼部郎中相里造、殿中侍御史李■敢于反复诘难未曾屈服朝恩心中不乐欲伺机黜退他两人。朝恩图谋更替执政者借以威慑朝廷。他把百官召集到都堂威逼宰相说:“宰相者和元气辑群生今水旱不时屯军数十万馈运困竭天子坐不安席宰相何以辅之?不退避贤路默默尚何赖乎?”宰臣个个低不语满座文武大臣莫不大惊失色。这时相里造离开座位质问鱼朝恩说:“阴阳不和五谷踊贵皆军容事宰相何与哉!”又说:“今京师无事六军可相维镇又屯十万馈粮所以不足百司无稍食军容为之宰相行文书而已何所归罪?”鱼朝恩被他抢白一通无言以对又羞又恼拂衣而去并扬言:“南衙朋党且害我。”

大历二年(767)鱼朝恩献出通化门外所赐庄宅修造章敬寺以为章敬太后求福。章敬寺修得穷极壮丽城中的木材不够用乃拆毁曲江亭馆、华清宫观楼、百司行廨以及将相没官的住宅用其木材“土木之役仅逾万1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代宗永泰元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元年。

2 《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

亿”。

鱼朝恩还在宦官中网罗亲信为所欲为。刘希暹雄健善射仰朝恩鼻息行事遂以太仆卿封交河郡王。兵马使王驾鹤为人谨厚亦封徐国公。他们劝朝恩于北军私设监狱唆使坊市恶少年诬告城内富人大户违法然后捕入狱中残酷拷问敲榨勒索逼迫他们将私产没入军中。市民深受其害号为“入地牢”。他们肆无忌惮目无国法却无人敢于过问。

鱼朝恩飞扬跋扈威慑朝廷甚至连公卿也不敢仰视。一旦宰臣决定了政事假如他没参与则大雷霆说什么“天下事岂不由我乎?”他的养子令徽年仅十四岁就开始在内殿供职代宗特赐绿服。一天黄门在殿前列队有一个位在其上的黄门不慎碰了他一下令徽马上跑回向朝恩告状声称班次居下受人欺负。朝恩听后怒气冲冲即上奏代宗说:“臣幼男令徽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其等。”还未等代宗许可即令人捧来了紫服令徽穿上后谢恩代宗心里很不满意但还是强笑着说:“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1不久还把碰撞了令徽的黄门贬到岭南。

骄横致祸鱼朝恩骄横不可一世的态度使得唐代宗难以容忍。诸宰臣多次受到凌辱也恨之入骨。这终于促成了代宗和朝臣协力除掉鱼朝恩这一祸害。大历五年(77o)宰相元载先密奏请除掉鱼朝恩在得到代宗的许可之后即以重金贿赂鱼朝恩亲信将领周皓和皇甫温两人暗中深相交结以随时掌握鱼朝恩的活动情况。

接着元载将凤翔尹李抱玉调任山南西道节度以皇甫温代理凤翔节度以示宠信。不久元载又建议析凤翔镇的扶风、天兴二郡隶属神策军“朝恩利其土地自封殖不知为虞也”。而元载把皇甫温暂留京师与周皓约定诛杀鱼朝恩。元载一切准备就绪后即把谋杀朝恩之事密奏代宗代宗说:“善图之勿反受祸!”

三月寒食节这天禁中举行宴会元载坐守中书省以备非常之事。宴会结束后鱼朝恩将要回营代宗诏令他留下议事。他身体肥胖常乘小车出入宫省。代宗在宫内听到车声正襟端坐以待。鱼朝恩一到代宗当即责备他图谋不轨他自我辩解态度仍狂悖傲慢不知死将临头。这时周皓与左右一拥而上当即擒获了他遂缢杀而死时年四十九岁。由于宫闱事秘鱼朝恩之死外人一无所知。代宗隐而不宣下诏罢免了他的观军容使等职只保留了内侍监一职增实封六百户。后诈称鱼朝恩“既奉诏乃投缢”将尸体归还其家并赐钱六百万以作丧葬费用。

在处死鱼朝恩之后代宗怕此事会引起禁军的骚乱将原来他的亲信刘希暹、王驾鹤并擢为御史中丞以安慰北军之心并赦免京畿囚犯全部释放鱼朝恩党羽并宣称:“北军将士皆朕爪牙并宜仍旧朕今亲御禁旅勿有忧惧。”众心稍安唯刘希暹过去罪恶满盈常常自疑不安又出言不逊遂赐死。

1 《杜阳杂编》卷上。

第三节仇士良1恃宠作威福仇士良(781—843)字巨美循州兴宁(今属广东)人。出身世代宦官之家。曾祖父官至正议大夫内给事赐绯鱼袋。祖父为朝议大夫内常侍赐紫金鱼袋。到了父辈家道中衰后因仇士良贵显才追赠特进、左监门卫将军。2唐顺宗时仇士良进入太子宫做宦者。后授掖庭局宫教博士赐绯鱼袋。元和初年以旧恩新宠加宣徽供奉官赐紫金鱼袋。而他更是“检身极敬奉辇施劳励自牧于 谦表无私于应对”。因而又很快转朝散大夫内侍省内给事依然兼任宣徽供奉官。3不久又迁任内常侍。

仇士良因恃唐宪宗的恩宠开始作威作福。元和五年(81o)正月他奉命出使夜间到了敷水驿(今陕西华阴境内)。东台御史元稹回京师先至驿站已占据了上厅仇士良蛮横无理踢开厅门破口大骂并以马鞭击伤元稹面部。元稹上奏朝廷后宪宗不听大臣规谏不分曲直反将元稹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自元和十年(815)至宝历二年(826)仇士良以太中大夫、内侍省年常侍的身份先后出任平卢监军使、淮西行营宣慰使、凤翔监军使又曾任右监门卫将军、充内外五坊使等职。他飞扬跋扈“秋按鹰内畿所至邀吏供饷暴甚寇盗”。

宝历二年仇士良由凤翔监军使再次入为宣徽供奉官。十二月宦官苏佐明弑唐敬宗并与刘克明矫称上旨“以绛王悟权勾当国事”并欲黜陟内侍执权者。于是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等宦官迎立江王李涵为帝是为文宗并杀刘克明等绛王也为乱兵所杀。仇士良虽然也参加了这次宫廷政变有翊戴文宗之功但却受王守澄的压抑数年不能升迁并出为鄂岳监军使。1仇士良受王守澄的压抑在政治上不得志虽于太和元年(827)再次入为宣徽供奉官转内坊典内侍省但仍是“秩清事简优逸自娱”直至太和六年(832)才真拜内侍知省事2由此他才成为宦官中的头面人物。得势于甘露之变唐文宗倚信李训、郑注欲谋剪宦官因仇士良与王守澄有隙遂于太和九年(835)五月擢任他为左神策中尉、兼左街功德使以分守澄的权势。文宗君臣所采取的分化瓦解的策略曾成功地剪除了王守澄等大宦官但同时却也把仇士良推上了政治舞台使他掌握了禁军大权他同王守澄一样一旦得志也十分猖狂。

十一月二十一日生了甘露之变。当仇士良等宦官奉命去左金吾仗下观察甘露时察觉了事变立即仓皇返回含元殿欲挟制文宗入内宫。仇士1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文中不再一一注出。

2 3《仇士良神道碑》载《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碑》。

1 2《仇士良神道碑》;《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太和九年。

良在与李训搏斗时跌倒在地李训拔刀欲刺时士良被其他宦官救起最后终于挟持文宗入宫。

接着仇士良命左、右神策副使刘泰伦、魏仲卿等各率五百名禁兵杀气腾腾地冲出阁门逢人便杀两省及金吾吏卒六百余人及未能逃脱者都被杀死。仇士良还分兵关闭诸宫门搜索各司官吏死亡又千余人“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1。整个皇宫被搅得天翻地覆长安城街坊也遭受了一场血腥洗劫。

二十三日百官早朝直至日出才开大明宫右侧福建门。禁兵仍手执兵器个个如凶神一般。受仇士良胁迫文宗违心地宣称宰相李训、王涯等“谋反”左仆射、参决机务的令狐楚起草制书时叙王涯等“反事浮泛”引起了仇士良的不满“由是不得为相”。当时“杀生除拜皆决于两中尉上不豫知”2。仇士良气焰嚣张“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3。事情平息后宦官都成为有功之臣仇士良加官特进、右骁卫大将军其他宦官如鱼弘志也擢任上将军等职。

当时经过宦官的滥杀之后京师死者狼藉宰相王涯等皆暴尸街头无人敢于收殓后经令狐楚建议文宗才命京兆尹薛元赏收葬王涯等十一人各赐袭衣。仇士良对他们恨之入骨暗中使人掘其坟墓将尸骨投之于渭水以解心头之恨。④仇士良滥杀公卿大臣的暴行招致了昭义镇藩帅刘从谏的强烈不满他四次遣使者上表请说明王涯等人的所谓罪行并暴扬仇士良的罪恶。士良等宦官有些害怕其嚣张气焰也略有收敛。因此宰相李石、郑覃方能“粗秉朝政”文宗似也倚之以自强。1挟天子擅朝政甘露事变后宦官骄横人情惶恐不安。宰相李石为人忠正常面折仇士良故纲纪还能粗略维持。士良非常忌恨他。开成三年(838)正月一天李石早朝士良在途中埋伏凶手欲暗中行刺。当李石坐骑行至半道被凶手射伤随从惊散马因受惊奔回私第。李石伏在马上跑到坊门时再次遭凶手袭击砍断了马尾而李石却幸免于难。事后李石考虑到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屡次称病请求辞去相位;文宗明知其故对仇士良又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李石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2自李石出镇荆南后仇士良更是肆无忌惮唐文宗完全受制于宦官。一次上朝后文宗退居思政殿对当直学士周摨自叹处境不如周赧王、汉献帝并说:“赧、献受制强臣今朕受制家奴自以不及远矣!”他无限伤感不禁凄然泪下遂抑郁成疾从此不复上朝。

开成五年(84o)正月文宗暴疾宰相李珏、知枢密使刘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成美(陈王)监国。仇士良与鱼弘志矫诏于十六王宅迎立皇太弟颍1 23《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太和九年。

1 《旧唐书》卷一六一《刘从谏传》。

2 《资治通鉴》卷二四六文宗开成三年。

王李炎是为武宗。1文宗病故后仇士良犹追怨文宗不已凡文宗生前亲幸者诛贬相继。

文宗生前宠幸杨贤妃曾请立亲生子安王李溶为皇太子仇士良为了炫耀自己翊戴武宗之功揭此事并劝说武宗赐杨贤妃、安王李溶与陈王成美死。不久宰相李珏被罢免职务枢密使刘弘逸等被诛。仇士良因功迁任骠骑大将军封楚国公实封户三百。又封开府仪同三司、右卫上将军兼内谒者监。仇士良虽名为阉宦却有妻室子女。他的妻子是安定胡氏乃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胡承恩之女并生子五人2。开成五年十月遂以开府仪的名义请荫其子为千牛正直不阿的给事中李忠敏批驳说:“开府阶诚宜荫子谒者监何由有儿?”一时弄得仇士良面红耳赤又羞又恼。不久将李忠敏出为婺州刺史。3罪有应得唐武宗即位后对仇士良又屡有加官晋爵。会昌元年(841)二月赐予他纪功碑并诏令右仆射李程为他撰写碑文;八月加授观军容使。但是武宗并不甘心于受宦竖所掣肘“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他倚信宰相李德裕君臣和衷共济朝廷一时颇有振兴之势宦官的权势受到抑制这使得曾不可一世的宦官头子仇士良感到恐惧不安。会昌二年(842)四月武宗将受尊号登丹凤楼宣布赦令。仇士良扬言“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他还怂恿禁军兵士说:“审有是楼前可争。”企图唆使禁军乘机作乱。李德裕明察善断将此事奏知武宗揭露仇士良的阴谋。武宗立即命使者告谕神策军说:“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神策军士乃不敢轻举妄动。仇士良的阴谋破了产“惶惑不自安”。

仇士良完全察觉了武宗对自己外示尊宠内实忌恶他有点黔驴技穷了。会昌三年(843)四月遂以老病为由请改任散职武宗同意他的请求诏令他以左卫将军兼内侍监知省事。1到了六月仇士良以左卫上将军、内侍监的身份致仕。当宦官送他回私第时他仍是贼心不死向宦官面授机宜说:“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2他向诸宦官传授自己的经验企图借以达到长期专擅朝政的目的。

仇士良回家不几天即故世。诏赠扬州大都督。翌年六月有宦官在他私第现了私藏兵器数千件再加上他过去的罪行武宗颁下诏书追削仇士良先授官爵及赠官并将其家财产籍没入官。3至此罪恶多端的仇士良得到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1 《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

2 《仇士良神道碑》。

3 《资治通鉴》卷二四六文宗开成五年。

1 2《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武宗会昌三年。

3 《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

第四十四章李德裕牛僧孺第一节李德裕1高门弟子门荫入仕李德裕(787—85o)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出身于山东世家大族其宗族“冠内廷者两代袭侯伯者六朝”。祖父李栖筠德宗朝官至御史大夫。父吉甫宪宗朝两任宰相极力赞助宪宗削藩封赵国公赠官司空谥曰忠懿。

李德裕从小就胸怀大志苦心攻读经史尤其精通《汉书》和《左氏春秋》。他聪敏过人很受宪宗喜爱。一次宰相武元衡问他在家喜欢读什么书他却缄默不言。李吉甫知道此事后责问他为何不回答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武公身为宰相不问理国家调阴阳而问所嗜书其言不当所以不应。”2大家听到此事后无不称奇。

李德裕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却不乐意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劝勉他应试他却说:“好骡马不入行。”1似不屑与士子同流。后来遂以门荫入仕补官校书郎。当时因父任宰辅为了避嫌他不在台省任职几次被辟为诸府幕僚。元和十一年(816)张弘靖罢相出镇太原辟李德裕为掌书记。三年之后李德裕又随张弘靖入朝任监察御史。

元和十五年(82o)穆宗即位后李德裕被召入翰林院充学士朝廷的诏制典册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在思政殿召对时被赐以金紫之服不久改任屯田员外郎。

唐穆宗不持政道亲戚多所请托干涉朝政。长庆元年(821)正月李德裕上疏说:过去规定驸马不与朝廷要官相来往玄宗开元年间禁止尤严。近日驸马常至宰相与要官私第有时泄露机密交结内外这是很大的弊病。“伏乞宣示宰臣其驸马诸亲今后公事即于中书见宰相请不令诣私第。”李德裕的上疏切中时弊得到了穆宗的赞同。不久李德裕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翌年二月转中书舍人依然兼任学士。

当时钱徽知贡举中书舍人李宗闵私自以女婿苏巢相请托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告选举不公。穆宗向诸学士询问有关情况李德裕等人回答说:“诚如文昌言。”于是穆宗下令复试贬钱徽为江州刺史李宗闵也由此被贬为剑州刺史。早在元和初年对策时牛僧孺与李宗闵抨击时政已与李德裕父子结下私怨至此结怨愈深“更相倾轧垂四十年”2。这时李德裕已很有名气与牛僧孺都有入相的希望。但宰相李逢吉不喜李德裕长庆二年(822)九月将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并引荐牛僧孺做了宰相。

历任牧守政绩卓著1 本节材料主要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文中不再一一作注。

2 《唐语林》卷三。

1 《北梦琐言》卷六。

2 《资治通鉴》卷二四一穆宗长庆二年。

浙西观察使驻润州(今江苏镇江)。李德裕赴任时正值润州镇将王国清兵乱之后。前任观察使窦易直竭尽府库把财物分赏给将士致使军士渐渐骄横府库财用拮据境遇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李德裕躬身俭约尽量减少开支把节余的财物“尽以赡军虽施与不丰将卒无怨”。他竭力求治尽心革除对人民有害的陈规陋习。当时江南崇尚巫祝迷信鬼神若有父母、兄弟一人得了疫病全家都弃而不顾。李德裕选择一些德望高的长老用儒家的伦理道德加以教化然后再让他们回去说服民众并对不接受教育的绳之以法“数年之间弊风顿革”。李德裕还针对当地祠堂多而滥下令将方志记载的前代“名臣贤后”祠堂加以保存其余四郡淫祠一千一十所全部拆毁。同时又拆毁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处。结果“人乐其政优诏嘉之”。

长庆四年(824)正月穆宗病故子李湛即位是为敬宗。敬宗年少却奢侈无度虽曾敕令各地不准贡献但时过不久派往各地征收贡品的使者却络绎不绝。这年七月诏令浙西造银盝子妆具二十件上进皇宫共需用银二万三千两金一百三十两。上进贡品对地方官来说是取得皇帝欢心、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但李德裕考虑到所用金银数量很大当时财政困难向下面摊派又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人情不安。为此他上奏朝廷说浙西“数年已来灾旱相继罄竭微虑粗免流亡物力之间尚未完复”。为了“不困疲人不敛物怨”请求朝廷罢造银盝子妆具。不久朝廷又诏令浙西上进可幅盘绦缭绫一千匹。李德裕以其“文彩珍奇”“费用至多”再次上疏朝廷以太宗命李大亮停献名鹰、玄宗禁止在江南捕鴶诸鸟的故事为鉴戒极力劝谏敬宗要以太宗、玄宗为榜样学汉文帝简朴的风尚请求停进缭绫。

李德裕两次上疏不谄媚朝廷以求进身唯以减轻百姓负担为虑为官正直清廉。敬宗看了上疏后回心转意“优诏报之。其缭绫罢进”。

敬宗游幸无常朝政荒废贤能大臣遭逐贬奸佞之臣却被进用。李德裕虽身在浙西却十分关心朝政遂于宝历元年(825)二月献《丹扆六箴》。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名专以规戒为主题。他以《丹扆六箴》讽谏敬宗一是《宵衣箴》说古代帝王勤于听政无未亮即等待上朝以讽谏敬宗上朝晚而少。二是《正服箴》说圣人作服装足以效法虽是游宴也服装严整以讽喻敬宗服御不合常法。三是《罢献箴》借用汉文帝拒收千里马的故事以讽谏敬宗征求珍玩奢侈无度。四是《纳诲箴》以古代帝王“从善如流乃能成功”为例劝敬宗要嘉纳忠言。五是《辨邪箴》劝敬宗不要被谄奸蒙蔽聪明要善于辨别忠奸。六是《防微箴》劝敬宗要防微杜渐。李德裕的《丹扆六箴》使敬宗深受感动他亲笔作诏书称赞李德裕“三复规谏累文称嗟。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卿既以投诚朕每怀开谏。苟有过举无忘密陈。”对李德裕的两次上疏及《丹扆六箴》作了高度的评价。

太和三年(829)八月李德裕被召至京城任兵部尚书。四朝元老裴度很欣赏他的才干举荐他做宰相但吏部侍郎李宗闵因得宦官的内助却抢先做了宰相他感到李德裕在朝做官威胁着自己的政治地位又引荐牛僧孺为相共同排斥李德裕将他出为义成节度使。翌年十月又转任西川节度使。

西川节度使驻成都(今属四川)。在李德裕来此之前这里刚刚遭到一次战争的洗劫。杜元颖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他不懂军事又不抚恤士卒只知敲榨财物。后南诏贵族很快攻占了戎、邛二州并攻破了成都掠去了大批人口和财物西川人民遭受了一场大灾难。李德裕到任后便立即着手收拾残局医治战争创伤。

先是整顿边防。李德裕从调查研究入手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对当地的山川、城邑、道路、关隘都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然后大力整顿军备加强边防。他认为边防军不在多而在于精。他精减了老弱病残选用善战而适应当地环境的士卒;同时又从当地每二百户中抽调一人作为民兵免除其人的赋役在农闲时习武有事打仗无事务农称为“雄边子弟”。他又感到蜀地工匠造的兵器注重装饰华丽而不适用因而改用安定人造的盔甲河中人造的弓浙西人造的弩很快地组织了一支装备精良、能攻善守的边防军。又在与南诏、吐蕃交界的险要之处分别修筑了杖义城和御侮城等城防以西拒吐蕃南拒南诏。为了改善供应他改变了运粮的时间。过去从内地运粮供应黎、巂州常在炎热的夏季送到“地苦瘴毒辇夫多死”。李德裕改为十月出盛夏之前粮食即可运到“馈者不涉炎月远民乃安”。这样既保证了车夫的安全又能保证粮食的供应。

李德裕还采取了有利于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他明令蠲免苛役重赋鼓励树艺畜牧。他下令把僧尼的私人庐舍全部拆掉把占用的土地归还给农民耕种。当时蜀地河中小洲渚田有千余顷都是肥沃的良田原来由农民零星垦种后被豪强兼并。李德裕“至则均其耕垦及贫弱俾其利而一其征”1。同时还着手改革弊风。当时蜀地很多人私卖女儿使做富人妾受人奴役。李德裕下令凡买的妾年龄在十三岁以上的在夫家可役使三年;十三岁以下的役使五年。期满以后要归还本人父母严令限制买卖人口。

经过李德裕几年的惨淡经营西川增强了边防展了生产社会也渐渐安定下来“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疮痏之民粗以完复”。从此西川的形势有了显著的好转吐蕃、南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而且在太和五年(831)五月南诏还主动放还了以前所掳掠的四千人;九月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还率部下到成都投降李德裕一面上奏朝廷同时派兵迅入据其城使沦丧四十年之久的维州城不费一兵一卒又重新归还了唐朝。但当政宰相牛僧孺对李德裕怀有私怨嫉妒他的功高以“中国御戎守信为上”作为借口居然命令李德裕拒绝受降将维州归还吐蕃并将悉怛谋及其随从执送与吐蕃。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战略要地维州又拱手送给吐蕃吐蕃将悉怛谋及其从者“尽诛之于境上极其惨酷”2。

李德裕在西川政绩卓著因此于太和六年(832)十月再次入为兵部尚书。李宗闵见唐文宗亲信李德裕唯恐他做了宰相竭力阻止。但在翌年二月李德裕仍以本官同平章事进封赞皇县伯食封七百户。这时朝中党争激烈李宗闵、杨虞卿等结为朋党干扰朝政文宗甚是厌恶曾和李德裕议论朋党一事他回答说:“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不久文宗将给事中杨虞卿、中书舍人张元夫分别贬为州刺史再次与大臣议论朋党事。李宗闵却做贼心虚地说:“臣素知之故虞卿辈臣皆不与美官。”李德裕立1 贾鋉:《赞皇公李德裕德政碑》《全唐文》卷七三一。

2 《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五年。

即反唇相讥说:“给(事中)、舍(中书舍人)非美官而何!”1李宗闵无言以对十分窘迫。不久李宗闵被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由李德裕代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旧制郎官非因公事不得私自谒见宰相。李宗闵为相时往往交通宾客。李听为太子太傅招所友善载酒到宗闵阁喝得大醉方离去。李德裕任相后告诉御史无事不得随便去宰相所在阁。又罢去京兆筑沙堤、两街上朝卫兵并向文宗建言:“朝廷惟邪正二途正必去邪邪必害正。然其辞皆若可听愿审所取舍。不然二者并进虽圣贤经营无由成功。”

太和八年(834)文宗患病郑注通过宦官王守澄向文宗献药受到亲重;郑注又引荐李训给文宗讲《周易》颇中文宗心意。八月文宗要授任李训为谏官置于翰林院。李德裕认为李训是奸邪小人表示坚决反对;当文宗要宰相王涯改授他官时李德裕又摇手制止文宗很不满意。王守澄、郑注也怨恨李德裕于是召回李宗闵辅政。同年十一月李德裕被罢为镇海节度使后又转任浙西观察使。开成二年(837)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

北破回鹘安定边陲开成五年(84o)初唐武宗即位。九月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文宗去世时宰相杨嗣复、李珏根据文宗的旨意要立敬宗子陈王为太子但宦官仇士良矫诏拥立了武宗又在武宗面前说了前宰相的坏话于是武宗将杨嗣复、李珏贬出朝外。会昌元年(841)三月又遣使者要将二人处死。李德裕认为武宗刚即位诛杀大臣会导致人情不安尽管杨、李二人一向是牛党骨干他仍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连上三状极力论救。他在状中申明杨、李二人和自己并无私人情谊所考虑的是社稷安宁并说:“臣若苟务于偷安不敢冒死陈奏。”并一再请求武宗开延英“当面论奏”1。当武宗开延英时德裕又“泣涕极言”说明利害关系。武宗曾三次命李德裕就坐他却固执地说:“臣等愿陛下免二人于死勿使既死而众以为冤。今未奉圣旨臣等不敢坐。”在李德裕等人的苦苦相劝下武宗终于同意赦免杨嗣复、李珏二人之死并下令追还使者李德裕等这才“跃下阶舞蹈”2。

武宗即位之初屡次出猎游幸至深夜方还宫不理朝政。李德裕上疏规谏说:“人君动法于日故出而视朝入而燕息。传曰:‘君就房有常节。’惟深察古谊毋继以夜。侧闻五星失度恐天以是勤勤儆戒。诗曰:‘敬天之渝不敢驰驱。’愿节田游承天意。”不久册拜李德裕为司空。

同年四月李德裕奏请改撰《宪宗实录》。在修改过程中史官郑亚根据李德裕的意思削除了李吉甫在元和年间不善的事迹招致了人们的非议。早在开成年间回鹘曾被黠戛斯打败此后他们分散在各地。八月回鹘中的一支嗢没斯部脱离了乌介可汗前来天德军塞下请求内附。天德军使田牟贪求边功想乘势出击朝臣也多赞成。李德裕则竭力反对。他认为1 《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

1 《论救杨嗣复、李珏、裴夷直三状》见《李文饶文集》卷十三。

2 《资治通鉴》卷二四六武宗会昌元年。

回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功这次嗢没斯率部下来降秋毫无犯应予以安抚。即使需要出击的话天德军兵力不足一旦交战失利城池必然陷落。如果他们骚扰边境即可调动各道兵马讨伐。于是朝廷采纳了李德裕的建议赐给嗢没斯部粮食二万斛。

会昌二年(842)五月回鹘乌介可汗公然向唐皇朝提出了索取粮食、牛羊并要执送嗢没斯等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此后又不听唐朝的警告一再到边境剽掠。八月又越过杷头峰(今山西包头附近)进犯大同、云州等地。牛僧孺等主张“固守关防伺其可击则用兵”。李德裕详细地分析了回鹘的情况说:“以回鹘所恃者嗢没、赤心耳今已离散其强弱之势可见。戎人犷悍不顾成败以失二将乘忿入侵出师急击破之必矣。守险示弱虏无由退。击之为便。”1武宗赞同李德裕的主张。于是分别调集许、蔡、汴、滑等六镇兵马增援;以刘沔为回鹘南面招讨使张仲武为东面招讨使李思忠为西面招讨使诸路军马在太原会师。

会昌三年(843)正月乌介可汗率兵进犯振武李德裕亲自为刘沔制定了奇袭乌介可汗、夺回唐公主的策略。刘沔按照李德裕的战略部置进兵他先以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率三千骑兵为先锋自己率大军继后。石雄率军到了振武晚上开地道出城出其不意地袭击了乌介可汗牙帐。乌介可汗措手不及身受重伤只率百余骑仓皇出逃。回鹘兵因失去主帅乱成一窝蜂。刘沔又率大军赶到在杀胡山大破回鹘军“降其部落二万余人”1并向朝廷奏捷。

这次对回鹘的反击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它维护了唐朝北方边境的安全基本上解除了威胁。

决策制胜平定叛镇会昌元年(841)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武宗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来朝廷遣使赐诏常太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2果然不出德裕所料军中杀行泰立张绛再求节钺朝廷仍然故意拖延。后雄武军使张仲武请兵进击张绛武宗恩准遂以张仲武知卢龙留后。李德裕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很快地平定了卢龙军乱。

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会昌三年(843)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当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刚结束在武宗与宰相讨论此事时宰相多认为回鹘余烬未尽边境还要加强警备再讨伐泽、潞恐怕国力难以支持主张同意刘稹的请求。谏官和群臣也都表示赞成。李德裕则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讨伐。他说:“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外。泽潞近处心腹一军素称忠义尝破走朱滔擒卢从史。”他还进一步分析说:“从谏跋扈难制累上表迫1 《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纪》。

1 《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武宗会昌三年。

2 《资治通鉴》卷二四六。

胁朝廷今垂死之际复以兵权擅付竖子。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则四方诸镇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李德裕还向武宗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胸有成竹地说:“稹所恃者河朔三镇。但得镇、魏不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也。..苟两镇听命不从旁沮桡官军则稹必成擒矣!”武宗听了高兴地说:“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1于是决定对昭义镇用兵。

李德裕奉命起草诏书谕令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要为朝廷立功为后代造福二镇表示奉诏。接着便命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与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河东节度使刘沔、河中节度使陈夷行合力讨伐并决定于七月中旬各道兵马一齐进。

李德裕总结了贞元、太和年间朝廷伐叛的经验教训一是各藩镇出兵才离开边境军饷便由国家负担则藩帅迁延不再进军;或是取得一县或一栅寨都以为胜捷也逗留不前因此多是出兵无功。这次刚一进兵李德裕即奏请武宗命王元逵径取邢州何弘敬直取洺州王茂元取泽州李彦佐、刘沔取潞州不攻取县邑。因此各路兵马似尖刀一样直插入叛镇的心脏地区。二是监军干预军政束缚了将帅的手脚指挥不力。李德裕又和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商定监军不得干预军事只取少数兵自卫赏罚与将帅一视同仁。这样“号令既简将帅得以施其谋略故所向有功”1。

李德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随时注意前线作战的进展情况善于抓住薄弱环节及时正确地处理一些军务。当他现晋绛行营节度使李彦佐从徐州出以后行动迟缓尚未交战便立即上奏武宗认为李彦佐顾望不前没有讨叛的意思及时改派骁将石雄取代他。石雄代替李彦佐后第二天即进击乌岭连破五寨俘杀叛军数以千计。王元逵进击尧山又击败了刘稹的救兵立了战功李德裕则立即奏请武宗加授元逵同平章事大力表彰他的功劳以激励他将。八月昭义大将李丕前来投降官军当时有人怀疑他是诈降李德裕对武宗说:“自用兵半年未有降者今安问诚之与诈!且须厚赏以劝将来但不要置之要地耳。”2这一做法有利于分化瓦解叛军。九月叛将薛茂卿攻破科斗寨俘虏官军河阳大将马继等劫掠并焚烧了十七个小寨。当时人情汹汹还有人扬言刘从谏在世时蓄养了精兵十万粮草足用十年难以攻取武宗也有些动摇。李德裕则坚定不移地说:“小小进退兵家之常。愿陛下勿听外议则成功必矣!”武宗听后当即对宰相们说:“为我语朝士有上疏沮议者我必于贼境上斩之!”3于是朝官们遂安定下来。李德裕感到河阳兵力较弱一旦被叛军击溃将影响整个战局。他奏请武宗马上从忠武军调拨五千人增援河阳军并请求武宗赐甲一千副弓三千张弦箭三万支陌刀二千口绢三万匹及时补足了军事装备很快稳住了阵脚。1正当官军大举讨伐昭义镇时十二月在调动太原横水戍卒时因赏赐不足军士哗变他们推都将杨弁为攻占了太原。这时朝廷中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建议两地都要停止进兵。会昌四年(844)正月被武宗派往太原以观察虚实的中使马元实接受了杨弁的贿赂回朝危言耸听大肆为杨弁虚张声势说杨弁兵多将广列队长达十五里盔甲刀戈耀眼1 《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武宗会昌三年。

1 23《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武宗会昌三年。

1 《论河阳事宜状》载《李文饶文集》卷十五。

夺目且物资充足扬言不可讨伐。李德裕明察善断当场诘问得马元实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李德裕上奏武宗说:“杨弁微贱决不可恕。如国力不及宁舍刘稹。”即时请下诏调兵进击杨弁河东监军吕义忠召榆社本道兵“诛杨弁以闻”。杨弁的兵变失败了从而也坚定了百官对讨伐昭义镇的信心。

在讨伐昭义镇的过程中李德裕还善于听从部下的正确建议。其年闰七月李德裕听取了镇州奏事官高迪的意见曾有效地对付了叛军的“偷兵术”并令镇、魏兵“进营据其要害”;他还听取了刘稹心腹、降将高文端的合围泽州、断绝固镇寨水道和招降洺州守将王钊的建议都取得了成功。

李德裕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加快了讨叛战争的进度。八月邢、洺、磁三州先后投降。刘稹的部将郭谊、王协见势不妙遂谋杀了刘稹投降唐军以赎罪。李德裕识破了郭谊等人的策略认为刘稹年幼无知昭义镇之所以敢对抗朝廷郭谊等人是罪魁祸如果不加治罪怎能惩治恶人?武宗赞同他意见命石雄进入潞州将正在等待朝廷授予节钺的郭谊、王协等祸械送京城。

李德裕老谋深算纵指示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讨伐昭义镇的战争胜利结束了。武宗因李德裕劳苦功高进封太尉、卫国公加食邑一千户。李德裕一再上表推辞武宗说:“恨无官赏卿耳!卿若不应得朕必不与卿。”1李德裕赞助唐武宗反击回鹘和讨伐叛镇都取得了成功但他又担心武宗会由此穷兵赎武不能戢止。因此他上奏武宗援引了曹操于官渡不追奔“自谓所获已多恐伤威重”;养由基善射“不如少息若弓拔矢钩前功皆弃”的典故劝武宗“征伐无不得所欲愿以兵为戒乃可保成功”。武宗听了“嘉纳其言”。

十二月武宗曾与宰相议论选举武宗认为抑制公卿子弟不宜过分李德裕说:“臣无名第不合言进士之非。然臣祖天宝末以仕进无他伎勉强随计一举登第。自后不于私家置《文选》盖恶其祖尚浮华不根艺实。”他还主张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因为他们从小熟悉朝廷仪范、班行准则而寒士本不熟悉“则子弟成名不可轻矣”2。李德裕看到进士和考官关系密切恐怕由此会导致进士只考虑考官的私惠忘记了国家教化的恩德又可能“树党背公”朋比勾结。因此他奏请武宗进士及第后只允许一次参见有司以后不得“聚集参谒”不许去私第设宴并请求罢去耗费很大的曲江大会。3君臣协力禁断佛教唐武宗崇道反佛道士赵归真很受武宗亲信。谏官担心他干扰朝政纷纷上疏规谏。在延英殿议事时李德裕也劝谏武宗禁止赵归真出入禁中武宗不以为然。李德裕进一步指出说:“小人见势利所在则奔趣之如夜蛾之投烛。闻旬日以来归真之门车马辐凑。愿陛下深戒之!”1在对待道士1 《资治通鉴》卷二四八武宗会昌四年。

2 《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

1 《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武宗会昌四年。

的问题上君臣意见不合但在对待佛教的问题上君臣的态度却是一致的。李德裕一贯反对佛教的蠹政害民。早在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就极力反对滥度人口为僧尼。徐泗观察使王智兴借口给敬宗祝贺诞辰获敬宗恩准于泗州置戒坛度僧求福。自宪宗元和以来已敕禁度人为僧尼此禁一开人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江、淮地区来的人最多只要交二千钱即可落为僧尼。其实王智兴以为天子求福为名自己从中牟取厚利是实。李德裕知道后立即奏状以论其奸:“泗州有坛户有三丁必令一人落意欲规避王徭影庇资产自正月以来落者无虑数万。访泗州坛次凡髡夫到人纳二千给牒即回别无法事。”他进一步指出“若不特行禁止比至诞节计江、淮以南失六十万丁”。状奏朝廷敬宗下诏禁止。2此后不久僧人又谣传毫州出现了“圣水”说病人喝了即病愈。江南一带去求取“圣水”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壅塞了道路。平均每二三十家都雇一人去取一斗水卖钱三千坑害了不少人。李德裕一面在关津设卡劝阻制止去取“圣水”的人群一面奏状朝廷认为此事“本因妖僧诳惑狡计丐钱。昨点两浙、福建百姓渡江日三五千人。臣于蒜山已加捉搦若不绝其根本绝无益于黎甿”。并向朝廷建议“下本道观察使令狐楚令填塞以绝妖源”1。时裴度任辅相闻状后下令填塞所谓圣水从而打击了“妖僧诳惑狡计丐钱”的不法行为。到了会昌年间李德裕位居宰辅倍受武宗亲重因此君臣协力大力禁断佛教。

李德裕辅政不久就逐渐开始了禁佛。从会昌元年因李德裕等人的奏请先后沙汰了部分僧尼拆毁了天下小寺山房、兰若等对僧尼的一些活动也进行种种限制。会昌二年曾下令遣“保外无名僧”不许置“童子沙弥”并令原是“杂工巧”和不修戒行的僧尼还俗;同时还下令不许僧尼无限止地占有奴婢规定僧限留奴一人尼留婢二人。会昌三年废除了摩尼寺杀摩尼师财产没入官府。会昌四年下令各寺院禁供奉佛牙并拆毁天下山房、兰若、普通佛堂和村邑斋堂凡所拆毁寺院的僧尼一律勒令还俗送归原籍等等。

大张旗鼓地禁断佛教则是在会昌五年。

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私置庄田并下令调查天下寺院奴婢和财产的占有情况。从四月起下令凡五十岁以下的僧尼不论有无官照都勒令还俗并遣送原籍。

七月下令并省天下佛寺大力沙汰僧尼。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毁佛运动。以李德裕为的中书门下奏请:“据令式诸上州国忌日官吏行香于寺其上州望各留寺一所有列圣尊容便令移于寺内;其下州并废。其上都(长安)、东都(洛阳)两街请留十寺寺僧十人。”武宗敕令:“上州合留寺工作精妙者留之;如破落亦宜废毁。其合行香日官吏宜于道观。其上都、下都每街留寺两所寺留僧三十人。上都左街留慈恩、荐福右街留西明、庄严。”李德裕又奏请将所废佛寺铜佛像、钟磬交付盐铁使铸钱铁佛像则交付本州用以制造农具另将金、银、玉石佛像销毁后交付度支。另外还下令衣冠士庶之家所有金、银、铜、铁佛像自敕令颁布2 《李文饶文集》卷五。

1 《李文饶文集·别集》卷五。

之日起限一月之内交付官府如违抗不交将依禁铜法处分。1武宗一一准奏。毁佛的诏令下达之后李德裕奉制力行并派出御史乘驿去各地督促检查。

在会昌禁佛中李德裕的态度坚定而严厉。有的官员认为毁佛太过火指责非难。主客郎中韦博“言令太暴宜近中”2李德裕把他出为灵州道节度副使打击了反对派从而保证了禁佛运动的顺利进行。

有些僧徒四处躲避拒绝还俗。当李德裕得知五台山僧人多逃奔幽州时马上召来幽州进奏官说:“汝趋白本使五台僧为将必不如幽州将为卒必不如幽州卒何为虚取容纳之名染于人口!独不见近日刘从谏招聚无算闲人竟有何益!”于是张仲武乃封二刀交付居庸关守将说:“有游僧入境则斩之。”3使拒绝还俗的僧人无所躲藏。

八月武宗颁诏书陈述了佛教的弊病并高度评价了李德裕及中书门下的奏议诏书说:“中外诸臣协予至意条疏至当宜从所请。诚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法典济物利众予不让焉。”1会昌禁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李德裕在《贺废毁诸寺德音》中说:“臣某等奉今日制拆寺、兰若共四万六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并奴婢为两税户共约四十一万人得良田数千(十)万顷。其僧隶主客大秦穆祆二千余人并令还俗。”2会昌禁佛是继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之后对佛教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后来长芦颐师写诗哀叹:“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还家塔寺空。”3它沉重地打击了日益盛行的寺院经济解放了劳动力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当毁佛的诏令一下天下闻风而动派出的“御史乘驿未出关天下寺及屋基耕而刓之”④。杜牧很赞赏李德裕毁佛的举动。

功成北阙骨葬南溟为了储备物资加强边防会昌五年(845)九月经李德裕建议而设置了“备边库”要户部每年从赋税中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度支从盐铁税中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第二年减少三分之一;凡是各道进奉的助军财货也一概储入并以度支郎中主管此事。

武宗曾与李德裕论及朋党一事李德裕列举了太宗与房玄龄、杜如晦合计国家大事是“同心图国不为党也”等事指出:“今所谓党者诬善蔽忠附下罔上车马驰驱以趋权势昼夜合谋美官要选悉引其党为之否则抑压以退。”李德裕性情孤峭不肯与势门相来往一向厌恶朋党在他执政期间“绝于附会门无宾客”1。

1 《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

2 《新唐书》卷一七七《韦博传》。

3 《资治通鉴》卷二四八武宗会昌五年。

1 《唐会要》卷四七。

2 《李文饶文集》卷二o。其中“千”当为“十”字之误。

3 《困学纪闻》卷二o。

④ 杜牧:《樊川文集》卷十。

1 《北梦琐言》卷三又见《玉泉子》。

李德裕在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被削弱了。早在会昌二年四月大宦官头子仇士良见武宗日益亲重李德裕害怕宦官失去权势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与度支商定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武宗面奏此事。武宗很愤慨马上召左、右神策军说明并无此事。仇士良的阴谋被揭穿以后只好惶恐地向武宗谢罪。不久仇士良谢病去职。在他死的第二年便被追夺官爵、籍没财产。王夫之评论说:“李德裕之相也请政事皆出中书中竖之不得专权者仅见于会昌德裕之翼赞密勿曲施衔勒者不为无力。”2宦官们对此大为不满在武宗面前一再诋毁李德裕诬蔑他专权。牛党之中的白敏中之徒也乘机唆使韦弘质上疏说中书权重三司钱谷不应由相府兼领。宰相论奏说大臣是国家的股肱钱谷是国家的根本应由宰相兼领并说韦弘质上疏与朋党有关。韦弘质遂被贬官。3会昌六年(846 年)三月唐武宗病故由李德裕摄冢宰。宦官拥立皇太叔光王李忱是为宣宗。宣宗也以李德裕勋业素高权重而专。在即位之日李德裕在太极殿奉册。事后宣宗对左右说:“适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使我毛洒淅。”④四月在宣宗听政的第二天李德裕被贬出朝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李德裕执政多年位重功高众官见他被罢斥如此之快莫不惊骇。五月翰林学士白敏中为宰相他做了宰相之后牛僧孺、李宗闵等五人同日升迁。九月李德裕又被解除平章事贬做东都留守。接着白敏中党徒李威又检举李德裕辅政时的过失不久又贬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大中元年(847)九月吴汝纳到京城诉讼李德裕称李绅诬奏其弟吴湘赃罪李德裕枉法附会李绅。原来在会昌五年正月淮南节度使李绅奏说江都令吴湘盗用程粮钱又强取颜悦女为妻据此奏为死罪。有人认为冤枉朝廷派监察御史崔元藻等人复审结果是盗程粮钱属实娶妇一事与前案不同。李德裕以为不当贬崔元藻为端州司户依李绅议处死吴湘。1李德裕失势了吴汝纳乘机诉冤。宣宗令复审此案白敏中以李德裕谬断刑狱翌年冬把他贬为潮州司户。

大中三年(849)李德裕自洛阳由水路南行赶赴潮州。当船行至泪水时想到屈原对楚怀王赤胆忠心却因谗言被流放怀恨投汨水而死他吊古怀今无限伤感当即赋诗一其诗云:“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罗人..”以寄情怀。2当年九月到达潮州不久又贬为崖州司户。

李德裕执政时疾恶朝中朋党奖拔孤立无援的寒素之士士人对他颇有好感。当李德裕谪贬崖州的消息传开不少士人吟诗作赋致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的诗句3表现了士人对他的怀念之情。

大中四年(85o)正月李德裕抵达崖州(今海南海口东南)。他心情忧郁独自一人登上崖州城楼举目四望只见青山环绕一片荒凉不由得2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七。

3 《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

④ 《资治通鉴》卷二四八武宗会昌六年。

1 《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宣宗大中元年。

2 《李文饶文集·补》。

3 《唐语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