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323

1 《旧唐书》卷九二《魏元忠传》。

2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吉甫传》。

画商讨凡虏之情为尽知之”3。

隋、唐两代的测量技术有很大展。刘焯反对传统的“日影千里差一寸”的错误说法提出了新的测量方法。他上书给隋炀帝说:“今交、爱之州表北无影计无万里南过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实差..请一水工并解算术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南北使正。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因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则天地无所匿其形辰象无所逃其数。”④他的方法很正确可惜隋炀帝没有采纳。到唐开元十二年(724)在僧一行领导下南宫说等人在河南平原上的滑县、浚仪、扶沟、上蔡四个地方以水准绳墨引度距离测量太阳影子。结果“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晷差二寸余”。“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一度”5。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是在测量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现在才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的实地测量。南宫说测得在河南一带子午线一度的长度为123.7 公里比现在的测量结果11o.6 公里相差13.1 公里相对误差约11.8%1。

在李筌撰的兵书《太白阴经》卷四中记载了当时用于测量地势的一套工具:“水平”(即水准仪)、“照板”、“度竿”以及它们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同样的内容在杜佑《通典》、曾公亮《武经总要》、李诫《营造法式》中都有转载。

3 《新唐书》卷一八o《李德裕传》。

④ 《隋书》卷十九《天文志》。

5 《新唐书》卷三一《天文志一》。

1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296 页。第三节旅行家和游记唐代最著名的旅行家是玄奘(596—664)2他于隋末出家熟读佛经典籍深究理义现佛教内部派别争论很多理论上不统一影响了佛教的展。为了寻找权威佛教经典贞观三年(629)他从长安出冒险偷偷地跟着商人越过国境由西域去天竺(今印度)。途经瓜州、玉门关、伊吾(今哈密)、焉耆、高昌(今吐鲁番)沿天山南麓向西越过葱岭北隅的凌山(今天山腾格里山穆素尔岭)经大清池(今伊塞克湖)南岸往西到货利习弥迦国(今卡拉卡尔巴克)又折往东南出铁门(今巴达克山)过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和黑岭来到北印度。在印度他遍游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以及印度东南沿海地区然后翻越雪山和葱岭经疏勒、于阗、鄯善、敦煌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前后花了十六年跋涉五万余里备受艰难。回国后唐太宗要玄奘把旅行见闻写出来。贞观二十年(646)《大唐西域记》写成。此书由玄奘口述辩机撰文共12 卷约十余万字记录玄奘亲自游过的一百十个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是唐代杰出的地理著作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1.新的地理内容。我国自汉代起就把昆仑山脉西部高山地区称作葱岭。《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有波谜罗川的地名指出这是葱岭的一部分“其地最高”。这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中次提到帕米尔(波谜罗)这个名称和地理概念1。

2.对中亚、印度等国地理环境的详细描述过了以前的任何著作。

3.对某个地区的描述既有自然地理的内容又有经济地理内容。是今天研究中亚、印度一带的历史地理所必需的文献。

4.《大唐西域记》除去尾两卷有中国地理内容外其余各卷都是讲外国地理是我国古代外国地理专著之一。

《大唐西域记》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自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6续被译成法文、英文和日文。

王玄策也是著名旅行家。他于贞观十七年(643)、贞观二十一年(647)、显庆二年(657)三次出使印度著有《西域行传》2一书今失传。部分内容见于道世的《法苑珠林》如卷二四引《西国行传》记载尼泊尔著名的阿耆婆弥池比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的记载详细。可见《西域行传》的价值当不减《大唐西域记》3。

我国第一个到过埃及并留下著作的旅行家是唐朝的杜瓖。他于天宝十载(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中亚江布尔)与大食军作战时被俘。此后随大食军队西行遍历阿拉伯各地过了近十年的俘虏生活。后来他获得了旅游非洲某些国家的机会并于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归国后写成《经行记》一书今失传仅有一千五百余字保存在《通典》中。此书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记录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记载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的书籍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2 玄奘生卒年有几种说法此据周连宽《〈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1 郦隶彬:《大唐西域记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

2 《西城行传》有多种异名如《王玄策行传》、《西国行传》等均见《法苑珠林》。3 《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369 页。

有关部分已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

唐代由水路去印度求法的旅行家是义净。咸亨二年(671)他从广州出经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东南部)至印度。在印度求法十年又由海道至室利佛逝停留六年于永昌元年(689)回到广州。同年冬又去室利佛逝六年后回到洛阳。义净前后在外旅行二十五年历三十余国。在回国途中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及《大唐求法高僧传》这是唐代记述南海最详细的著作是研究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十九世纪末即被译成法文和日文。

元和四年(8o9)李翱去广州任职从洛阳出循洛水入黄河转汴渠接山阳渎经扬州沿江南运河过苏州、杭州又溯钱塘江转信江渡鄱阳湖入赣江越大庾岭循浈水和北江南下直达广州。全程走了一百二十四天。他用日记体裁记录了这次旅途经过取名《来南录》1。全文八百四十六字有较高的地理价值。

1 《李文公集》卷十八。

第四节水文著作唐代在广德二年(764)以后在长江上游已出现了记录长江枯水水位的题刻。

贾耽非常关心黄河上游的情况于贞元十四年(798)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以黄河命名的第一部著作——《吐蕃黄河录》。此书有文有图记载吐蕃境内“诸山诸水”的“尾源流”11o 卷今不传。

唐朝人对海洋潮汐的认识水平比前代有了提高。宝应、大历年间(762—779)出现了一部研究海洋潮汐的专著——窦叔蒙的《海涛志》又叫《海峤志》。窦叔蒙浙东人2是一位民间科学家其生平事迹不详。《海涛志》是我国现存的比较系统的第一部潮汐学专著全书分六章讨论了海洋潮汐的成因海洋潮汐运动的规律计算了相当长时期内的潮汐循环次数对高低潮时的推算创立了一种科学的独步一时的图表方法对一个朔望月里潮汐与月亮的对应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指出了潮汐周月不等现象等等。

与窦叔蒙几乎同时代的封演在《闻见记》中准确地记载了潮水涨落的逐日推迟3。封演和窦叔蒙在不同的正规半日潮地区进行着同样的观测项目所得结果完全一样。

卢肇在《海潮赋》中提出了潮汐与太阳有关的论点也是一个进步。但他过分夸大太阳在潮汐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可取的。

1 《旧唐书》卷一三八《贾耽传》。

2 3《全唐文》卷四四o。

第五节地质矿物著作隋唐两代的矿物及矿产地在《新唐书·地理志》及其他志书中有一部分记载共有矿物约三十七种。《道藏》中记载炼丹原料的有梅彪的《石药尔雅》和佚名的《金石簿五九数诀》。在本草著作中有矿物药这些都是隋唐主要矿物文献。

《石药尔雅》大约是元和元年(8o6)的著作1约五千字讲炼丹原料并解释许多炼丹药物的隐名如水银(澒)的隐名就有姹女、青龙、流珠、元水、铅精等二十多个。全书记载矿物五十多种隐名却达三百三十五个以上。

《金石簿五九数诀》约在麟德元年(664)成书2记炼丹用矿物四十五种每种矿物下面又记产地及辨认方法全书约二千五百余字。

苏敬等人纂修的《新修本草》54 卷唐显庆四年(659)由政府颁行收矿物药一百零九种。原书宋以后散佚现残存12 卷半。

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颜真卿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最有名。他在今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现螺蚌壳化石认为这是沧海变桑田的遗迹。

1 袁翰青:《化学通报》1954 年7 月号。

2 李仲均:《地球科学主要著作系年》1984 年油印稿。

第六节沿革地理著作杜佑《通典》的《州郡典》和《边防典》是我国最古老的沿革地理专篇1。它打破历代正史地理志只记本朝的局限性将一个行政单位的历史沿革由近及远地向上追溯一般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体裁是杜佑的创造继起者不少以至形成了“十通”著作系列。

在《州郡典》的末尾杜佑次力辨黄河伏流重源说的错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边防典》16 卷把历史上中国四邻的部落和国家进行综合叙述突出边防上的作用显示出地理形势给后来研究国防史的人提供了方便。

1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53 页。

第七节堪舆著作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一个迷信派别——堪舆学开始盛行。隋代有僧令仙之术唐初已有“五音姓利”说。唐太宗时地理学家吕才按照太宗旨意主持刊定阴阳书。在序言中他批判了堪舆学中的迷信思想指出禄命不可靠丧葬和子孙的贫富、贵贱、寿数无关。吕才虽然对堪舆学作了批判但社会上并不因为有人批判而减少信徒新的堪舆著作不断问世。李淳风有《九星龙穴图》丘延翰有《天机素书》4 卷。广明元年(88o)黄巢起义军破长安国师杨益号筠松仕至金紫光禄大夫职掌灵台地理乘世乱之机窃取内府堪舆书籍逃奔江西授弟子三人。其一曰曾智智授廖禹及其甥赖文进(一作俊)1。杨益一面授徒一面著书。主要著作有《撼龙经》2 卷《疑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青囊序》各1卷《天玉经》4 卷《都天宝照经》2 卷《地理枢要》4 卷《记师口诀节文》1 卷。

1 宋濂:《葬书释注叙》载《琳瑯秘室丛书》一函。

第五十章生物学中国古代生物学基本上处于生物学知识的收集和积累阶段。某主要成就大多体现在对于动植物形态、生态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实际观察与直观描述的范围之内而较为缺乏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虽然如此这种观察与描述的深度和广度仍在持续不断地向前展使中国生物学呈现出令人叹服的多彩面貌。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复兴和医药学及农学的进步人们对生物世界的认识更加扩大和深入生物学知识日益丰富对生物资源的考察和开利用也有显著进展从而为宋元时期传统生物学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第一节本草学与生物学中国历代本草学著作大多包含有关于药用动植物的翔实记载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隋唐以前南朝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共收录药物七百三十种是当时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但由于陶弘景生活在南北对峙的时代局处江南“闻见阙于殊方”再加上个人著述“铨释拘于独学”其见闻与看法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谬误之处也为数不少。隋唐两代国家统一中外、南北、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跃新现的和海外传入的药物大为增加用药经验也有了更多的积累从而为编修一部较完善的本草著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右监门府长史苏恭(原名苏敬)上表建议修订本草唐政府随即指派英国公李勣、太尉长孙无忌以及许敬宗、孔志约、许孝崇、李淳风等二十二人与苏恭一起进行编修新本草的工作。同时唐政府还明令征集全国各地所产药物要求绘出实物图谱以供编书之用。显庆四年(659)苏恭等人将《新修本草》编撰完成并由政府颁行全国。这部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共54 卷分为本草、药图和图经三部分收录药物八百四十四种其中比《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一百十四种考辨和订正载录有误的药物四百多种。在这八百多种药物中“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1包含有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等生物药近六百种。在新增补的一百多种药物中则有生物药九十多种如薄荷、蒲公英、独行根(马兜铃根)、蓖麻子外来药安息香、阿魏、龙脑香、胡椒、底野迦(鸦片制品)等。由此可见《新修本草》中生物药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些药物的性味、产地、形态、采集时间、炮制方法、功效和主治等有丰富的生物学内容。《新修本草》如同后人所说“图以载其形色经以释其同异”2编有药图25 卷图经7 卷其中绘有相当精确的各地动植物标本图样以之作为按形态特征鉴别药物的依据。这实际上就是现代所说的动植物园谱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动植物形态图的出现可说是中国古代生物形态学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新修本草》约在北宋末年佚失敦煌曾出土残卷二片现藏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另外日本仁和寺藏有日本天平年间的抄本。光绪十五年(1889)傅云龙在日本将当时仅存的十多卷书抄录下来后刻入《纂喜庐丛书》此即现今可见的《唐本草》遗憾的是图录已无存。

《新修本草》问世后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本草著作如孟诜《食疗本草》王方庆《新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海药本草》等。其中唐玄宗时(八世纪)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对《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进行增补补录药物达数百种有许多是南方民众习用的草药为中国古代药用植物学知识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孟诜是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弟子所著《食疗本草》据今人辑本其中已有一百六十多种关于植物类食物的记述基本上包括了当时人们日常食用的粮油果蔬等栽培植物。例如当时刚刚作为普通蔬菜的牛蒡子、苋菜等新引进的蔬菜白苣、菠菜、小茴香等这1 孔志约:《唐本序》见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年影印本。2 苏颂:《本草图经序》见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年影印本。些蔬菜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在培育和引种驯化栽培植物方面的进展1。《海药本草》是一部记述国外引进药物的著作其中如瓶香、宜男草、藤黄、师子草、海蚕、郎君子等药物均为以前典籍所未载使人们增长了许多新的药用动植物知识。该书记述的青木香、阿魏、肉豆蔻、瓶香、龙脑、安息香、诃梨勒、胡椒等都含有挥油显示了唐代在认识与开芳香植物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1。

1 汪子春、罗桂环、程宝绰:《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略》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1 汪子春、罗桂环、程宝绰:《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略》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第二节地区性和园林动植物著作隋唐时期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对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开出现了对某一地区动植物的专门记述这对于了解该地区动植物资源是很有帮助的。其中较著名的有房千里《南方异物志》、《投荒杂录》段公路《北户录》和刘恂《岭表录异》。房千里的著作已失传仅在《太平广记》、《说郛》等书中存有片段可略知其含有很多关于南方动植物的内容。后两部书则主要是记载岭南地区的动植物。段公路为著名学者段成式之子或侄所著《北户录》3 卷书中记载的动植物近五十种如动物有犀、鹧鸪、蚊母、孔雀、绯猨、红蛇、红蝙蝠、蛤蚧、水母、红虾等植物有桄榔、芜菁、甘蕉、枸橼、都念子、睡莲、水韭、无核荔枝、偏核桃、鹤子草、越王竹、指甲花等。刘恂在唐昭宗时曾任广州司马后留居该地所著《岭表录异》3卷内容涉及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的风俗物产书中记载的动植物有八十多种如动物有蚊母鸟、鸺鹠、韩朋鸟、鹧鸪、黄蜡鱼、竹鱼、鹿子鱼、魵鱼、石鱼、比目鱼、石矩、蛤蚧、水母、两头蛇等植物有鹤子草、野葛、山姜、 竹、沙摩竹、倒捻子、榕树、桄榔、波斯枣、偏核桃、橄榄、枸橼子、龙眼子、椰子树等。这两部书重点描述了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产地及用途都是重要的地区性动植物著作。

隋唐时期园林建造非常兴旺许多皇家和私家园林都很有名其中搜集了大量观赏植物和珍稀动物并且出现了王方庆《庭园草木疏》、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等专记园林植物的著作。如据《平泉山居草木记》记载在李德裕平泉庄中有金松琪树、海棠、榧、桧、红桔、厚朴、香柽木、青神凤集、月桂、青飕、杨梅、山桔、温树、珠柏、栾荆、杜鹃、山桃、侧柏、南烛、椰柏、红豆、山樱、栗、梨、龙柏、重台莲、白莲、芳荪、罗浮桂、山茶、紫丁香、百叶木芙蓉、真红桔、四时杜鹃、相思、紫苑、贞桐、山茗、重台、蔷薇、黄槿、牡桂、杜石、山楠、药树、天蓼、青柏、黄心栳子、朱杉、龙骨、笔树、楠木、椎子、金荆、红笔、密蒙、勾栗、木堆、山姜、碧百合等1。这些植物大多是采自江浙和湖广一带的园林珍品“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致其间”2。园林事业的展有助于人们深入观察和认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在积累动植物引种驯化经验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也是一部涉及大量生物学内容的重要著作。其中“广动植”、“支动”、“支植”等篇记载了许多动植物的异名、产地、源流并对其形态特征等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该书所记植物近二百种特别是还记有唐代传入我国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齐墩树(油橄榄)、波斯皂荚、■祗(水仙)、婆郍娑树、毗尸沙花、金钱花等原产外国的植物并明确说明毗尸沙花和金钱花分别是在梁大同一年(535)和大同二年(536)传入我国的。《酉阳杂俎》中关于园林植物源流的考证关于古代植物学术语的解释等对研究古代生物学也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汪子春、罗桂环、程宝绰:《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略》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2 张柏:《贾氏谈录》。

第三节植物形态和生态知识隋唐时期在植物形态和生态方面的知识积累是相当丰富的。如刘恂《岭表录异》载:“山橘子大者冬熟如土瓜次者如弹丸。其实金色而叶绿”;“龙眼子树如荔枝叶小壳青黄色形圆如弹丸大核如木槵子而不坚肉白带浆其甘如蜜”;朱槿(即扶桑)“其花深红色五出如大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有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虽繁而有艳但近而无香。暮落朝开插枝即活”。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作出准确和精彩的描述。

植物与其生长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6龟蒙《苔赋》提到:“高有瓦松卑有泽葵”明确指出了旱生植物的瓦松和湿生植物的葵生长环境是不相同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水韭生于水湄”1说的是睡莲是水生植物水韭是水边生长的植物。此书还记载“地钱叶圆茎细有蔓生溪涧边”2地钱多生长在阴湿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苏敬在《唐本草》中也指出了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杜蘅“生山之**泽下湿地”等3。上面提到的植物有水生的、低湿生的及旱生的说明不同的植物对水有不同的要求。

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广州地热种麦则苗而不实。”现代植物学证实小麦育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后才能达到生育期。如果不经过低温阶段小麦将停留在生长阶段而不能开花结实。这里说的地热指的是广州气温高冬天也很温暖因而缺少小麦生长所需的低温。刘恂所述说明当时已观察到小麦在广州不能抽穗结实是由于地热的缘故这是关于小麦生长规律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结果。著名诗人白居易提到:“忠州(今四川忠县)有荔(枝)一株、槐一株。自忠之南无槐自忠之北更无荔。”1白居易还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在《浔阳三题·湓浦竹》一诗中说:“浔阳(南方)十月天天气仍温燠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吾闻汾晋(北方)间竹少重如玉”。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区南北的差异气温有较大变化因而植物的开花也有迟早上面的记述表明人们对这一现象已有清楚的认识。

对植物生态有影响的生物因子主要是杂草、病、虫等。这一时期在这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晚唐时的农书《四时纂要·二月》记载:“种谷是月上旬为上时。凡春种欲深遇小雨接湿种;遇大雨待草生先除草而后下子。”2这里强调了种谷二月上旬为“上时”遇大雨后要等杂草萌生时先将杂草锄去再播种。这样做一方面除去了田间杂草另一方面这时播种的种子极易萌并且生长迅等杂草经过一些时间又滋生出来的时候谷苗已经长得相当高了在田间占有优势从而使作物长势良好。嫩芽期的杂草竞争不过谷苗生长受到抑制。这种做法是很有道理的说明人们对杂草的生活习性已有一定的了解并将其用于农业实践。对于农业害虫及其天敌这一时1 2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九。

3 引自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年影印本第213 页。1 《大唐传载》见《守山阁丛书》。

2 韩鄂:《四时纂要》见缪启愉《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 年版第49—5o 页。期也有不少记载。例如《酉阳杂俎》记有“开元二十三年(735)榆关有虸蚄虫延入平州界亦有群雀食之。又开元中贝州蝗虫食禾有大白鸟数千小白鸟数万尽食其虫”1指出了害虫为害及其天敌除害的良好作用。《岭南录异》所载饲养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则是古代生物防治方面最著名的事例之一。此书所载广南人养枭捕鼠稻田里放养草鱼以除草肥田等也都是基于对生物习性的认识而采取的防害增产的有效措施。

1 2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六。

第四节动物形态和生态知识隋唐时期关于动物形态和生态知识也有丰富多采的记载。在动物形态方面如《酉阳杂俎》提到:牛“三岁二齿、四岁四齿、五岁六齿六齿以后每一年接脊骨一节”2。指明了牛齿的生长情况。由于牛龄与牛的经济价值有关而查看牛齿可简便地了解牛龄所以至今仍以牛齿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作为鉴定牛的年龄的主要依据。唐代兽医学著作《司牧安骥集》载“大抵相马之法当以形骨为先旋毛排其一端耳”。书中将毛色分为十四类六十一种并按旋毛的部位各定其专名至今解剖学上也是以部位定名的。唐代《相牛心镜要览》列举了十多种不同的水牛角名称如“龙门角”、“顺风角”等并认为长有这类角的水牛均属良种水牛。《酉阳杂俎》记载:“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1陈藏器《本草拾遗》亦载:“鲤鱼从脊当中数至尾无(论)大小皆有三十六鳞”2已细致地观察到鲤鱼的侧线鳞并指出有三十六片这是正确的也是很不简单的。此书又指出:“海獭生海中似獭大如犬。脚下有皮如人胼拇毛著水不濡。”3《本草拾遗》还较早记载“鲳鱼生南海状如鲫身正圆无硬骨作炙食至美”;“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④等指明鲳鱼和海马的形态和产地。鲸类属于胎生哺乳类动物唐代已有认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鲸“非鱼非蛟大如船长二三丈色如鲇有两乳在腹下雌雄阴阳类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说“红蟹壳殷红色巨者可以装为酒杯也。虎蟹壳上有虎斑可装为酒器与红蟹皆产琼崖海边”5。“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牙小而红最堪作笏”6关于某些地区特产动物的这些记述也很易于引起人们的兴趣。

动物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习性。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已观察到潮区动物与潮汐运动的关系。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数丸(一种小蟹)形如蟛蜞竞取土各作丸丸数满三百而潮至”⑦这种现象是很有趣的。牡蛎固着生活对于它利用潮水摄食的习性古代学者早有观察和描述。如《岭表录异》记载:“蚝即牡蛎也。其初生海岛边如拳石四面渐长有高一二丈者巉岩如山。每一房内蚝肉一片随其所生前后大小不等。每潮来诸蚝皆开房伺虫蚁入即合之”1将牡蛎摄食方式与潮水的关系作了非常明确的描述。

关于动物的共栖现象如“鸟鼠同穴”等在《尚书》、《尔雅》等古代典籍中早已有所记载。在唐代则对海洋动物共栖现象有较详细的描述。如《岭表录异》载水母与虾共栖现象水母“常有数十虾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歘然而没乃是虾有所见耳’2。对这种现象在段公路《北户录》及陈藏器《本草拾遗》等著作中都有类似的记载。此1 ⑦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七。

2 转引自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年影印本第419 页。3 引自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年影印本第374 页。④ 引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四。

5 刘恂:《岭表录异》卷下。

6 刘恂:《岭表录异》卷上。

1 2刘恂:《岭表录异》卷下。

外唐代一些著作还提到窗贝与蟹的共生和蟹与螺类动物的共生。螺与蟹的共生体至今还可以从沿海地区采集到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适应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乌贼遇到危险释放黑墨是为了防卫的需要《酉阳杂俎》写道乌贼“遇大鱼辄放墨方数尺以混其身”④。该书又论述动物保护色说“凡禽兽必藏若形影同于物类也。是以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鹰色随树”。这里指出动物界普遍存在着保护色使动物便于进攻捕食或避免天敌以求得生存和展。段成式的这一论述是相当精辟的。

在某种特殊情形下有些动物会表现出令人难解的反常行为其奥秘也许还有待于人们长期的探索。例如鲸鱼“自杀”就是这种至今仍使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动物异常现象。中国古代很早就现了鲸鱼“自杀”现象。从《汉书》、《南齐书》到《新唐书》的五行志以及其他一些著作都有关于长数丈乃至数十丈的“大鱼”在海滩上搁浅死亡的明确记载。至于鲸鱼为什么会“自杀”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给出了一个很朴实的解释。他在《设渔者对智伯》一文中提到:“大鲸驱群鲛、逐肥鱼于渤澥之尾震动大海簸掉巨岛一啜而食若舟者数十勇而未已贪而不能止北蹙于碣石槁焉。”1这段话把鲸鱼“自杀”现象说成是由于追捕食物“贪而不能止”所造成的结果这虽然不无可能但也有些过于简单。然而在今天的科学家也还难以作出确切解释的情况下柳宗元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此一说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隋唐时期的古生物知识也有所进展。这一时期关于古生物化石有不少记载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颜真卿所说南城县麻姑山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2。这里已含有这些化石是由于海6变迁的作用而形成的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有这种认识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苟萃华等著:《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124 页。④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七。

1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十四。参见汪子春《动物生态知识的展》载苟萃华等著《中国古代生物学史》。

2 颜真卿:《抚州南城县麻姑仙坛记》《颜鲁公文集》卷五。

第五节生物学的其他成就隋唐时期的生物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如作为植物无性繁殖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时期对嫁接技术的认识和应用也有新的展。这在韩鄂《四时纂要》一书中有所反映。该书《正月·接树》记载:“接树有取树本如斧柯大及臂大者皆可接谓之树砧。砧若稍大即去地一尺截之;若去地近截之则地力大壮矣夹杀所接之木。稍小即去地七八寸截之;若砧小而高截则地气难应”“插了令与砧皮齐切令宽急得所。宽即阳气不应急即力大夹杀全在细意酌度”插枝后“别取本色树皮一片阔半寸缠所接树砧缘疮口恐雨入”“其实内子相类者林檎、梨向木瓜砧上栗向栎砧上皆活盖是类也”1。在上述引文中提出了接树和树砧的名称并指出砧木大小与嫁接部位的关系即稍大的树留砧可以稍高如离地近则地方太盛会夹杀所接的树枝树小要截得矮些否则地气供应不上。这里已注意到砧木的生长育与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及水分(即地力、地气和阳光)的情况以及嫁接方式对其成活的影响。此外还特别提出要用本色树皮扎伤口以减少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所谓“其实内子相类者”实际上是指明了嫁接时要以树木的“类”为标准这不仅在嫁接技术方面有了提高而且从理论上总结出接树的原理即亲缘关系相近的树都可以嫁接。这个结论为种间嫁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四时纂要》关于同类的树都可以嫁接的记载展了《齐民要术·插梨》所载梨及柿的两种嫁接法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的一些重要农书如《种艺必用》、《农桑辑要》等都曾引用过《四时纂要》中有关嫁接的论述。

隋唐时期在大型真菌人工栽培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隋书》记有《种神芝书》1 卷显然是有关真菌人工栽培的著作但可惜早已失传。韩鄂《四时纂要》详细记载了两种栽培构树菌的方法一种是“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1另一种是“畦中下烂粪取构木可长六七尺截断磓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2。这两种方法是真菌段木栽培法的雏形是在充分了解真菌生长条件等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关于人工栽培食用菌方法的记载。唐代以后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更为展至元代王祯《农书》又提出了我国创的香蕈断木栽培法。

生物防治是一种成本低、效益高并且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防治农林植物病虫害的极好方法。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唐代段公路《酉阳杂俎》都记载我国南方有一种蚁比普通蚂蚁大在柑桔上结窠可防止柑桔为群蠹所伤。刘恂《岭表录异》明确记载:“岭南蚁类极多有席袋贮蚁子窠鬻于都市者蚁窠如薄絮囊皆连带枝叶蚁在其中和窠而卖。有黄色大于常蚁而脚长者。云南中柑子树无蚁者实都蛀故人竞买之以养柑子也。”3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蚁应为黄猄蚁。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桔树病虫害确实非常有效至今仍为广东、福建一些地方的果农所采用。在生物1 韩鄂:《四时纂要》见缪启愉《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 年版第22—23 页。1 2引自缪启愉《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 年版第88 页。

3 刘恂:《岭表录异》。

学史和农学史上黄猄蚁的利用是生物防治害虫的一个最古老和最著名的例子。国内外学者公认我国古代对这一事实的记载最早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比西方约早一千年。

第五十一章物理学第一节力学知识关于物体的位置、运动及参照物我国自先秦时代已经有关于物体的位置及运动的讨论。《吕氏春秋》中著名的“刻舟求剑”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这位楚人只考虑剑坠入水时剑与船的相对位置“从其所契者入水”当然他不可能找到坠入江中的剑。而《吕氏春秋》的编纂者们则正确地指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船在运动因此落入水中的剑相对于船的位置时时在变化。在不考虑河水的冲力作用时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显然故事的编纂者是知道如何能找到剑的。从物理学意义上说这里的问题是要选择恰当的参照物才能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的状态。

古籍中后来有许多讨论或论述运动的记载。晋人葛洪有“见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的论述1。束晳又说:“仰游云以观月月常动而云不移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2这就是说以云作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以船作为参照物则河水是运动的。《隋书》的这段记载肯定了束晳的看法。隋唐时期人们对于运动的相对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重心与平衡我国古籍记载先秦时期就有了一种叫做“欹器”或“宥坐之器”的器物当注水于这种器物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3。欹器的制造一直流传到隋唐以后。隋代耿询就曾制造和进献欹器④。唐代马待封制造了盛酒的欹器5。李皋也制造过“皋尝自创意为欹器以髤木上出五觚下锐圆为盂形所容二斗。少则水弱多则强中则水器力均虽动摇乃不覆云”6。这里以盛水多少表现出的水的力量的强弱来描述其底锐圆的欹器盛水后的状态。“少则水弱”即水少其重力不足以倾覆器物;“多则强”即水多其重力强大以致倾覆器物;“中则水器力均”即欹器年盛水适中时水的重力与器物本身保持平衡。试图探究欹器盛水之后状态的原因说明唐代人们对力和力的作用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被中香炉”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充分运用重心及平衡等物理学知识创制的。成书于晋代的《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期“长安巧工丁缓者..又1 《吕氏春秋》卷十五《慎大览·贵因篇》。

1 《抱朴子》内篇卷七《塞难》。

2 《隋书》卷十九《天文志》。

3 《荀子》“宥坐”。

④ 《隋书》卷十九《天文志》、卷七八《耿询传》。

5 《太平广记》卷二二六《伎巧二》。

6 《新唐书》卷八o《李皋传》。

为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1。它的结构特点是“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这实际上是一常平架装置“机环”由回转轴线相互垂直并交于一点的三个金属环构成内环轴上悬挂炉体。由于各环转轴彼此制约以及炉体本身重心的影响任何情况下炉体都不会倾倒。因此若在炉体内点燃薰香香炉可置于被中而不必担心香灰倾覆烧毁被褥。根据史籍记载可知被中香炉至迟在西汉时已经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陕西西安唐代遗址中曾出土制作精美的被中香炉和银熏球2。除被中香炉外历代制作的类似装置亦用于取暖、娱乐等用途。而这种常平架装置对后世航海和航空中不可或缺的仪器陀螺仪的明有重要启示。

对空气阻力、升举力和大气压力(压强)的认识唐代王冰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以物投井及叶坠空中翩翩不疾皆升气所碍也。”此处所述表明当时人们已了解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及气流的升举力的作用。王冰的注接着指出:“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泄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由是观之升无所不降降无所不升无出则不入无入则不出。”1他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把水灌进一根管子里上口封闭并悬挂起这时水不会从下口流出。二是要想把水很快地注入小口的瓶子里是不可能的。可见王冰对管子和瓶子中水的出入以及水与气之间的升降关系进行了仔细的实验观察并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说明了大气压力的存在。

唐代杜佑对利用虹吸现象“隔山取水”有详细的叙述:“渴乌隔山取水以大竹筒雄雌相接勿令漏泄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于筒尾取松桦干草当筒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2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利用虹吸现象来灌溉农田。尽管当时对虹吸的物理原理并无深刻认识但是密封竹筒、在筒尾烧干草、把水从低处引上来并且使水翻越过山显然是总结了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结果。

测定液体的浓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用水浮法选种的记载。唐代段成式写到关于莲子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莲实莲入水必沉唯煎盐咸卤能浮之。”3因莲子的比重比水的比重大故入水必沉。但盐卤的比重比水的比重大且盐卤愈浓其比重愈大。虽然当时人们不可能有关于比重与浓度等明确的科学概念但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懂得根据莲子在盐卤中的沉浮情况就1 《西京杂记》卷一。

2 参阅史树青:《古代科技事物四考》载《文物》1962 年第3 期第47—52 页; 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市东南郊沙坡村出土一批唐代银器》载《文物》1964 年第6 期第3o—32 页。1 《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九《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2 《通典》卷一五七《兵十·隔山取水》。

3 《酉阳杂俎》卷十九。

可以知道盐卤的浓度。由于盐业生产在我国历来备受重视所以检测盐卤的浓度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后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力学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隋唐时期工程技术中常常要应用力学知识。在许多大型的木构建筑如宫殿、佛塔的建造中在大型铸件的吊装及天文仪器的制造安装中在桥梁(如隋代建造的著名的安济桥)和舟船的建造中无一不应用力学知识。可惜当时没有系统叙述或总结这方面知识的著作。

第二节热学知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述及秦汉时期宫中曾有宝物“青玉灯”1。唐代有一种很可能与“青玉灯”类似的叫做“仙音烛”的器物。宋代陶穀在《清异录》中说到:“(唐朝)同昌公主薨帝伤悼不已以仙音烛赐安国寺冀追冥福。其状如高层露台杂宝为之花鸟皆玲珑。台上安烛既燃点则玲珑皆动丁当清妙。烛尽绝响莫测其理。”2此处所述显然是因为蜡烛点燃后产生热气流推动玲珑的花鸟模型转动并出叮当之声;蜡烛燃尽后不再有热气流生成模型停止了转动声音也没有了。唐代人们还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故而把这些器物视为至宝。而这些器物之所以奥妙也正是因为它们符合科学原理它们能在距今一千多年前设计制造出来确实令我们赞叹。

1 《酉阳杂俎》卷十。

2 《清异录》卷下。

第三节声学知识振动、传声和共振人们久已注意到振动和声的各种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墨家就在战争中利用声学效应进行侦察。《墨子》“备穴”篇中记载了通过监听埋在地下的陶瓮中的响声可以判断敌人挖洞攻城的位置和方向。

这种利用固体传声和气腔共振的方法在历代一直被用于战争侦探。唐代人们使用称为“地听”的装置。李筌在兵书《太白阴经》中记载:“地听于城中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令人头覆戴新瓮于井中坐听则城外五百步之内有掘城道者并闻于瓮中辩方所远近。”1杜佑亦有记载:“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罂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于井中托罂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2唐代人们还懂得消除声共振即共鸣的方法。有一个关于唐开元年间太乐令曹绍夔的故事:“洛阳有僧房中磬子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夔来问疾僧具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设盛馔余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冀或有效。乃力置馔以待。绍夔食讫出怀中错鑢磬数处而去其声遂绝。僧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僧大喜其疾便愈。”1我们知道当振动体的固有频率与周期性变化的外力的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动体的振幅会急剧增大这就产生共振或共鸣现象。僧房中磬的固有频率与斋钟的振动频率很相近因此当敲击斋钟时磬便生共鸣。在磬被锉过之后质量生了改变因而固有频率也生了改变磬就不再与钟生共鸣了。

音律学由于文化的繁荣和中外交流的密切乐器的制作和使用方面亦愈加精良和广泛。因此隋唐五代时期人们继续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探讨音律学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旋宫转调的问题。隋代刘焯、五代王朴等都作出过努力。王朴的新律是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一个音阶内其他各律的数值使得清黄钟和黄钟的音高比值为二。这个方法实际上并未脱出三分损益法的框架只是其结果在数值上与明代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很接近。

1 《太白阴经》卷四《战具类·守城具篇》第三十六。

2 《通典》卷一五二《兵五·守拒法附》。

1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又见于王说:《唐语林》卷五补遗。

第四节光学知识反射和折射隋唐时期对于利用多枚平面镜多次反射成像的现象进行了许多讨论。

唐初6德明在《经典释文》里注解《庄子》“天下”篇时指出:“鉴以鉴影而鉴亦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可以看出当时对两枚平面镜之间的反复成像已有充分认识。至五代南唐时谭峭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1这里谭峭不仅指出了“影”(即像)可在镜中再次成像因而“影影相传”会有无穷多的像生成;而且进一步指出了平面镜所成之像与物完全相同“形”“与影无殊”、“影”“与形无异”因而无穷多个像也是完全相同的。

谭峭所撰《化书》中还有一段话:“小人常有四镜:一名圭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圭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无大小无短长无妍丑无美恶。”2这段话无疑也与光学成像有关。目前对它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四镜”是四种面镜叙述的是人或物经这四种面镜反射后所生成像的情况。圭为凹面柱状镜得到放大的虚像;珠为凸球面镜得到缩小的虚像;砥为平面镜生成正立的像;盂为凹球面镜生成倒立的像。1另一种观点认为“四镜”是四种透镜圭、珠、砥、盂分别为双凹、双凸、平凹、平凸透镜叙述的是人或物经这四种透镜折射后所生成像的情况。2色散与虹从古代起人们就注意到自然界的色散现象如虹并试图解释其成因。

到了隋唐时期这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唐初孔颖达的《〈礼记〉注疏》中写道:“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可见当时对虹生成的情况已经观察得极为细致结论十分科学粗略地揭示出虹的成因。这种认识很可能被人们普遍接受所以常见诸于唐代的诗赋题咏中如“日影化为虹”(陈润:《赋得浦外虹》);“日照虹霓似”(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等。唐代张志和在《玄真子》中除明确指出“雨色映日而为虹”之外还写到“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3。这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的日光色散实验它直接模拟了虹霓现象表明了当时人们已了解虹霓现象人为产生的方法。1 《化书》卷一《道化·形影》。

2 《化书》卷一《道化·四镜》。

1 参阅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光学史》第1oo—1o2 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版。2 参阅Josephneedhamsnetinneta Vo1.4 part Ip.117。3 《玄真子》涛之灵。

第五节静电知识晋代张华曾仔细观察到:“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1类似的情况也为唐代人们观察到。唐代段成式则记载人们若在黑暗之中对黑猫“逆循其毛即若火星”2。此处所述的黑暗之中及黑色的猫无非是为了看得更加明显而已。

1 《博物志》卷二。

2 《酉阳杂俎》续集卷八。

第五十二章化学第一节炼丹术的兴盛隋唐两代以至北宋是中国炼丹术展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唐代由于皇室姓李便附托老子李聃为始祖尊之为玄元皇帝并把道教奉为国教。唐代帝王多宠信方士迷信神仙方术炼丹术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同时许多文人学者热衷于问道寻仙炼丹制药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炼丹家和内容丰富的炼丹著作。于是中国炼丹术经过几百年的展在唐代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火法炼丹与水法炼丹都有很多新的成就;用药品种大为增加所用植物药料开始增多;实验操作更为复杂炼丹工具和设备从两汉所用比较简陋的土釜竹筒等展到特制的铁质上下釜、水火鼎、铜桶等;197o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邠王府出土了一批炼丹药物和用具从中可见这些药物和用具是相当精制和考究的;在理论上也趋于系统和完整但失去了两汉时期那种较朴实的面貌而更多地染上玄奥隐晦的神秘主义色彩1。据梅彪撰《石药尔雅》记载当时“有法可营造”的长生丹药就有九十八种收录论述炼丹服食的书目则有九十七部。又据《铅汞甲庚至宝集成》收录的《神仙养道术》记载当时流行的药金达十五种。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当时炼丹术的兴盛情况。

炼丹家炼制的所谓“仙丹”大多是含汞、铅、硫、砷的剧毒物质吃了非但不能长生反而会致人于死地。汉代诗人就有“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1的感叹以后不断有人对此出警告但服食受害者仍屡见不鲜。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九“唐诸帝多饵丹药”条载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皆服丹药中毒致死。皇帝如此何况臣民百姓。当时一些大臣如杜伏威、李道古、李抱真等也都是因服食丹药中毒致死。白居易《思归》诗云:“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崔玄亮)夸药力终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炼丹术的兴盛带来了不尽的悲哀。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在当时和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炼丹家和炼丹著作。如孙思邈和他的弟子孟诜、陈少微、张果、玄真子、清虚子、楚泽先生、独孤滔等都是其中的著名人物。他们或亲自进行炼丹实践或着意收录前人经验汇编成书从而在探索自然现象、认识自然规律、制备新的物质和保存原始文献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化学和药物学的进展。

孙思邈(581—682)其著述以医学为主今存《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其炼丹著作多已失散现仅存《太清丹经要诀》等。此书记有不少化学上的重要成果如《伏雌雄二黄用锡法》一条非常明确地介绍了用雄黄、金属锡制作彩色金(sns2)的方法:雄黄十两末之锡三两“铛中合熔出之。入皮袋中揉使碎入坩埚中火之。其坩埚中安药了以盖合之。密固入风炉吹之。令锅同火色寒之。开黄色似金”1。1 赵匡华:《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o 年版第32—33 页。

1 《古诗十九》见南朝梁萧统《文选》。

1 《太清丹经要诀》“伏雄黄用锡法”见《云笈七签》卷七一。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制得二硫化锡的明确和详实的记载。今人的模拟实验表明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方案。用此法制彩色金也较后世阿拉伯和西欧炼金家采用硫磺、硇砂的方法简便。因此它无疑是世界古代化学史中的一项卓越成就。2陈少微也是著名炼丹家生平不详有学者推测是玄宗时人3。他所撰写的《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和《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砂妙诀》是两部重要的炼丹著作。《九还金砂妙诀》详细记述了丹砂的产地第一乃至第七返的各种灵砂的制法。书中所载竹筒式抽砂炼汞(即从丹砂制水银)的方法尤其别致。这种方法是“先取筋竹为筒节密处全留三节。上节开孔可弹丸许粗中节开小孔如筋头许大容汞溜下处先铺厚蜡纸两重致(置)中节之上。次取丹砂研细入于筒中以麻紧缚其筒蒸之一日。然后以黄泥裹之可厚三分埋入土中令筒与地平。筒四面紧筑莫令漏泄其气。便积薪烧其上一复令火透其筒上节汞即流出于下节之中。”这段文字清楚地叙述了这种操作简便、效率较高而成本很低的竹筒式炼汞装置和抽汞过程。陈少微在此书中提到的“销汞”法(即用水银和硫磺制取丹砂的方法)及其他一些丹法也相当详细。如在销汞法中关于汞硫用量、火候掌握、操作程序、出现的现象以至最后汞“化为紫砂分毫无欠”的结果等都有准确、细致的记载。从一定意义上说把这些内容誉之为很有价值的化学试验记录并不为过。1从中也可看出当时在制取红色硫化汞时所达到的高度工艺水平。

同时代的著名炼丹家还有张果就是民间所传“八仙”中的张果老玄宗时人大约生活在七世纪后期至八世纪中期生平不详。他著有《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记述丹砂的产地、形状、性质都非常详细其中提到用“汞一斤硫黄三两”制成紫砂其内容与陈少微《九还金丹妙诀》相类似。这里汞、硫两物的重量比为1oo∶19。而根据丹砂(硫化汞hgs)的组成计算汞、硫重量比是1oo∶16。2陈张二人把硫磺的量加多是因为硫磺容易燃烧而遭到损失的缘故这是很有道理的说明当时制造丹砂确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太清石壁记》作者楚泽先生事迹不详。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此书为隋开皇时著名炼丹家苏元明撰唐肃宗乾元年间剑州司马编纂。书中记载的“艮雪丹方”即为锡汞齐制法。此外还记载有制“水银霜法”其飞炼要诀中所用药物为水银、盐、朴硝、太阴玄精和敦煌矾石。经模拟实验判明如此飞炼所得的“水银霜”是升汞(hgnetbsp; )与升汞的混合物。3这是我国现存古籍中制得升汞的最早记录。有些学者认为用这一方法制炼出来的水银霜是亚汞而不是高汞因此应把水银霜改为水银粉(轻粉)才符合事实1。另外唐代水银霜是常用的内服药并用作化妆品2 赵匡华、张惠珍:《中国金丹术中的“彩色金”及其实验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 年第1 期。3 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科学出版社1964 年版。

1 曹元宇:《中国化学史话》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年版。

2 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

3 赵匡华、吴琅宇:《关于中国炼丹木和医药化学中制轻粉、粉霜诸方的实验研究》见赵匡华主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

1 2张觉人:《中国炼丹术与丹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年版。所以不可能是有剧毒和腐蚀性的升汞孙思邈《千金翼方》所载《飞水银霜法》的制品也只能是氯化亚汞(甘汞)2。王焘《外台秘要》所收西晋《崔氏方》“造水银霜法”时代更早也确有可能制得氯化高汞但因制炼条件较为复杂能否实现尚有待研究。

《黄帝九鼎神丹诀》是唐代一部重要的炼丹著作书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例如详细记述丹砂、雄黄、空青、矾石、朴硝等药物的产地及鉴别质量好坏的方法;记载了利用物质不同的溶解度来制取药物的方法如利用朴硝和芒硝溶解度的差别来提取结晶硫酸钾等等这种方法是前所未见的是一项新的明。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的“假别药作石胆法”非常详实地记载了石胆的人工合成法:“青矾石二斤黄矾一斤白山脂一斤。大铁器销铄使沸即下真曾青末二斤急投搅泻出做铤成好石胆。看矾石等刚溶不尽即投曾青末和苦水使相得泻著矾石中消溶。泻出作铤亦得也。”这个方法利用了绿矾(黄矾)与曾青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与现代无机化学合成方法几乎完全一致也是中国古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很出色的成果。

唐肃宗乾元年间(一说武后至玄宗时)金陵子撰《龙虎还丹诀》上下两卷。金陵子的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从他的道号来看可能是今江苏人。《龙虎还丹诀》中对用砒霜点化白铜制取砷白铜的技术作了详尽具体的叙述。这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一项重要贡献。《龙虎还丹诀》还记述了十五种由各种铜化合物中提取“红银”(即红铜)的方法甚至作了定量的研究。“炼红银法”的操作要领是:将水银及少量水放在磨光的铁锅中并投入石胆或曾青、白青等矿物原料然后用文火加热到微沸这时铁锅的铁将铜盐中的铜置换出来通过搅动铜与水银生成铜汞齐逐步固化而结成红银“砂子”从而使铁锅不断裸露出新的表面。将红银砂子放在炼丹炉中加热水银蒸后就得到了红银(红铜)。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水法炼铜的方法。

除上述外唐代还有不少炼丹著作大多收入《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中如《金石簿五九数诀》、《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真元妙道要略》、《张真人金石灵砂论》、《修炼大丹要旨》、《太虚丹经》、《灵宝众真丹诀》、《涌泉匮法》等。其中也载有不少关于中国古代炼丹化学成就的珍贵资料有的书如《金石簿五九数诀》还可能是翻译外国的或者由外国人撰写的作品。可惜的是对许多炼丹著作迄今尚缺少甚至无人进行深入的研究。

此外唐代的医学和本草学著作中也记录了有化学意义的一些重要成就其中有些与炼丹术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孙思邈的“飞水银霜法”又如《唐本草》记载的“银膏”制法:用白锡、银箔和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这是世界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补牙合金。此书还叙述了氯化铜的制法:“以光明盐、硇砂、赤铜屑酿之为块绿色。”其制银粉法也很神妙大致过程是用汞把银箔化成银汞齐再加入硝酸钾、食盐并研成粉末加热后汞即升华再用水淘洗便得到了银粉。另一方面通过炼丹所得到的化学药物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其中有些丹药具有提毒、拔脓、杀菌、消炎等显著功效有些则是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的良药现在仍然应用于临床这也是炼丹术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火药的明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最伟大的明和最杰出的贡献。火药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明之一对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火药的基本成分是硝、硫和炭。而硝石、硫磺和含碳物质则是古代炼丹家所常用的药物。其中硝石是火药的关键原料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利用硝石。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的医方里已有硝石西汉司马迁《史记》亦载名医淳于意曾用消石(即硝石)治病在《神农本草经》中硝石被列为上品药。硝石也是一种主要的炼丹药剂。早期丹经《三十六水法》就着重介绍了硝石在水溶液中对丹砂、雄黄、云母、石英等矿物的化学作用。中国使用硫磺大约始于西汉。《神农本草经》将硫磺列为中品药说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早期炼丹术著作《黄帝九鼎神丹经》和《三十六水法》已用到硫磺称之为“石亭脂”。三国两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从焙烧黄铁矿制取绿矾的窑顶上收集冷凝成液的硫磺。1至于炭类更是古代常常接触的物质。中国炼丹家对于硝、硫、炭类物质性质的认识和应用为火药明创造了条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常常使用硝石、硫磺、雄黄、雌黄和含碳物质等药料。而如果将这些药料混在一起加热就有可能生猛烈的燃烧甚至爆炸现象。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中的“饵雄黄方”就是一个可能引起爆炸的配方。另外炼丹家们还有一种“伏火法”。在古代炼丹术语中“伏”的含意和目的还不是很清楚的但大致上说“伏”是驯伏即降低某种物质的毒性或使不稳定的物质变得稳定便于控制以及制得相关的产品等。例如对硝石、硫磺、雄黄的伏火法就可能是试图将它们通过加热或其他手段处理以改变其易燃易爆的剧烈性质。唐代丹经中有不少这类伏火法。其中《诸家神品丹法》所引《孙真人丹经》内“伏火硫磺法”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火药配方。孙真人即孙思邈其法是:“硫磺硝石各二两令研。右用销银锅或砂罐子入上件药在内。掘一地坑放锅子在炕内与地平四周却以土填实。将皂角子不蛀者三个烧令存性以钤逐个入之。候出尽焰即就口上着生熟炭三斤簇段之。候炭消三分之一即去余火不用。冷取之即伏火矣。”1其中“皂角子烧令存性”实际上是生成炭。这个配方包含了硝、硫和炭这三种黑色火药的基本成分。也有学者认为这段话并非《孙真人丹经》的内容。2唐元和三年(8o8)清虚子撰《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记载有“伏火矾法”。其内容为:“硫六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热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以湿纸四五重盖用方砖两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这是与《诸家神品丹法》所录同类的实验。有人认为这才是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的火药配方。在中唐时期托名晋郑思远所撰的丹经《真元妙道要略》中提到:“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并告诫说: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蜜”加热易成炭“三1 赵匡华:《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o 年版第42—43 页。

1 《道藏》洞神部众术类《诸家神品丹法》。

2 郭正谊:《火药明史料的一点探讨》见赵匡华主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黄”指硫磺、雄黄和雌黄在火药展史上这两条材料尤为重要。因为前面提到的关于火药配方的两条记载只是说明该配方中含有硝、硫、炭三种成分并没有说明会不会引起燃烧或爆炸而在古代炼丹实践中丹炉起火或爆炸的事件是时有生的只不过未把所含药物记录下来而已。在以上两条记载中实际上已经把硝石、硫磺和炭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物就是原始的黑色火药。这两条记载也说明至迟在中唐时期中国炼丹家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火药有剧烈燃烧和爆炸的性质这已是炼丹家实践经验的总结。当然这一阶段关于火药只停留在对其性质的认识和对其危险性的防避上至多不过在医药上有所应用。直到晚唐五代时期火药才被作为自觉的和有意识的研究对象从炼丹家的丹房里传入军事家手中成为战争中威力强大的重要工具。从此之后关于火药乃至火药武器的研制才真正获得了极其迅的展。

第五十三章医学隋唐时期中医药学的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系统全面整理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出现了若干大型专著;二是与国际之医药交流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突出展;三是朝廷的关心支持为中医药学的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第一节基础医学理论的展隋唐时期无论朝廷或医学家们都对基础医学理论研究给予了较大的关注。例如:隋代统治者组织医药学专家集体编撰大型医方著作《四海类聚方》达一千六百卷之巨还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症候的巨著《诸病源候论》。是书列载病症一千七百余条分述各科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体征与症候等。由于这部书之宗旨是论述诸病源候的所以一般均不涉及治疗之原则和方法。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病症例外讨论了诊断、预后以及导引和手术治疗问题。这部专著不满足于传统的“千般疾病不越三条”的病因学说而是更加重视实际观察经验的理论总结。因此对传染病共性的认识和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的描述对疾病之分类或某些疾病的特点的记载以及对医疗技术创造明的重视等都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述。例如:强调疥疮治疗要“虫除病愈”条虫病因是生吃牛肉所得漆疮因个体素质关系外伤肠断必须进行肠吻合术治疗等等学术水平都明显过了前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医学乃至日本、朝鲜医学的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作为重要的中医典籍而得到广泛的引证和挥。

关于《黄帝内经·素问》的研究在隋唐时期也有新的重要进展。如王冰继南朝梁代全元起注释《内经》之后次注《黄帝内经·素问》使其难懂的文辞和欠明了的医理得到注释和阐从而扩大了《内经》的影响及其在医学上的推动作用。此后一千多年来的数百家《素问》研究者和注家都是以王冰次注本为蓝本的。

第二节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隋唐以来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外来药物使用经验日益丰富而旧本草“防葵狼毒妄曰同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鈆锡莫辨橙柚不分”1等存在的错误相当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药也十分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医药学家苏恭(原名苏敬)在个人修订本草的基础上于高宗显庆二年(657)上书请求朝廷详定本草。苏恭的请求得到唐高宗的赞同于是征召医药科技等名家二十二人进行本草学的修订。为了编好这部书朝廷命令天下郡县将所产地道药材按实物绘描成图与标本一并送上。同时制定了统一收录删节的原则即:“《内经》虽阙有验必录;《(名医)别录》虽存无稽必正。”此外还要求“下询众议”“定群言得失”征询各方面的意见。经过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于显庆四年(659)完成了修订任务定书名为《新修本草》。全书共五十四卷包括正经二十卷目录一卷;又别立药图二十五卷图经七卷目录一卷。共收药八百五十种分药物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及有名未用等九类。书成后颁布全国。这是我国由政府主持动员全国力量编撰并由政府颁行全国的第一部药典。其时代远早于国外的药典颁行年代。

《新修本草》也称《唐本草》可以说是集唐以前本草之大成完成后除颁行全国作为医学用药的准绳外并列为国家太医署的教科书。本书不但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迅即受到国外重视日本、朝鲜的医药学教育也都以此为课本。这部著作不仅广征博引而且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成就如:记载用白锡、银箔、水银制成齿科汞合金填充剂等这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

1 孔志约:《新修本草·序》见《中国医籍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年版。第三节孙思邈和《千金方》孙思邈《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是我国早期的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幼年多病为筹汤药之资而家产罄尽但攻读经史百家著述和研习医药之志不改。自谓“青衿之岁高尚药典;白之年未尝释卷”。他在医药学的钻研上更是坚毅刻苦严肃认真“至于切脉、诊候、采药..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志学之岁驰百金百徇经方”。因此孙氏终于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展中国医药学做出了伟大贡献。他博极医原精勤不倦;广采众方百年不懈。先后撰成《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孙氏尝谓人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故以“千金”命名自己的著作。《千金要方》分二百二十三门列医方五千三百余按妇产、小儿、五官、口腔、传染病、杂病、外科、急救、食治、养生、诊断、方剂、针灸等分科叙述有理论有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千金翼方》完成在《千金要方》后三十年是孙氏为补充“要方”之不足而编撰的是《千金要方》的姐妹篇所以二者的体例基本相同。后世医家认为孙氏的两部《千金方》是我国早期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这是很有道理的。譬如:重视妇幼保健以丰富的经验总结和在理论上强调并促进妇产、小儿独立设科重视按各科每一种疾病逐一叙述对本病的理论认识和各家治疗经验等在许许多多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上明显过了前人。如脚气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夜盲症、糖尿病、急性黄色肝萎缩、营养缺乏症以及免疫技术、咽部异物剔除技术、正骨技术、针灸技术等等均为现代研究者所称道。《千金方》成书后不但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国外如古今日本、朝鲜和现代的美、德、法等国也很重视孙思邈学术思想和医疗道德的研究和继承扬。

1 孙思邈:《千金要方·自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年版。

第四节王焘与《外台秘要》王焘(约67o—755)宰相王珪的重孙。王焘青少年时期多病常与当时名医交往逐渐对医学产生兴趣。后任职弘文馆管理国家图书达二十余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努力攻读医药书籍心得体会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他深刻认识到以前中医学的重要缺点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此外他在认真攻读医药书籍的过程中每每摘录要义却苦于其书不注明出处而很难确知时代与作者。因而他立志要改变上述缺陷于是更加勤奋刻苦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资料。其间他虽然被迫离开弘文馆贬守房陵但其整理医药学文献促进医学展的意志坚定不移。他一边处理政务一边仍编撰医书终于在天宝十一载(752)实现了心愿将秘密枢要之方编撰成书命名为《外台秘要》。该书共四十卷分一千一百零四门每门皆以《诸病源候论》、《内经》或张仲景学说之理论贯其并分卷别类收载各种病症治疗医方六千余有着明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其次凡他所攻读的五、六十家之古方或数千卷新撰只要《外台秘要》引用者皆一一注明出处。这是我国医学文献强调详注引文出处之始。因此他被誉为我国古代整理医学文献的大师。由于王氏治学严谨并且《外台秘要》所引用的医学著作多已散佚不存所以《外台秘要》成为现代医学家研究唐代以前医学和据以辑佚、校勘古医籍的重要参考书。

第五节蔺道人与正骨医术蔺道人已不知其名。九世纪中唐统治者推行废止寺院以促进僧侣还俗从事耕织的政策蔺道人也由长安流落江西隐名埋术过着半自耕的生活。后来由于帮他耕种的彭姓老人之子因打柴多处骨折筋断又求医不愈之际他用埋没多年的正骨医术为病人治愈了折伤并由此名闻乡里。此后他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这位彭老人并以《理伤续断方》相赠不辞而别。彭老人称蔺道人为仙故将所得之书名之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理伤续断方》是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内容比较丰富并有着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反映出我国在九世纪前骨伤科理论和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例如“总论”中所叙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步骤强调运用麻醉、拔伸之牵引收入骨、捺正之复位夹缚之小夹板固定外敷内服药物及早期之全身和局部活动等已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实验研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第六节太医署和医学教育我国医学教育历来是以师带徒的传统进行的。六朝创始而隋唐继之兴办了医科学校教育而且达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唐太医署实际上是一座国家医科大学。其规模之大学制之健全课程设置之新教学目标之高考核制度之严在中国医学教育史上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太医署属太常寺领导除设太医署令、丞以及府、史、医监、医正等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外下设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以及药园等五个系。在医科之下又分有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角法(理疗科)等五个临床治疗学科。教师则根据不同水平分有博士、助教、医师、医工等职务博士、助教负责授课医师、医工则多承担临床治疗教学的辅佐工作。当时在校师生员工等达到近四百人之多。在学制以及考核晋升方面其规定也是很严格的。例如:医科系之体疗是七年制疮肿、少小是五年制耳目口齿是三年制;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月考由博士负责季考由太医署令主持年终或毕业考试则由太常寺丞主考。品学皆优者可提前分配任职若不及格者则要降级且不得过两年否则则予除名。

在课程设置和分科重点教学方面其制度也是比较严谨的。例如:各科学生均须学习的医学基础课《明堂》、《素问》、《针经》、《本草》、《脉经》等要求“皆使精熟”。在共同学完基础课之后则分专科重点教学即所谓“诸医生既读诸经乃分业教习”。在分业教习上各科均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和明确的培养方法和目标。如药园在京师有良田三百亩栽培种植药材以适应联系实际进行各科学生教学和培养药园师之需要。“药园师以时种莳收采诸药”“凡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叶花实草石骨肉之类及有毒无毒、阴乾采造时月皆分别焉”使学生能“辨药形识药性”等。唐代除朝廷之国家医科大学外地方也多办有医学校其规模当然比朝廷要小师生最多者二十人并强调:“各于当界巡疗”“掌州境巡疗”“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从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衡量此等地方医学教育更有进步意义。

第七节国内外医药学术交流如上所述中医学在隋唐时期已居于世界先进之列。但是在中国的边远地区医药学仍较落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经济交通的展中原与边远地区在医药学方面的交流也进一步繁荣。例如与西藏地区随着汉藏关系的改善和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之结亲中医学大量传入西藏并有多种中医典籍先后被译为藏文。松赞干布等还命令藏医、中医、印度医、阿拉伯医等编撰藏医学著作其中影响最大者是宇陀·元丹贡布等编撰的《四部医典》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是书内容丰富是藏医、汉医和印度医学等在西藏综合展的一次总结。是书被全译或节译为蒙汉文外还有俄、英等文字影响广泛为世界藏学家较关注的一部藏医古典著作。在四川、云南、贵州的一些地区也由于与内地的交流使原来“只知卜巫不晓医药”和“杖头挂食遥以哺之”的落后习俗得到了改变。在北部和西北部这种医药交流随着丝绸之路也繁盛起来。中医学和中医相继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得到展这些地区的医疗经验和药物也更多地传到内地并为内地医家撰著所采用从而更加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宝库。

隋唐时期国际医药交流更为广泛。隋唐以前中国与国外的医药交流特别是中医对国外的影响主要在日本、朝鲜从隋唐时代起则与印度、阿拉伯等有了更广泛的往来。在繁荣的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医学仍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此期日本大量引进中国医学。他们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医药学大量输入中国医药书籍甚至将中国兴办的医学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几乎原样搬到日本并以《大宝律令》的形式形成制度。在此时期朝鲜医学也经历了与日本大致相似的情况即朝鲜化的中国医学在朝鲜卫生保健中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佛教从印度大量传入我国以及广泛传布印度医学也不断传入并在隋唐医学的展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汉译的印度医学著作仅《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艺文志》等所收录者就有十余种之多。与此同时在隋唐医学家的著作中也有不少引用了印度医学的理论和方药等可见其影响之广泛。中医学同时也传播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印度等所谓的“神州上药”即指中药而言。

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在隋唐时期也有着较广泛的交流。一方面是阿拉伯国家所产的许多药物和香料药物大量运进中国并为中国医药学家所接受和展运用。另一方面是中国先进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医疗经验被传播到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有脉学、中药学等也为阿拉伯医学家的著作所引用。据统计此期与中国有医药交往的国家和地区约有二十多个这对促进中国医药学的展挥了良好的作用。

第八节隋唐时医学家的批判精神隋唐时中医学所以取得较大的展与医学家们不泥古和讲求实际效果、敢于批评前人的错误是分不开的。例如:服石求仙之风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盛极一时隋唐时期在士大夫和统治者当中仍甚风行。如唐太宗、唐高宗、唐宪宗均迷信盲从、妄求长生之术但坚决反对者亦复不少如有人敢于当着唐太宗之面揭穿西域僧“能咒人使立死复咒即生”的骗局1有人敢于现身说法力劝高宗取消“合炼黄白”的念头等2。有的医学家观察到因服石中毒引起大量死亡和“石”病等所以更是积极地予以批判。巢元方批判了“寒食”(即服石)的流弊孙思邈对于服石则坚决否定指出:“宁食野葛不服五石”。而且要求“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3。在学术上孙思邈虽然十分崇敬张仲景但他并不因循张仲景“六经辨证”的学说易之为“方证辨证”;陈藏器虽然尊崇《神农本草经》但他对“食姜能使人愚”的说法提出了批评。甚至唐廷在官修本草中对《内经》等也公然提出:“无稽必正”的原则。这些对医学的展有着解放思想的作用。在古代统治阶级迫害医学家的事是经常生的如扁鹊为李醯所杀华佗被曹操所害虽然这反映了统治者的愚昧和残暴但并未有公开之反抗。隋唐时期被无辜杀害的医学家大多仍不敢申诉但已能引起大臣们的同情和为之舍命反抗。如咸通九年(868)同昌公主因病久治无效而死亡唐懿宗竟以为医药有问题而将翰林医官韩宗绍、康仲殷处死并将韩、康两家宗族枝蔓三百余人下狱。宰相刘瞻令谏官温璋上疏以为刑法太过不料竟遭贬斥。刘瞻又亲自上疏指出:“公主久患危疾医工无不尽其方术”“自陛下雷霆一怒朝野震惊..囚平人而结冤此皆安不思危忿不顾难者也”④。懿宗竟大怒罢刘瞻相位。“璋叹曰:‘生不逢时..’是夜自缢而卒。”1虽然还缺少资料证明因唐顺宗之死迫害过医学家但从唐顺宗之母病死时遗命“侍医无加罪”或可证明顺宗死亡时曾迫害过而社会舆论则在后来为改变这种暴政挥了一定的作用。

1 参见《旧唐书》傅奕、叶法善、裴潾等传。

2 《旧唐书》卷八四《郝处俊传》。

3 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年影印本。

④ 《旧唐书》卷十九上《懿宗纪》并见《旧唐书》卷一七七《刘瞻传》。1 《旧唐书》卷一六五《温璋传》。

第五十四章妇女第一节洗夫人洗夫人是广东南部越族人。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生于高凉郡洗氏家中。相传她本名阿英。隋时封为谯国夫人。《隋书》记载她家“世为南越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慧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1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2。

梁大同元年(535)洗夫人二十四岁与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太守冯宝结为夫妻。冯氏原为北燕苗裔不为高凉人所信服。夫人来到后诫约本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她与冯宝处理诉讼案时对本族犯法的人也是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这样冯氏在当地的威信建立起来“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梁太清二年(548)投降了梁朝的东魏大将侯景复又背叛梁朝进攻梁都建康围困台城。广州都督萧勃征兵援助解围高州刺史李迁仕称疾不肯前往却派人召冯宝。冯宝欲往被夫人阻止。洗夫人说:“刺史无故不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刺史被召援台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唤君今者若往必留质追君兵众此意可见。”不久李迁仕果然举兵反梁。洗夫人设计请冯宝遣使传信李迁仕说自己“身未敢出欲遣妇往参”。李迁仕信以为真便不加防备。洗夫人便亲率千余人“步担杂物唱言输赕”前往大皋口。至灨石突然出击获大胜。李迁仕败走保于宁都。洗夫人与长城侯陈霸先的部队会合。出征回来后她对冯宝说;陈霸先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人我看他定能平定叛乱你应该多多帮助他才是!这些见解显示了洗夫人的善识时务和军事才智。

梁敬帝太平二年(557)陈霸先废梁自立为帝建国号陈。这时岭南地区政局大乱。洗夫人安抚百越各部并派自己的儿子年方九岁的冯仆率百越领去丹阳。陈武帝拜冯仆为阳春郡(今广东阳江一带)太守。

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把冯仆召至高安企图拉他一同反陈。冯仆派人告知母亲。洗夫人得知后说:“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兵拒境率百越诸部与陈朝派来征讨的将领章昭达内外夹击使欧阳纥军溃被擒。冯仆因洗夫人助平欧阳纥之功被封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石龙(治在今广东化州东北)太守。洗夫人被陈朝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赉绣幰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后在陈至德年间(583—586)冯仆卒。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师攻陷建康陈朝亡。此时岭南一带未有归属当地共奉洗夫人为“圣母”以保境安民。隋文帝派江州总管韦洸安抚岭南被陈将徐璒阻于南康。在广东有陈东衡州(州治在今广东始兴县)刺史王勇“征兵据守”1。因此韦洸兵至岭下“逡巡不敢进”。统帅隋师1 岭表即岭南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之南。

2 《隋书》卷八o《谯国夫人传》。

1 《陈书》卷十四《南康愍王曇朗传》。

的晋王杨广命令被俘的陈后主写信给洗夫人“谕以国亡”让洗夫人归顺隋朝。随信还有洗夫人当年所献犀杖及兵符为证。夫人见后确知陈亡于是她“集领数千尽日恸哭”。由于儿子冯仆已去世决定派孙冯魂率部迎韦洸入广州。至此岭南悉定。冯魂因被隋朝封为仪同三司洗夫人被册为宋康郡夫人隋文帝后来曾对大臣高颎、杨素说“韦洸将二万兵不能早度岭朕每患其兵少”2。可见洗夫人的决断对全局影响之大。

隋开皇十一年(591)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围韦洸于广州驻军衡岭。洗夫人派另一个孙子冯暄前去救围。冯暄因与王仲宣的部将、泷水(今广东罗定)豪门陈佛智关系亲密迟迟按兵不动贻误了军机。夫人现后大义凛然地将冯暄问罪下牢改派另一孙子冯盎出讨叛军与隋官军鹿愿会师共败王仲宣。平息后洗夫人披甲乘马亲自护卫隋招抚专使裴矩巡抚各州岭南遂定。这时她已届八十高龄了。隋文帝为洗夫人的举动赞叹特降敕书慰劳。独孤皇后也赐她一批贵重服饰。其孙冯盎因协助隋军平叛有功拜为高州刺史次孙冯暄也被赦拜为罗州刺史。冯宝被追赠为广州总管、谯国公洗夫人则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同时“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听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

隋文帝仁寿元年(6o1)番州(即广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岭南诸部多有亡叛。洗夫人上书朝廷予以揭使赵讷得到制裁。文帝降勅委托洗夫人招慰亡叛。她以九十高龄亲载诏书历十余州宣述圣旨抚慰当地民众。朝廷因洗夫人揭赵讷及安抚民众有功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赠(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洗夫人把梁、陈、隋三朝所赠礼品分三库保管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取出展示在庭中。并对子孙们说:“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仁寿二年(6o2)洗夫人卒享年九十一岁。谥曰诚敬夫人。

在《隋书》、《北史》中均有谯国夫人专传。今人王兴瑞有《洗夫人与冯氏家族》一书对有关事迹多所考订。

2 《资治通鉴》卷一七七文帝开皇十年。

第二节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嫁给柴绍为妻。隋大业十三年(617)

李渊起兵反隋密约柴绍到太原相会。柴绍感到偕妻子同行有些困难。妻子说您尽管走路我自有办法。她送走柴绍后就奔赴鄠县(在今陕西户县北)把在那里的庄田处理掉散家财用以招募勇士得到数百人响应。那时鄠县一带有几支胡人队伍各数千人。她派家奴马三宝一一说服使他们都归顺入伍后展至七万人声势大振时称娘子军。柴绍与她各率部队与唐军李世民的队伍在渭北会师。李渊称帝后平阳公主多次因功受赏。

武德六年(623)平阳公主去世。唐高祖想以鼓吹送葬主管人不同意说这有违古俗从来没有妇女用鼓吹送葬的。唐高祖却认为公主亲身经过多次战事这难道是以前的妇女所有的吗?鼓吹是军礼有何不可!平阳公主的葬礼最终还是使用了军礼。《旧唐书·柴绍传》有平阳公主的附传《新唐书·诸公主传》也有她的传记。

第三节妇女书和宋氏姊妹妇女书是指妇女写的作品和有关论述妇女的著作。隋唐时期妇女书远较前代为盛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妇人书仪》8 卷《妇人集》2o 卷《妇人集抄》2 卷《杂文》16 卷为妇人作《女鉴》1 卷《妇人训诫集》11 卷《贞顺志》1 卷均不著年代。《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有妇女作品及有关妇女的著作多种主要有:《述圣记》1 卷大圣天后撰。《高宗实录》1oo 卷大圣天后撰。《圣母神皇实录》18 卷宗秦客撰。《则天皇后实录》 2o 卷魏元忠等撰刘知几、吴兢删正。《列女传》 1oo 卷大圣天后撰。《保傅乳母传》1卷天后撰。《玄览》1oo 卷天后撰。《妇人方》1o 卷。《女则要录》1o 卷长孙皇后撰。《列女传》7 卷魏徵撰。《孝女传》2o 卷。《古今内范》1oo 卷。《内范要略》1o 卷。《王氏女记》1o 卷。《王嫔传》5 卷。《尚宫朱氏女论语》1o 篇。《训记杂载》1o 卷武后撰。《维城典训》2o 卷。《紫枢要录》1o 卷大圣天后撰。《百寮新诫》4 卷天后撰。《青宫记要》 3o 卷天后撰。《少阳正范》2o 卷天后撰。《臣轨》2 卷天后撰等。

这些书大部分是武则天以“大圣天后”名义编写的书。其修书工作都是武则天个人权力的表现既不反映当时妇女在文化上的要求也无助于妇女在文化上的提高所以尽管撰写数量很大由于没有社会上需要的基础几乎无一流传下来。唐代妇女著作传世者仅有两种:一是女道士鱼玄机的诗集流传也不广今有中华书局聚珍版行世。另一是宋若莘著、宋若昭注的《女论语》这是一部流行较广的书长期成为女学童的教材同班昭的《女诫》共为妇女书中的名作。

若莘、若昭是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东)人。父亲宋庭芬世为儒学。

庭芬有才华生五女分别取名为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都很聪明。宋庭芬教授她们学习经史和诗赋。不及成年五个女儿均能书写文章。若莘、若昭的文章尤其清丽淡雅不追时尚。她们对父母表示这辈子不嫁人愿以学问使父母得以扬名。大姐若莘教导四个妹妹非常严格。她仿效《论语》著《女论语》十篇内容皆以妇女所尚。妹妹若昭加以注解甚有条理。

贞元四年(788)昭义1节度使李抱真表荐宋氏五姐妹。德宗将她们召入宫内加试诗赋并考问经史大义深为赞叹。德宗能诗每与侍臣作诗唱和都要宋氏姊妹出席德宗“高其风操不以妾侍”称呼她们为学士、先生。她们的父亲因此而授官有俸料。

元和末年(约82o—821)若莘卒赠河内郡君。若莘自贞元七年(791)以后一直掌管着宫中记注、簿籍。她去世后穆宗又令若昭接管并拜若昭为尚宫。宋家五姐妹中若昭最通晓人事宪宗、穆宗、敬宗三帝都称她为先生六宫嫔媛和诸王公主驸马也都以礼相待十分尊重她。后被进封为梁国夫人。宝历初年(825)若昭卒。

若昭故世后敬宗又令若宪代管宫籍。若宪排行第四她不但善文章1 唐方镇名辖境屡有变迁建中初年(78o)辖地相当于今河北内丘、隆尧以南巨鹿、丘县、肥乡以西涉县、邯郸市以北山西浊漳、丹河流域和沁水、阳城两县地。

且有论议奏对之能因在敬宗后又深受文宗的重视。太和中(约83o)若宪遭诬陷被赐死。

宋氏姐妹在新、旧《唐书》中皆有传被列入后妃传中。不同的是在《旧唐书·后妃传》中称“女学士尚宫宋氏”在《新唐书·后妃传》中则附在《宣懿韦太后》后称“尚宫宋若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