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周易浅释 七
作者:嘲笑鸟的鱼      更新:2020-04-29 21:31      字数:3375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翻译:《易》的兴起,大概是中古时代吧!作《易》的人,大概充满着忧患吧!所以履卦,是德的基础;谦卦,是把握德的手柄;复卦,是德的根本;恒卦,是德的修固;损卦,是德的修养;益卦,是德的宽裕;困卦,是德的辨别;井卦,是德的处地;巽卦,是德的制定。履卦,和悦而践行;谦卦,尊让而光大;复卦,微小而能识辨于物;恒卦,杂乱而不厌倦;损卦,起初难以后易;益卦,增长宽裕而不造作;困卦,穷困以致通达;井卦,居其所而迁徙;巽,权衡而隐藏。履卦以和悦行事,谦卦以至人行礼仪,复卦教人自知,恒卦教人恒守“一”德,损卦教人远离灾害,益卦教人谋利,困卦教人少怨,井卦教人辨义,巽卦教人权宜行事。

备注:该段可知“德”之广大,履卦、谦卦、复卦、恒卦、损卦、益卦、困卦、井卦、巽卦之德都由“德”分支而来,我们已经知“道”为何物,却不知“德”为何物,其实此“德”与《道德经》之“德”同,真相且留到后面揭晓。)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翻译:《易》作为书不可能穷尽(万物之理),作为也经常变迁,变动而不固定,周流六合之间,上下无有常规,刚柔相互转换,不可当成不变法则,唯有适应其变化。其出入之变来衡量外内变化以使人知畏惧,又明示忧患和过往之事。虽没有师保教导,但如同在父母身边。起初若依循辞而揆度其类,就有规章可寻,若不是对的人,道不会凭空行于世。)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翻译:《易》作为书,推原求末,作为本质。六爻错杂,代表一定时间内的事物。其初爻难以知晓(事物全貌),其上爻则容易知晓,是其本与末。初爻比类事物开始,最终发展成(上爻之)结果。如果杂合事物,阐明德行,辨别是非,就必须凭借中间爻才算完备。噫!也要求得存亡吉凶,安居便可以知晓(指借助《易》而不必奔走观察)。智者观玩彖辞,则可以理解过半。二爻与四爻有相同功用,但爻位不同,它们的吉凶也不同,二爻多荣誉,四爻多畏惧,因为近君之位。阴柔之道,不利于远离之人,其大体归于无咎,因其功用柔顺而居中。三爻与五爻有相同功用,但爻位不同,三爻多凶险,五爻多功绩,因其贵贱等级不同。大概阴柔处三五爻危险,阳刚就能取胜吧!

备注:1、“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与之前所讲类似,世人不能明察细微,故而知结果不知原因,尤如众人皆知病之所起,不知病之所生;知树之所倒,不见树之被伐。

2、“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解读六十四卦卦象时,对于每爻的分析尤为重要,初爻为事物变化之初;中间四爻为万物杂合变化过程,其中二爻多赞誉,因其柔顺居中;四爻为多俱之处,因其近君之侧,伴君如伴虎;三爻多凶,因其分权九五而居于其下;五爻多功绩,因其为天子,位居极尊。)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翻译:《易》作为书,广大而完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备天地人三才而两相重合,所以为六爻。六爻不是其他,是三才之道。道有变动,所以称为爻。爻有不同等级,故称为物。物错综相杂,所以叫文。文有得当与否,所以吉凶就产生了。

备注:六爻自下而上起,下两爻为地道,中两爻为人道,上两爻为天道。当然,三极之道也以各种形式反映在人身,例如掌纹。且多嘴几句:福相者,掌纹多清晰流畅,主次分明,掌中又有称之为“川”字纹的三大主线,自下而上:天尊地卑,故地道纹在下,天道纹在上,而人道纹居中。天道资始地道资生,即所谓阳化气阴成形,即所谓天资助人以灵,地资助人以形,天道从根本上决定人的社会形态,人是以感情维系的社会形态,故天道纹又称感情线;地道从根本上直接决定人的生命形态,人得以养者又得之以害,物有起盛衰败,人有生老病死,故地道纹又称生命线;人生于天地之间,圣人通天下之志,而定天下大业,小人则逞己能勉励以成己志,众人各显其能,故人道纹又称智慧线。而其掌内之小掌线纹则是千变万化,名称繁多。人亦因情况不同,掌纹情况千变万化,这里不多加叙述。)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翻译:《易》的兴盛,大概在殷代末期,周代德业隆盛之时吧?反映的是文王与纣王的事情吧?所以《易》之辞有危俱意味,使怀危惧者得平安,使怀安逸者为倾覆。《易》道十分博大,万物皆在其中。从始至终保持危俱意识,就大体没有过错了。这就是《易》之道。

备注:“惧以终始,其要无咎”,身处纷繁复绕的世界,无论哪个朝代,牢记此八字,可保终身无害。)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象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渐;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翻译:乾,天下最刚健的,其德性永远平易,却能知艰险;坤,天下最柔顺的,其德性永远简约,却能知阻难。其能和悦人心,体察诸侯忧虑,判定天下吉凶,促成天下勤勉的事业。所以知变化而言行,吉事便有祥兆。观象可知器物,筮占可知未来。天地设立位置,圣人成就天地功能,人与鬼神各自谋事,百姓也参与其功能。八卦以卦象告知,爻象以实情说明,刚柔相杂,吉凶就可以显现了。变动而利于表达,吉凶随实情而变迁。所以爱与恶相互攻击而吉凶生成,远与近相互取舍而悔吝产生,真与伪相互感应而利害产生。凡《易》所论情感,相近而不相得则凶,或者有伤害,悔恨且有吝难。将叛者,他的言辞惭愧;心中有疑惑者,他的言辞枝分不一;吉人言辞很少;浮躁者言辞很多;诬陷好人者言辞浮游不定;丧失操守者言辞唯诺。

备注:1、“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世间万物其道在“一”,世上本无吉凶利害,只因人之好恶真伪故而有此,故圣人以混沌示人,无好恶之心与吉凶之虑,利害之忧。《庄子·齐物论》曰“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此之谓也!

2、该段阐明了吉凶吝悔的标准,解读《周易》,当以此为准。)

《系辞传》至此完结,其总结《易经》之大义,尤其是其来源与彖、辞、象、占的注释,对于解读六十四卦最为重要,说其为《十翼》之首也未尝不可,但这还不够,《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也缺一不可,虽后世对此三者成书年代或著作者颇有争论,但其内容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