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因起
作者:轻云拂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23

李俞将新罗之行备细说了一遍。当然,其中还阳一节和其它某些个人**自然运用春秋笔法略去不提。

太宗听完,抚须道:“爱卿此行功劳不小。新罗与大唐遥相呼应,对我大唐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幸亏新罗内乱已经平息,否则三足缺一,平衡之势便会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李治在旁有些不解,却又不敢说话。太宗见他欲语还休的模样,淡淡道:“治儿,你可是认为为父在杞人忧天?”

李治慌忙道:“儿臣不敢。只不过……儿臣觉得新罗乃是弹丸小国,父皇如此重视,是不是……”

太宗淡淡道:“并非朕小题大作。辽东形势异常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地虽然苦寒,但民风彪悍,难服教化。隋炀帝虽因三征高丽而亡国,但其方针绝对正确,只是时机不对而已。辽东绝非疥癣之疾,而是心腹大患也。吾儿需当谨记!”

李治恭声应是,心下不免有些不以为然。太宗哪里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加重语气道:“辽东三足鼎立,高句丽毗邻我大唐幽燕二州,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我大唐鞭长莫及,若要远征,劳民伤财之极,非不得已不可轻易用之。犹幸新罗受其它两国挤压,为自身求存,因此与我大唐结盟,不论真心还是假意,这都是合则两利之事。因此新罗的稳定对于我大唐来说至关重要,吾儿可明白了?”

李治慌忙道:“儿臣谨记父王教诲。”太宗知道他仍然不曾心服,但此事也只能点到为止,再谈也是无益。

当下再不理李治,向李俞问道:“爱卿以为若再伐辽东,何时为宜?”

李俞大吃一惊,道:“陛下,恕微臣斗胆。目前高句丽元气尚存,百济仍然占领新罗一十四城,且新罗内乱刚平,我大唐若此时讨伐高句丽,必败无疑。”

太宗不怒反笑,饶有兴趣的问道:“必败一说从何而来?”

李俞凝神思索,缓缓道:“目前已近入伏,酷热难当,瘟疫流行,我方就算即刻发布募兵令,也需一月时间,到那时,正是三伏天气,劳师远征,我方必不能久战。而到了十月初,北方降雪,便会由酷热转至严寒,将士冬衣筹集,过冬粮草运输都会是一个最大的难题,此乃天时也;三韩部落久居辽东,对地势了如指掌,我方就算有向导引路,也远远不及对方本土作战之利。更何况对方以逸待劳,坚守不出,我方急遽之间难以攻下,此乃地利也;盖苏文虽然冥顽不灵,但他在辽东摄政数十年,已将高句丽经营得铁板一块,别说离间反间,就算想行招降之计,也是百试不灵,此乃人和也。”

太宗微微颔首,笑道:“治儿,你可听清楚了么?”

李治拜服道:“原来区区一个辽东,中间竟有这么多关窍,儿臣知道了。”

李俞这才知道太宗用意,原来是为了日后李治伐高丽做准备,不由得心中佩服。他上次假托神意入梦赚了太宗一次,觉得太宗也不过是平常人,没什么了不起的,此次见太宗一举一动莫不另含深意,不由得暗叹姜还是老的辣。

太宗又问道:“爱卿,按你所说,新罗女王已命不久矣。那女王若薨,新罗局势将如何变化?”

李俞缓缓道:“回陛下,或有小乱,但绝不会出大错。现在新罗可以说是铁板一块。女王英明果毅,长公主金胜曼巾帼不让须眉。而文有龙春,武有庾信,更加上才兼文武的舒玄公辅佐,必定是稳中求胜之局。而对于新罗势力,这正是微臣最佩服女王的地方,她团结平民,提升地主豪强势力地位,却反过来打击贵族势力,这正是加强王权的最有效办法。如此一来,就算女王升遐,金胜曼也会按部就班走下去,因此新罗必定无碍。”

太宗笑道:“虽然是权谋之术,但能玩得如此得心应手而不流出斧凿之迹,可见德曼女王高明。治儿,你可有什么想说的么?”

李治惶恐道:“父皇,儿臣刚才听李卿所讲,新罗女王为了平民竟不惜得罪权贵,如此说来似乎与她幼年时流落民间有关,应是发自真心无疑。您为何又说是权谋之术?”

太宗微叹道:“何其愚也。她幼年时确实曾流落民间,这是你从哪里打听来的吧?但你需要知道,一旦人到了某一个位置时,她所做出的每一举动,都必须摒除自己的喜好,而绝对从利益出发。因为此时的她,只不过是一个传达她所代表的集团的应声筒而已。所以李卿所言字字珠玑,你要谨记在心。”

李治不明其意,只能强自记下,恭声应道:“儿臣知道了。”

李俞知道太宗言无虚发,发必有因。他虽然才智平平,但记心甚好,也将太宗所言暗暗记下,准备晚上再请教母亲。

诸事问毕,太宗毕竟过了耳顺之年,谈了一个时辰,便有些困倦了。当下道:“李卿此次出行,功不可没,稍后朕便有旨意下达。治儿,替朕送送李卿,等下再陪为父说说话。你们跪安吧!”

李俞李治两人跪伏在地,施了礼。这才退身几步,两人出去了。

*******

酉时二刻,紫辰殿外。

李俞李治两人摇头苦笑。真是太傻太天真了,两人精心准备的高帽还没送出,便被太宗三言二语,打得溃不成军。

李治笑道:“上仙,你说我父皇为何会对小王说出那些话来?”

李俞与李治并无深交,不敢造次,缓缓道:“陛下所言,必有深意。殿下只需铭记在心,将来遇到合适的情形,自然会福至心灵,受用无穷。”

李治苦笑道:“或许吧。小王每次见父皇,都是战战兢兢,而每次都让父皇失望,实在是我这个做儿臣自身的不足。”

李俞笑道:“殿下年未弱冠,能有这番见识,已经是殊为难得了。将来只需善纳雅言,自是一代明君无疑。”他话刚说完便有些后悔,这么说不是咒太宗归天么?

李治倒是并无所觉,苦笑道:“不瞒上仙。我父皇最近总是念叨往事,小王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什么不对,但又无计可施,不知道怎生是好?”

李俞安慰道:“陛下虽然上了春秋,但身康体健。殿下莫要过虑才好。”

李治苦笑道:“但愿如此才……”他话说到这,突然眼神发直,望着前方廊下,神色十分古怪。

李俞微觉诧异,顺着他的眼神望去,只见廊下一位黄衣宫装女子正向他们走来,渐渐近了,只见她眉目如画,身上衣裙颇为古怪,既非普通宫女打扮,亦非嫔妃装束。

那女子走到两人身前,裣衽道:“妾身见过太子殿下。这位是……”

李治慌忙道:“娘娘屈杀小王了,快快免礼。这位是刚从新罗归来的李上仙。”

那女子眼波一转,道:“原来是上仙。殿下可是刚见过陛下么?”

李治道:“是。娘娘有事先忙吧,小王就不打扰了。”

那女子淡淡一笑,道:“既然太子殿下贵人事忙,那妾身就告退了!”

李治拉着李俞,慌忙远去。那女子望着李治的身影,冷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