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揭幕
作者:轻云拂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85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成名极早,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封神大战就已经大放异彩,李俞听陈飞说起此事,焉能不惊?

陈飞笑道:“三坛海会大神哪吒道兄是太乙师叔弟子,为人恩怨分明,极重感情。此次法海与猪八戒伤了他的师弟,岂同小可?因此私下天庭前来助我道门一臂之力,誓要报这一箭之仇。”

李俞忧道:“贫道虽然听师兄偶然提起过哪吒道兄,说他武力极为高强,但如今是私自下凡,只能动用一成左右的仙力,如此一来,会不会……”

陈飞笑道:“道兄多虑了。哪吒道兄的一身本领大多在于武艺,就算没有法力驱使,就凭他的三头六臂神功和手中的混天绫火尖枪,对付猪八戒等一众秃驴,那也是绰绰有余了。”

李俞道:“原来是这样。不知道哪吒道兄与法门诸僧的比斗何时进行?”

陈飞笑道:“便是今日申时。贫道口信已经带来,就此告辞。道兄请转告令堂,请她老人家也一同前来。”

李俞道:“一定,一定!”心中却犹疑不定,若是佛道相争,自己同二弟怎么相处才好?

*********

“娘,您回来了,孩儿正有事情想对您禀告呢。”李俞恭恭敬敬把母亲迎入屋中,笑着说道。

李母站下,讶道:“哦?俞儿有什么事情?”

紫馨在旁嗔怪的瞟了李俞一眼,道:“你看这烈日酷暑的,娘亲刚刚回来,还没歇上一口气喝上一口茶,你就毛毛躁躁的来烦她,像话么?”

李俞暗怪自己心急,忙请母亲坐下,吩咐春桃倒茶,又道:“娘亲忙了一上午,想必也有些饿了,现在传膳可好?”

李母望了他一眼,道:“你们用过午膳了么?”

李俞恭敬道:“正等娘亲回来呢,厨下饭菜都热过一遍了。”

李母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厨下传膳吧,这大热天的,饭菜可禁不起热。”

紫馨应了声是,待春桃把茶端上来,这才让她去厨下传话。李母掀起茶盖,荡了几荡,轻茗一口,问道:“俞儿开始有什么事,趁现在上菜的功夫,就说来听听吧。”

李俞便把今早和陈飞的一番话备细说了。李母听完,沉吟道:“也罢。为娘和你走上一遭便是。”

李俞恭声问道:“为何孩儿才出去一个月,佛道两门便变成了这般模样?”

李母道:“佛道之别,内诸于心法而外形于道统。一者重身一者重心,泾渭分明难以调和,便和象棋中楚河汉界般。等到排兵布阵完毕,自然是一场好杀,这是道统之争不可避免的一环。”

李俞苦恼道:“那依娘之见,我和二弟该如何相处才是?”

李母道:“公还公,私还私。你若把私人情谊放到道统之争当中,不仅无益,反而会公私两失,实在非可取之道。”

李俞道:“多谢娘亲教诲,孩儿明白了。来,娘尝尝这个清炒千金菜,这是紫馨亲自下厨做的,您试试!”

李母见菜已上齐,丫环已经盛好了米饭,便转过话题,笑道:“馨儿难得下一次厨,为娘可一定得尝尝。”

李俞早餐已饱啖一通,此时难得斯文,陪着母亲细细品尝,丫环在一旁递巾盛饭,一时间饭桌上除了咀嚼的声音,便再无其它。

*******

午时六刻,内院正屋中。

“俞儿,你明日便去宫中教习太子,知道了吗?”李母缓缓道。

坐在她旁边的正是李俞。他闻言讶道:“娘,这劳什么太傅真的要名归实至么?孩儿才疏学浅,只怕难以堪当此大任啊!”

李母道:“无妨,尽力便行。你只需要按照平时作为行事,便可无虞。”

李俞心大心小道:“孩儿听娘亲的便是。您还有什么吩咐么?”

李母道:“其它事情,晚些再说。你有什么事情吗?”

李俞恭声道:“是这样的。孩儿已将谢恩奏表写好,准备呈上去,但不知道如何上达天听,还请娘亲赐教。”

李母讶道:“哦?快拿给为娘看看。”

李俞便从袖中取出奏表,双手递给母亲。李母接过略略一看,笑道:“这可不像我儿文笔。实话告诉为娘,是不是馨儿代写的?”

李俞惭声道:“娘亲法眼如炬,孩儿实在是不知道如何下笔,所以……”

李母笑道:“虽然斧凿之迹明显,但也不失为应对之策。也罢,就这样吧。这奏章本该交给尚书省,由尚书令递入宫中太监总管,再转呈皇上处理。但你如今既然为太子太傅,便由太子呈上,或有机缘亦未可知。”

李俞道:“是。那孩儿这就去了。”

李母点头道:“也好。你交了奏表之后,便直接去玄都观吧,不用再回来了。”

李俞恭声应是,接过奏表,自去了。

*********

未时三刻,崇文馆中。

“先生快快请坐,小王正闷读无聊,可巧您来了,正可品茗细谈一番,诚为一快也。”太子李治听得李俞前来,大喜道。

李俞忙称不敢,施礼告了座,这才轻轻坐下。李治一面叫人上茶,一面道:“整日价听那些人聒噪,耳朵里都快起茧了,以后先生每日前来二个时辰,小王总算能苦中作乐了。”

李俞第二次听他说“先生”二字,怔了一怔道:“先生?殿下为何突然这般客气起来?”

李治道:“今日父皇派人对小王说了您已为太子太傅一事,小王听了,不胜欣喜之至。那些酸生腐儒,只会照本宣科,本王早已不耐,幸亏先生前来,此后可以耳目一新了。”

李俞谦逊道:“殿下谬赞了。微臣才疏学浅,本不胜任。只是皇上垂爱,因此不得不勉力为之。此后当与殿下玉琢石磨,互相学习才是。”

李治笑道:“十二经之中,小王唯独最爱周易,先生于此道浸淫已久,必能教我也。”

汉朝儒教编订五经为《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到东汉时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又加上了《周礼》、《乐》、《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李俞听太子这么一说,顿时心中大安。五庄观修习术数为太乙、六壬、奇门遁甲,正是周易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