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老头的绝世武功
作者:青衣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62

第三十六章老头的绝世武功

毕不凡没有回答我的问话,而是直勾勾的看着我的手腕。在手腕上,灵魂挂件在灯火的掩映下,散发着鹅黄色的光芒。

“此物可否借老夫一观?”

毕不凡说完,不待我做出回应,右手闪电一般伸出,扣住了我的手腕。我下意识的一缩手,灵魂挂件从手腕脱出,到了毕不凡的手中。

我是练过功夫的人,对于小擒拿手拥有很深的造诣,善于在狭小的空间内与人进行格斗。可是毕不凡的手法竟然比我还快,比我还刁钻,当他的五指扣在我的手腕上的时候,我得半条胳膊立刻就麻了。

我内心的惊骇是剧烈的。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六七十岁的干瘪老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倒,却原来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毕不凡的动作一气呵成,从出手到枪到镯子历时不到一秒,我虽然看出了不妙,心中也打算做出应对反应。可是我的大脑指令还没有传导到手臂肌肉上,毕不凡的动作已然完成。

在张静宜看来,毕不凡的动作虽然很快,但是并没有用力。可是我却深深体会到,毕不凡的五指中蕴含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只是轻轻一碰,我半条胳膊就失去动作的能力了。这是一种什么功夫,难道是传说中的点穴?

我有十来年的练功历史,其间更换过七八个师傅。从最简单的长拳,到复杂的擒拿手,多少都曾经涉猎过。其间我还练过两年的跆拳道,练过飞刀,甚至还向一个退役特警学习过器械。所有这些师傅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电影里那些点穴功夫都是假的,是哗众取宠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多年以来,早我心中对武功也形成了一种观念,我认为武功的精要就在于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手法,击中敌人最薄弱环节的同时,不让敌人击中自己。所谓的点穴和穴道之说,只不过文人墨客们杜撰的一系列名词而已。

可是这一切解释在毕不凡面前都苍白了起来,我心中隐隐觉得,这是点穴,千真万确的点穴。

毕不凡让我感觉到震惊的还不仅仅是他的功夫,另外还有那只镯子。

灵魂挂件已经在一天前突然自动小了一号,无法从我的手腕上脱下去了。在这期间,我曾尝试过种种方法把镯子脱下来,然而都以失败而告终。可是毕不凡摘镯子的时候,竟然一下子就脱下去了。如同摘掉一个大号的手套一般,我的手掌甚至没有感受到任何挤压。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许多人用了许多方法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在毕不凡眼里竟然如此轻松。我感觉到,灵魂挂件并不是被毕不凡摘下去的,而是被从毕不凡手心传来的一种吸力给吸走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功夫,竟然可以让手心产生吸力?

毕不凡强过灵魂挂件之后,就拿在手里悉心研究了起来,其认真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古玩鉴定专家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宝的样子。

我手臂的麻木感稍纵即逝,只过了三五秒钟就恢复正常。因为毕不凡露了这样一手匪夷所思的功夫,彻底打消了我抢回镯子的念头。

事实上,我还感觉到很欣慰——要命的镯子终于可以摘下来了。

如果不是因为今天的偶遇,我明天也会主动寻找毕不凡的。我找毕不凡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揭开灵魂挂件的秘密。现在灵魂挂件就在毕不凡的手中,因此我就安静的坐着,等待毕不凡研究的结果。

足足有五分钟,毕不凡就拿着镯子翻来覆去的看,口中念念有词,双眼放射着兴奋的光芒。从毕不凡的神情上判断,他对这个镯子不但认识,而且还有着某种联系。我心中泛起一阵欢喜,看来桌子的秘密很快就揭晓了。

终于,毕不凡长长嘘了一口气,把镯子还给我:“汉朝有个中山国,你可知道?”

我点点头:“我曾经到第一代中山靖王的墓中参观过,那的确称得上一项伟大的工程。”

毕不凡所说的中山国,是汉朝分封在今河北保定市境内的一个封国,位置大约在今保定市的满城县和易县之间。

中山国第一任国主刘胜,是汉景帝的庶子,汉武帝的哥哥,有“汉之英籓”的美誉,母亲为贾夫人,还有一个同产兄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好酒色,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在位四十余年。据考证,刘胜很可能就是后代蜀主刘备的十三世先人。刘胜死后葬入今满城县境内的陵山的石窟中,在一九六八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刘胜的墓穴被炸药误炸,从而揭开了一段深埋千年的大秘密。靖王墓中发现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宝物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曾经轰动一时。

我的老家距离陵山不足百里,因此对这座古代帝王墓很熟悉。

谭一眼曾经说过,这个灵魂挂件至少有两千来年的历史,时代恰好和中山靖王死亡的时候吻合。今天毕不凡又提起了中山靖王,我隐隐感觉到,这个灵魂挂件和可能和中山靖王有什么瓜葛。

“那么,陵山下的守陵村你也知道了?”

“听说过,是守墓人的后代。”

当年我在参观靖王幕的时候,曾听导游员说过,在陵山脚下,有一个三千多人的村庄,名叫守陵。千百年来守陵村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守墓人的后带,他们先祖守候的人就葬在村前的陵山上,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为谁守陵,陵墓在什么地方。一直到陵山汉墓被发掘出来之后,他们才明白,原来他们的祖先守的竟然是一座王陵。

“那么,守陵村里的人大多数姓什么,你也知道了?”

前两个问题我之所以能够回答,是因为我是本地人,自然对本地的一些名胜古迹有所耳闻,这是常识。但是毕不凡却问我百里开外的一个村庄里的人的姓氏,这已经超出了常识的范畴。

我摇摇头:“不知道,当时导游没说。”

“真笨,既然是给刘胜守陵的,自然会选用他的同宗,一定是姓刘。”张静宜突然眨了眨眼睛:“说不定刘备就是守陵人的后代,要不然桃园三结义也不会发生在距离守陵村不足百公里的涿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