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人才选拔(2)
作者:云中青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61

诸葛亮闻言有些迟疑,旋即问道:“伯虎所言,选拔人才可不拘一格,是否在说,便是江洋大盗、乱山匪类,亦是有资格参加科考?”

我一愣,旋即应道:“不是军师这般问,风倒是差点忘了此一处好处了。便正是如此!既是选拔人才,看重才能,又何必在乎出身呢?军师且说对不对?”

诸葛亮有些疑问道:“这想法的确大胆。”

见他有些疑虑,当下我笑了笑,言道:“军师可知道江东大将甘兴霸的出身?”

这一问,诸葛亮便反应过来,笑道:“不错!匪盗之中,确实有大才者。”

我亦是笑道:“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特别是如今天下大乱,有许多有才能的人被逼得造反,走上了成为山贼乱匪的道路。若是科举一开,对这些人网开一面,给予机会,自然又能使主公治下匪乱减少了。”

诸葛亮道:“不想竟还有如此效果…”

话题谈到这里,我总结道:“总而言之,今时今日,我荆州选拔人才完全可以通过科考一途来解决了。科举,科举,说白了,便是一朝便由白衣变贵人,如此诱惑,可不是给了天下穷苦出身人的机会和希望啊!”又话锋一转道:“只不过,既是科举,必然对荆州的豪族利益有所触及了。我等在荆州唯才是举。并不重用出身,从这一点来看,倒是科举一看,天下士族大家必然一片哗然,却不知军师有没有这等魄力?”

诸葛亮淡淡笑道:“伯虎已经将科举好处都说明了。亮观之。大有道理,岂能不为?既是改革,何能没有阻碍,难道还能怕?只是。伯虎所言科举,其科考项目该如何。又当你我二人细细商议一番了。亮情知伯虎有此想法。必然胸有成竹,何不先谈谈此考试科目?”

我言道:“此话题过于繁琐,须容风苦思一番。当下正题要紧,这事,待来日再谈未迟。”

诸葛亮点点头,旋即想了一想,又问道:“伯虎先前有言,主公在益州选拔人才当用九品中正法。却不知何为九品中

我答道:“所谓九品中正。九品者,便是将人才划分为九等。大类归为才能上、中、下三等。而上等中,又分为三等,以此类推,共为九等。中正者,即评判也!”

诸葛亮闻言笑道:“此皆是字面意思,却不知伯虎可有何深意?”

我应道:“中正,便是其法则地深意。”

诸葛亮问道:“其深意何在?”

我答道:“中正九品,如此官吏,官名且称之为中正便是。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益州设置一专门选拔人才的部门,为中正府,府内事物,便有大中正主持。州郡处中正一职,便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或是大有声望者担任。而在益州中正府担任大中正者,本身要求必然要高,不仅要是主公帐下有才者,更是要在益州名望颇高,而且要身居高位,深得主公信任。至于委派何人,郡中正或由各郡太守推选,或改由益州中正府荐举报与主公批准,或可由主公亲自点名任命。依风看来,如今在益州,大中正,必要由法正或是许靖、张鲁等这些本地人担任。但无论是益州大中正,或是各郡中正,自然还都设有属员,可称为“访问”。一般人才,直接可由“访问”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全部人才,均需通过中正府审查,而后由主公依照结果委任官职。此,便是风对益州选拔人才的初步建议。”

诸葛亮边听边思考,这时忽地笑道:“中正府,即是如今之司徒府也。亮以为,能担任大中正者,非主公手下司徒,有待何人?”

我点头应道:“正是!”这时又续道:“至于其中深意,便是在中正的委任以及中正评议的人才地资格上面了。如今我主新得益州,民心未稳,自然要积极争取得到益州权贵地支持。为此,九品中正制,便正是为了符合当地权贵的心意而实行。”

当下诸葛亮有感而发,言道:“若非主公在荆北失了士族大家的支持,亮自然不甘心荆北落入曹操之手了。今伯虎所言科举,却是不适合在益州开展,九品中正,倒是可行…”

我点点头,又续道:“主公在益州委任中正官职,需是让有身份地位又有声望的人担任。至于中正地职权主要是评议人才。而在益州选拔人才其标准有三,便是家世道德才能。家世便是指所要评议的人才自身地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合称为才德,便是指其性格和才能。如此,中正九品,便只看重其身世和才德。”

诸葛亮问道:“只是伯虎这般计议,怕是到时中正和当地士族大家勾结起来,中正虚假,或是形成党乱了。”

诸葛亮能想到地,我又如何想不到?

说句实话,九品中正制的这一些特点,其实此时在曹操那边就已经有萌芽了,我更是清楚,也不不久,当曹丕当权了,他就必要伙同陈群那政治牛人一起,进一步加以制度化。当下,我不过是汗颜地先一步提出来罢了。

九品中正制若创立创立,评议人才的标准自然就是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如此一来,因为大中正本身就是当地士族大家的代表,又在当权者的政府里身居高官,深得当权者信任,再加上各郡中正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此制度一实施,怕是倒是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很自然地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最终会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也便此,这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地重要组成部分。我当然对诸葛亮很是佩服,人家不管怎么说,第一次谈论这制度,他就已然察觉出了其难堪地后果。

见诸葛亮有此疑问,当下我赞道:“军师所虑,大有道理。”

诸葛亮问道:“既如此,伯虎可有何良策应对?”

我想了一想,遂道:“要想选拔人才时,不产生什么门阀党派。虚报情况,自然要加强才德方面的考核,坚持唯才是举。这要求,主公接受情报时,要极为慎重,谨慎任命。不仅如此,还需当对中正进行适当考核,并且,限制中正们任命地年限,约定三年一任期。”

诸葛亮又问道:“能否另行一部门,专门监督中正府的工作?”

检察院?当下我立马联想起这个部门来。

为此,我想了想,还是否定道:“不行。这一来,中正工作意义重大,所派之人既是主公亲自为人,自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还专设部门监督,怕中正们工作起来便畏首畏尾,甚至起了疑心。这二来,若有此部门,必是成为忙碌之所,试想世人又有多少人有自知之明呢?或自大,或自卑,那些被评议的人才,肯定多有埋怨,如此,要接受举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如今,明显人才本就匮乏,军师又想要什么人来监督中正的工作呢?三来,风却还担心因此会变成党派纷争,即中正一派,监督中正的为一派,两派水火不容也。”

听着,诸葛亮自是思虑了一番,点点头,言道:“如此,这九品中正,便就依伯虎之言。”

二人又商议了一阵,这时诸葛亮言道:“关于荆州科举选拔人才一事,须尽快实行。而益州九品中正制,亮亦是该尽早向主公建议。事不宜迟,便明日伯虎便前来与亮一起联名给主公上书吧。”

原来却是天色又已经很晚,话题到了这里,基本结束了,不便继续下去,是以诸葛亮有心再约我明日复来。

明白了诸葛亮的心意,当下我自然告辞而去。

却说回到赵云府上,正好碰见马良、陈到。

马良这是去了成都一趟,将荆州赵云即将与马超妹妹马云禄的喜事通报一番,却不想今日回来了。而陈到,自然也是接到了赵云要大喜的消息,特意从零陵奔赴而来,欲要喝几杯赵云的喜酒。

他们三人正有说有笑地从府中走出,偏又碰见我回来,立马四人驻足不前,再要说笑一番了。

我一见陈到,心下却是极为欣喜不已。这好说歹说,我也已经有将近两年未能看到陈到的身影,今日一见古人,教我如何不兴奋?

回忆渐渐占据脑海,这时我自然想起了陈到会练兵,于是谈笑中忽然便言道:“叔至到时可否暂时放下零陵的工作,与风一道,携手建立一所荆州军校?”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