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文治武功定国策,选兵点将备出征(上)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77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十八回:文治武功定国策,选兵点将备出征(上)

数日之间,立国诸事粗定。城内暂罢各种修建,开始组织生产,除日用品、军械外,也将到四郊开荒,要逐步将这一地区耕地、牧场稀少的面貌改观。

在这期间,数百名探马已经陆续派出,远探敌国敌军,近探地理地形。安汉一带属于温带大陆型气侯,草原广阔,一年中土壤的冻结时间并不太长,虽然纬度上比赵矜那个世界的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更北一些,但是气温反而相对温暖,霜雪危害程度比较轻。往南有沙漠,再往南到里海,沿岸颇多沼泽,因盐碱度大而不利耕作,另有一小部分旱季干涸的湖区,可以采盐。安汉向北走出草原之后多是原始森林,盛产皮毛、木材。向西是俄罗斯平原(东欧平原),为全世界面积最广大的平原之一,虽然气侯寒冷,仍可发展成优良的农业区。向东不远则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矿产丰富。

当然,西南方里海与黑海之间的高加索一带,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如果是现实世界,那就更具有战略意义——著名的巴库油田就在这里!但是在这个时代,石油难以开采,用途也有限。

作为新建立的国家,炎汉要想发展,就必须扩张、扩张、再扩张!同时让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齐上轨道,加强国力。如果不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充国力,一旦面临周边敌国的反扑,那就极其危险了。

正因为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赵矜与众将商议,立即整编军队,四面拓地。

炎汉成立伊始,放下干活工具、拿起刀枪剑戟的士兵,共计约有三万名。这还不到壮丁总数的七分之一,因此,后备力量还是十分雄厚。城中的壮丁据粗略计算,共有约二十二万,这个数目算是不小的了,而且大多体魄比较强健——不强健的话,早就被蒙古人杀死了,或者是被劳役累死了,还能到这万里远疆来吗?

女人的数量要少很多,不过六、七万。看来今后要给华夏各族的光棍汉子们解决成家问题,也就只有扩张了。反正战乱的世界,男少女多,只要国家能够占领更多的地盘,女人应该是不缺的。

必须扩张!必须跟周围的势力联合或斗争!尤其是蒙古,不能畏惧跟他们斗争!

蒙古其实不必看得太可怕,蒙古人之所以能够横扫世界,很大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的脆弱。蒙古人相比之前匈奴人、突厥人,生长的环境相同,体质也并没太大分别,要说骁勇善战、弓马娴熟,三者不过是半斤八两。

但是匈奴遇到的是强盛的汉朝。仅以李陵北伐一役来看,汉军五千名训练有素的士兵,而且都还是步兵,与十几万匈奴骑兵相抗,杀伤数倍,最后是因为弹尽粮绝才终于失败;以此看来,汉人的素质,会比游牧民族差吗?

而突厥遇到的是崛起的唐朝。唐朝初年的名将李靖率领四万猛士,便把强横数世的突厥人赶得作鸟兽散。唐太宗曾经自豪地讲起:我国刚刚结束战乱,元气还未恢复,除了四处镇守的将士,能集中调遣的机动兵力实在不多;但是我军三千步卒便足可匹敌突厥军一万铁骑,扫荡他们、重振国威,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匈奴和突厥各自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其中一部分被迫远遁西方。结果就以这样的奔败残余,还能够在西方纵横无敌,匈奴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无不威风八面,席卷辽阔地域,灭国无数。

但是蒙古的敌人,却是宋、金、夏三个互相撕杀的国家。特别是宋朝这样一个代表了中华民族主体但却懦弱无比的国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上台的司马光,无疑文笔盖世,所著的《资治通鉴》千古有名,但是,或许就是因为该书写得太好,以至于保守派的思想越发根深蒂固。司马光把保守派思想天衣无缝地融入到史事中,令人往往不知不觉就接收了他要暗中表示的主张。例如努力开拓疆土、打击外敌的汉武帝,司马光极力贬斥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把他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称为无道暴君。这就宣扬了保守派所认为的观点——富国富民才是唯一重要,至于开拓国土、镇守遥远的边疆,则是耗财耗力、得不偿失。

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宋朝极其富裕,但极其懦弱与腐败。蒙古能将宋朝灭亡,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蒙古无疑很强,但并不见得就比匈奴、突厥可怕多少。它入侵西方是经过了充足准备,并不象匈奴、突厥那样为丧败残余之众,故此,历来的西方史学家们出于他们的局限性,相当推崇蒙古。

但是,赵矜认为蒙古人不是不可战胜的。第一,要有胆量,要敢于正视蒙古人的残忍和屠杀威胁;第二,要有力量,汉人并不是天生孱弱,相反,也是很强的!

再看炎汉国中的其他民族:羌族、党项族,也习惯于大漠和高山的生活,与蒙古人有得一拚;氐族、契丹族,历来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颠簸流浪,养成了顽强的民族精神;女真族,丛林雪山中的居民,体质茁壮,也精于弓马;朝鲜族、南方各少数民族(这个时代通称苗人),则生活在物产比较富饶的地区,民风淳朴,但也不是懦弱,史上的能人智士层出不穷。

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特色,世上民族本无优劣之分。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别的什么人,怕他们作甚?不敢正视别人而自己先胆怯畏缩,这正是历史上许多国家破败的原因。

赵矜便以这些见解,开导军民们要团结一致、奋起勇气、敢于斗争。

主公真不愧是上天派遣来的,有这样的见识和胆略!军民们十分信服,勇气百倍。

“赫赫炎汉,崛起远疆,抚安万民,还我故乡!”

赵矜信口胡诌的“诗句”,不一会儿便被当作圣喻,贴满全城。其实赵矜哪里会作诗?这几句真是俗!但是俗有俗的好处,士兵和匠民们多是粗人,能够激励他们的斗志。“还”,就是回归的意思。离乡多年,历尽苦难,谁不想要回归故土?

“不拘出身,不论民族,凡有能力,便来做官!”

赵矜御口亲拟的第二道榜文接着又发了出去。为什么是“御口亲拟”,而不是“御笔亲题”?原因很简单:不会写毛笔字。

这道榜文更加通俗,发榜的兵丁又大力向民众宣传道:凡是有文才的,就到后将军何安平大人那里,报名应选官吏;凡是有武力的,就到中央广场东北角的旗坛那边去,主公亲自主持比武选将!

(待续本回下)

作者:面不改色([email protected],发现错误或有意见建议请不吝反馈)

监督:面无人色、面有菜色

版本:7.0

日期:2004-07-06

顾问:面面教团同仁(http://61.151.244.246:1616/bbs/Board/Board.asp?BoardID=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