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故人扬帆自兹去,远客入朝从南来(下)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58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四十八回:故人扬帆自兹去,远客入朝从南来(下)

为首汉将,手握一把大钢叉,身后又交叉背着两簇飞叉,正是偏将军、泽州镇抚使独隆翰。先前经过实战,双叉拿来飞则太少,另背飞叉则不容易腾手出来,因此齐劲建议独隆翰还是使用单叉,然后以飞叉作为远程武器。

独隆翰亲自引兵巡哨,从伏尔加河口一直巡到了这里,已越赞州防区,但是大王有训诫:“你们镇守各方,千万不要搞地方主义!尤其是,各州的接壤地带,不要都不管,而要主动管!过界是无妨的,只怕有死角,不怕过界!”

赵矜是针对历史上地区与地区之间最容易形成死角,变成“两不管”、“三不管”、“四不管”……总之是“都不管”地带,造成隐患。因此有这样的训诫。独隆翰虽无学问,为人忠实,要不是发现了有人登陆,还准备一直巡逻到乌拉尔河口哩!上次出兵,冷不防被伊儿利军迫近到了首都百里之遥,那次事件是独隆翰亲身经历的,知道其严重性。

上前一看……来的人不过七八个,马十几匹,货物若干。

看样子是商人。但是,商人们来炎汉,基本上没有走水路的。自从炎汉立国以后,里海的水上交通已经陷入停顿状态。只因湖的四周,现在分属于三个势力:海都汗国、伊儿利汗国(包括附庸的高加索各国)、炎汉王国。再不是以往般,控制在内部友好的蒙古势力之下。商人除非有私船,否则不能再在里海航行。何况现在仍有一些忠于默阔帖木儿的旧部,在里海、咸海一带打游击,他们被海都逼迫得没有办法,有的便做了强盗,时而乘船出没在岛屿和湖上,时而登陆四周地区,就干抢劫商旅的事过活。

正疑惑中,独隆翰发现房氏兄弟象是头领,而且身穿汉服,便用生硬的汉话喝问道:“哪里来的客官!”

勤之道:“这位将军好生雄壮!”

勉之道:“汉话说得甚好!”

简之道:“白璧微瑕,‘客官’乃是旅店称呼客人,若非旅店,称我等‘客人’便可。”

独隆翰可不懂“白璧微瑕”是什么意思,审视三人一番,道:“我自然不是旅店!你等从哪里来,老实说来!”

勤之做个大揖,道:“我等乃是受人之托,来贵国送信儿。”

独隆翰道:“送信?怎么不怕强盗?”将右手一拍握着两叉的左手,又道:“昨日我已杀得一帮。”

勤之道:“不怕不怕!伊儿利国主派人护送我等前来。”

独隆翰一听变色,士兵们刚刚放松的神情也都再度变得严峻。伊儿利,正是他们所日夜警惕的。

独隆翰喝道:“来我上国,有何意图!”

勉之、简之忙道:“有国书,有礼物!”

勤之道:“我等本为经商而来,伊儿利国主托我等带信与贵国大王。”

独隆翰瞪着眼睛,将三人及其伙计看了又看,心想此事非同小可,于是派一人飞马传讯到安汉,另一人回去泽州通报,自己便亲自护送来人们到安汉去。

赵矜得报,顿时也触动了神经。传说中的阿巴孩托人送信?究竟是什么事?

不管怎么说,都应该重视。于是赵矜与何安平、李荼等大臣商量一阵,便命鸿胪卿郑文初出城相迎。

郑文初迎接到房氏兄弟一行,还没来得及开口慰问客人们旅途辛苦,只见他们便激动起来。

房勤之感慨万千:“多年未睹圣朝衣冠,不料今日得见!”

房勉之感动莫名:“故国如梦,今睹君颜,实慰三生!”

房简之简直便要热泪盈眶:“小弟亦同二兄所言。”

郑文初见他们那样子,一时倒楞住了,至于这么感动吗?于是又听三兄弟诉说了一番别后离情,才得以慰问道:“三位贵客,远来辛苦。请先到馆舍休息,明日大王亲自接见。”

三兄弟应声诺,便话题一转,赞颂起郑文初来。

勤之道:“使君气宇轩昂,当为上国名士。”

郑文初又一楞,心想:自己的身材算得上高吗?相貌算得上好吗?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称赞“气宇轩昂”的呢!

不等他反应,勉之又道:“使君面相非凡,定当大贵!”

简之道:“贵人相迎,幸何如哉!幸何如哉!”

郑文初一边随着房简之点头,一边客气道:“哪里!哪里!下官不如诸位贵客,才思敏捷,智勇过人!”

勤之道:“过奖!过奖!我兄弟有何才思,有何智勇哉!贵人谬赞也。”

郑文初道:“不谬!不谬!贵客若非智勇过人,怎敢纵越里海?若非才思敏捷,彼国主何以托付国书?”

……不愧是管外交的,郑文初楞过一阵之后,立即从容起来,顺着三兄弟的语气,与他们互相称赞。各种客气话、废话连绵不绝,一同唠叨了许久、许久,直把随从官员们憋得在暗中跺脚。三兄弟的伙计倒是见惯不怪,耐心等待。

朝廷大殿上,赵矜等得不耐烦了,只得派司农卿虞默去看看,究竟为什么耽搁这么久?

“请客人休息”、“明日再会见”,这些是体贴的说法,其实赵矜今天就想要见。他的性子本来就有些急。

虞默来到南门外,见郑文初与客人们一边作揖、一边还在寒喧。不由得皱眉,心想,催他们吧,不行,这样就暴露了大王想见客人的意图;不催吧,又怎么说呢?

郑文初依旧沉浸在一团和气的慰问之中,三兄弟先行发觉又有一名官员来到,衣饰与郑文初同等级别。

勤之忙施礼,惊道:“吁唏乎!风从虎,雨从龙,贵人来到,气象便觉不凡!”

勉之、简之忙一同施礼道:“幸何如哉!幸何如哉!”

虞默不吃这一套,心底只想苦笑,哪有时间闲聊,更不能体会三兄弟久已不见汉人国家、汉人大臣的感慨与仰慕之情,于是还了一礼,便道:“贵客请入城安歇,大王急召文初兄议事。”

这个时代的汉人习俗,常常称字而不称名,郑文初字子潜,虞默本来应该称呼他为“子潜兄”。但是赵矜嫌一个人又有名又有字、时而称名时而称字很难记,于是吩咐众人只用名不用字。这虽然不是正式命令,但凡是大王的意向,众人都乐于顺从,于是一般便不称呼字了。

虞默的话意在提醒郑文初:大王还等着要会见客人。

郑文初顿时醒悟过来,也就不跟着掉舌尖了,忙道:“贵客请入城。噫!今日便是吉日。若不疲惫,亦可随我上朝。”说完和虞默交换了一下眼色。

房勤之是何等之聪明!立即应道:“我等思见大王,如渴者思得甘泉!今日若可,又何待明日,幸何如哉!”

勉之、简之同声道:“幸何如哉!幸何如哉!”

就这样,郑文初、虞默把他们引进朝廷来了。

按礼节,客人先拜见了君主,然后由司徒何安平代表朝廷慰劳几句之后,接着便办公事。勤之呈上书信,勉之、简之呈上礼物,无非是一些宝器、玩物。

赵矜令人宣读国书。原来是修好之意,但是措词有些强硬。再看礼物,价值不清楚,总之没有一样是国家需要的。心底冷笑,脸上不露声色,道:“客人们带信与孤,辛苦了。”

虞默注视着三兄弟,只怕他们一等主公开口,又要大开话匣。

但是三人只同声道:“谢大王!”

然后勤之道:“得睹圣颜,三生有幸。”

说完三人便向后退,拱手肃然而立,目不妄视,举止倒很得体。

按礼赵矜应再慰劳一番,谈些闲话。但是赵矜不拘小节,心底有想法不明,就没有心情说闲话。于是只道:“客人远来辛苦,请到宾馆安歇。孤尚有要紧国事。”

这就把房氏兄弟打发了,让郑文初继续陪他们,赵矜自己要到明日再亲自设宴款待。

传说中的炎汉国王,不是十分平易近人又热情好客么?怎么见了同族的人,反而简慢了?房勤之微微一笑,想要以才学动之,引起赵矜的重视。但是勉之将他一拉,三兄弟便道了谢,随同郑文初步出朝廷大殿。

赵矜为什么简慢呢?就是这封国书的关系了。客人一走,立即与大臣们将这要紧的国事加以探讨。

看到三兄弟已经走远,赵矜于宝座上重新坐稳,开口问道:“伊儿利此信,诸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凝思,没有人先发言。

赵矜问何安平:“大司徒可有高见?”

何安平出班道:“主公,此事可大可小,伊儿利似有威胁我国之意。”

赵矜道:“威胁之意,是一直就有的。这次还特地发国书、送礼物,又不知哪里找了几个罕见的汉族商人来……我想不会没有蹊跷吧?”

大司马李荼、廷尉李圭两人同时踏出班来。李圭见状,又退回去,这是礼让之意。李荼便道:“主公所见极是!虽如此,荼以为,不必介意其威胁之意。”

赵矜很快便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算他们还看不起我们,就算还有妄想我们附庸他们的企图,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三面受敌,形势不妙;若能尽量减少敌人,那是再好不过。”

李荼道:“他们形势也不妙,故有此书。”

经过这几个月,众人跟赵矜学了不少白话,何安平、李荼是常在身边的大臣,学得更多。当然,习惯得慢慢来培养,一时间要全然改说白话是不可能的,就连赵矜,兴之所至也会“之乎者也”一番。

赵矜点头。又道:“李廷尉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李圭这才出班道:“末将认为,客人有蹊跷,而国书不可不善加答复。彼国强,我国弱,事势所宜然。”

何安平道:“此言深得我心!”

赵矜再点头。又问:“鹿左卫之意如何?”

虎贲左卫尉鹿祥出班行礼道:“有劳主公垂问。末将无它言。”

赵矜又问:“李右卫可有什么补充?”

这是习惯,赵矜决定大事之前,都要问问四大将军和左右卫尉。现在乌达、齐劲出外巡察,其余都在朝中。

虎贲右卫尉李庆熙出班道:“末将认为,一方面要修好,另一方面要示强。何为示强?便是将我国实力展示给他们知道。”

李庆熙聪明伶俐,虽然后到,白话说得可比谁都好。意见也很独到。

赵矜道:“哦?示强?有意思。你详细解释一下。”

李庆熙道:“伊儿利四面受敌,与周围国家均是水火不相容。唯与我国并未交兵。因此,虽心存吞并之意,而听闻我国力克河东,便又不敢轻动。此次赠礼修书,似是觇我国情强弱,又是了解我国对其态度。我国宜示好,而不宜太过示弱。”

赵矜道:“说得好!大家这么一讨论,就把对策明朗化了。示好又示强,他们知道我国无意跟他们冲突,又知道我国不好吞并,那么,就大大地减少了两国在近期内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那么……我决定,招待那三个商人看我们的城池、看我们的精兵!派一支精锐人马越过伏尔加河向高加索方向南下!显示军威,而且还要打一仗!我国已经建立这么久了,高加索的小国们还从来没有表示表示善意,甚至阻拦想要来我国的商人。那咱们不用客气,去掳掠他们几千人口回来充实内地,同时给他们一个警告。又向伊儿利显示我们的实力与不示弱的态度,一举多得!就这么办,大家没有异议吧?”

众人纷纷道:“主公明断!”

出兵向南,这是一直在议论的话题,基本上将军们都赞同,而现在,更有政治意义。因此众人都不反对。

唯有一人出班道:“某有异议!”

(待续四十九回)

作者:面不改色([email protected],发现错误或有意见建议请不吝反馈)

监督:面无人色、面有菜色

版本:7.0

日期:2004-07-10

顾问:面面教团同仁(内部论坛:http://mm.yhiu.com,OICQ群:491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