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伊儿利扫平半岛,拜占庭吞没拉丁(下)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96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七十三回:伊儿利扫平半岛,拜占庭吞没拉丁(下)

东正教廷夺回正统的圣战,还没有开始一场真正的战斗,便又获得了意外的收获——神圣罗马帝国中,奥地利公爵法兹拉夫公然与皇帝鲁道夫一世决裂,自立为大公,掀起内战!几乎与此同时,一直鼎力支持教皇国的两西西王国,国内发生大规模起义!

神圣罗马帝国即后世的德国,现任皇帝鲁道夫一世十分强悍,与之前的狮心王查理、红胡子腓德烈齐名,在他的统治下,国势蒸蒸日上,而且他亲自率领着精锐的条顿骑士团,为天主教的传播和领地拓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人物,东正教廷自然视为眼中钉。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廷乃是难兄难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米海尔八世皇帝胸怀世界,尽管离着神圣罗马帝国有十万八千里,仍挖空心思要将其削弱。

削弱之法莫过于分裂。日耳曼诸侯之中,以奥地利最为强大,正好现任公爵法兹拉夫的父亲,便是当年因为反对鲁道夫一世继位,而被领内的反对者杀害。这事法兹拉夫一直隐晦不言,但他心里清清楚楚,当年杀害父亲的人,肯定是受到哈布斯堡家族的唆使。哈布斯堡家族是日耳曼名门,鲁道夫一世即出自该家族。

按说法兹拉夫也并不孝顺,当时因为父亲死难而继位,还高兴得很。因此鲁道夫一世对他并不戒备,反而视为心腹,两人还多次一同领兵出征。

不料,法兹拉夫虽不孝顺,却可以拿父亲之死做借口,跟鲁道夫一世算帐。如今,他受到东正教廷唆使,铤而走险地发动了内战!宣战后,法兹拉夫大公与匈牙利国王拉斯罗迅速结盟,合兵攻击附庸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波兰大公国。

法兹拉夫与拉斯罗,一个是誓要为父报仇的大公,一个是刚刚杀父继位的国王,却又在正教的旗帜下结盟向天主教国家发动“圣战”……真是乱七八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纯粹是为了政治目的,但是国内愚民们仍然群情激昂地拿起农具当武器,浩浩荡荡地加入了“圣战”大军。

至于两西西里王国,它的实力可不容小觑,虽然没有威尼斯、热那亚两国那么富强,若论本土的人口与面积,两西西里王国却要比它们多得多,因此综合国力都居于意大利地区各邦最前列。

且说这一代的两西西里国王,便是已过世的法王路易九世之弟——夏璐璐一世。这个国王空有着富饶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却不好好治理,整天花天酒地,而且生性残酷,实行暴政。

于是还不用米海尔费心,两西西里的人民已经忍受不住了,发起大规模暴动,要将夏璐璐国王推翻。这便是后世西方史书上有名的“两西西里晚钟”。

除此之外,法国与英国,这时正处在历史上的“英法百年战争”前夕,关系日益恶化,两国军队剑拔弩张,甚至连教皇国派来的使者调解都效果欠缺,只勉强维持它们两个不打起来。

变故频繁,天主教各国自顾不暇,又以为已经十分衰落的东正教廷发动所谓“圣战”,顶多小打小闹。因此,对于东方的事情漠不关心。

趁此机会,东正一边的国家,迅速行动!

拜占庭帝国向拉丁王国发动猛攻,拜占庭骑士团与正规步兵、自发参战的民兵,浩浩荡荡开过去,拉丁王国措手不及,只得闭城坚守,危在旦夕!

西方天主各国,只有热那亚、威尼斯派出了海军,但是,他们两国一直不和,两支海军的首脑们居然就在开到希腊之后,便停下来吵架了!等到威尼斯海军中一名年轻提督——马可-波罗总算用他的个人魅力结束双方争吵,这时便传来了拉丁王国已被拜占庭大军踏平的消息。

另一边,伊儿利汗国、炎汉帝国虽然都声称支持拜占庭,却都没有派兵参战。

炎汉不出兵,却是理由充分——本国距离天主教各国太遥远。唯一一个比较近的是亚美尼亚,但属于伊儿利管辖,没本国的事儿。若是派陆军,无论取道俄邦还是取道高加索,都十分艰难;要派海军的话,炎汉水师又都在内河、内湖,开不出外洋。

对于协同圣战之事,炎汉朝廷好象很急迫的样子,连连派遣大鸿胪(西译“外交大臣”)郑文初、侍御使(西译“皇帝特级顾问”)房勉之等大臣,到拜占庭反映困难。

拜占庭为此事也急得不得了。米海尔皇帝的特使到过炎汉,见那汉军兵强马壮(赵矜把已经过一年严格训练与征战锻炼的精兵亮了出来,新建的部队藏着不给他们看),如此雄师不能来参加圣战,真是天大的遗憾!哎呀好遗憾呀,上帝!

但是上帝是不会帮忙的,还得正教各国和衷共济,给炎汉想个办法。于是米海尔便以拜占庭皇帝、东正教大牧首双重身份写了一封信,带给俄邦各国,要他们与炎汉捐弃前嫌,在炎汉军队出兵向西的时候,应提供援助并供应后勤——以主的名义,阿门。

稍后,拜占庭又公布了与炎汉新达成的协议:两国一起出兵巴尔干,拜占庭军队从南主打;炎汉军队途径顿巴斯公国,从北协助。盛产粮食的顿巴斯须得在主的面上,一同发兵,而且要保障后勤。汉军与顿巴斯军将在顿巴斯南部诸港乘船,开往巴尔干——船只自然也是由顿巴斯供应,因为汉军水师开不出来嘛!

“以主的名义”,果然是件累人的事!顿巴斯人叫苦不迭,但是谁让本国是个以富裕闻名的国家呢?不肯为主奉献的话,死后都要下地狱的。

为主奉献是应该的。不过,这负担未免也太重了!出人、出粮还出船……整一个苦力国家!不知道圣战究竟要持续多久?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终于,顿巴斯国中有人献了妙计,可以减轻本国的沉重负担。此计果真一劳永逸——那就是,帮炎汉挖一条运河,沟通伏尔加河和顿河。

的是妙计!从此,炎汉自己出兵、自己供应后勤、自己造船出海,不关咱们顿巴斯的事。

这妙计是谁出的?大公巴甫赫谛夫的亲戚与亲信大将——乌比留季卡伯爵。

乌比留季卡怎么想到的?有人给他提醒。

谁给他提的醒?在前往拜占庭的路上与乌比留季卡邂逅的炎汉使者房勉之。

两个人怎么会邂逅?若干黄金与丝绸搭的媒。

房勉之说了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无非就是一些体贴友邦的话儿,他可没有怂恿顿巴斯开运河,只说给乌比留季卡赠礼,是为了两国友好,需要地位尊崇的伯爵多多关照,以后每年以粮食换金银,少不了还有伯爵大人的好处。于是乌比留季卡大喜,两人融洽地交谈。房勉之谈到了在东方中国开运河极为方便运输的事,就这样适当地启发了乌比留季卡。

乌比留季卡不愧是伯爵,十分有经济头脑,于是便想到了开运河至少有两大好处:一、炎汉出兵参加圣战就不需要本国负担运送与后勤工作;二、今后的粮食贸易,有水运的话就轻松多了,自己可以多抽佣金。

本来,以房元度之前献给赵矜的计谋,曾设想到若是乌比留季卡没领悟过来,那么还要再给他启发启发。但是,君臣两人未免太小瞧乌比留季卡的智力了——他一点就明。

于是,这厢房勉之踏上使途,继续前往君士坦丁堡,那厢乌比留季卡已经向巴甫赫谛夫大公献策了。

国内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将乌莫斯基也没理由反对。毕竟乌莫斯基虽然擅长统兵,在经济头脑和运筹帷幄等方面就不如大公和伯爵,没有什么发言权。

顿巴斯开凿运河、炎汉协助开凿并准备出兵巴尔干之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伊儿利汗国虽然答应要全力参与圣战,但与教廷“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有所不同,伊儿利要的是“攘前必先安后”。

现今伊儿利虽然占据了富饶的两河流域和绝大部分波斯地区,又因与拜占庭结盟而没有了北面之忧,但是,西面有马摩克朝为首的西伊斯兰联盟,南面呢,是沙漠,但是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些王国和小酋长国。

因此当务之急,是扫平这些国家,统一阿拉伯半岛。

就在拜占庭出兵拉丁之时,伊儿利发兵二万,辅助攻击拉丁;发兵二万,往马摩克朝边境加强警戒;发兵十一万,分两路,一路沿着波斯湾向南,一路直指麦加、麦地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半岛!

半岛之上,小国林立,各自分裂斗争。于是旬月之间,虽然有一些国家英勇抵抗,先后都被悍勇的蒙古精兵扫平。

麦加、麦地那、萨那、亚丁、都法、苏哈、喀拉哈特……整个半岛上的重镇,一一沦陷。幸好这次伊儿利军对待伊斯兰教徒并不是太过残酷,投降不杀,不搞屠城。这可能是偏于伊斯兰教的大臣们,包括帖克笛亲王所起的作用吧。

(待续七十四回)

版本:7.0、7.1

日期:2004-08-06、2004-10-04

作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OICQ群:491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