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二人见机透假讯,三国合兵猎顽敌(上)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15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117回:二人见机透假讯,三国合兵猎顽敌(上)

话说乌达在德里苏丹国,后路被截断之后,尽力协助稳定局势,让汉军一边备战,一边协助生产。

海都在等待更好的进攻时机,按兵不动,这时德里朝内部因为巨大的压力,自己人惊慌起来,绝望、悲观的情绪垄断了朝野。苏丹肯克巴特只怕好日子已经不多,纵情玩乐,夜以继日;大臣们三心二意,没有几个奋然扛起抵御外敌的重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乌达与阿塞拜疆国王泰屯不仅要为本军的事情操劳,还得一直给德里君臣鼓劲,希望他们能够振作。泰屯是个直爽人,希望肯克巴特看在自己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千里迢迢赶来支援的份上,更看在真主的份上,好歹听一听意见,不要那么悲观颓废。但是,肯克巴特自小娇生惯养,和泰屯怎能有共通语言呢?于是,好话说尽,有一次泰屯终于忍不住,大骂肯克巴特,愤然出宫,领了本部人马,离开德里,往来路开回。

乌达急忙追赶,请泰屯冷静,终于将他劝了回来。不过,泰屯不愿再与肯克巴特见面,领兵离开德里二百多里外驻扎。

乌达虽然威猛,脾气却是宽和,举止持重,非同一般莽夫。故此,无论是甘巴速这样的粗人还是何安平这样的智士,尽皆十分相敬。要说现在泰屯最服气的人,第一个就是赵矜,第二个就是乌达,第三个……除了他自己也没别人了。

夏去秋来,炎汉国内酝酿为西征军解围之时,印度这边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乌达实在猜不透海都的打算,只见德里朝的人越来越没出息,心中怎不忧虑?朝中少数能征惯战的宿将,也因为看不惯国君和权臣们的样子,以种种借口,或是回归自己的领地,或是投奔郝如吉去了。肯克巴特倒还巴不得他们离去,省得在耳边咶噪!

这一天,乌达正亲自率领军士协助收割、打禾,一位德里朝民间人士——就是那位游说四国合兵的诗人阿米尔赫索前来拜访。

阿米尔赫索在军士指引下,寻到乌达,只见这位身材魁梧、声若洪钟的统帅,赤膊光脚,只穿一条长裤,束住裤脚,将四大捆稻子扛在两肩上,大步流星地往晒场走去。前前后后的将士们,全都是这副打扮,力气大的扛两捆,普通人扛一捆,一个个汗流浃背。道路边还有专门负责激励士气的校尉,高唱着何安平创作的歌谣,每唱一句,劳动的人就应和一声,真是一派紧张又和谐的抢收景象。

为什么要抢收?只因乌达担心海都趁着秋收之后出兵,就地取粮,大占便宜。阿米尔赫索也有此忧,故此来到这里拜访乌达以商对策。

一见汉军组织与协助农民抢收的景象,阿米尔赫索心底非常佩服。这本来是本朝官员之事,他们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要是等他们来组织,只怕粮食已经烂在了田里。

到了晒场,乌达放下稻捆,正要往回走,阿米尔赫索连忙打招呼道:“都督!”

这阿米尔赫索精通多国语言,学习能力甚佳,最近更着重于学习汉语,基本的会话已经不成问题。

乌达停下脚步,看清楚是谁,笑了一笑,先施礼道:“原来是阿米尔先生。”

阿米尔赫索慌忙一揖到底:“小民打扰都督了。”

乌达即请阿米尔赫索在稻捆上坐下,拿过两顶斗笠,一顶递给阿米尔赫索,一顶自己戴了。

两人谈起目前局势,皆摇头叹息。阿米尔赫索惭愧地说道:“小民原为拯救国难,不料带累了都督。”

乌达摆手道:“莫要如此讲!德里若不保,我炎汉亦危如累卵!同抗海都,你我便是一家人,不说外话!”于是请教道:“先生乃是智士,达所不及。敢问先生,于今之势……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阿米尔赫索道:“小民便是为此来见都督。”说着,往四周望了一望。

乌达笑道:“先生请讲!此处无有奸细,若非军士,便是朴实乡民。”

阿米尔赫索注意了一下四周,发现一个背对着这边休息的农夫有点蹊跷,但既然乌达如此说,也就笑了一笑。

乌达将自己担心海都派兵前来德里一带抢粮的忧虑说了,阿米尔赫索建议道:“都督所虑不差。可以如此这般——”

于是阿米尔赫索放低了一些声音,建议乌达将军队集中在比较接近海都军的德里西北一带,严加防备,至于西南面,离海都比较远,又有河流阻隔,就不必担心了。两人探讨着,那个农夫起身似乎要再去收割的样子,但转了一转,走到更近的地方躺了下来,似乎想要好好休养一下精神再说。

对于阿米尔赫索的提议,乌达有所疑惑,但是阿米尔赫索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强调自己对海都的研究和了解,保证海都一定不会偷袭西南部。乌达最后点点头:“先生所言,甚有道理,容达与众将相商。”

阿米尔赫索背对那个躺着的人,向乌达使了个眼色:“事不宜迟,都督还是快作安排!”

乌达早先已经将那人看在眼里,这时顿时醒悟,忙到:“说得是!料那众将也无异议,达这便号令各营军士,收毕即往西北移营。”

说罢,乌达大步走开,唤住偏将军郑通福,指手划脚吩咐了一阵。郑通福很奇怪都督今天的动作怎么这么夸张,但还是遵命传令去了。

十几天之后……

海都军骁将完颜思虎,引一支精悍骑兵,从德里西北五六百里外的海都军大本营出发,特意绕进德里西面的沙漠地带以隐藏踪迹,一番跋涉之后,才趁着凌晨未明之时,突然出现在德里西南面!途径一条河流,河上有桥,海都军一个突击,守桥军士措手不及,四散而去,虽然仓促中还想放火烧桥,但是火焰很快就被海都军灭掉。随后,完颜思虎立即率领这数千精兵,向着盛产粮食的地区汹涌扑来!完颜思虎之后,还有另外两名将军:忙吉特、石抹哈腊不花,带着万余骑步兵,跟随而进!

海都听了探子的报告,策划了这次出兵,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抢粮,更是为了派一军占领德里西南部地区,凭着当地刚收割的粮食足以立足;主力再从西北方大举进逼德里,一鼓作气将德里城拿下!

这时候,海都算算时间,估计南印度联军已经在动手了,正好两面夹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灭亡德里朝!这是必须抓紧的时机,因为海都军先前大反攻时所掠夺的粮草,至此已经所剩不多;至于通过阿富汗地区从本土腹地转运,则又被车臣军伙同当地剽悍不驯的刁民将运输线严重骚扰,本土的粮食难以运到。因此,在这机会与困难并存的处境下,海都决定以秋收为契机,一举攻克德里!

(待续本回下)

版本:7.0、7.1

日期:2005-04-12、2006-01-05

作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OICQ群:4916828

本节读者回应:(于mm.yhiu.com“风雪山头”)

牛奶泡电脑:印度版蒋干盗书?

人面桃花:乌达在印度也搞起大生产运动,看来我党我军的法宝在哪儿都能用。不改兄是不是想把乌达写成王震,来个“王震威镇大西北,乌达横扫北印度”?

沧海基石:原文“绝望、悲观的情绪垄断了朝廷。”——情绪又不是“微软”,怎么能“垄断”?建议还是改为“笼罩”看起来舒服。“朝廷”也似乎没有“朝野”更恰当。

面不改色:前者为修辞方法中的“拟人”,不改。后者改,“朝野”确实比较好。

小刀:三国?估计该是连同阿塞拜疆国王泰屯吧,不过,小弟有点奇怪,怎么这国王都远征万里,也忒猛了点吧。

面不改色:一点都不奇怪。中国御驾亲征比较少一些(其实也不少啦),西方君王的命更没那么贵重,就算最主要的帝国、王国,例如神圣罗马帝国、英王国,君主都是常常远征的。与成吉思汗同时代的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还曾经因为亲自进行遥远的东征而被弟弟篡了位,流落外邦。与忽必烈同时代的德皇鲁道夫一世、英王爱德华一世,加上法王菲利普三世,这几个都是经常亲自远征的。鲁道夫和他的继任者阿道夫、阿尔伯希特史实上打下了很大版图,他的帝国被后世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第三帝国恰好也有个阿道夫——阿道夫-希特勒)。爱德华经过亲征,奠定了英伦三邦统一的基础。菲利普于东征战役中死于北非,是被哈夫斯朝(突尼斯的伊斯兰王朝)苏丹孟塔西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