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回:统帅护民阻增税,将军度势订血盟(上)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517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118回:统帅护民阻增税,将军度势订血盟(上)

乌达、泰屯、檀尤腊加三军合力,将海都军偷袭部队一击大败,十丧其九。消息传来,民间欢呼雀跃,万众沸腾,德里君臣亦一下子换了脸孔,从苦瓜脸变为南瓜脸,乐不可支。

苏丹肯克巴特召见檀尤腊加,发了一笔吝啬的奖赏——因为肯克巴特顾着自己享乐,一打赏那些献来美女、珍宝的人就是百金千金,但对于奖赏将士,一向觉得是很不划算的开支。不过,对于官位还是不吝的,一下子就提升檀尤腊加为德里守备大将,总督首都与邻近地区的防务。

这样的政策,与炎汉的惜位不惜赏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在炎汉,除了极少数的特例(例如带着军队或族民来投奔的)以外,提拔文武官员除了要看能力,还要看功绩,即使能力很强,开始时也要从基层作起。就象房氏兄弟、邓毖。

又如木合它尔,这是一个维吾尔族人,其父带领商队走南闯北,木合它尔自小好武,长大了成为自家商队的护卫队长。有一次,商队听闻到炎汉做生意十分好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大有商业机会,于是老父组织了全班人马,前往安汉。那时正逢赵矜在搞全国巡行,一路上凡遇到皇帝车驾的商人无不惊叹,木合它尔亦受吸引,尤其羡慕虎贲将士的威武雄壮,到了安汉之后,毅然决定要投身军旅,一展抱负,将来也博得个封妻荫子!

一打听,如果加入民兵,则还要训练、还要等待预备役转正的机会,木合它尔可没这个耐性!正好乌达所部需要补充兵力,安汉方面派出了一批训练过的民兵前往,木合它尔也就辞别家人,跟随而去,直接到军前请求加入。

乌达颇会识人,一见木合它尔的体型与走路的姿态,已经知道是个可用之材。于是问道:“你是哪里人?”

木合它尔拱手道:“小民乃畏兀儿人,祖上迁移不定,家族今在沙州。”于是将自己的情况详细说了一下。沙州即敦煌,属于元朝边防重地,本来少有维吾尔人,只因海都统治西域,对乡民赋敛甚重,过年过节还要盘剥,故此木合它尔的家族宁愿搬迁到沙州去。

乌达听毕,笑道:“畏兀儿是元朝的叫法,维吾尔是我朝的叫法,尽管民间叫法不一,到了军中,都要按我朝的规矩。”

于是乌达令人试了试木合它尔的武艺,十分满意,直接任命为骁骑校尉。东征路上拔为裨将,这一战有功,再升偏将。

檀尤腊加虽有功劳,但一战之后就从一城之守变成了首都及附近地区的卫戍总司令,升迁得这样迅速,让他自己都十分惶恐。他虽然忠勇,却缺乏指挥大部队的经验,好歹还有自知之明,慌忙推辞。苏丹及权臣们却倚着汉军(包括阿塞拜疆军)当靠山,觉得提拔主动与汉军协同作战的檀尤腊加可以讨好乌达,缓和与泰屯的关系,故此一定要让檀尤腊加当大将。本朝宿将纷纷外走,现在也正需要一个有胆量的人来负责保卫首都。这样的话,苏丹与权臣们就可以抛开烦恼,继续沉缅酒色了!

原大将悉牟逸多陀虽然无功,但也无过,平白被降为副将,默默无言。

德里朝君臣一方面依赖东征军,继续醉生梦死,另一方面,又与东征军暗藏芥蒂,有着若干不满。刚打了胜仗,令到他们不满的事件就又多了一起。

这是因为,原来东征军来到德里朝之后,与肯巴克特苏丹约好,汉军镇守与协助生产的地区,原来是“十税五”——十成收获中官府取五成,农民余五成,现在改为“十税三提二”,即官府取三成,汉军取二成,农民依然余五成。可是现在丰收之后,苏丹与权臣们觉得农民还有油水可榨,想要提高税赋!

中国自古生产力发达,加上地大物博的原因,在盛世时的税赋相对是比较的。西汉初年将基本税赋设置为“十税一”,即官府只取一成,实行“藏富于民”,结果国家虽然轻徭薄赋而富裕得不得了。“文景之治”甚至还实行“三十税一”,民间殷富,连年丰收,而朝廷的存粮不必用于军事、赈灾,多得都大批大批烂在仓库里,钱也多得连年不须动用,连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西汉这个事例毕竟是世界历史上极罕有的,唐末、五代、宋朝时,苛捐杂税极多,上层士大夫穷极本领压榨,中国的下层人民生活得十分窘困,这一点与全世界下层人民都是一样的。但毕竟中国有着发达的经济,“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后世西方学者感叹道:“当时欧洲封建主的生活质量,还比不上中国东京看城门的卫兵”。在西方因为生活品质差,尽管有宗教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各种暴动仍是层出不穷。历史上的欧洲,“十税六”、“十税七”可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日本亦如此,甚至还有过“十税八”的——简直不让农民活了!

炎汉军事活动频繁,消耗巨大,学习古汉朝的“十税一”肯定是不行的,目前执行的是“十税六”,不过会补贴给农民相当于三成粮食价格的生活消费品,如油盐、棉麻、奶酪、干肉等,再贴一成现钱让农民有钱自购商品。因此实际上是“十税六补四”,相当于“十税二”。这就鼓励了农民多产粮食以供应军需,同时可以换回官府提供的物质与金钱改善生活。至于种植棉麻等非粮食作物的农民,也是国家取六成,返还三成消费品与一成现钱,另外四成可以自己进行再生产(如纺织成衣物),也可以自由贸易。今时的炎汉生产力水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业时代的高峰,国内的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军工业,产值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五成左右。由于建国时便有庞大的工匠队伍,之后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炎汉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目前已达“三五二”结构,这不是说农业就很差,而是因为工业力大大强于同时期的列国,由于工业品超乎本国国民生活需要,商业也就跟着发达起来。西方列国目前大多数则不过“六三一”左右。当然,这种适用于本时代的“国民生产总值”概念与后世的“国民生产总值”概念不尽相同,可也反映出了炎汉走向富强的一斑。

炎汉且不说,相比西方各国,印度是物产富饶的,又只实行“十税五”,下层人民本来还算好过得多。德里朝开国苏丹博尔邦之所以深受人民爱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现在,只懂得吃喝玩乐的不肖子弟,见人民活得还好,能不更挖空心思剥削么?

于是,德里朝君臣经过商讨,下令实行“十税七”,也就是从农民手中再取两成!这样的话,君臣们觉得,被汉军分去的两成利益又可以“补”回来,而且由于丰收,还有得大赚一把!

农民们本来满怀着改善生活的心愿,至此被泼了一把冷水。汉军将士闻讯无不愤慨,泰屯本来不想要再见肯克巴特,但忍不住还是约了乌达,进城直奔王宫。

外宫中,正在上朝,但是大臣们稀稀落落,只来了不到一半,苏丹自己没来,只让宰相乞利支代替理事。众臣一见泰屯怒气勃勃地与乌达并肩而来,尽皆惶惧,两腿发软但是不能逃走,只好上前相见。

有胡僧为译,乞利支问道:“大王与大都督光临,我们不胜荣幸!请问……有什么事吗?”

泰屯喝道:“什么事?!当初你们是怎么和我们约定的!”

乌达按住泰屯的手臂,摆摆手,不愠不火地问道:“近日贵国增税之议,敢问是何原因?”

见汉军大都督脸色虽平和,却颇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乞利支心底打了个冷颤,好在之前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慌忙应道:“我国不幸,西边遭遇强敌,东边又有饥荒,不得不多收一些,以便赈济灾民啊!”

泰屯大怒,吼道:“那么我的军士昨天遇到一队商人往西运粮,问知他们是从你们这里买了粮食,要运去港口,再装船前往马斯喀特,卖给正在高价收购粮食的伊儿利人!这要怎么解释!”

泰屯后面,几名阿塞拜疆将军怒目按刀,简直要把德里朝昏君佞臣们宰个精光的样子。乞利支的冷汗刷地一下就从额头往下流,结巴道:“那、那……那是……”

见宰相实在想不出好借口搪塞,旁边一个叫做加宝多的大臣机灵,忙陪笑道:“商人的贸易,是他们的自由,我国实在不知道他们要运去那里。今年丰收,我国当然也得卖掉一些粮食,换些钱来补贴国用。赈济的话,粮食还是充足的,请不必担心!而且,就算加税,托了贵军之福,农民的收入还是比往年多啊!贵军的份,我们则是绝对确保的,再怎么也不能让贵军挨寒受饿,放心好了!”

这一番话八面玲珑,说得哪方面都没有不妥的样子,还趁机讨好了东征军。泰屯与手下将军干瞪着眼,不知再怎么反驳。加宝多笑容可掬,连连行礼,礼多人不怪,泰屯不好冲着他发脾气,只得沉下脸,一言不发。

乌达身后,木合它尔闪出。这却是个通晓商业道理的人,加宝多的狡辩又怎能糊弄住他?只听木合它尔冷笑道:“我父亲便是商人,世代以经商为业,我从军之前也曾跟随父亲来过贵国,熟悉贵国情况。往年上代苏丹——尊贵的博尔邦陛下在位时,贵国的贸易品主要是香料、调味料、铁、黄麻、翡翠等,税收都有赖这些,却没有听说过转卖粮食的!今年东部大水,米价腾贵,贵国却不散粮赈灾、平抑粮价,反而压低价格向商人出售,换取现钱,这又是什么道理?总不至于让商人倒贴赔本,代你们运去灾区赈民吧?”

半路杀出个懂行的,加宝多大惊!木合它尔又说道:“至于国家的钱,用来加强国防、保护国民,本来也是不错的。可是,我怎么没听说贵国扩大军队、更换装备呢?”

加宝多一边擦汗,一边忙不迭地插口道:“有!有啊!我朝已经加大了军队编制,一旦要打仗,马上从民间召集就行了。”

这时乌达大笑。木合它尔呵呵一笑:“这话在熟知军事的大都督面前,恐怕说不通吧?光是藏兵于民,缺乏训练,缺乏武器装备,有什么用?这样就算‘扩军’十万人,到了海都军的面前只怕抵抗不住对方的一千人!”

加宝多语塞,木合它尔又道:“再者,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信誉。连商人都懂得这一点,贵国君臣怎不想想,只顾目前的小利,出尔反尔,失信于民,将来会是什么后果?”

泰屯的愤怒、乌达的威严,再加上木合它尔的雄辩,德里朝大臣们只得表示一定告知苏丹,取消加税的命令。

木合它尔不依,定要请肯克巴特出来,当面应承。泰屯不耐烦地哼道:“我们走罢,他若不从再来!”

于是,乌达、泰屯带了将军们离开,过后肯克巴特果然不敢不照办。消息再传出去,先前为加税而沮丧的农民们顿时又喜不自胜,乌达、泰屯仁悯爱民的名声传得更响了。至于肯克巴特君臣,对于汉军则是又爱又恨又怕又期待——爱的是有了他们还可以继续享乐;恨的是他们不让我们好好享乐;怕的是他们的实力与正义感;期待的是他们跟海都同归于尽,本国君臣从此福寿康安。

(待续本回下)

版本:7.0、7.1

日期:2005-04-13、2006-01-06

作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OICQ群:4916828

鸣谢:感谢面面教团崭露头角的新人——厄尔尼诺兄弟帮忙考证宋朝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