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关于本书为什么不用现代科技去对付古人》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615

外篇:《关于本书为什么不用现代科技去对付古人》

其实不是不用,而是不做不合理的运用。现代科技要搬到古代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本书中的科技是渐渐发展的。不发展是一个保守的极端,不合理地飞速发展又是另一个YY的极端,本书强调的是纵横捭阖的政治家、军事家气概,不是指哪灭哪的未来人气概。

本书的连载过程中,许多读者可能受了其它小说的影响,不断催促作者用枪用炮,但经过长久讨论后,内部参谋团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科技的发展,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如此,由于新来的没有看到诸多的讨论,不时仍有人提出使用现代科技打古人,于是又有下面的讨论:(这次广泛公布,希望辩论清楚之后不要再纠缠于这个问题了。★作者的立场是:以写出有趣的剧情为重,而不是以炮制出“指哪灭哪、天下无敌”的快感为重。)

————————————————

面不改色:在古代应用现代科技谈何容易!赵矜不过是个大三文科生,哪里能懂得那么多知识并付诸实用!不说复杂的,仅仅最简单的火药配方而言,随便去哪间大学找个大三文科生,问问他,十个得有八九个答不上来的。

八面威风:火药的配方,不要说文科生了,让我这个理科生说照样说不上来。看小说最反感的就是用现代科技去扁别人。好像回到未来的人全带着本百科全书,那些作者也不想想现代工业文明历经几百年才发展起来,发展初期所面临的问题,现代人有多少了解的?如果如此轻松搞定,那我们早就出太阳系了。

笑语神龙:近代西方摸索出的军用黑火药的精确配方是没多少人知道,但上过初中历史的人不至于一定都要不知道“一硝二炭三硫磺”吧?别拿你们自己举例,我也是文科生,我的同学中多的是随手能够画出早期蒸汽机原理图、随口能够讨论《相对论》或《量子力学》的家伙。炎汉本身的物质条件与周边环境之恶劣,足以令任何一个稍通战略的谋士皱眉。在民族成分复杂、意识形态多元的四战之地,异想天开的要在刻意压制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单靠“众志成城”来立国保身,还要有所发展——这不是最荒谬的YY又是什么?

面露欧哦:我的印象是“一硫二硝三木炭”。我是理科生,中学化学成绩优异,但是现在我们两个肯定有一个错了。还有蒸气机,我的同学里面能够画出的肯定很少。因为这个甚至不再当初的考核范围。

笑语神龙:很抱歉,因为太喜爱这部作品,实在接受不了作者的某些理由;又挨了不改老大一记闷棍(请将心比心一下被迫浮出水面的潜艇舰长的心情),所以我的语气未免失态。在此先向作者道歉,请不改老大大人大量,多多包涵!(鞠躬)

————————

面不改色:嗯,语气问题无关紧要。现在要讨论的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跑到古代,真能引起技术革命吗?我的意思倒不是说火药配方复杂得不得了,一般人一定不懂;而是说,就连火药配方这样最基本的问题,大三学生都未必会知道;何况诸多复杂的技术?难不成个个都是少年工程师?赵矜可不是象我们一样一堆人在网上找资料讨论,也不是带了本大百科全书回去查的!

而且,真的带了本大百科也未必能搞个技术革命出来。实际上的技术细节繁多,我们目前看起来小小的一点知识,历史上就不知道是多少技工或科学家,经过了多少实践或是实验,以多少心血加上运气才能得来的。就算真的用‘一硝二炭三硫磺’或者“一硫二硝三木炭”就配出了火药,造炮又是那么容易吗?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上面很搞笑地说到炮兵俱乐部的人都是残废人。但这不是单纯搞笑,直到《时空飞越》五六百年之后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了试验铸炮都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道理是要辨明的,我不希望本书的读者太过受别书影响,简单地以为将现代科技搬到古代是那么容易,就要求本书也这么做。须弄清楚,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懂得道理已经不容易,将道理转为实物,一样不容易。

以“一二三”配出来的火药,就能让火炮使用?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火药具体如何配法才适合使用和储藏、运输,使用时要如何装填、如何引爆,不经过大量实验是摸不出一套方法的。铸炮也是这样的,绝不是拿铜铁铸成个圆筒子就行,要如何防止哑炮、防止过热、防止炮身炸裂?远没那么简单!

能画出蒸汽机原理图,难道就等于能够造出实用的蒸汽机?其中差别有多大?相对论不仅你的同学能讨论,恐怕不少人都能,连我也能讲一些;但是,就算是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到了1280年,我倒要看他怎么推动时代去!你真认为爱因斯坦到了1280年能够提前引发技术革命么?我认为不能。爱因斯坦都不能,一般学生,哪怕教授,做得到吗?每个人已经适应了他的时代,爱因斯坦去到1280年,所能起到的作用不会比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培根强。培根做了那个时代的诸多实验,掌握了诸多经验,爱因斯坦去到的话必须适应那个时代来做研究,在解决那个时代的技术问题上只可能做培根的学生,当不了培根的老师。

活字印刷容易吧?但是想通其原理了,毕昇还穷极半生心血做实验才做出了真正可用的东西,而又经过了几百年才传到了西方。

指南针容易吧?全世界的人老早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了,但唯有中国人造出了指南针,然后经过了长达千年的历史才传到西方。我们现代人哪个不知道指南针的原理?但是让我们以磁铁为原料搞个指南针,有几个真有本事做得出来?

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就算要晓得其原理并不难,实用化地制作起来却是十分麻烦、复杂的!核裂变的原理,一般高中生也能知道一些(就象我们这些外行也可以讨论相对论一样),但全世界迄今还没有几个国家造得出原子弹!许多国家也有着许多人才、掌握了许多基础知识、拥有许多相关设备……但它们还是造不出来。

“懂得了原理”绝不等同于“做得出东西”,何况一个大三文科生不会象一个理科超博士一样懂得许许多多原理。

强敌环伺,所以要用现代技术压制?好,那就开发技术吧!等赵矜跟工匠们苦苦攻关把相关大小技术全部掌握,并且运气不错而没有在试验过程中驾崩,终于做出了能用的东西……国家已经不知道灭亡到哪里去了。

要说火药配方,炎汉倒是掌握了,信号弹的运用也就是在此之上的技术延伸。但是会配就等于能制造吗?别说造新的大炮,苍岭关上那两门旧炮还缺火药呢。硝石矿,那个时代是靠发现天然矿,只有当一个矿含量十分丰富,在历史上老早被当地人使用,就象波斯湾沿岸的人几千年前就在烧石油一样,才会被开发。炎汉又跑哪里找硝石矿去?运用现代的探矿技术?赵矜带了相关书籍去查了吗?他不查也知道原理?就算当真知道好了,我们现代探矿是要取样本然后用仪器设备、试剂等化验的,他有这些东西吗?没有的话赶紧开发相关科技,又要用多少年呢?

总之,★写文章如作舍道边,诸般写法,总有人看了高兴,也总有人看了不高兴。作者施行自己觉得有理的一套。一个人或一小撮人唤起强大技术优势的书并不少,喜欢那样的读者可以看它们去。众志成城就算也是YY,总比技术取胜要更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须知,我写本书若说有什么用意,就是想传达给读者一些振作、拼搏的精神,而不是教人轻松取胜、天上掉大饼、先天有优势的。我所赋予炎汉的一些优势,不过是抵消建国的劣势而已。现在本书进行到四分之一了,正因为赵矜努力经营而不是空想坐得优势、臣民也努力拼搏而不是寄希望于托君主之福,炎汉才成为了初具实力的国家,故事才不过刚刚开始。

什么不发展技术,那也是偏激之论。★谁说不发展?现在不是正发展着吗?难道作者每回每节都要报告一下炎汉的技术又取得哪些进展?读者不嫌烦的话我嫌烦。本书剧情本来已经很充实,再多细节的话只会乱糟糟的,你们不创作的人考虑到了没有?文中已经多处集中提到了技术进展的情况,够了!想想现在立国才多久?你们还真想要十年内完成工业革命啊?

————————

仰面长啸:关于技术的应用和进步,我倾向于同意不改的观点:单凭一个人——一个现代人,哪怕他本事再大,也很难改变一个古时代的技术面貌,何况赵矜是一个背景普通的大学生。

因为,★时代的技术面貌是构筑在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何况,就算你掌握了最精良的火药制造技术,也远远不等于你就能造出最精良的火器,因为这还关系到枪炮铸造、采矿、冶炼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又例:难道明白了相对论和原子裂变的道理,就能够造原子弹了吗??当年我国造原子弹,是建立在一定的工业基础上,由多个学科、多个部门协同奋战,众多科学家、工程师呕心沥血,来之不易的成果。

我本人是化学专业,自然对火药那玩意有较多的认识,但是我非常明白:单凭我的化学头脑,如果没有药品、没有仪器、没有原材料、没有跨学科的参考资料,恐怕连最基本的化学分析也没法做啊!!就算赵矜是个化学博士,也不可能让火器技术来个飞跃。要使炎汉能够技术飞跃、技术立国、技术取胜,也不是没可能。条件就是:一群科学家、工程师,一个研究所或者一所理工大学(当然包括它的硬体设施,如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还有教职员工),最好再加上一些相关的工厂,当然人员也是不可少,一同时空飞越到炎汉!!

最后,我的意见是:★一个人的时空飞越,他的文史方面的修养,绝对比他理工方面的修养重要得多,实用得多。

————————

人面桃花:支持不改兄关于技术的设定。我是学理科的,知道很多装备的原理,比如黑火药、玻璃、水泥等,但真正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却是很难的,不信教团的各位同仁们自己试试。黑火药、玻璃、水泥这三样东东是架空小说的作者们经常要用的,这三样真那么容易造?

以黑火药为例。黑火药的理想配方为硝石75%,硫磺10%,木炭15%,其制造工艺为:配方中的每种原料都要粉碎,硝石和炭的粉碎在装有青铜球的转鼓内进行;硫的粉碎在内衬皮革的木制研磨机内进行。粉碎操作可采用两组分粉碎法,如硫磺和炭共同粉碎,硝石和少量的炭共同粉碎,但决不可三组分在一起粉碎。三组分的混合在内衬皮革的转鼓内进行,转鼓内装木球而不用金属球以保证安全。混合成的药料喷少许水后即可用小碾子压成薄饼,压出的黑药饼经过带齿的铜辊粉碎成大小不等的药粒,用筛子筛除药粉及不合格颗粒,再进行光药,以除去药粒的棱角,使之光滑,再经干燥、筛选,按粒度大小分类,同一大小类别的药粒再进行混合,使质量保持均匀。这样黑火药制造完成,即便如此,离实战还相差很远。你总不能要炎汉的战士们都成为肉弹吧?用黑火药所制造的武器的储存、运输、装药大小、引信以及杀伤力的测算,这里面涉及多少数理化生的知识?

————————

结语:本书连载九十回,技术方面的讨论相当之多。而作者总的创作思想就是——不可不发展,也不可不合理地发展,要以适可的程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