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争 转
作者:清宵好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29

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素称湖北的南大门。赤壁山在赤壁市西北4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是一脉相连的长岭山。山上隆起的三座山包,头部的叫赤壁山,中间的叫南屏山,尾部的叫金鸾山。

登上赤壁山顶,站在屹立于临江绝壁之上的翼江亭里凭栏北望,江水滔滔。这里传说是周瑜当年指挥水战的哨所。长江对岸就是乌林(在今湖北洪湖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当年“火烧乌林”时曹操屯兵的大本营。不过那里早已没有了树林,只是一片江岸荒滩。

这又是一个存在争议之地,因为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前一二种争议最大。

其中一股最强大的声音说,赤壁古战场就在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西北约40公里的长江南岸,与江北的乌林相对。近代以来,“蒲圻赤壁”说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公论,其主要根据是:综合《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当年曹操南下的进军路线是:新野-----襄阳----当阳----江陵----赤壁。曹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初战失利,由华容道逃奔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而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乌林和位于湖北监利东北的华容古道与《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乌林之战及曹军败退江陵的路线等地形、方位完全吻合。唐宋以来,在蒲圻赤壁、洪湖乌林的岩缝、地下发现了当年大战的许多拆戟、断枪、箭镞等。最近几十年来,又在蒲圻赤壁的地下发现了刀、矛、剑、戟、斧、箭镞、铜镜、铜钱等文物千余件。经考古学家的鉴定,证实这些铁制兵器和铜镜、铜钱,都是东汉晚期的遗物。这些都是蒲圻赤壁就是当年赤壁----乌林大战的古战场的铁证。

第二种声音说,古战场在今湖北黄冈(黄州)西北。这种声音也是振振有词:曹操占领襄阳后,只是派曹仁进据江陵,他本人则率大军沿汉水直趋江夏(治所在今汉口),然后顺江东下,在今黄冈(黄州)赤壁一带与孙刘联军相遇。但此说难以成立。首先,黄州赤壁本名赤鼻矶,后来才被称为“赤壁”。《三国志》明明记载赤壁在长江南岸,黄州赤壁却在长江北岸。其次,如果赤壁----乌林大战的地点在今黄州赤壁的团风镇,那么,曹军既败,就应向北逃回许都或向西北退保襄阳,何必要往西南的华容道去受罪呢?再次,持此说者以北宋大作家苏轼(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写下的名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论据,认为苏轼写的就是赤壁古战场。但是,苏轼在《赤壁怀古》词中写得很清楚:“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分明是说,他只是听当地人有此传说,借此抒发对三国英雄的追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浪漫主义联想,岂能当作考证的结论?

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人们把黄州赤壁称作“东坡赤壁”,或者“文赤壁”;把蒲圻赤壁称作“三国赤壁”或者“武赤壁”。二者各具特色,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顺着赤壁矶头陡峭的石级直达江岸,仰望峭壁上的“赤壁”二字,颇感壮观。早在宋代,这二字就已镌刻在峭壁上了,已历经千年风雨的剥蚀和江涛的冲刷。在石壁上,还有一些字迹较小的石刻,都是历代文人雅士凭吊怀古时留下的诗文,大多已模糊不清了。不仅仅是中国文人喜欢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希腊人也喜欢,不过他们在雅典卫城的石头上所刻下的大多是他们自己的名字。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了整整八回的篇幅,大书特书了“赤壁大战”,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世界。他天才的想象力覆盖了史籍对此次战役简单的记载,让后来的人们信以为真,以致将小说与史实画了等号。同时,由于罗贯中历史地理知识不足,这一情节单元出现了许多地理错误。

赤壁究竟在哪里?罗贯中似乎并不清楚。第四十二回写曹操夺取江陵后,“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西连荆、峡,东接蕲、黄,寨栅联络三百余里。”曹军战线绵延近千里,大本营在何处却不明确。第四十五回写周瑜率领吴军“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曹军则在三江口西边。三江口位于今黄州赤壁以西50里的团风镇对岸,依此叙述,双方交战地点就在黄州赤壁对岸了。第四十八回又写曹操在大船上置酒设乐,“东视柴桑(今天的江西九江)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不禁横槊赋诗。这显然是来自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尽管叙述矛盾,但他显然是深受苏轼作品的影响,误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壁了。

另外书中叙述与赤壁相关的地点时,还有许多错误和混乱。过去的人们是看三国戏,听三国故事,读《三国演义》。只沉迷于华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了小说中的地理错误。在地图发展到“一目了然”的今天,具备高水化水准的读者,文图相对之下再重读它时,就能看到“赤壁大战”中的地理描写矛盾百出。这样的错误就不能不影响接受效果了。但是,尽管存在这些地理错误,“赤壁之战”的故事仍然洋溢着传奇色彩,闪烁着智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