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的大小
作者:清宵好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60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按照今天的测量方法来看,这艘宝船长将近138米,宽56米。一些学者认为如此巨型的木帆船在中国明代不可能出现。另外,有专家认为,明永乐年间,朱棣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其大小也不过宽63.96米,深37.20米,高35.05米。而大号宝船上仅船楼的面积就大大超过了它,从封建的宗法礼仪上讲,作为宦官的郑和乘坐似乎有僭越之嫌。不过以我的观点来看,朱棣的大殿不能简单与整个船比,要比也只能和主帅的船舱比,那样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再怎么大的船舱都不可能超过大殿的大小。且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宫殿的营造法式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而舰船则被视为海上的移动城池,属于军事设施的一种,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对此,有专家认为,大号宝船是存在的,但没有出海。郑明认为,大号宝船并不是一种实用的船只,它不应该是下西洋船队中的一员。那么大号宝船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他推测,大号宝船不被郑和使用,但作为皇帝御用的可能性很大。他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也只是一说,凡有书载都知宝船是“长44丈4尺,阔18丈”,虽说出海的船以二千料的为主,但这种宝船,要显示大明的威仪,既然有,断然不可能只是放在家里看的。

学术界对大号宝船“长44丈4尺,阔18丈”的尺度仍存质疑。有学者认为,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例不协调。“长44丈4尺,阔18丈”,长宽比大致为2.4666∶1,比例之小使“宝船”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方盒子,现存的中外船舶绝没有腰身如此之“粗”的,这也使人对宝船的形状产生怀疑。

根据史料《南船纪》(明•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沈棨著)、《三宝太监下西洋记》(明•罗懋登著)记载以及泉州等地出土的船体实物来看,中国古代海军舰船的长宽比在2.5~2.8之间,多属于宽短型。

宝船究竟有多大?这还有赖于实物考证。也有专家和文献说明,从木船的角度来看,这个比例是非常合理的,毕竟木船轻,不可能象现代的铁船那样狭长,那种狭长的型的木船,在海上经不起风吹的。即使是这个比例在船甲板船壁的厚度上,也要惊人的过到三十多厘米才能顶得住水浪的拍打。

南京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是目前国内已知唯一的明代官办造船基地遗址。1957年,有村民曾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出一根长11.07米的舵杆;1965年,又在遗址地捞出了一段长2.21米的绞关木,据专家考证,两米多长的绞关木,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操作,能够绞起500公斤左右重的铁锚。2003年到2004年间,物馆在对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作塘考古发掘时,又发现两根长度分别为10.1米和11米的木舵杆。但这些尚不足以精确推算出造船厂船只的准确规模,只能印证史料记载的明代海船的巨大规模。另外,南京宝船厂作塘深度为6米,而郑和的船多为尖底船,据此有人认为,宝船不可能是在此地所制。同样的,也有资料显示,以前中国有过大型的平底海船,但这些技术和资料都已经不传。故些,现在也只是的推测,没有定论。

具体尺寸按照英国学者米尔斯推算,宝船排水量3100吨,可载重2500吨。根据中国学者唐志拔计算宝船排水量应该达到5000~10000吨,而根据1985年集美航专、大连海运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作,按照造船原理和中国式木帆船营造法式将宝船复原后,核算最大好宝船满载排水量约22848吨,取之方型系数0.43,可载重982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