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节 印尼爪哇
作者:清宵好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14

王动做了很多工作,扎扎实实的做生意赚钱,赚了钱也回馈社会,比如办学,救灾,他的生意也确确实实方面了大家的生活,他出书是为了强调贸易可以富国。虽然永乐帝也觉得,“无农不稳,不商不富”有点道理,但对于商业能不能创造财富,明朝人有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此次王动得了皇上的许可到西洋做生意,没有什么明的白纸黑字的旨意。郑和其实是得了口谕的,他知道皇上的意思,想借王动这个人去西洋赚点钱,他需要钱,另外一个,王动的组织能力生意能力,也能够更好的展示大明朝的国威国力。

太祖皇帝说了,“惟不通商,惟止通贡”,这种“朝贡贸易”的做法是,各国派使以官方名义向明朝贡献方物,明朝则给对方以赏赐的方式,颁发其所需各种物品。朝贡使者所带进贡以外的多余物品,这些才可以与民贸易,进行互市。不过还有个限制,这种互市仅限于入贡的船舶,非入贡者不许其互市。明朝在太祖皇帝的时候便对各国都发放称为“勘合”的执照,而且以此限制进行朝贡的次数,故又称为勘合贸易。

王动的努力得到的回报是,以后朝贡那些不提了,那些使者带来的多余的可以互市的物品,只能与以王动为首的商人集团进行交易。另外,本来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宣扬明朝国威,邀请各国前往明朝贸易,他们同时就地也进行大量交易,用所载货物换取当地特产。当然了,这种贸易本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所以往往得不偿失,劳民伤财。王动加入后就不一样了,就地贸易也是有,但已经变成了采购和自主贸易的性质。

郑和对王动基本上是不表态,对于下西洋的事务,很多东西郑和会问问王动,主要是王动的有些观点,很实用,给郑和的感觉是,王动这人的诸多做法,既要面子又要里子,道义也是有实惠更不少。

龙牙门事件发生后,郑和批评了王动,周鼎和朱真,特别是朱真,因为朱真是第二次出使西洋。上次出使西洋,在爪哇岛,东西王之争,都已经闹到杀了郑和的人,郑和还是忍住了,把所谓的凶手带回了南京,这一举动得在国内国外都得到一致的好评。西洋诸国看到郑和的船队都怕,如果动武会给当地留下如同元蒙时期大国霸王的印象。

在龙牙门居然为了几个弃民,不惜动武,而对象是在当地有几百年历史的三佛齐国的子孙,郑和觉得这几位都太冲动了。不过王动可不象周鼎和朱真,王动马上就软软的顶了回去,“以大明天威,尚且有人不敬,可见西洋诸国表里不一,若不能惩戒一二,他日不是陈祖义,陈因陀,王罗摩”。郑和知道王动的意思,西洋诸国,看到郑和的舰队时,恭顺无比,舰队一走,有的地方对当地汉人又虐如奴隶。

爪哇国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郑和还是很担心,他担心的是永乐的对外策略,当初东西两王都是入朝进贡称臣,后来两王相争,西王得胜,误杀明朝兵士之后,又赔钱又道歉,还绑了人送去南京,这次回来有罪诏,赔钱的数目也定下了。那些个凶手,明朝虽然不杀,但事关国是,这个西王一定不会在意几条人命。皇上还过超然了,超然象个泥菩萨了,有时,适当用武还是有必要的。

满者伯夷王维克拉马法哈纳在等明朝郑和大人的到来,他也苦,好不容易把东王给灭了,做了老大,现在也有了好几个属国,但上面还有天王老子压着,好在,这个天王老子离的远。维氏早在永乐二年就上表进贡,永乐赐了镀金镀银的印签好几个,维氏要用,他下面的属国也要用。维氏也是郁闷,看了使臣去了大明朝的回来后,问及那里的风土人情,个个都不敢细表,结果郑和的船一来,这才知道,什么叫天上和地上。那镀金的印签制作之精美那就不用多说了,反正,爪哇国是没这个本事做的出来。

“杜板番名赌斑,地名也。此处约千余家,以二头目为主。其间多有中国广东及漳州人流居此地。鸡、羊、鱼、菜甚贱。海滩有一小池,甘淡可饮,曰是圣水,传言大元时命将史弼、高兴征伐闍婆,经月不得登岸,船中之水已尽,军士失措。其二将拜天祝曰:「奉命伐蛮,天若与之则泉生;不与则泉无。」祷毕,奋力插轮海滩,泉水随枪插处涌出,水味甘淡,众饮而得全生。此天赐之助也,至今存焉。。。”―――摘自马欢日志

王动很喜欢印尼这个地方,风景美,巴厘巴旦岛,可是全世界出名的旅游点。还有一点就是,印尼人口众多,很能生,资源丰富,到处是宝藏。当然这些来自后世的印象,等王动真的到了爪哇国,有点失望。

风景是美,但还是一种原始的美,最多也就是个木棚子,没有五六星级或是干净的休憩之外,人口多那是后世,这会这里的人大多还是信佛教和印度教,穆斯林不多,所以人口问题(穆斯林可以娶几个老婆,不限制生育,这才使得东南亚有些国家人口众多)这会还是很少,有个千户的地方,已经是大城市了,这里没有城没有廓,木屋挤在一起就是城,多些摊贩就是市,反正也习惯了,这几个国家都这样,从城的角度来说,爪哇要比暹罗逊多了,资源问题,这里应该很多,爪哇人现在还很少利用矿物,所以还有等王动来开发呀。

爪哇的国王在杜板亲自恭迎郑和,他心里清楚的很,这位大人可以随时决定爪哇明天是晴是雨,所以一定要捧好。

郑和到了杜板之后,在这修了个清真寺,王动开始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后来一问候显才知,这里的国王维氏有意把灵魂交给真主,所以郑和决定投其所好。郑和本人也是个穆斯林,做这种事也是功德所在,用宗教教化百姓是好手段,当然郑和愿意国王也愿意。而王动的意思是,不只是要建庙,还发送经文。

“爪哇国人三岁带刀,个个好斗,送给经文,可化其恶虐习性。”这是王动原话,听得几位大人有点不知所以然,这人好斗干卿何事,我朝经典又岂是这些番民能领悟的,王动笑而不语。

“於杜板投东行半日许,至新村,番名曰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此创居,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各处番人多到此处买卖。其金子诸般宝石一应番货多有卖者,民甚殷富。自新村投南船行二十余里,到苏鲁马益,番名苏儿把牙。其港口流出淡水,自此大船难进,用小船行二十余里始至其地。。。。”摘自马欢日记。

吴朝干等人在新村赶上了大部队,何玉把海上的战事一汇报,听得众人个个称快,何玉倒没居功,也把郑政推到了前台,说他提议把炮移到船舷一侧,对获胜至关重要,吴朝干的千里眼也是小立一功,当下个个都有封赏。

新村也是汉人多,一听得明朝的使臣又过来了,献酒献瓜果的不少,弄的郑和和爪哇国王维氏都很有面子。扎下行帐之后,吴朝干和郑政被王劝喊了过去。

“志法?表字志法,不象是个儒生。”王动问郑政。

“郑政私下以为墨家法学为王者之道,故取此表字。”

“呵呵,居然还有个法家的弟子。”王动笑了,看了看陈泽。陈泽是个四不象,跟着王动时间长了,什么家都没有了。

“来,志法,说说韩非、申不害和商鞅言论有何异同。”王动仿佛突然来了兴趣,要知道,王动自成名之后,很少参加什么诗会词会,更不会对什么释道儒,或是先秦诸子发表什么意见,没办法,他实在是不懂,但这个别人不知道,呵呵。

王动其实是深受刺激的,上回在京城搞厨艺比赛的时候,他已经够低调了,但免不了还是会介绍到他,结果别人介绍他的时候,很多人不知,当时楚王哈哈大笑,然后对着礼部的主事说“不识东家丘”。他也不知这个东家丘是什么东东,后来回家问绿柳,绿柳根本没当回事,张嘴就来,“东家丘指的是圣人孔丘,其西邻不知孔圣人,每每言及,以东家丘代称”,弄的王动很没面子。

看着今天王动居然有兴趣问这些,陈泽和张浩也来了兴致,毕竟听王动教诲的机会不多呀,特别是理论方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