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节 张浩班底
作者:清宵好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89

前些日子在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长眠于马来西亚及印度的中国先人陵园图片。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先人们,或因战事,或因病痛,或是自然归天。图片中外邦人也给予这些陵园相当的尊重,特别是在二战中入缅作战而埋身番邦的将士陵墓。在那些陵园和那些墓碑上面,在种种资料和名称的前面,特别是长眠于斯的先人的名讳前面都有一个前缀“唐人”。

看到这两个字一下让我感慨万分,前面行文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粗鄙无知,已经用了汉人一词,其实在相关资料里已经看到,一直到清末,东南亚一带都以“唐人”指中国人,以“唐山”代称中国,是故全世界到处都有唐人街。其实,真正到过国外的朋友都知道,唐人街在任何一国都只是针对外国游客而言,那些唐人街在异国他乡都有他们当地的名字,比如,新加坡的唐人街指的是牛车水一带。

有看过一个资料,前民进党之台湾“外交部长”曾用名陈唐山,真不知其父其祖为何以唐山之名冠于此子,此人惊异于新加坡人(东南亚一带自元朝起便有福建移民)会说台湾话,而新加坡人也奇怪,台湾人明明说的是福建话(闽南语)却自己不知。

写下上面这一段,是因为有年长华人司机问我“你从唐山来?”,这一句话触到了我心深处。

想起了李小龙的作品《唐山大兄》。

此后,小说行文。以唐人代汉人,为以前的错误道歉抱愧。

张浩早先在长沙府地时候,跟着父亲张晋湘跑前跑后,王动出现后。跟着王动跑前跑后。

如今到了占城,成了郡主附马,除了张姓的家人仆人以外。长沙府的一帮兄弟们都投靠了过来,特别是那些不大热衷于功名的人。

自王动从长沙发迹之后。长沙成了整个大明朝商业气氛最浓地城市,也是商人地位最高的一个城市。\\\\\\这也使的很多人并不以投靠张浩为耻,在张浩成了男爵之后,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府学里地那帮人就算了,三湘学堂的不用多说了,自已人,而天心阁,及岳麓书院都有人投靠了过来。这帮人先是从长沙府跟到京城。又从京城散到苏州和长乐,然后又有一帮人跟着他到了占城地新州。

除了董大和陈三十六这两斯混多年的朋友外,董大这个长史的官职可是费了点心思的,早早的董大也算是个有点家世的,也捐过功名。王动张浩做大了之后,他开始没有加入到他们一起,而是在长沙地方上当个小吏,同样的陈三十六也是如此。后来,长沙府里王动和谷王成了两个超然的势力,且勾结在一起地时候。这帮人便被很好的利用了起来,通过谷王的举荐,这些人都开始往上走。而王动进京搭上郑和之后,更多的长沙的官员开始到京城任职。虽然在各个部门级别都不高,但也开始七品六品的发展了起来。

这时,世家子弟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家势还不错的,家里马上就能帮上手,有钱出钱。有权的出权。还可以找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同僚同窗同弟子老师之后一大堆,反正一句话。往上爬。这会有人在背后支持,但你们自己、自家也要努力。

董大和陈三十六就是这样进入了朝庭地视野,他们两人混迹海外不是以商人的身分当然也不是去游学。在新洲,明朝真正能作主的只有那个龙山城堡,但一个明朝皇帝封的子爵不在明朝的境内,朝庭多多少少总是要挂记着。总要能有一些官员或是间谍或是随便什么人都人,在那里明的暗的在那里关注着。

当然,在大明朝,出国比王动后世难多了。第一没有交通不方便,陆路还说的过去,过了关卡就行,不过那通关文书就不容易搞了。海路一定要有船,大明领海之内是有不少船在跑,但不是国家挂牌地商船,就是水师地战船。====禁海后没有片帆可下海,除非你自己游着下西洋。第二就是各种各样的出国地资格问题。前面说过了,出门都要有个路引(介绍信),你还得带着户籍纸(身份证)。出国就更麻烦了,只一个,你出去干什么,就能找出很多理由把你抓起来。

你要出去干什么呢,做生意,不可以,大明朝按政府规定只玩朝贡贸易,所以你一个小百姓,想要出国做生意一定是不行的;游学,一来大明朝一些先进的东西不许在外面乱讲,二来你要学什么,这就不一样了,中华民族一向以老大自居,特别是在文化方面,所以你一个有点功名在身上的学生,最好的借口就是什么行万路读卷书之类,不过,这借口真的不大好用。

朱棣也不喜欢有人到处走动,特别是读书人,万一又能串一个党出来怎么办。他侄子死不见尸,这可是他心里永远的痛。

所以董大和陈三十六就在这种背景下到了占城,接受了张浩的邀请、朝庭的默许、郑和的安排、以及郡主的任命。这样一来,两人真的安心想在这折腾几年,做点事。毕业他们都是文化人,又在官场上混过,张浩还真的需要这样的帮手。

其他涉及到明寨管理方面,以及生意方面的人事安排,王动和张浩都不需要操心。张晋湘一直在帮他们选人。岳阳府潇湘记和三湘客栈里的老中小三个姓秦的中最小的一个,秦朝辉也被推荐到了占城。

小秦经历了王动收岳阳楼的全过程,王动的这些商业手段,对很多老臣子来说。最多就是佩服佩服。对于小秦这种大致以自学成才成长起来地员工,震撼呀,从岳阳楼开发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经过在三湘学堂短期的培训后,小秦进入了张晋湘的视野。被派到京城那帮忙。明寨不是个普通的村寨,那可是占城第一村寨。名义上有占城人在管着,实际只是给个职位。收份钱而已,还是要在自己人手上。小秦就是过去负责这一块地。负责那里明寨里的生意。

张保已经五十多了,这在大明朝算是年龄很大,可以养老的人了。可张家最小地儿子,他也是最疼。长沙张府里,张晋湘最信的过地也就是张保。张家最能干却又离父母最远的,同样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又是张浩。所以,张保领衔的一帮奴仆也进驻到了郡主府。

张浩的能力也是不差,不过在王动眼里。张浩差的是野心和坏心,对于一个做大事的人来说,在大明朝这种历史环境下,在张浩所处的环境下,一定要有。

王动鼓动占城修庙与郑和在爪哇修清真寺异曲同工,郑和当然支持,一听说此事,马上就去找了姚广孝。姚大人也支持。于是让僧录司提了个方案,报呈礼部和户部协助一下,圈了一个大名单出来。这样一来。王动地钱倒省了,朝庭在这方面还是很开通的,这种事不需要王动一商人掏钱的。其实也不需要王动掏钱,本来王动捐出的只是货值,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寺庙要修成什么样,什么人来修,王动都是有发言权的。那!!既然这样。这庙一定要来自大明朝的寺庙专司施工队来实施。

占城人民这会最开心的是王动的到来。呵呵,错了。王公贵族开心王动到来,好象又错了,他们不是因为王动来了开心,而是随着王动来的那些商船。船上有大量地侈奢品,而且相对于用中国铜钱卖,用银两买,商人们更喜欢用占城的特产来交换。

商会开发一个市场的时候,通常的程序是这样玩的。比如说占城的纸,你们没有纸是吧,那我就要把大明朝最低档最常用的纸先贩过来。写字是把,买堆白纸回去家。后来就变了,纸有了好中差了,有钱人就卖好些的纸。而且大量制作精美地本本进入了占城,让你写诗集也好,让你八卦也好,从多种彩色地纸,到超厚加了真皮封面的本本,这下让些富贵人家感觉到了什么是大明地气度。到后面,厕纸、纸币等开始使用,印有部落或世家标记的纸和本本开始在占城推开。王动的集体,发现了顾客,也区分了顾客,也培养了顾客。总之一句话,利益最大话。

占城这边的市场开发是全方位的,不只是纸。据说有个制鞋的公司派人去非洲做生意,此人回来说,那的黑人都不穿鞋,没市场。后公司又换了一人再去,那人回来说,那有个巨大的市场,不过先要让他们学会穿鞋。

占城目前就有这种尴尬,虽然有个明朝人搞起来的明寨,那里还有点明朝上国的气象。去过明朝京城的占城官员都知道,明朝京城富庶到什么样子。这有钱就不说了,可人家的生活质量也很好,特别是在物质方面。一想到这里,占城人马上又对明寨眼热了起来。那里繁荣的不只是物质文方面的享受,而是一种和谐,至少京城是一团合气。

负责明寨经济发展的秦朝辉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生意,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个大的项目,也正是因为占城人的尴尬才闪现出来的。占城人发现自己生活的物质享受方面不如明朝人,明朝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占城人有的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东西,你交这些东西给他们,不告诉他们是什么怎么用,他们抓破脑门都想不说的东西。这些就是大市场,巨大的市场。

秦朝辉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张浩,张浩又马上说给了王动听,趁着他在占城,有空帮你想,一定要好好用用。

秦朝辉的方案是建个生活馆,在那里展示明朝人的用度物品等,从你早上醒来到晚上你睡后,所有的要用过的物品,都在那里集中展示。

“IKEA”王动差点叫出来,秦朝辉的点子不错,后世全球知名的企业宜家就是这样全方位的来买你的家居用品的。这个点子不错,以后在很多地方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