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仙游记》第三卷8、刘少奇“泼冷水”
作者:碧薇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44

196o年初,主席在杭州读书的时候,**也在海南岛读书。读了近一个月后,**在掌握理论,进行初步思考的同时,开始了自己的调查研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9个省市,深入到基层调查实际情况。

196o年3月下旬至5月底,**为掌握第一手的实际情况,到天津、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上海、山东等省市视察工作。

196o年3月下旬,**视察天津。3月28日,**听取了**河北省委的汇报。

在谈话中,**就“大跃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向河北省委负责人提出了要求:要以农业为基础,各方面都要支援农业。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社会的生产水平,要看它用多少人搞饭吃,还剩下多少人去搞工业、运输、教育、文艺、科学等等。说社会分工,先是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分工。

他说:“你搞平调,人家不愿让你平调,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过渡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够。想不要社会主义阶段,跳到**去,光要不断革命,忘记革命展阶段论,这是不行的。必经的阶段,是不能跳过去的,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想过就过。生产关系的改变,要使生产积极性更高,能为生产力的展开辟道路。”

“要把物资调拨部门和财贸部门结合起来,组织各方面的协作。物资调拨部,实际上也是商业部。”

**沿京广线抵达了河南省,这是实现人民公社化最早的省份,也是问题比较严重的省份,尤其是在工业方面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上马”盲目追求高指标,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个省的农业展,而且危及到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

4月2o日,**同**河南省委书记处成员谈话。他说:“我主张不笼统地反对‘条件论’,要具体地讲。反对两条,一是不承认某些客观条件,一是不承认主观能动作用、主观条件。反“条件论”过分,就可能出现主观主义、不要条件、不要革命阶段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生转化,矛盾的统一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这里是强调条件,不能忽略条件。没有条件,矛盾就不能统一、转化和展。”

**告诫当地负责人说:“如果领导上不搞清这些道理,反来反去,就会走到另一个方面去。”

的确如此,从反冒进开始,到反“反冒进”,再到“大跃进”,不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矫枉过正”吗?

这次视察,**并没有沿京广线继续南下,而是从郑州拐弯向西,然后从西安南下四川。

196o年4月3o日,**抵达四川。当时,四川是基本建设投资比较集中的地区,上马的基建项目比较多,相应地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展。针对这一情况,**说:“由于形势造成的困难,工业区要做缓建的准备,暂时‘下马’,但必须保护好一切设备,一旦形势好转就要再‘上马’。”

就是说,“上马”不是不可以,是应该的,但要看条件,要看实际,本来国民经济就处于困难,再“上马”基建项目,势必加重困难形势,直至影响基建项目不可能顺利“上马”,甚至还会拉它“下马”。

在四川,**逗留了半个月,转而乘船沿长江,顺水而下,考察了未来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大坝坝址——三斗坪。

5月17日,**到武汉;5月21日,**经湖南、江西到杭州;5月23日,**到上海。第二天,**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

5月26日,**在全国机械工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上海现场会议上讲话。他忠告说:“要经常注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包括工资制度的调整,保证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展,保持群众的热情和干劲,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把群众的热情使得干干净净,总要保留一些,用完了就会走向反面。”

刚刚从上海回到北京,**又马上飞了回去。刚刚结束国际访问的周恩来,也急匆匆飞往上海。

**中央决定在上海召开一次紧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以解决已经非常严重的国民经济困难。

形势的确不容再继续乐观下去。高指标和“共产风”的热度居高不下,终于使国民经济在196o年上半年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出现了令人震惊的大滑坡。

196o年上半年,工业展的势头不仅没有按照年初预计的实现“继续大跃进”,反而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度越来越快,渐显控制不住的态势,到第二季度,钢从日产量连续下降,2o种主要工业品中有18种没有完成产量计划,占9o%,其中低于第一季度水平的有11种,高达55%;农业形势更加严峻,由于根据虚报数字增加了粮食征购任务,许多地方把农民的口粮都作为征购粮上交了国库,各地粮食供应日趋紧张,浮肿病日益蔓延,非正常死亡的现象越来越厉害。

新中国成立后,从未遇到过的大饥荒出现了,而且很难估量这次饥荒究竟持续多久。事实摆在人们面前,短时期内不可能迅扭转这一形势。

**在上海,先主持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有各大区、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一些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列举了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他在座谈会开始就明确地指出:“当前困难的形势非常严峻。最近半年以来,我们在工作中生了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有粮食问题,浮肿病问题,非正常死亡问题,事故问题,计划完成情况问题,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勇敢地提出了庐山会议没有纠正“左”的错误,对此感到有些缺憾:“大家一番热情,总想多一点,快一点,盘子摆得大一点,基本建设项目多上一点,许多同志主要的想法是这方面。一方面我们要敢想、敢说、敢做,但是还要实事求是,切实可靠、充分可靠,冷热结合。本来,去年庐山会议头一个阶段就想讨论这样一些问题的,想总结一下,得到教训,使以后这些事情减少一些,后来彭德怀问题一出来,这些问题丢到后边去了,庐山会议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庐山会议提出这些问题,有些同志是得到教训的,而有一些同志我看是没有得到教训,或者得到的教训很少。”

**指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代表中央承担了责任,同时也向各路诸侯提出了警告:“计划偏大,有些事情不那么切合实际,统计又不那么确实,有浮夸之风。这些问题的生,包括中央在内,中央的计划偏大,盘子安大了,要求过急了,敢想、敢说、敢做我们大提倡,报纸上也大登,实事求是这方面就登得比较少。中央跟你们共同负责。

这些问题如果继续下去,现在是一个指头,将来可以慢慢扩大,可以扩大到两个指头,三个指头的。这就是今天会议的意思。”

第二天,**仍然主持座谈会,在当时“大跃进”的急先锋柯庆施言后,他明确说:“现在群众能否撤换他们不满意的干部?我们有些代表选举流于形式。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很重要。特殊化不好,鉴于苏联的经验,我们要加以约束。”

**在会议上提出:“大搞基本建设,大搞水利,就是大搞积累。但要注意客观规律。大丰收大搞积累,小丰收小搞积累,大灾荒少搞积累,这是客观规律。大灾荒还大搞积累是违反客观规律。”

在这次座谈会的最后,**虽然要求大家认清形势困难的严重性,但还要打气:“今后还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要着重了解实际情况,着重实事求是。”

**毫不客气地、实事求是地将困难形势摆在了各路诸侯面前,原来头脑热的干部们,逐渐冷静下来,思想上开始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