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428

把宪宗之死和迎佛骨联系起来也无济于事。他很有决心地说:“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于是他“广造浮图、宝帐、香辇、幡花、幢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佛骨到京师以后“导以禁军兵仗、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富室夹道为彩楼及无遮会竞为侈靡”。先将佛骨迎入禁中三日后又出置安国崇化寺“宰相以下竞施金帛不可胜纪”1。

朝廷的各级官吏也贪污贿赂成风很多人用钱买官“自咸通之后上自宰辅以及方镇下至牧伯县令皆以贿取”2。有人买通宦官到外地去做节度使到任后就尽力搜括压榨百姓。这就必然促使阶级矛盾的激化。

封建社会固有的土地兼并问题到唐后期更为严重“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正反映了尖锐的两极分化。失去土地的农民加入逃亡户口的队伍朝廷把逃亡农民原负担的赋税转嫁到未逃亡的农民头上这样就更促使逃亡户口的增加。恶性循环的结果形成“乡闾屡困于征徭帑藏因兹而耗竭遂使从来经费色额太半空系簿书。缓征敛则阙于供须促期限则迫于贫苦”3。这就是说广大农民已经极其穷困无法再照旧生活下去;唐皇朝已经断绝了税收来源也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不能不铤而走险公开推翻唐朝政权了。

1 《新唐书》卷二o七《仇士良传》。

2 《资治通鉴》卷二五二懿宗咸通十四年。

3 《全唐文》卷八四六《崔烈论》。

第二节农民大起义浙东裘甫起义唐后期的农民反抗斗争不断有所展由零星的分散的反抗斗争逐步走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裘甫起义拉开了唐末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序幕庞勋起义猛烈地冲击了唐朝的反动统治黄巢起义使唐朝名存实亡唐朝终于被农民起义所埋葬。

唐朝后期江淮一带是朝廷主要的财政来源地。由于封建皇朝的横征暴敛这一带的贫苦农民很多被迫破产逃亡这正是促使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农民裘甫率领一百来人动起义先攻下象山(今浙江象山)继又屡败官军致使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地方官惊慌失措白天也紧闭城门。咸通元年(86o)正月裘甫起义军与官军大战于天台山桐柏观(在今浙江天台境内)官军大败裘甫乘胜攻破剡县(今浙江嵊县)。浙东观察使郑祇德重新组织力量卷土重来。义军又在剡县两边山谷拦塞溪水诱敌深入出其不意放水唐军被水淹没。这次胜利大长起义军的声威队伍很快展到三万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废弃唐朝皇帝的年号改元“罗平”铸印“天平”建立了农民政权。接着义军又破唐兴夺上虞下余姚进慈溪占奉化还据有诸暨、宁海官军接连败退毫无招架之力。

面对这种形势懿宗派前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取代郑祇德。王式要求增加军队有的宦官认为增加军队就要加大费用。王式反驳道:兵多可以迅取胜实际上是减少费用。如果拖延时日起义军势力展国家就会失去财政的来源地江淮一带。懿宗接受王式的意见下诏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兵赶往浙东。

王式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人物统治集团对他寄托很大希望起义军对他的到来也很重视。王式到达浙东后一面开仓济贫收买人心一面又整饬军纪加强戒备清除内部与义军有来往的官员。另外还招募在江淮一带的吐蕃、回纥人充当骑兵又调集“土团”(地主武装)与官军进行配合共同镇压起义军。

在对付官军的策略上起义军内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刘暀认为应西进浙西北取扬州占据石头城再南取福建把东南一带富庶之地都据为己有就可抗拒官军。王辂则认为像孙权那样割据于东南一带是天下大乱时的情况现在是国家统一割据难以成功不如据险自守“6耕海渔急则逃入海岛此万全策也”1。裘甫犹豫不决实际上放弃了刘暀积极进取的意见摆出了被动挨打的架势。

咸通元年(86o)五月官军对义军动大举进攻攻克宁海后占据海口阻挡义军逃往海上。六月官军进攻义军最后的据点剡县。官军打算断绝义军的水源义军竭力反攻三日八十三战义军虽然失利官军也损失惨重。最后经过决战裘甫等突围未成刘暀、刘庆等战死裘甫被俘送往京师斩。历时七个月的浙东农民起义在统治者剿抚兼施的进逼下最后失败了。

1 《旧唐书》卷十九上《懿宗纪》。

庞勋起义由于南诏的威胁唐廷于咸通三年(862)从徐州、泗州募兵二千人到邕州防守其中八百人驻守桂州。原定三年调换但过六年后唐廷还不准他们还乡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以经费困难为由拒绝派人前往替换。戍兵不能容忍遂杀死都将王仲甫公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领违命北归。

咸通九年(868)七月庞勋率戍兵北进朝廷表面上赦其罪实际上又准备镇压。庞勋兵行至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唐监军就打算设计解除他们的武装。山南东道节度使崔铉严密布阵准备消灭他们。这时庞勋才感到形势的严峻于是没有和敌人决战而是从湖南沿江东下经浙西进入淮南。

庞勋沿途吸收贫苦农民和逃亡士卒扩大起义军队伍同时制造兵器加强军备准备和唐军作战。十月庞勋攻陷宿州(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庞勋把所得财货分给众人取得了宿州百姓的支持参加庞勋队伍者数千人。接着庞勋兵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城内百姓盼望庞勋攻城推草车堵塞城门然后焚之庞勋很快攻破彭城崔彦曾被俘城中参加庞勋队伍者一万余人。庞勋募兵农民踊跃应募“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皆断鉏(锄)而锐之执以应募”1。在这种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庞勋不是勇往直前推翻唐朝反而对朝廷抱有幻想上表要求皇帝授以节钺。

十一月懿宗诏以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共同进攻庞勋义军。康承训还要求沙陀、吐谷浑、鞑靼、契苾诸酋长率众随同前往懿宗也表示同意。

十月戴可师率官军三万人与义军战于都梁城(今江苏盱眙东南)。起义军先放弃城池继又乘官军得空城立足未稳在大雾天气突然反攻官军大败戴可师被杀传徐州。义军的胜利震动很大淮南的地主官吏纷纷向江南逃跑。庞勋则自认为无敌于天下骄而轻敌一些与庞勋同在桂州起义的老兵也自认为功大资格老不守军纪影响和群众的关系。淮南节度使令狐綯为了不受攻击表示愿为奏请节钺。庞勋又生动摇对朝廷寄托希望希望能够得到节度使的官职像其他藩镇一样割据于徐州有一个合法的地盘。

咸通十年(869)正月康承训率唐军七万余人屯徐州西南的柳子(今河南永城东南)之西从新兴(河南永城西南)到鹿塘(河南永城南)三十里布阵备战对徐州形成威胁。二月义军将领王弘立率军三万人夜袭鹿塘寨由于王弘立轻敌准备不足结果损失极为惨重牺牲两万余人王弘立仅以身免。三月康承训又与义军在柳子数十战义军都未取得胜利。在此情况下庞勋才对朝廷放弃幻想彻底决裂杀了崔彦曾及监军张道谨、宣慰使仇大夫、僚佐焦潞、温庭皓等所俘唐官员。同时告其众曰:“勋始望国恩庶全臣节;今日之事前志已乖。自此勋与诸君真反者也当扫境内之兵戮力同心转败为功耳。”1广大群众热情支持庞勋又有三万人参加义军队1 《资治通鉴》卷二五o懿宗咸通元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五一懿宗咸通九年。

伍。

庞勋留其父庞举直与许佶留守徐州自己率军西击康承训。由于康承训事先得到消息早有准备致使庞勋又遭重大损失牺牲数万人被迫退回徐州。咸通十年(869)八月唐军进攻宿州驻守宿州的义军将领张玄稔是唐军的降将这时又背叛义军降唐。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庞勋再次留庞举直、许佶守徐州自己引兵而西袭击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又南袭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都没有取得胜利。庞勋打算再回徐州不料徐州已被唐军攻陷庞举直、许佶已经牺牲。同时唐军对庞勋也穷追不舍最后在蕲县(安徽宿州南)一战庞勋战死义军失败。

庞勋起兵其初只是唐军的兵变但它具有农民反对服兵役的内容。后来随着大量农民的参加兵变逐步转化为农民起义成为唐末社会危机的反映。唐朝虽然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更大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所谓“唐亡于黄巢而祸基桂林”1正说明后来的黄巢大起义与庞勋起义有着必然的联系。庞勋起义对唐朝统治者的冲击为进一步大规模农民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庞勋起义的经验和教训也为后来的农民大起义提供了借鉴。

王仙芝起义唐军虽然镇压了裘甫起义和庞勋起义但各种社会矛盾都没有解决潜在的社会危机仍在日益加深。乾符元年(874)正月翰林学士卢攜向僖宗上表道:“关东去年旱灾自虢至海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贫者硙蓬实为面蓄槐叶为斋;或更衰羸亦难收拾。常年不稔则散之邻境;今所在皆饥无所依投坐守乡闾待尽沟壑。其蠲免余税实无可征;而州县以有上供及三司钱督趣甚急动加捶挞虽撤屋伐木雇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费未得至于府库也。或租税之外更有他徭;朝廷傥不抚存百姓实无生计。”他要求停征欠税再加赈济。僖宗虽然接受意见但所诏令“有司竟不能行徒为空文而已”1。由此可见僖宗根本无力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僖宗束手无策。所以“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变;“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的问题必然更加社会危机的展。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又“无所控诉”的时候“相聚为盗所在蜂起”2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乾符二年(875)五月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东北)人王仙芝于濮阳(河南濮阳西南)聚众数千人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并布檄文指责官吏贪污者很多赋税很重赏罚不平号召广大农民起来造反。六月王仙芝及其同党尚君长攻陷濮州、曹州(治所在今山东定陶西南)众至数万人。冤句(曹州西)人黄巢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王仙芝与黄巢都曾以贩卖私盐为业。黄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在他看到唐朝政治**面临末日的时候遂放弃进入仕途的念头与其本族兄弟八人还有其外甥林言等参加王仙芝的起义军队伍。由1 《资治通鉴》卷二五一懿宗咸通十年。

1 《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诏下·赞》。

2 《资治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元年。

于起义军的反压迫斗争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2。

十一月农民起义军“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3。面对起义军的迅展僖宗慌忙下诏命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等五军节度使和监军对义军采用软硬兼施的两面手法既实行军事镇压也兼及招抚。十二月王仙芝进攻沂州(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平卢节度使宋威主动要求讨伐王仙芝僖宗当然同意遂命他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并赐禁军三千人甲骑五百名同时指挥河南地区藩镇参加镇压起义军的军队。

乾符三年(876)七月宋威与王仙芝战于沂州城下王仙芝因作战失利而远离沂州宋威找不到王仙芝遂向皇帝奏称王仙芝已死并遣散各地军队自己回到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西北)。正当朝廷庆贺胜利的时候王仙芝又突然出现一如既往地在各地活动。八月王仙芝攻陷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直接威胁东都洛阳。接着王仙芝又进逼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更接近洛阳。统治集团惊恐万状僖宗急忙调忠武节度使崔安潜兵镇压并命昭义节度使曹翔保卫东都宫、左散骑常侍曾元裕守东都还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守汝、邓要路又调邠宁节度使李侃、凤翔节度使令狐绹守陕州、潼关。可见京师长安也受到震动了。

九月王仙芝攻陷汝州生俘刺史王镣。“东都大震百官脱身出奔”3。有产之家也都“挈家逃出城”。僖宗感到形势严重遂下诏“赦王仙芝、尚君长罪除官以招谕之”1。但王仙芝不如理睬很快又攻陷阳武继攻郑州。因在中牟遭昭义监军判官雷殷符的袭击遂又南攻唐州、邓州。十一月又攻陷郢州、复州。十二月又先后攻克申州、光州、寿州、庐州、舒州、蕲州等地。淮南节度使刘邺束手无策请求救兵僖宗命感化节度使薛能选精兵数千人前往增援。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王仙芝起义军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广大地区所向无敌使唐朝统治者上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最初自告奋勇与起义军为敌的宋威也失去昔日的勇气他总结康承训镇压庞勋的教训说:“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2这种对起义军的观望态度遭到宰相郑畋的猛烈抨击僖宗不得不罢了他的官。

王仙芝进攻蕲州时朝廷内部经过激烈争论僖宗最后批准蕲州刺史裴偓的建议对王仙芝实行招降。王仙芝率黄巢等三十余人入城朝廷派宦官授王仙芝以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并赠予大量财货。在王仙芝甚为喜悦的时候黄巢等人却甚为不满。黄巢怒不可遏地说:“始者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赴左军使此五千余众安所归乎!”同时还打伤王仙芝“其众喧噪不已”1。王仙芝感到众怒难犯未敢受命但从此王仙芝与黄巢分道扬镳各自行动了。

乾符四年(877)正月王仙芝攻破鄂州。七月王仙芝、黄巢共攻宋州因作战失利而撤围远去。八月王仙芝又先后攻下安州、随州生俘随州刺3 《资治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元年。

1 《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

2 《资治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三年。

1 《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

史崔休徵。接着又转战于复州、郢州等地。十一月驻兵于邓州的唐招讨副使、都监杨复光对王仙芝再次招降王仙芝遣尚君长前往接洽又被唐朝廷起用的宋威于中途劫取了尚君长。十二月宋威向僖宗奏称是在颍州作战时生俘的尚君长杨复光又揭穿了宋威的谎言。二人争功求赏心切互不相让僖宗派人查处也难明真相结果尚君长被杀迫使王仙芝继续与唐军进行战斗。

乾符五年(878)二月唐招讨使曾元裕于黄梅和王仙芝义军进行决战结果王仙芝战败被杀余众在尚让率领下参加了黄巢的队伍。

王仙芝是唐末大规模农民战争的起人他主张“均平”对动员群众反抗唐朝的黑暗统治起了推动作用他是唐末农民战争初期的领袖人物。但由于他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经不起高官厚禄的引诱一再动摇影响内部的团结致使起义军分裂最后战败牺牲延缓了起义军的展和壮大推迟了唐朝统治的灭亡。

黄巢起义乾符三年(876)十二月黄巢与王仙芝分兵行动以后第二年二月即攻克郓州杀天平节度使薛崇。三月攻陷沂州。七月又与王仙芝共攻宋州在作战失利后又单独南进蕲州、黄州因受唐军阻击于十一月又北进匡城、濮州僖宗命颍州刺史张自勉率诸道兵镇压起义军。

乾符五年(878)二月尚让率王仙芝余部归附黄巢后称黄巢为冲天大将军废唐僖宗年号改元王霸设置官署建立了农民政权。这时僖宗又用招降的办法以黄巢为右卫将军令就郓州解甲黄巢置之不理。三月黄巢自滑州进攻宋州、汴州继又攻卫南接着又攻叶、阳翟使东都受到威胁。僖宗急忙调河阳兵千人赶赴东都又调驻兵荆、襄的曾元裕到东都还命左神武大将军刘景仁为东都应援防遏使统率河阳、宣武、昭义三镇兵守卫洛阳。同时还加强洛阳外围重要据点的守备。

黄巢没有强攻洛阳使统治者出乎意料地突然挥戈南下横渡长江相继攻下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等地。八月黄巢兵向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受阻后转进浙东开辟了七百里山路进入福建。十二月巢军攻下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逃走。乾符六年九月黄巢攻克广州俘虏广州节度使李迢。在广州期间因起义军多是北方人不能适应广州的气候因病而死者不少。黄巢根据部下建议转进桂州然后沿湘江而上。在取得潭州全歼守敌的胜利以后尚让乘胜进逼江陵。面对号称五十万众的起义大军江陵的唐军不满万人。荆南节度使王铎不敢交战留其将刘汉宏守江陵自己率众走襄阳。王铎去后“汉宏大掠江陵焚荡殆尽士民逃窜山谷会大雪僵尸满野”2。十几天后起义军才到江陵。由此可见唐军在镇压起义军的同时还在继续残害百姓激化阶级矛盾。

乾符六年(879)十一月起义军兵向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与江西招讨使曹全晸联兵于荆门阻击。刘巨容伏兵于林中曹全晸出兵迎战佯败而退诱起义军至伏兵处起义军突然遭到袭击损失惨重。黄巢与尚让2 《资治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三年。

整顿队伍渡江东走。有人劝刘巨容穷追黄巢刘巨容则认为起义军被镇压后他就无处挥作用从而不被重用;若使起义军继续存在他还可以有用武之地有求富贵的机会。于是黄巢军从容东去。由此可见在阶级矛盾全面爆的时候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仍然有增无减。

黄巢过江后先后转战于鄂州、饶州、信州、池州、宣州、歙州、杭州等15 州之地众至二十万人。

广明元年(88o)五月黄巢屯兵信州淮南节度使高骈又用招降的办法表示愿为黄巢求请节钺欲使黄巢归附于他。这时昭义、感化、义武等军都已到达淮南高骈不愿他们分享其功遂向朝廷反映他很快即可平定起义军请求其他各军返回原地。僖宗同意他的意见。黄巢知道各军离开淮南后立即和高骈开战高骈大败黄巢又一次声势大振。七月黄巢自采石北渡长江进击天长、**。高骈自认为势单力薄不敢出战。故在严加防备的同时又上表朝廷告急。十月巢军攻陷申州又相继转战颍州、宋州、徐州、兖州等地。所到之处官僚地主四处逃亡。十一月黄巢破汝州自称“天补大将军”并向官军宣称:“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1显然这是把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僖宗意欲分化瓦解唐朝廷与地方的力量。

面对黄巢逼近东都僖宗急忙召宰相商讨对策当有人提起要重视安禄山入关迫使玄宗入川的教训时僖宗极不愉快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命观军容使田令孜、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右军步军将军王师会、左军兵马使赵珂等人负责防守潼关。黄巢很快攻陷东都挥戈西向。

张承范等人所率的神策军多是平时募集起来的长安富豪子弟他们往往贿赂宦官取得军籍以求厚赐。现在出征打仗都与家人相聚哭泣许多人以金帛雇贫人代行。这样的军队当然没有战斗力。十二月初张承范率二千人赶赴潼关黄巢军也已抵关下。张承范与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齐克让共守潼关。齐克让初战失利败退关内。黄巢乘胜破关兵向长安。巢军逼近长安僖宗在田令孜所率五百神策兵的保护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离长安。

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帅文武数十人迎黄巢于霸上起义军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市民夹道聚观。尚让向市民宣布“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1。起义军碰到贫者往往赠与财物;对唐朝的官吏则多杀之特别是唐宗室更是得之者皆杀。

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改元金统。黄巢下令“百官诣赵璋第投衔者复其官”2。但宰相豆卢瑑、崔沆左仆射于琮右仆射刘邺太子少师裴谂御史中丞赵濛刑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汤等人拒不从命均被义军捕杀。将作监郑綦、库部郎中郑綦仇视起义军又无可奈何只得举家自杀。张直方表面投降暗中又与唐官吏过从甚密也被黄巢杀死。

中和元年(881)正月僖宗到达成都。二月就任命凤翔节度使郑畋为宰相兼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畋是坚决与起义军为敌的死硬派僖宗南逃后关中各地还有唐军数万人他派人到处联络想把这些军队组织起来对抗黄巢。他还约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共同讨伐黄巢军。1 《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僖宗乾符六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五四僖宗广明元年。

当黄巢派人对他进行招降的时候他又杀了黄巢的使者以示决不投降。四月唐各路大军逼近长安黄巢主动放弃长安移军霸上。唐军入城后肆意抢掠秩序混乱黄巢乘机反攻入城唐军溃不成军死者十之**程宗楚、唐弘夫均被义军所杀。这次胜利又大长了起义军的声威。黄巢再克长安后并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彻底消灭唐军残余势力而是仍然仅据有以长安为中心的部分地区。这样势必不能持久下去。

中和二年(882)四月以中书令兼诸道行营都统王铎为的各路唐军又逼近长安起义军所辖地区仅只长安到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一带。由于人口增多生产也受战争的影响粮价大幅度上涨斗米值三十缗钱。九月黄巢的同州防御使朱温向唐投降更增加了大齐政权的困难。十二月沙陀领李克用率军四万人自河中渡河到关中同州。中和三年(883)二月李克用与其他唐军和起义军将领尚让十五万之众大战于乾阬、梁田陂一带结果起义军失利损失数万人。在东西两面受敌的情况下李克用又不断派人潜入长安在暗中捣乱。黄巢感到形势颇为不利遂兵三万人扼守蓝田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

中和三年(883)四月黄巢与李克用等唐军在长安激战以后撤出长安经蓝田、商州东去。五月黄巢军名将孟楷进攻蔡州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接着又攻陈州。由于陈州刺史赵犨早有准备加强城防存积粮草多募勇士大大提高了陈州的防御能力故而起义军初战不利孟楷牺牲。十二月赵犨求援于邻道许州节度使周岌、武宁节度使时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即朱温他降唐后僖宗赐名全忠)都出兵增援。这些援军仍然不及黄巢军力强大他们又共求救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中和四年(884)二月李克用率蕃、汉兵五万人自陕、河中渡河而东向陈州进。

李克用会许、汴、徐、兖各路唐军于四月攻克黄巢在陈州以北的据点太康又攻陷黄巢在陈州以西的据点西华黄巢被迫退军故阳里。陈州也就解围了。五月黄巢向大梁转进朱全忠向李克用求援在中牟北一战起义军战败尚让向时溥投降。黄巢余众不足千人东向兖州。六月黄巢与少数义军到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自感势单力薄难有东山再起的可能遂自刎而死。黄巢死后虽然还有他的侄子黄浩领导其余部继续进行反唐斗争但也为时不久最后失败。

轰轰烈烈的黄巢大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黑暗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起义军始终在战争中生存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就唐朝来说僖宗政权虽然摇摇欲坠但仍然得到各地方势力的支持。由于黄巢得此失彼朝东暮西故没有彻底摧毁唐地方政权与军事力量仍然是唐政权存在的土壤;同时还有沙陀李克用等军队的支持以及在关键时刻朱温等义军将领的投降等都促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黄巢起义失败了但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起义军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黑暗统治在很多地方惩罚了罪大恶极、民愤很大的地主官僚大长了劳动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志气大灭了地主官吏的威风。唐朝政权虽然继续存在但已名存实亡实际上成了藩镇手中的傀儡。

王仙芝、黄巢起义是唐末大规模农民战争的两个阶段。王仙芝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虽然不是把“平均”当作革命口号但它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的愿望。因为封建社会的财产占有不均和赋役负担不均都是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正因为如此虽然是通过起义军领袖的称号曲折地反映出来的农民要求也是极为重要的它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农民革命斗争前进了一步。黄巢起义军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也是历史上所少有的。这说明不管从深度或广度上唐末农民起义军都对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2附表:唐世系表■2 《资治通鉴》卷二五四:僖宗广明元年。

第十章封建经济的展第一节阶级关系的变化隋代的士族门阀隋唐时期的阶级关系主要还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关系。

地主阶级包括皇室、贵族还有士族门阀地主和庶族地主两个阶层。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内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士族门阀的衰落及其退出历史舞台。

隋代的士族门阀是魏晋士族门阀的继续和展。自东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士族门阀到了东晋展到了极盛时期。南北朝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隋唐时期是士族门阀的最后阶段。

隋代的士族门阀在社会上仍然占着很重要的地位。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在多数士族的支持下取得政权的。

杨坚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关中的望族之一。他的父亲杨忠是随周太祖宇文泰进据关中的功臣。因宇文氏在北魏的地位并不十分显要故而他不得不依靠关中士族还有6续进入关中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隋文帝正是在这些士族的支持下取周而代之的。隋文帝在和皇太子的对话中明显地透露了这个问题。怀州刺史卢贲因居功自傲使隋文帝颇为不满。皇太子杨勇道:“此辈并有佐命之功虽性行轻险诚不可弃。”隋文帝曰:“我抑屈之全其命也。微刘昉、郑译及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此。”1隋文帝提到的这些人郑译、卢贲是山东郡姓柳裘、韦謩(与柳裘等共助隋文帝夺取政权者)是关中大姓。皇甫绩的外祖是韦孝宽韦孝宽是关中大姓皇甫绩也不会例外。至于刘昉虽非名门士族但据其家世也不会是寒门。隋文帝在这些人犯罪的时候还多加迁就可见他们和隋文帝的关系十分密切。隋文帝说若非这些人支持他不至于做皇帝确是肺腑之言。

在隋朝政权中士族官员也有重要地位。开皇年间被称为“四贵”的杨雄、高颎、虞庆则、苏威都是士族。高颎是世代公卿之后渤海名门望族;苏威是关中大姓;按虞庆则的家世至少也应当是士族中的低门;杨雄是皇族。这说明开皇年间的士族在政治上还是举足轻重的。

另外作为关中郡姓望的杨素更是家世显贵权大位尊。隋南伐陈时他为行军元帅因功封越国公。后又为宰相很受隋文帝重用故而他的政治地位崇高经济实力也十分雄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颇能左右时局。大业年间虏姓士族的宇文述关中郡姓的裴矩江南士族的虞世基等都是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由此可见隋朝政权中的士族门阀势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由于士族势力的强大门第观念也影响深远。元孝矩是虏姓士族望隋文帝“重其门地娶其女为房陵王妃”1。后来房陵王杨勇做了太子当然1 农民起义部分的编写参考了李斌城主编的《中国农民战争史》(隋唐五代十国卷)有关部分。还对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有所借鉴。

1 《隋书》卷三八《户贲传》。

元孝矩女就是太子妃了。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的崔儦因其“世为著姓”越国公杨素“重儦门地为子玄纵娶其女为妻。聘礼甚厚”1。这些都是门第观念在婚姻关系上的反映。

更有甚者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地爆的时候还有些人不敢冲破门第观念的束缚。大业十三年(617)十月巴陵(郡治在今湖南岳阳)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人眼看隋炀帝政权朝不保夕欲起兵反隋。大家共推董景珍为主。董景珍推辞道:“吾素寒贱不为众所服。罗川令萧铣梁室之后宽仁大度请奉之以从众望。”2后来果然是萧铣做了领。萧铣是侨姓士族。在农民起义遍地爆的时候人们的门第观念还如此浓厚唐代士族仍然有相当的社会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唐代的士族门阀隋代的士族势力虽然还相当强大但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也遭到削弱。例如杨素权大位显独揽朝政致遭隋炀帝猜忌。杨素重病在身隋炀帝唯恐他不死。其子杨玄感也“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立秦王浩”3。后来乘进攻高丽之机起兵反隋因失败而遭灭门之祸。在这种此伏彼起的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必然有一部分士族势力遭到削弱。另外隋末农民战争的冲击也使一部分士族受到打击。不过多数士族还是通过各种途径延续下来了。例如李密、窦建德这两支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都笼络了不少士族官僚还有很多士族官僚归顺了唐朝。这就是说唐朝建立后士族门阀势力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就非常重视门第他曾对裴寂说:“我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王及举义兵四海云集才涉数月升为天子。至如前代帝王多起微贱劬劳行阵下不聊生。公复世胄名家历职清要岂若萧何、曹参起自刀笔吏也。”唐德宗时的苏冕更具体地说:“创业君臣俱是贵族三代以后无如我唐。高祖八柱国唐公之孙周明懿、隋元真二皇后外戚娶周太师窦毅女毅则周太祖之婿也。宰相萧瑀、陈叔达梁、陈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齐、隋驸马都尉;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窦抗并前朝师保之裔;其将相裴寂、唐俭、长孙顺德、屈突通、刘政会、窦轨、窦琮、柴绍、殷开山、李靖等并是贵胄子弟。比汉祖、萧、曹、韩、彭门第岂有等级以计言乎?”④显而易见唐初统治集团自以出身显贵而洋洋得意直到德宗时统治集团还以此而感到自豪。从这些事实中也可以看出在唐初政权中士族力量的强大。

宰相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成员。从武德、贞观年间成员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士族势力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武德年间(618—626)前后任宰相的是:裴寂、刘文静、萧璃、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宇文士及。这些人都来自士族。可1 《隋书》卷五o《元孝矩传》。

2 《隋书》卷七六《崔贲传》。

3 《资治通鉴》卷一八四恭帝义宁元年。

④ 《隋书》卷七o《杨玄感传》。

见武德年间的政权士族门阀是其骨干力量。

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以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勗、于志宁、苏世长、薛顺、李守素、6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实际上这是李世民组织的智囊团。这些人中除了孔颖达、盖文达、颜相时三人外其他十五人都来自士族。

贞观年间(627—649)先后曾任宰相的二十八人。其中曾有六人(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杨恭仁、宇文士及)原是武德年间的宰相。另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高季辅、李靖、王珪、温彦博、杨师道、褚遂良、许敬宗等十一人也是士族出身。非常明显贞观年间的宰相中士族势力仍占绝对优势。

从展的趋势看贞观年间的士族势力比武德年间稍有削弱。这主要是唐太宗用人的标准并不是唯看门第而是颇重人才。例如魏徵被唐太宗视为一面镜子。太宗曾说:“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1可见魏徵在贞观年间所挥的作用是别人无可比拟的。另如马周因偶然的机会被太宗所重用官至中书令使太宗须臾不能离开。太宗说:“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1还有刘洎每有所谏都得到太宗的重视。这些人都出身寒门。这说明贞观年间的士族在政治舞台上已不是舍我无他了。

在士族内部也存在差别社会地位并不完全相同。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士族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太宗针对山东士族崔、卢、李、郑诸族的自恃门第最高批评他们“虽累叶陵夷苟他族欲与为昏姻必多责财币或舍其乡里而妄称名族或兄弟齐列而更以妻族相陵”。遂指定高士廉、韦挺、令狐德棻、岑文本等编撰《氏族志》。但高士廉等仍以崔民幹为第一。太宗甚为不满地说:“汉高祖与萧、曹、樊、灌皆起闾阎布衣卿辈至今推仰以为英贤岂在世禄乎!高氏偏据山东梁、陈僻在江南虽有人物盖何足言!况其子孙才行衰薄官爵陵替而犹卬然以门地自负贩鬻松槚弃廉忘耻不知世人何为贵之!今三品以上或以德行或以勋劳或以文学致位贵显。彼衰世旧门诚何足慕!而求为昏虽多输金帛犹为彼所偃蹇我不知其解何也!今欲厘正讹谬舍名取实而卿曹犹以崔民幹为第一是轻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他规定必须遵照“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的原则重新修订。这样的结果就出现了新的“以皇族为外戚次之降崔民幹为第三”1的谱系。

太宗修《氏族志》是调整士族门阀内部的社会地位。但客观上却起了削弱士族势力的作用。因为他主张“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也就是“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2。这样一来由寒门出身的官僚当然也可跻身士族这就使魏晋以来那种严格的门阀制度出现了缺口;对崔、卢、李、郑等高层士族无疑是一次打击。

高宗、武则天时士族势力进一步遭到削弱。高宗为立武则天为皇后1 《唐会要》卷三六《氏族》。

1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1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2 《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太宗贞观十二年。

曾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反对。长孙无忌说:“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褚遂良也说:“陛下必欲以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1后来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中也指责武则天“人非温顺地实寒微”2。这都是说武则天出身寒门不配被立为皇后。另外还有来济也曾上表谏曰:“王者立后上法乾坤必择礼教名家幽闲令淑..”3。士族门阀素以儒家的礼教作为自己行动的规范“幽闲令淑”是名门大家理想的小姐。这又是说武则天不符合士族门阀的标准。既然如此武则天必然对传统的门第观念十分反感。

武则天执政后褚遂良、长孙无忌甚至不明确表态的于志宁都削官被贬王皇后的舅父柳奭被杀。还有些做了宰相的士族也有被贬被杀者。裴炎因反对武则天立武氏七庙又劝武则天归政于子而被杀。李游道、王璿、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因遭人诬陷而被流放岭南。另外还有韦巨源被贬麟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北)苏味道被贬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6元方被贬绥州(治所在今陕西绥德)。总之武则天在打击敌对势力的同时严重削弱了士族的势力。

在打击士族势力的同时武则天又通过科举考试、试官等各种途径提拔中下层人士充任各级官吏。甚至连卖饼为业的文盲侯思止也做了朝散大夫、侍御史;被人视为“素无行”的王弘义也做了殿中侍御史。④更为甚者凡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自此始”。当时人称这种现象为:“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怨脱校书郎。”这样“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实际上武则天有她自己的用人标准“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1。这就是说武则天的用人标准是有利于她夺取政权巩固自己的地位。这和士族标榜门第鄙视寒门的门阀观念格格不入。大量中下层人士登上政治舞台必然削弱士族的势力。

当然武则天并不是有意站在庶族人士的立场上打击士族门阀而是为了打击政敌而在无意中削弱了士族。武则天及其走卒也想抬高自己的门第于是他们就想修改贞观时期的《氏族志》。《唐会要》卷三六《氏族》载:“许敬宗以其书不叙明皇后武氏本望李义府又耻其家无名乃奏改之。”经孔志约、杨仁卿等修改的结果:“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于是士卒以军功致位五品豫士流时人谓之‘勋格’。”2这就是《姓氏录》。尽管武则天是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修《姓氏录》但其结果使“士卒以军功致位五品”者皆可加入士族无形之中就使以往的士族门阀制度难以维持了。

玄宗用人也不重视出身。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玄宗欲以他为1 《旧唐书》卷六五《高士廉传》。

2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3 《资治通鉴》卷二o三则天后光宅元年。

④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1 《资治通鉴》卷二o四则天后天授元年。

2 《资治通鉴》卷二o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尚书。宰相张九龄反对道:“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玄宗怒形于色道:“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张九龄答曰:“臣岭海孤贱(张九龄是韶州曲江即今广东韶关人)不如仙客生于中华(牛仙客是泾州鹑觚即今甘肃灵台人);然臣出入台阁典司诰命有年矣。仙客边隅小吏目不知书若大任之恐不惬众望。”对此李林甫也表意见说:“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3由此看来玄宗、张九龄、李林甫等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都不赞成按门阀的标准用人。

从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看开元、天宝年间虽然也有不少士族宰相但真正掌握实权的宰相大多不是士族。例如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李林甫等都是玄宗时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士族势力日益衰落的时候从景龙元年(7o7)到开元二年(714)中宗又命柳冲、魏元忠、张锡、徐坚等人修改《氏族志》最后由柳冲、魏知古、6象先、徐坚、刘子玄、吴兢等人撰成《姓族系录》(《唐会要》称《姓族录》《新唐书》称《姓系录》)。为什么要修撰《姓族系录》呢?《旧唐书》卷一**下《柳冲传》说:“初贞观中太宗命学者撰《氏族志》百卷甄别士庶;至是向百年而诸姓至有兴替冲乃上表请改修氏族。”近百年间虽然曾经有过高宗显庆年间的《姓氏录》对《氏族志》有过修改但由于中宗复辟后为了表明他的正统地位立即改周为唐同时“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故事。”1也就是所谓“神龙元年制书一事以上并依贞观故事。”1政治形势的变化修改《姓氏录》而为《姓族系录》也就十分必要了。

《姓族系录》是因为士族诸姓“至有兴替”而修撰开元二年(714)成书的结果是“取德、功、时望、国籍之家等而次之。夷藩酋长袭冠带者析著别品”2。也就是说在《姓族系录》中地位的高低不决定于原有的门第甚至“夷藩酋长袭冠带者”也可占一席之地。这和玄宗的用人标准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自唐初至玄宗时士族门阀的地位每况愈下庶族势力日益增长士庶合流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了。

安史之乱以后士庶合流的倾向进一步展又经过唐末农民战争的冲击旧的士族门阀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自东汉以来兴起的士族门阀制度到五代就寿终正寝了。《新唐书》的作者说:“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是时人皆土著故名宗望姓举郡国自表而谱系兴焉所以推叙昭穆使百代不得相乱也。遭晋播迁胡丑乱华百宗荡析士去坟墓子孙犹挟系录以示所承而代阀显者至卖昏求财汩丧廉耻。唐初流弊仍甚天子屡抑不为衰。至中叶风教又薄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拘土亡旧德之传言李悉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悠悠世胙讫无考按冠冕皂隶混为一区可太息哉!”3宋朝人这样叙述士族门阀展的过程大体上符合事实。唐代士族门阀的特点3 《资治通鉴》卷二oo高宗显庆四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1 《资治通鉴》卷二o八中宗神龙元年。

2 《资治通鉴》卷二o八中宗景龙元年。

3 《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

唐代的士族门阀在演变过程中显示了三个特点。

其一与其经济势力的强弱和其官品的高低密切相关。从《氏族志》、《姓氏录》到《姓族系录》反映了唐代士族门阀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士族门阀的社会地位逐步和官品的高低融合为一体。按照唐代均田制度:“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各级官吏都有“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即子孙犯除名者所承之地亦不追”④的永业田。这些永业田都免课役。显而易见各级官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是一致的。随着政治地位的演变而消长的士族门阀势力必然也从经济上和各级官吏的政治地位相适应。均田制破坏以后各级官吏还可以通过赏赐、兼并等途径得到大量土地各级官吏和士族门阀势力在经济上的融合还继续有所展。

其二士族门阀的地位和官品的高下相一致促进了士族门阀制度的没落。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更加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重才轻门第的用人标准使很多庶族人士跻入士流从而打破了原有士族门阀不可逾越的鸿沟。原有的士族虽然在武德年间还在政治上保有绝对优势但贞观以后由于士族成分的变化士庶合流的倾向已日益明显遂使士族门阀制度江河日下以至退出历史舞台。

其三士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受到皇帝的削弱。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针对一些士族“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但还有“新官之辈”“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的情况下诏“禁卖婚”。显庆四年(659)高宗针对李义府向士族求婚不成事下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玄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仍自今已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已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皆充所嫁女资妆等用其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1这些措施再加上《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等不断调整士族内部各姓的地位加士庶合流的进展都促使士族门阀制度日益衰落。尽管旧的士族也曾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地位但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到了五代士族门阀制度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了。郑樵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簿系。..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1这种论述符合实际情况。2农民阶级农民阶级包括自耕农、客户、佃民等。自耕农就是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他们先后按照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向朝廷交纳赋税。这个阶层始终处于分化④ 《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赞》。

1 《通典》卷二《食货》二。

1 《唐会要》八三《嫁娶》。

2 《通志·氏族略》。

状态中其中的少部分可能上升为地主或官僚地主但大部分则受天灾**的影响仅可勉强维持生活甚至破产流亡成为客户或佃民。

客户是指因各种原因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的劳动者。他们之中有的成为流民有的成为佃客、佃家、佃户等佃民。历代统治者为了争取更多的剥削对象都非常重视客户的问题。隋高颎制定输籍法就是用轻税的办法使很多客户成为国家编户的。唐后期实行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3也是要把客户改为朝廷的编户以便成为朝廷的纳税对象。朝廷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因为客户为摆脱朝廷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背井离乡逃亡他乡去做私家的佃户或者带着自己少量的土地成为私家的荫附户口。这样一来朝廷的税源大大减少。因此封建朝廷和各种地主之间也常常为此而生矛盾。地主阶级内部这种争夺劳动人手的矛盾正说明客户的数量很多同时更说明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及其政权都是靠剥削劳动者而存在的。

各种佃种土地的劳动者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租种私人土地的佃户一类是租种封建国家的职田、公廨田、营田的佃民。他们没有土地佃种地主或官府的土地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私家的佃户对地主虽有相当的依附关系但可以自立户籍和南北朝时相比是松弛多了。佃种官田和逃户田的承佃尸最初课税轻些以后有可能展成类似自耕农的编户。在屯田(营田)耕作的除了士兵以外还有召募来的客户。这些客户也有可能上升为自耕农。他们和自耕农是农民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战线上的主力军。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关系主要根据土地占有情况和封建国家的政策不断演变。

隋文帝实行了各种改革措施隋初的自耕农民数量增多也就是农民占有土地相对多一些故而阶级矛盾较为缓和生产有所展。大业年间隋炀帝倒行逆施横征暴敛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从事各种无偿的劳役致使土地荒芜生产停滞故而爆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唐朝初年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实行均田制使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故而阶级矛盾较为缓和。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始终存在的问题。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还有天灾**的影响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不断处于分化状态中。农民的土地不断向地主手中转移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客户和流民这就必然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正当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时候唐统治集团内部也有重大变化从武德到开元初年那种注意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玄宗骄奢淫逸沉湎酒色致使政治**阶级矛盾激化。同时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的爆边防战争的频繁也都是激化阶级矛盾的因素。因此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尽管也采取过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如德宗时实行两税法顺宗时的永贞革新宪宗时削弱藩镇势力等等但都没有改变阶级矛盾逐步激化的趋势。同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等各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展也促使阶级矛盾有增无减。正是这些原因唐后期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宣宗时的浙东裘甫起义、懿宗时的庞勋起义、僖宗时的王仙芝、黄巢起义等等终于使唐朝走向灭亡。由此可见隋唐两代一样其建立、兴盛和衰落都是受阶级关系的变化所制约的。

3 本节参考了田廷柱著《隋唐士族》。

第二节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河陇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早在隋唐以前这一地区就已形成了民族杂居的局面如统治高昌的麹氏本是金城郡榆中(今属甘肃)人;就是高昌人民很多也是从内地迁徙去的所谓“彼之甿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世积已久”1。唐太宗攻灭高昌改置为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后又击败西突厥将西域置于唐朝的统治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一批粟特人迁入河陇地区。此后唐朝又将归降的诸族人6续迁入如陈子昂在安北都护府时曾上奏朝廷说:“窃见碛北归降突厥已有五千余帐后之来者道路相望。又甘州先有降户四千余帐奉敕亦令同城安置。”1开元十一年(723)“吐谷浑率其众诣沙州内属诏张敬忠安存之”2。安史之乱后吐蕃攻占河陇地区又有大批吐蕃人随之迁入。回鹘被黠戛斯击破后大批回鹘人西迁居于西州的称高昌回鹘居于甘州(治今甘肃张掖)的称甘州回鹘。据考证在高昌回鹘境内的民族主要有:回鹘、汉族、吐蕃、吐火罗、高车、■哒、突厥、众熨(一作仲云)、黠戛斯等3。这种人口迁徙的活动直至五代时期仍在继续进行。长期的人口迁徙使得河陇地区成为当时全国杂居民族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众多的民族杂居于同一地区诸种文化、经济得以互相交流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诸族人民逐渐组合共同展向封建化过渡。所谓封建化是指社会制度的封建性质而社会制度的性质却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河陇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可清楚地看到诸杂居民族逐渐向封建化过渡的轨迹。

高昌早在西汉征服车师后就在那里“置戊己校尉屯田”1。十六国时期高昌仍广有屯田。在麹氏统治时期高昌的土地大体可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类官田除屯田外也有出租现象。“赋税则计田输银钱无者输麻布”2。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也有交纳粟麦的现象。民田出租必须向田主交纳田租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属于麹氏统治时期的租佃契约就有十七件3。说明早在隋唐以前这里就已经存在着封建生产关系。唐朝改置为西州以后在这里普遍推行了均田制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租佃制更加达租佃契约更加盛行这一切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都有大量的反映。高昌的政治制度及文化也深受中原皇朝的影响。麹氏高昌“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④“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学校设置亦仿中原“有毛诗、论语、孝经、历代子史集学1 《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

1 《北史》卷九七《高昌传》。

2 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全唐文》卷二一一。

3 《册府元龟》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

1 程溯洛:《高昌回鹘王国史中一些基本问题论证》《新疆大学学报》1989 年第2 期。2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

3 《通典》卷一九一《边防典七》。

④ 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2 至5 册。

官弟子以相教授”。“其刑法、风俗、婚姻、丧葬与华夏大同”5。“所置官亦采中国之号焉”1。其郡县行政制度包括乡里组织和内地也相一致2。说明高昌已经建立了和其经济基础相符合的封建上层建筑。回鹘本是游牧民族安史之乱后和唐朝建立了比较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唐的影响下阶级分化加快开始向封建制过渡。回鹘迁居高昌后利用当地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过起了定居的农业生活正是这种定居的农业生活大大地加了高昌回鹘的封建化。他们建立了一套从都护、宰相、枢密使、于尔齐、断事官到各级大小伯克的官制构成了当地封建统治阶级;同时也产生了卡朗奇、伊得如、库瓦克、图图克、卡达施等各种农民或农奴属于被统治阶级3。回鹘人包括融合当地已有的汉人、吐蕃人、粟特人、吐火罗人、突厥人、印度人等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外兼营一部分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有较大展。从已现的吐鲁番回鹘寺庙壁画看回鹘人男的着唐式衣冠穿半长靴女的穿唐草纹样的大襟衣服④。说明直到这个时期中原文化对他们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河陇地区的农业以河西走廊、湟水流域自然条件最好。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唐廷在这里兴置了大量的屯田、营田。“甘州诸屯皆因水利浊河灌溉良沃不待天时四十余屯并为奥壤”5。其他州郡亦有不少自然条件较好如河州(治今甘肃临夏)“大田多稼人和岁丰■军廪师处勤余裕”唐高宗也说:“河州军镇要冲屯田最多。”1经过唐朝一百几十年的展到天宝十二载(753)时“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2。由于河陇地区西连吐蕃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由之路加之农业生产达自然条件良好所以唐朝对迁入这里的胡族极少置侨州县大多令其散居。在有些地方也采取与内地一致的基层乡里制进行安置如敦煌十三乡之一的从化乡就是为安置粟特人而专门设置的。从已现的敦煌文书看入迁胡族同汉人一样授田并负担赋役。这样就使入迁河陇地区的胡族原有的部落结构自然解体血缘纽带联系被斩断经过一段时间与汉族的杂居完全变成了唐朝的编户齐民。由于河陇地区的杂居民族封建化比较彻底诸族人世居于此以至于他们以当地为自己的本籍。如昭武九姓人石崇俊“曾祖奉使至自西域寄家于秦今为张掖郡人也”3。其以甘州而不以粟特本土为籍说明他们早就居于此地并仿汉俗为籍然后东向进入长安。安史之乱后吐蕃攻占河陇地区在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南)推行部落制征收赋税及商品交换不用钱币加之丝路堵塞中西贸易中断商品经济停滞不前。在土地制度上推行带有国有性质的计口授田制;在社会结5 《北史》卷九七《高昌传》。

1 《通典》卷一九一《边防典》七。

2 《旧唐书》卷一九八《高昌传》。

3 唐长孺:《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的高昌郡县行政制度》《文物》1978 年第6 期。④ 程溯洛:《高昌回鹘王国政治经济文化史略》《西北史地》1984 年第4 期。5 耿世民:《维吾尔族古代文化和文献概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22 页。1 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全唐文》卷二o九。

2 张说:《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全唐文》卷二二八。

3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二载。

构上出现了奴婢与各种依附农民数量的增多和僧尼人数增加的变化。④河陇其他州郡情况由于均为吐蕃统治大致和沙州相同。这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倒退生产关系逆转的现象。唐宣宗时期唐朝收复河陇地区马上着手恢复封建制度下诏曰:“其秦、威、原并七关侧近访闻田土肥沃水草丰美如百姓能耕垦种莳五年内不加税赋。五年以后已量定户籍便任为永业。其京城有犯事合流役囚徒自今已后一切配十处收管。温池盐利可赡边陲委度支制置闻奏。..秦州至陇州以来道路要置堡栅与秦州应接李玼与刘皋即使度计闻奏。如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其官健父兄子弟通传家信关司并亦不得邀诘阻滞如要垦辟种田依百姓例处分。三州七关如少器械长吏与量据所申闻奏。”1与此同时张议潮在沙州也开始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恢复农业生产。重新进行户口和田地登记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土地调整、清射和均割赋税制度也相应作了改变。2这样就在河陇地区再次恢复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使得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展。此后唐末五代的高昌回鹘、沙州曹氏、甘州回鹘等政权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并和中原皇朝保持了较密切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灵、夏、朔、代、幽、蓟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周边诸族内附在隋朝尚不多见从唐初以来诸族纷纷归附。为安置降附的诸族人唐朝在周边地区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在各族原居住地设羁縻府州安置另一种是在唐朝原边界州内设置侨置州县以管理内迁各族人口。前一种府州对民族的迁徙影响不大后一种由于内迁到唐朝原边州内形成民族杂居局面促使内迁民族的内部结构、生活方式及生产关系都生了极大的变化。

唐朝在关内道的灵(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庆(治今甘肃庆阳)、银(治今陕西横山东北)、夏(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四州境内共设置侨州府一百零二个用来安置内迁的突厥、铁勒、党项、吐谷浑、粟特(昭武九姓)等族。在河北道的幽(治今北京西南)、蓟(治今天津蓟县)、营(治今辽宁朝阳)三州境内共置侨州二十个。营州被契丹攻陷后即迁原属侨州于幽州境内用来安置突厥、靺鞨、奚、契丹、室韦、新罗等族归附人口3。此外唐朝在灵、夏二州南境设置了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州合称“六胡州”用以安置内迁的粟特九姓人和突厥人。开元十一年(723)废六胡州迁六州胡人于河南、江淮地。开元二十六年(738)迁还六州胡人置宥州(治今年蒙鄂托克旗南)安置宥州遂成为唐朝的“正州”不再属于侨置州。太宗时粟特九姓人安胐汗率众五千人内附其孙安思慕曾经任鲁④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 年版第14 页。

1 参见杨际平:《吐蕃时期沙州社会经济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三o《收复河湟德音》。

3 参见冷鹏飞:《唐末沙州归义军张氏时期有关百姓受田和赋税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1984 年第1 期。

州刺史1。这里的鲁州即指六胡州之一的鲁州。河东道的朔(治今山西朔县)、代(治今山西代县)二州一带虽无置侨州县也安置了不少内迁胡族。唐朝廷在这些侨府州内安置了大批的内迁民族人口如贞观十年(636)阿史那社尔率突厥一万余众内属唐朝“处其部于灵州”2。贞观十三年李思摩奉命率突厥部众渡河出塞“几十万胜兵四万”“至十七年相率叛之南渡河请分处于胜、夏二州之间诏许之”1。高宗时“突厥内属者分处丰、胜、灵、夏、朔、代间谓之河曲六州降人”。开元三年(715)十姓突厥“合万余帐相踵款边诏内之于河南”2。再如吐谷浑“咸亨三年二月徙吐谷浑于灵州其故地皆入于吐蕃”3。灵、庆、夏及延(治今陕西延安北)、盐(治今陕西定边)等州都有其部众分布。其后“其部众又东徙散在朔方、河东之境”④。太宗、高宗、武则天时期铁勒诸部曾大规模入迁多置于灵、庆一带。开元初回纥、同罗、仆固、拔曳固等部再次大规模南下唐廷将其安置到大同军(今山西朔县东北马邑)。天宝初年同罗万余帐来降唐廷“处之朔方河南之地”5。党项早于唐初就开始内迁贞观“五年诏开河曲地为十六州。是年党项等羌前后内属者三十余万口”6。天授三年(692)党项内附“凡二十万口分其地置朝、吴、浮、归等十州仍散居灵、夏等界内”⑦。到唐武宗时据李德裕言党项人口还有增长“缘党项自麟、府、鄜、坊至于太原遍居河曲种落实蕃”⑧。其居住已经靠近关中及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沙陀原附吐蕃元和三年(8o8)归降唐朝“诏处其部盐州”。不久奉命迁往河东安置于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1。唐僖宗时沙陀领李克用召募鞑靼万余人充实其部开赴关中镇压黄巢义军有功唐朝授以河东节度使之职这些鞑靼人也就留居河东了。幽州境内的胡族人口在天宝中(742—755)可考的有两万多户2分属于八个民族。其实并不止于此数史籍漏计的当不在少数。

周边诸族除粟特人等一些民族外大多都从事畜牧业兼以狩猎为生极少从事农业。内迁以后逐渐改变了其社会生产结构大都改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这一方面是唐皇朝有意引导另一方面是面对内地以农业为主的新的生活环境受汉族影响不得不改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唐初击败突厥后面对大量内迁的突厥人中书令温彦博就极力主张“收处内地将教以礼法职以耕农”3。唐太宗听取了这个主张。从此唐朝廷基1 《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2 李至远:《唐维州刺史安侯神道碑》《全唐文》卷四三五。

1 《新唐书》卷一一o《阿史那社尔传》。

2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3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④ 《唐会要》卷九四《吐谷浑》。

5 《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6 《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

⑦ 《册府元龟》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

⑧ 《唐会要》卷九八《党项羌》。

1 李德裕:《请先降使至党项屯集处状》《全唐文》卷七o二。

2 《新唐书》卷二一八《沙陀传》。

3 《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本上就是按这样的思路安置内迁诸族。张俭任代州都督时对境内胡族“劝其营田每年丰熟”④。开元八年(72o)为了安置关内、河东、河西新附胡族唐廷下诏说:“部落有疾苦使量给药物无令田陇废业含养失所”5。唐宣宗时对降附党项“令就夏、银界内指一空闲田地居住”要求其“各守生业自兹必令永戴恩信长被华风”6。唐朝廷在安置内迁胡族时虽允其聚居但却不是举族而居往往分割为若干个小聚落与汉族交错杂居。如河北境内的契丹族就分属昌州(领龙山县侨治安次县常道城今河北安次西)、威州(领威化县侨治良乡县石窟堡今北京周口店北)、师州(领阳师县侨治良乡县故东闾城今北京房山境内)、青山州(领青山县侨治范阳水门村今河北涿县境内)等八州天宝时所领户口多者不过千余户少者只有百余户大多为数百户。名为州县实则相当于内地州县中乡的规模。关内道的侨置州府大体也是如此如夏州境内突厥分属于十六个侨治州共领二千三百一十九户每州的户口数也是很少的1。唐朝廷的这种政策虽有便于控制内迁胡族之意但更大的意义在于“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2。尽管内迁胡族封建化的道路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这项政策的推行对改变胡族生产结构却是比较显著的。贞观十二年(638)唐廷在对突厥领李思摩的诏书中就说:“今岁以来年谷屡登种粟增多畜牧蕃息。缯絮无乏咸弃其毡裘;菽粟有余靡资于狐兔”3。武则天时突厥“又请粟田种十万斛农器三千具铁数万斤”④。说明他们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结构开始耕织生产了。

在行政管理上唐朝对内迁胡族允其领任侨置府州的都督、刺史享有固定的俸禄但必须接受当地军政官员的管辖所谓“诸道军城例管夷落”5。对其人口按内附时间长短分为“熟户”和“新降”。“内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为蕃户也”1即是“熟户”。“熟户既是王人章程须依国法”2。可见从内迁胡族的第二代起就同当地百姓一样完全成为唐朝的编户齐民了。如“兰池胡久从编附皆是淳柔百姓乃同华夏四人(民)”3。在唐代虽然侨置州县曾几次生反唐起义其原因多是当地官吏、军帅残酷剥削压迫而引起的所谓“困于诛求起为盗贼”④“无故杀伤致令怨恨”5。其性质是反对阶级压迫和封建剥削。

侨置州县的人口既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其户口自然是要上报户部的。从④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5 《旧唐书》卷八三《张俭传》。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八《赐入朝新降蕃酋敕》。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三o《平党项德音》。

2 以上见《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卷三九《地理志》一。3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

④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八《突厥李思摩为可汗诏》。

5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1 《册府元龟》卷九九二《外臣部·备御》五。

2 《唐六典》卷三《户部尚书》。

3 《册府元龟》卷九九二《外臣部·备御》五。

④ 《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

5 《元稹集》卷四八《王元琬银州刺史制》。

《旧唐书·地理志》中列有的天宝年间灵、夏、幽、蓟等州境内的数十个侨置州的户口统计数看是向朝廷申报了户口的这有别于贡赋版籍不上户部的普通羁縻州府。同时也要承担赋税徭役唐朝规定:凡诸国蕃胡内附者亦定为九等四等已上为上户七等已上为次户八等已下为下户。上户丁税银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附贯经二年已上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下户三户一口无羊之处准白羊估折纳轻货。若有征行令自备鞍马过三十日已上者免当年输羊”6。内迁胡族的第二代就要按汉族百姓的标准承担赋税徭役。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凡是内迁较久的胡族人户基本上都已变为封建制下的编户齐民。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地的情况和社会环境不同内迁人口封建化的进程也不相同甚至有反复现象出现然封建化和民族组合的趋势却是不可扭转的。

长安、洛阳及内地诸州杂居民族的封建化隋唐时期周边民族及外国人口入居中国内地的很多。在隋代朝廷有意识迁徙人口入内地还不多见在唐朝统治时期就不断地把周边胡族人口迁往内地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唐太宗进攻高丽“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⑦。总章二年(669)“敕徙高丽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1。从代宗大历(766—779)年以来唐朝在战争中每俘获吐蕃人“亦令中官部统徙之江岭”2。会昌三年(843)“回鹘降幽州者前后三万余人皆散隶诸道”3。唐宣宗时“突厥居特峨者千二百人”降附河中节度使徐商“因请从齐、鲁之间隙地以居之编籍为耕民”④。镇海节度使李锜叛唐浙东观察使王式镇压裘甫起义都曾征集境内胡族人入军说明散居于江淮地区的内迁胡族人口数量不少。在唐朝居住的外国商人也是很多的如上元元年(76o)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刘展作乱时“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5。乾符五年(878)黄巢义军攻下广州(治今广东广州)据说波斯、大食商人被杀者“数达十二万以至二十万人”1。新罗、百济人在中国居住的也很多楚州城内(治今江苏淮安)和涟水县(今江苏涟水)就有新罗人聚居的“新罗坊”2。隋唐时期在中国各地居住或经商的外国人还有天竺(印度)、罗马、日本、高丽、林邑(越南中南部)、真腊(柬埔寨)、骠国(缅甸)、狮子国(斯里兰卡)、尼婆罗(尼泊尔)、固失密(克什米尔)等国人。由于在华外国人的增多以至于沿海及内地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不少外国人聚居的“蕃坊”并有蕃长专门6 《唐大诏令集》卷一三o《平党项德音》。

⑦ 《唐六典》卷三《户部尚书》。

1 房玄龄:《谏伐高丽表》《全唐文》卷一三七。

2 《资治通鉴》卷二o一高宗总章二年。

3 《唐会要》卷九七《吐蕃》。

④ 《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武宗会昌三年。

5 李骘:《徐襄州碑》《全唐文》卷七二四。

1 《旧唐书》卷一一o《邓景山传》。

2 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 年版上册第258 页。

负责管理坊内事务和对官方交涉3。

长安、洛阳作为隋唐两朝都与陪都也有大批的胡族与外国人居住、学习和经商。隋炀帝营建洛阳后就有大批的诸族、诸国人入居经商到了唐代人数有增无减。长安在唐太宗时突厥人“其入居京师者近万家”④。“擢酋豪为将军、郎将者五百人奉朝请者且百员”5。“先是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殖资产开第舍市肆美利者皆归之”6。在长安、洛阳居住和生活的胡族人并不仅此还有党项、粟特九姓人、契丹、奚、吐蕃、靺鞨、同罗、室韦、铁勒、南诏等族以及大批的外国人。吐蕃攻陷河陇后仅西域诸族、诸国使者就有大批人阻滞不归留居长安仰靠鸿胪寺供给给唐朝廷造成很大负担。贞元三年(787)宰相“李泌知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命检括胡客有田宅者停其给凡得四千人”“岁省度支钱五十万缗”。而胡客“无一人愿归者”⑦全都成为唐朝臣民可见长安居住的胡族和外国人之多。当时长安的胡商也很多。唐文宗时曾下诏说:“如闻顷来京城内衣冠子弟及诸军使并商人、百姓等多有举诸蕃客本钱岁月稍深征索不得”1。如此多阶层的人向胡商借债说明在长安的胡商人数确实不少。从“岁月稍深”一句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匆匆过客而是多年居住在长安。此外在长安学习的胡族和外国人也非常多。早在唐朝初年“四夷若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相继遣子弟入学遂至八千余人”2。指国子监所辖诸学及弘文馆、崇文馆的中外学生总数。龙朔二年(662)洛阳置国子监学生中也有不少胡族和外国人。日本先后多次公派留学生入唐学习也有自费入唐学习的。至开成二年(837)新罗在长安诸学中留学的学生已达二百一十六人3为诸国遣唐留学生之最。周边诸族中入学的人数唐初以吐蕃最多后以渤海人为多其他如粟特九姓、南诏、契丹、突厥等族人都有子弟入国学学习。

众多的胡族和外国人迁入内地诸州和长安、洛阳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社会组织与汉族杂居生活在共同的地域之中经济文化互相交流逐渐形成共同的经济生活。杂居内地的胡族往往转营农业并迅地封建化。从上述入迁胡族在内地“买田宅”、“殖资产”的行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说明胡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杂居后在汪洋大海般的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环境中接受当地的生产方式是必然的趋势。

杂居民族在共同经济生活中形成共同语言通常是以多数人的语言为共同语。同时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也逐渐改变慢慢地趋向一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先进的经济、文化这是一条数千年来历史展已经证明了的客观规律。在唐代胡族内迁后往往“服改毡裘语兼中夏”。不少人“明习汉法睹衣冠之仪目觌朝章知经国之要窥成败于国史察安危于古3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④ 参见范邦瑾:《唐代蕃坊考略》《历史研究》199o 年第4 期。

5 《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

6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⑦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四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三二德宗贞元三年。

2 文宗:《禁与蕃客交关诏》《全唐文》卷七二。

3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今”④。受汉族文化熏染已经到相当深的程度。外国商人久居不归者也都努力学习汉文化其中有些还颇有造诣能赋诗作文如波斯商人李珣就著有《海药本草》其诗歌有数见于《全唐诗》卷七六o。外国留学生大都有较深中国文化造诣其中不少人考中过进士。《东文选》八四《送奉使李中文还朝序》载:“进士取人本盛于唐。长庆初有金云卿者始以新罗宾贡题名杠师礼榜。由此以至天祐终凡登宾贡科者五十有八人。”大中元年(847)大食人李彦升赴长安“天子诏春司考其才二年以进士第名显”1。外国人科举及第后可以入朝做官。唐制:“新罗、日本僧入朝学问九年不还者编诸籍。”2连外国侨僧都要登记户口那么商人、留学生、使者等各类外国人数年不归者自然也要入籍如居留不归就成为具有唐朝国籍的人口了。有一点需要说明文化、风俗的影响是相互的民族杂居地区尤其如此。胡乐、胡舞、胡服、胡食等在唐代汉族人中一度风行。经过长时间的吸收消化后诸种文化渐趋一致到唐末五代时期对这些文化现象也就极少区分“胡”、“汉”而成为同一地域的共同文化。

内地各族相互通婚促使了各族体征差别的消失最终使民族意识逐渐消失完全组合为同一民族。在组合中总是先进的、人口占多数的民族保留了较多的民族特性而人口较少、较落后的民族则较少保留民族特征。唐人陈鸿祖撰《东城老父传》中说:“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即使诸国诸族使者唐朝法律也允许他们娶汉族妇女只是不准带走3故其多在当地定居安家。远在岭南情况也是如此“蕃獠与华人错居相婚嫁”1。对展岭南经济、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久居内地与汉族人世代通婚的胡族人非常普遍如铁勒人契苾何力娶唐宗室女临洮县主生三子其子契苾明又娶李孝义之女生三子。其后世的汉族母系血统反倒多于胡人父系血统。诸族互相通婚繁衍出大量的混血子孙在改造着汉族民族构成的同时也推动着经济、文化的展相继走上封建化的道路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既深且广的影响。

④ 《唐会要》卷三六《附学读书》。

1 薛登:《请止四夷入侍疏》《全唐文》卷二八一。

2 陈黯:《华心》《全唐文》卷七六七。

3 《唐会要》卷四九《僧籍》。

1 《唐会要》卷一oo《杂录》。

第三节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远在秦汉时期经济重心乃在河济之间按现在的地理来说是在黄河下游。由于黄河的不时决口泛滥也由于黄河流域累次生战争社会不安原来经济重心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甚至显得经济萧条。在这期间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却有所展见重于世。三国时的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也都以半壁江山和北方诸政权相较量正是由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展中的经济的支撑才能够较长时期存在下去。

这种局面到隋统一南北之后才有所扭转黄河下游经济的展使经济重心得以再现。不过南移的趋势并未完全消泯到后来还是移到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去了。

隋唐以前黄河流域的乱离与经济萧条黄河下游能够展成为经济重心的所在是有一定的自然条件的。我国的气候自古迄今虽不时有所变化但在黄河下游大体还是温和时较多适于农业的经营。而雨量又多适中间有亢旱也并非过于频繁尤其可以称道的是土壤较为肥沃。在无垠的平原旷野里纵横的河流更可资利用如果能够开渠引水随处灌溉就可不虑旱魃的为虐。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的社会里只要是不起兵革社会较为安定农民安心处于畎亩之中经济还是能够得到展的。

在隋统一南北以前黄河流域的争战相当频繁。且不说较远的汉魏之际由西晋末年肇始的十六国起伏的乱离黄河流域就已残破不堪汉魏以迄西晋的都城洛阳竟成为废墟无一霸主愿在其地再建都城。这样乱世一直延长到北魏统一黄河以北各地。东晋末年刘裕北伐灭掉后秦和南燕与北魏隔着黄河相互对峙。当然黄河侧畔仍为争战的场所。其后南风不竞起先还是防河逐渐变为防淮最后只能防江。这是说在南朝转变为防淮之时黄河下游已经平静下来可以渐次恢复生产了。虽然北魏分裂之后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之间仍时有兵争所涉及的地区并非过于广大到了北齐的邺都时候已经近于尾声了。

经济地区人户的增多经济地区的展固在于有优良的自然条件尤在于有充足的人力从事经营。我国最初的完整户口的记载始见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其时共有户过了一千万2。魏晋以后战乱频仍户口大为减少。隋代统一南北顿告升平人户就显著增多其最盛之时全国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1虽不及两汉之时较之南北朝时增益确是很多了。《隋书·地理志》依《禹贡》九州之制综记全国各郡、各州的人户过百万的仅雍、豫、冀三州而冀州且过两百万。这三州恰又都在黄河流域。当然各州广2 《新唐书》卷一八二《卢钧传》。

1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狭不一属郡多寡又复不尽相同未可一概而论。若按各郡所属的每县平均户数来说则最多的为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每县有户二万二千其次为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每县平均为二万一千户再其次为襄国(治所在今河北邢台)、济阴(治所在今山东定陶)、武阳(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平原(治所在今山东陵县)、河东(治所在今山西运城)、京兆(治所在今陕西西安)、荥阳(治所在今河南郑州)、信都(治所在今河北冀县)、武安(治所在今河北永年东面)、襄城(治所在今河南临汝)、汝阴(治所在今安徽阜阳)、汲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河内(治所在今河南沁阳)、赵郡(治所在今河北赵县)、河间(治所在今河北河间)诸郡。多者有户一方六千少者亦不下一万三千户。2这些郡大都在黄河流域更多聚集在黄河下游仅襄城和汝阴两郡在汝河流域不过襄城郡就在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和荥阳郡之南与黄河流域还是有一点牵连的。隋唐之间的乱离促使全国人口都有所缩减贞观中仅得三百零四万一千八百七十一户与隋代盛时比较相差殊甚。当时十道中各州的每县平均户数只有京兆府和汴州为一万一千户其他各州殆皆不及万户已难侈言经济重心的所在1。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至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o)户部计帐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2天宝元年(742)有户八百三十四万八千三百九十五3已与隋时差相仿佛。天宝十四载(755)有户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百零九④则较之隋世略有增益。

天宝十四载各州的具体户数已无由得知。两《唐书·地理志》皆记载天宝元年的户口数这一年黄河流域各府郡中每县平均户数最多郡当推河间郡具体户数为一万九千。其次有一万八千户的为京兆府和陈留郡。陈留郡即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再次景城郡(即沧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州东南隋为渤海郡)有一万七千户。济阴郡和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隋为魏郡)皆有户一万六千。广平郡(即洺州隋为武安郡)有户一万五千平原郡有户一万三千。这些郡中京兆、陈留、景城、邺郡、广平诸郡的户数较之隋时皆有增多。当然还有一些郡有所减少。不过能够有所增加也并非易事。

黄河流域农田水利的开人户众多只是经济展的一个条件。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人力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但取得农作物的丰收还有赖于农田水利的开。隋时重视开凿运河而且获致相当的成就可是对于农田水利竟未多所致力。唐时在这方面的经营远远过隋代。唐时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为数不少关中和太行山东尤为繁多。关中本是郑白渠灌溉的旧地唐时有所谓三白渠52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总序》。《志》中各郡户数总和实为九百零七万五千七百九十一户。1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2《隋各州郡户数及每县平均数》。2 梁方仲上引书甲表24《唐贞观十三年各道府州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3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

④ 《通典》卷七《食货》七。梁方仲上引书甲表26《唐天宝元年各道郡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则作八百九十七万三千六百三十四。

5 《通典》卷七《食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