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344

第五节天宝之乱唐玄宗在位的天宝后期政乱刑淫封建统治渐趋腐朽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朝廷是奸臣当道上层的内部矛盾斗争也很激烈。李林甫尸骨未寒杨国忠就诬告他与人谋反因而剥夺了其官爵清洗了其党羽。杨国忠与安禄山也势若水火他奏请哥舒翰为河西节度使以与安禄山相抗衡。均田制已破坏官僚、商人大地主的势力进一步展土地兼并严重“开元之季天宝之末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帝)之间”3。为了防御外敌曾在沿边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至天宝元年(742)全国拥有57 万多军队而分布在军镇的就多达49 万1。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军事格局。再加上玄宗贪求边功有“吞四夷之志”穷兵黩武因而民族矛盾也有所激化。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生的。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开元末年曾在幽州藩帅张守珪部下任捉生将后又任营州都督、平卢军使等职。他迎合玄宗好大喜功的心意屡次挑起边事以邀功赏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先后担任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安禄山见玄宗春秋渐高不理政事纲纪废毁精兵悍将多集中在边镇朝廷力量空虚于是便蓄有政治野心。他罗致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于范阳筑造雄武城贮藏了大量兵器又从同罗、奚、契丹人中精选了八千强健者作为他的“假子”2。当他准备就绪后遂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九日率十余万大军南下以诛杨国忠为名动了武装叛乱。由于承平岁久中原武备松弛兵不习战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至十二月十三日即攻陷了东都洛阳。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时沉湎于声色中的玄宗如大梦初醒顿时慌了手脚匆忙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赴东京募兵;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率兵东征。同时还起用在京养病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让他率大军讨伐安禄山。

各地军民奋起抵抗叛军。河北平原郡太守颜真卿组织河北军民抗战有力地打击了叛军一时失陷的各城纷纷脱离了叛军;唐将李光弼率兵出井陉连下数城与颜真卿遥相呼应严重地威胁着叛军的后方。张巡率兵扼守睢阳与叛军血战数百次阻止叛军不得南下江淮。哥舒翰也镇守潼关叛军不能西进。这样使叛军一时处于困境之中。

但在至德元载(756)六月昏庸的玄宗被叛军的假象所迷惑屡次催促哥舒翰出关收复失地;杨国忠因害怕哥舒翰图谋自己也极力赞成此事。结果在灵宝一战唐军溃败潼关失守玄宗连夜仓皇出逃。在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扈从的六军将士痛恨杨国忠的祸国殃民生了哗变射杀了杨国忠逼迫玄宗缢杀了杨贵妃这才平息了众怒才得以逃往成都。京都长安也很快落入叛军之手。

安禄山的叛乱使唐朝的半壁河山陷入兵荒马乱之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繁华的都市变为废墟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此3 《通典》卷二。

1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元年。

2 《新唐书》卷二二五上《安禄山传》。

唐朝再也无法恢复元气了。

第六节忧郁孤凄度残年在玄宗起驾马嵬驿逃往成都之时太子李亨在一些人的支持下与玄宗分道北上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担负起反击叛军、光复两京的重任。这时中原群龙无在军民的拥戴下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改元至德是为肃宗。玄宗被尊为太上皇。

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接着又任命了朝官与将帅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系统对抗击叛军也作了全面部署。应肃宗之请回纥也派来精锐骑兵助战。这时又适遇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也随之削弱形势急转直下。至德二载(757)十月唐军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十二月玄宗被迎回京城安置在兴庆宫。

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他居住在兴庆宫偶尔也去大明宫。侍卫他的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另有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

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他从成都回来后即派人去祭悼她;后来又想改葬遭宦官李辅国反对而停止却密令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宦官献上了贵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里。又让画工画了贵妃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歔焉”1。

上元元年(76o)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上奏肃宗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这年七月李辅国乘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射生将五百骑剑拔弩张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幸亏高力士挺身而出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事后肃宗没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他几句。2不几天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剩下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之后肃宗另选后宫百余人到西内以备洒扫。1宝应元年(762)四月唐玄宗在郁闷中溘然逝世。终年七十八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唐玄宗是唐代在位最久的皇帝。他统治时期曾锐意改革使唐朝进入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展的鼎盛时期。后期骄惰怠政奢侈**酿成了天宝之乱从明主堕落为昏君。正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但也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1 《杨太真外传》。

2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上元元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上元元年。

第七节杨贵妃杨贵妃(719—756)小字玉环祖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后迁居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父杨玄琰任蜀州司户故出生于成都。她幼年丧父后寄养在叔父玄璬家。杨玄璬时任河南府士曹她是在洛阳长大的。杨贵妃从小学得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又娴熟各种器乐。开元二十三年(735)她十七岁那年被选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2开元二十五年(737)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去他悼惜不已后宫数千人在他看来竟无一人中意。高力士深知主子的心思遂外出寻觅终于现寿王妃杨玉环是最理想的人选。

开元二十八年(74o)十月玄宗行幸骊山温泉宫经高力士引荐命人从寿王邸召来了杨玉环玄宗十分满意马上别赐汤沐。沐浴之后的杨玉环在进奏《霓裳羽衣曲》时舞姿翩翩。玄宗十分高兴当晚即赠给她金钗钿合为定情信物;还到梳妆间亲自给她戴上了金饰。1杨玉环毕竟是唐玄宗的儿媳为掩人耳目玄宗命杨玉环自己乞请为女官号“太真”正式与寿王离异住进了内太真宫。不到一年其宠遇如同武惠妃宫中称她为“娘子”仪礼如同皇后。

天宝四载(745)七月玄宗特诏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的次女为寿王妃子;八月即于凤凰园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位在诸妃之地位仅次于皇后。2杨玉环册为贵妃后杨氏家族的人个个飞黄腾达。其亡父玄琰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父玄珪擢为光禄卿;家族的兄长杨铦擢为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贵妃的三个姐姐也被迎接到长安赐给良第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玄宗并称为姨。

杨贵妃的远房哥哥杨国忠本是一个不学无术、嫖赌无行的小人一向不为宗族所齿也由贵妃姊妹荐引被任为金吾兵曹参军、闲厩判官。不到一年即兼领十五余使职。后代李林甫为相执掌了国政。

玄宗得到杨贵妃后曾对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为此他还特意谱写了一支《得宝子》的曲子。从此与杨贵妃形影不离。

在《霓裳羽衣曲》中贵妃舒展广袖翩翩起舞使得玄宗龙颜大悦。

贵妃又善弹琵琶诸王、郡主、贵妃的姊妹都拜她为师称为“琵琶弟子”。每弹奏一曲大家都献给她许多金宝珍玩。她所用的琵琶精美别致是用逻逤檀木做成木质“湿润如玉光采照人”上有金缕红纹绘成双凤。所用琴弦是末诃罗国贡献的用渌水蚕丝做成“光莹如贯珠瑟瑟。”贵妃还善于击磐“拊搏之声泠泠然多新声”即使梨园弟子也都望尘莫及。玄宗特命采用蓝田绿玉琢磨成磬。磬架和穗子用金钿珠翠加以装饰又专门造了两个金狮子以做磬座其豪华奇丽“一时无比”1。

杨贵妃极度奢侈。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女工多达七百余人为她雕2 《唐大诏令集》卷四o《册寿王杨妃文》。

1 陈鸿:《长恨歌传》。

2 《杨太真外传》卷上《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四载。

1 《杨太真外传》卷上。

刻熔造者又数百人。她的奇服秘玩变化无穷。四方争先进贡珍奇之物达到“动骇耳目”的程度。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求良工精制奇器异服都加官晋爵擢居显位。杨贵妃小时长在四川喜欢吃荔枝。岭南的荔枝果肉晶莹如玉浆液酸甜如酪。但荔枝色味易变玄宗不惜千里迢迢每年命岭南驰驿传送即使盛夏酷暑送到长安后也色味不变。2杨贵妃善于迎合玄宗的心意整天与他戏谑**。每至酒酣兴奋之时常自统宫妓百余人玄宗统小宦官百余人在掖庭中排成两队称为“风流阵”。双方用彩锦做旗帜互相攻击打斗败者要罚喝十大杯酒以相戏笑。3偶尔杨贵妃也有惹玄宗怒。天宝五载(746)七月玄宗以她“妒悍不逊”而大雷霆把她遣送宫外杨铦家里。诸姊及铦以为大祸将临吓得聚在一起抱头大哭。玄宗虽因一时之怒赶走了贵妃却感到异常空虚、无聊到了日中即使山珍海味也不想吃。他心中烦躁不安左右宦官时而横遭捶楚。乖觉的高力士熟谙主子的心意请求将贵妃院中的供帐、器玩百余车送给贵妃。当晚又奏请贵妃归院玄宗命打开兴安坊门接回了贵妃。杨贵妃一见玄宗立时哭泣着伏地请罪玄宗十分高兴。“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1。

天宝九载(75o)二月杨贵妃因偷吹了宁王的紫玉笛玄宗一时感到不快再次将她遣送宫外。杨国忠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便向户部郎中吉温问计。吉温答应劝玄宗回心转意遂入奏说:“妃妇人无智识。有忤圣颜罪当死。既尝蒙恩宠只合死于宫中。陛下何惜一席之地使之就戮?安忍取辱于外乎?”玄宗本来就有些懊悔听了吉温的话遂停止用餐马上派宦官张韬光把御食分赐给贵妃。杨贵妃见到韬光哭泣着说:“请奏:妾罪合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肤是父母所生。今当即死无以谢上。”说着用刀剪下一缕秀以留诀别。玄宗闻奏以后大惊失色立即把她接回恩宠依然如故。2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也都深得玄宗的欢心“每入宫移晷方出”。玄宗赐给虢国夫人的照夜玑秦国夫人的七叶冠杨国忠的锁子帐都是希世珍宝。3每年给韩、虢、秦三夫人的胭脂钱就多达一千贯。杨铦任三品、上柱国并于私第立戟。她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开僭拟宫掖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住宅华丽每建造一堂费用以千万计。如见到有的楼堂馆舍其规模宏伟要过自己的又马上拆毁重建毫不珍惜土木之工昼夜不停。玄宗每次赏赐及天下贡献五家一样史称“开元已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1。

玄宗每次出游行幸贵妃姊妹昆仲都要随从。贵妃要是乘马则由高力士执辔授鞭。在每年十月幸华清宫时贵妃姊妹昆仲五家竞相豪华每家各为一队穿一色服装鲜艳夺目五家若合为一队则“映照如百花之焕2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五载。

3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1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五载。

2 《杨太真外传》卷上《新唐书》卷七六《杨贵妃传》。

3 《杨太真外传》卷上。

1 2《旧唐书》卷五一《杨贵妃传》。

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烂芳馥于路”2。

杨氏家族贵盛权势凌人。天宝十载(751)正月十五上元节杨氏五家夜游在西市门与广宁公主相遇为争先出门杨氏家奴气势汹汹挥鞭乱抽一鞭把广宁公主打下马去驸马程昌裔去扶也挨了数挝。事后公主向玄宗哭诉此事玄宗仅诏令把杨氏家奴一人处死公主虽为受害者其夫程昌裔却被停官。玄宗还诏令为贵妃父玄琰立家庙并亲笔书写碑文。诸王子孙凡是婚嫁必先贿赂韩、虢国二夫人由她俩奏请玄宗。凡经她俩奏请的玄宗无不应允。因此有的王孙竟以数百千金相酬谢。

安禄山因有边功倍受玄宗恩宠。在他初次入朝时玄宗让他与杨铦、杨锜、贵妃三姊妹叙为兄弟。大概安禄山看到杨贵妃在朝廷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了求恩固宠尽管他比杨贵妃大十五岁却请求做杨贵妃的养子。每次朝见时安禄山总是先拜贵妃玄宗感到奇怪问是什么缘故他故意装作傻呆的样子说:“胡人先母而后父。”1逗得玄宗一阵大笑。

天宝十载正月安禄山生日那天玄宗与贵妃赏赐给他许多金银宝器衣物。第三天例行为儿沐浴将安禄山召入宫中贵妃用锦绣做了大襁褓包着他宫人还用采舆抬着戏谑声、欢呼声动地声彻宫外。玄宗听到后宫欢笑声问其原因左右回答说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所以欢笑。玄宗兴致勃勃地去观看赏赐了贵妃洗儿金银钱又厚厚赏赐了安禄山。从此宫中皆称禄山为禄儿他随便出入宫掖“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2。

安禄山对杨贵妃百般恭维驯服但却不把平庸的宰相杨国忠放在眼里。

杨国忠几次试图拉拢这个手握重兵的藩帅都未能成功。因此杨国忠在清除了李林甫在朝廷的势力后矛头对准了安禄山屡次奏说安禄山有反状。后来安禄山反叛朝廷时以诛杨国忠为名从而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惨下场。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蓄谋已久的安禄山于范阳起兵挥师南下金鼓声打破了天下的太平。在玄宗派出将帅反击安禄山失利后年已古稀的玄宗表示要率师亲征使太子监国。太子一向憎恨杨国忠的专权他监国后势必给杨氏带来厄运。杨国忠惊恐万状马上找韩、虢、秦三夫人商议对策他们聚在一起大哭之后决定由三夫人去劝说贵妃由贵妃亲自出面“衔土请命于上”玄宗遂取消了亲征的行动计划。3杨氏家族也暂时渡过了这一难关。

至德元载(756)六月由于玄宗指挥失误潼关失守通往长安的大门被打开了。玄宗与杨贵妃等连夜逃离京师。当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扈从的六军将士一路风餐露宿疲惫不堪怨恨杨国忠的乱政误国招致了这次动乱于是怒不可遏的六军将士动了兵变杀死了杨国忠及其子户部侍郎杨暄韩国、秦国夫人也同时遇害。之后余怒未息的将士包围了驿站。玄宗走到驿门慰劳军士命令收兵军士却屹立不动。派高力士前去询问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回答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玄宗听后依杖垂而立迟迟不表态。最后经京兆司录韦谔与高力士苦苦相劝再三陈述利害关系玄宗迫不得已强忍着内心的巨大痛苦1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六载。

2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载;《安禄山事迹》卷七。

3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四载。

走进行宫扶着贵妃出厅门至马道北墙口与她诀别。贵妃泣涕呜咽语不胜情最后说:“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乞容礼佛。”玄宗说:“愿妃子善地受生。”高力士把她缢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下经六军将士验明已死后将尸体埋在西郭外一里多远的道路北坎下。时年三十八岁。1杨贵妃在她十几年的宫廷生活中受玄宗宠极一时唐代政治家曾指出:“天宝之季嬖幸倾国爵以情授赏以宠加纲纪始坏矣。”2奸佞杨国忠利用了这一裙带关系得以平步青云执掌国政蠹政害民促成了天宝之乱。因此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杨贵妃但仍可以说她是天宝之乱的一个罪人。

1 《杨太真外传》卷下;《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肃宗至德元载。

2 《新唐书》卷一五七《6贽传》。

第二十一章姚崇张说第一节姚崇武周贤相姚崇(651—721)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有大臣与其同名故命以字行1。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父姚懿在贞观年间(627—649)任■州都督因对唐有功死后赠幽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姚崇在十二岁时成为孤儿2。他少年时代为人豪爽崇尚义气但不知读书。约在咸亨元年(67o)他二十岁时开始愤读书做了孝敬挽郎。由于他才华横溢仪凤二年(677)应下笔成章制举3授官濮州司仓参军后调任郑州。几年后又至京城任司刑丞参与审定刑狱。天授年间(69o)武则天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唐宗室和公卿大臣不少人被无辜杀害冤假错案数不胜数。大臣每次上朝都是提心吊胆闹得人人自危。姚崇任司刑丞后持法公正反对罗织罪名和滥用刑法因而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1不久即升任为夏官(兵部)员外郎、夏官郎中。

万岁通天元年(696)十月北方的契丹大举侵扰河北一带连续攻陷了数州。当时军务繁多各州司檄书雪片般飞来而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2。武则天十分赏识他的军事才干因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不久又擢为凤阁鸾台平章事。

圣历元年(698)九月武则天曾与侍臣谈论起周兴、来俊臣主持刑狱时朝臣反逆案件颇多一事怀疑其中是否有冤狱。姚崇则直言不讳地说:“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是枉酷自诬而死。告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于汉之党锢。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近臣亦不自保何敢辄有动摇?被问者若翻又惧遭其毒手将军张虔勖、李安静等皆是也。赖上天降灵圣情寤诛锄凶竖朝廷乂安。”为了防止残害朝臣的悲剧重演他竟以自身和全家百余口性命向武则天担保:“今日已后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状但收掌不须推问。若后有征验反逆有实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武则天听后很高兴说:“以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心。”3当即赐银千两以表奖姚崇的忠贞。

长安元年(7o1)三月姚崇任凤阁侍郎。四月姚崇赴并州以北检校各军州兵马以整顿边防加强战备。不久兼知夏官尚书。当时武则天男宠1 《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张说《梁国公姚崇神道碑》均言姚崇“字元之”。《旧唐书》本传言“改为元之”当误。

2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载姚懿卒于龙朔二年(662)时姚崇当十二岁。3 徐松:《登科记考》卷二。

1 《梁国公姚崇神道碑》云:“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载《文苑英华》卷八八四。

2 《资治通鉴》卷二o五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3 《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

张易之飞扬跋扈目无法纪擅自把京城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调到定州以充实私置的寺院僧人表示反对因而上诉由姚崇断停。张易之又屡次说情均遭到姚崇的拒绝。因此张易之极力在武则天面前诽谤姚崇。长安四年(7o4)九月姚崇被贬为司仆卿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后改任安抚大使。姚崇即将离京赴任时武则天让他推荐宰相。姚崇认为张柬之沈厚有谋能决断大事且已年迈请武则天立即提拔重用。同年十月年近八十岁的秋官(刑部)待郎张柬之得以任命为相。

神龙元年(7o5)正月武则天患病宰相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五人欲乘机动宫廷政变除掉张易之、张昌宗拥护中宗复辟。这时恰好姚崇也从灵武道回到京城张柬之高兴地说:“事济矣!”遂把其计谋密告了姚崇。姚崇参与了密谋计划。张柬之等成功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1武则天被迁往上阳宫中宗上朝听政文武百官无不喜庆雀跃唯独姚崇却呜呜咽咽流涕不止。桓彦范、张柬之见此情景不以为然对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则回答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2张柬之等人听了不太满意当日姚崇即出为毫州刺史。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

辅佐睿宗景云元年(71o)六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中宗专擅朝政并欲步武则天之后尘。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人动了宫廷政变诛灭韦氏党羽拥戴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唐睿宗一向熟知姚崇的政治才干即位后立即把他从许州召回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辅佐睿宗与当时宰相宋璟齐心合力“革中宗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1。

早在中宗时期安乐公主等人卖官鬻爵又大搞“斜封官”。宰相萧至忠上疏中宗指出当时冗员倍多且与日俱增致使“台寺之内朱紫盈满”2。为了整肃吏治精减冗官姚崇与宋璟于同年八月向唐睿宗建议:请把以前的“斜封官”一律罢免。由于睿宗的优柔寡断这项正确建议未能施行。太平公主身为皇妹在诛灭韦氏集团时又有大功于是她结党营私干扰朝政。诸王也手握兵权威胁着皇太子的地位。景云二年(711)正月他和宋璟密奏睿宗认为这些都是导致政局动乱不安的因素请将睿宗的长子宋王、高宗的长孙豳王等出为刺史;罢免岐王、薛王的左、右羽林军职务改任太子左、右率以侍奉太子;并请把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攸暨迁居东都以免干扰朝政。姚、宋的建议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局但睿宗却把此事泄露给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十分恼火并严厉责怪太子。太子李隆基为了摆脱一时的困境遂奏称姚崇等“离间”姑兄关系。于同年二月姚崇被罢免宰1 《资治通鉴》卷二o七中宗神龙元年;《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2 《资治通鉴》卷二o八中宗神龙元年。

1 《资治通鉴》卷二o九睿宗景云元年。

2 《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

相贬为申州刺史。宋璟也同时被贬。“自是纲纪紊乱复如景龙之世矣”1。此后姚崇又历任徐州、潞州刺史迁为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等职后又迁同州刺史。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忠于职守政法简肃吏治较为清明人们曾为他建立德政碑颂扬功德。在他离任时“阖境民吏泣拥马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新牧具其事奏之褒诏美焉”2。可见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救时之相”

开元元年(713)七月唐玄宗平定了太平公主的谋乱就想到姚崇是个人才。十月乘在新丰进行讲武检阅军队之机召姚崇入朝议论国是欲加重用。姚崇侃侃而谈针对当时弊端向玄宗建言“十事”大意是:实行仁政不贪边功法行自近宦官不参与朝政拒绝租赋外的贡献戚属不任台省官对朝臣要以礼相待纳谏从善杜绝营造佛道的寺观以两汉外戚专权为鉴戒等3。唐玄宗听完这十项建议欣然接受。次日便正式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又迁紫微(中书)令。

姚崇当宰相后没有辜负唐玄宗对他的信任。他辅佐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从整伤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各当其才;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故杜牧称赞姚崇“佐玄宗起中兴业”1。

张说与姚崇有私怨他曾试图阻止姚崇入相未能得逞。姚崇为相后张说心里不安就私自到岐王家“申款”以求内助。在一次退朝时姚崇诈称有足病行动缓慢;当玄宗询问病由时他又说心中有忧虑痛不在足。接着便说:“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2唐玄宗忌讳宰臣与诸王交通恐谋不轨遂将张说贬为相州刺史。唐中宗以来贵戚争先营造佛寺滥度人为僧尼。有些富户强丁也乘机削为僧借以逃避国家徭役。开元二年(714)正月姚崇上奏提出裁减僧尼减少寺院的办法得到唐玄宗的支持。还俗者共一万二千多人。接着又下令禁止滥造佛寺规定自今以后“毋得创建佛寺;旧寺颓坏应葺者诸有司陈牒检视然后听之”3。这就抑制了中宗以来滥度僧人和大肆营建佛寺的弊风。

姚崇严格要求官吏他撰有《五诫》向官吏提出了在道德规范上的具体要求。其中在《持称诫》中他要求官吏像持称那样“不差毫厘使锱铢不惑轻重无疑智不能矫愚不能欺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在《辞1 《资治通鉴》卷二一o睿宗景云二年。

2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唐语林》卷一。两书皆云此事在荆州任职时。但考姚崇生平并未在荆州任职。《大唐新语》卷六载:“历牧常扬吏并建碑纪德” 当为扬州。

3 《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司马光以为天下事“须因事启沃岂可一旦可邀”“难以尽信”。故《资治通鉴》不取。王鸣盛等认为“此乃所谓新书滥采小说不可信则非”。见《十七史商榷》卷八七。按姚崇前已两任宰相明了社会弊端建言十事似无不可。

1 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二。

2 《资治通鉴》卷二一o玄宗开元元年。

3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

金诫》中他极口称赞了“昔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杨震辞金以四知为惧”的为政廉慎的高贵品质要求官吏廉洁:“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谨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他告诫官吏贪赃受贿必将暴露“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欲无悔恡不若守慎”。在《冰壶诫》中他赞扬了冰清玉洁、表里如一的为政者抨击了“当官以割剥为务在上以财贿为亲”的卑鄙龌龊行径并规劝官吏说:“在位禄厚官尊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冰壶是对炯诫犹存。”1姚崇主张行法公正不避权贵。开元二年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骄横不法仗势欺压百姓遭到御史的弹劾将依法治罪。李业闻讯后立即到唐玄宗那里去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理此案旨在宽免。姚崇知道后与另一宰相卢怀慎联名上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姚崇坚持法行自近即便是皇亲、近臣犯罪也决不宽贷。玄宗只好同意依法惩治“由是贵戚束手”2。

另一件事是申王李成义私自把本府中的录事(流外官从九品)阎楚珪破格提拔为府中参军(正七品上)唐玄宗已批准。姚崇和卢怀慎闻讯后即刻上奏表示反对说:“先尝得旨云王公、驸马有所奏请非墨敕皆勿行。臣窃以量才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习近事实紊纪纲。”姚崇坚持任人唯贤终于迫使玄宗收回成命“由是请谒不行”3。

五月姚崇又以荒年为口实赞助唐玄宗罢免了中宗以来的“斜封官”如员外、试、检校官等一律免职;并规定自今以后非有战功及别敕不得注官。由于大力整顿吏治结束了长期以来任官驳杂、冗官滥吏充斥官府的局面。

有人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因居闲职而有怨言唐玄宗命紫微省下狱审讯刘幽求表示不服。姚崇等人对玄宗说:“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1玄宗听了姚崇等人的建议停止下狱审查。不久把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紫微侍郎王琚也因同党被贬为泽州刺史。姚崇既保全了功臣的名誉又抑制了功臣的权势对于稳定政局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年五月黄门监魏知古因与姚崇有私憾在知东都选举时向唐玄宗告了他的两个儿子受人馈赠搞私人请托干扰选举之事。在一次朝会时玄宗问姚崇儿子的才德如何。姚崇马上揣测出玄宗的意思回答说:“臣有三子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唐玄宗满以为姚崇会袒护自己的儿子没想到他却毫不隐讳。姚崇又解释说:“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玄宗听后反倒以为姚崇大公无私而魏知古却忘恩负义于是要罢免他。姚崇又坚决请求说:“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2在姚崇的一再请求1 《五诫》包括《冰壶诫》、《执镜诫》、《持称诫》、《辞金诫》、《弹琴诫》。全文载《文苑英华》卷三六八或《全唐文》卷二o六。

2 3《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

1 2《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

下玄宗这才应允。

开元初年唐玄宗的兄弟们仍然主典禁军。宋王李成器为左卫大将军申王李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也分掌左、右羽林军。因此姚崇等人上奏请将诸王出刺外州。玄宗等人依从了姚崇等人的奏议次年六月命宋王兼岐州刺史申王兼豳州刺史豳王兼虢州刺史。后又命岐王兼绛州刺史薛王兼同州刺史。1同时还规定:诸王赴任后只是总领大纲其余州务皆委州上佐主持。此后凡是诸王兼都护、都督、刺史的一律照此行事。从此诸王被解除了政务与兵权从而失去了兴兵作乱的把柄消除了长期以来导致政局不稳的隐患。

十月唐军与吐蕃军在武街展开了激战大败吐蕃军。姚崇与卢怀慎上奏:“顷者吐蕃以河为境神龙中尚公主遂逾河筑城置独山、九曲两军去积石三百里又于河上造桥。今吐蕃既叛宜毁桥拔城。”姚崇等人维护唐朝疆域完整的奏议得到了唐玄宗的批准。2开元三年(715)正月姚崇遇有子丧请假十几天结果案牍积压。宰相卢怀慎迟迟不能处理心里有些害怕就到唐玄宗那里谢罪。玄宗听后说:“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姚崇假满复职十几天积压的政事不一会即裁决完毕自觉很得意对紫微舍人齐澣说:“余为相可比何人?”齐澣一时没有回答。姚崇又说:“何如管(仲)晏(子)?”齐澣听后说:“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便更之似不及也。”稍停了片刻又说:“公可谓救时之相耳。”3可见当时人对姚崇明于吏道“剖断若流”的推崇。

捕蝗救农开元四年(716)山东地区生严重的蝗虫灾害。在“天命论”和崇佛思想的影响下老百姓对蝗虫无能为力在路旁烧香磕头乞求上天开恩眼看着蝗虫食禾苗不敢捕杀。满朝文武也都一筹莫展。唯独姚崇上疏积极主张捕杀蝗虫。他引经据典极力说服玄宗:“《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他又提出了灭蝗办法“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1他建议派遣御史名为“捕蝗使”分头督促各地灭蝗。

当时朝议鼎沸众口一词蝗虫是天灾不宜捕唐玄宗也一时犹豫不定。

姚崇力排众议批评说:“庸儒执文不识通变。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昔魏时山东有蝗伤稼缘小忍不除致使苗稼总尽人至相食;后秦时有蝗禾稼及草木俱尽牛马至相噉毛。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满仍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倘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1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按诸王出刺外州此处说是群臣所请未明言姚崇。汪篯考定说:姚崇在睿宗时曾建议诸王外刺又诸王外刺恰好在姚崇当权用事时实行当是姚崇协助玄宗。见《汪篯隋唐史论稿》。今从其说。

2 3《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

1 《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安危不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最后姚崇还表示:“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若除之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2玄宗也认为蝗虫是天灾“诚由不德而致焉。卿请捕蝗得无违而伤义乎?”姚崇则回答:“捕蝗之术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古人行之所以安农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闻安农非伤义也农安则物丰除害则人丰乐兴农去害有国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玄宗听了才下决心高兴地说:“吾与贤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敢议者死!”1姚崇虽然说服了唐玄宗但是公卿百官中的许多人仍疑惧不安。卢怀慎担心他捕蝗不成反会丢了官爵就私下劝他说:“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外议咸以为非。又杀虫太多有伤和气。今犹可复请公思之。”姚崇则毫不动摇地说:“楚王吞蛭厥疾用瘳;叔敖杀蛇其福乃降。赵宣至贤也恨用其犬;孔丘将圣也不爱其羊。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今蝗虫极盛驱除可得若其纵食所在皆空。山东百姓岂宜饿杀!此事崇已面经奏定讫请公勿复为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2姚崇忧国忧民他的治蝗行动受到人们钦佩评价他说:“姚元崇为相忧国如家爱民如子。”3开元四年(716)四月间山东再次生严重蝗灾。姚崇一如既往立即派“捕蝗使”促令各地捕蝗救灾。汴州刺史倪若水认为:“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刘聪时尝捕埋之为害益甚。”因此对抗御史不肯从命。姚崇听到此事后不胜愤慨立即牒报倪若水说:“刘聪伪主德不胜妖;今日圣朝妖不胜德。”他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警告他说:“古之良守蝗不入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其无德致然!”倪若水见牒以后十分恐惧不敢抗拒只好乖乖地照令行事。五月姚祟又派遣使者去各州县进一步检查捕蝗情况并把各州县官吏捕蝗的勤惰、政绩大小上报朝廷以促进州县捕蝗救灾1。姚崇督责捕蝗始终如一。因此捕蝗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汴州一州就捕蝗十四万石投入汴渠顺流而下者尚不可胜数。把蝗灾减少到最低限度。虽然山东连年生蝗灾也没有造成很大的饥荒。

晚年恩遇优渥开元四年(716)十一月黄门监卢怀慎病卒姚崇也患了疟疾卧床不起。玄宗因姚崇居第僻远咨询政事殊感不便让他迁居罔极寺每天派使者数十人前去探望病情。每有军国大事都令宰相源乾曜去征求姚崇意见。每当源乾曜奏事时凡是符合旨意的玄宗便说:“此必姚崇之谋也。”有时不合乎他的旨意则说:“何不与姚崇议之?”为了咨询方便源乾曜奏请唐玄宗请姚崇迁往四方馆。姚崇以四方馆华丽宽大且有不少簿书不是病人应住的地方坚决推辞。唐玄宗说:“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2 《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

1 郑棨:《开天传信记》。

2 《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

3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1 2《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四年。

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2不久姚崇辞去了宰相职务。辞职原因一是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广交宾客一再接受别人馈赠的财物招致了人们的非议;二是中书省主书赵诲为姚崇所亲信他接受了蕃人的贿赂事情揭后唐玄宗亲自审讯被捕入狱定为死罪姚崇又设法营救玄宗很不满意。正赶上曲赦京城罪犯敕令中特别标名赵诲“杖之一百流岭南”。于是姚崇忧惧不安以为自己不宜再做宰相数次申请要求回避相位。最后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根据他的举荐由宋璟取代了宰相职务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罢知政事。姚崇与宋璟共事多年深知其德行和才能。他的举荐颇受史家好评。

宋人洪迈说:“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1宋璟继任为辅相建言行事绳愆纠过对朝政多所裨益与姚崇并称为开元贤相。

开元五年(717)正月玄宗将巡幸东都却突然生了太庙崩坏的事件。当时的宰臣附会阴阳灾异之说妄加解释说:“陛下三年之制未毕诚不可行幸。凡灾变之皆所以明教诫。陛下宜增崇大道以答天意且停幸东都。”说得唐玄宗六神无主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他又询问姚崇:“朕临京邑太庙无故崩坏恐神灵诫以东行不便耶?”姚崇客观地分析太庙崩坏的原因说:“太庙殿本是苻坚时所造隋文帝创立新都移宇文朝故殿造此庙国家又因隋氏旧制岁月滋深朽蠹而毁。”他还建议说:“以臣愚见旧庙既朽烂不堪修理望移神主于太极殿安置更改造新庙以申诚敬。车驾依前径。”玄宗听后高兴地说:“卿言正合朕意。”2遂赐绢二百匹。

此后唐玄宗命姚崇五日一朝仍然入阁参与朝议恩遇更加优厚遇有重大的军国之事仍然要咨询姚崇。开元八年(72o)又授官太子少保。开元九年(721)九月姚崇病故终年七十一岁1。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2。

姚崇临终前曾先把家里的田园资产分成几份让他的儿子、侄儿各守其分以免死后儿子们生争执。并且作了遗令告诫子孙不要厚葬。遗令说:“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须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季之衣各一副而已。”姚崇生前反对佛教在遗令中不惮其烦地列举了北齐、梁武帝、胡太后、中宗韦皇后等皆“度人造寺竟术弥街咸不免受戮破家为天下所笑”的历史事实告诫子孙不得迷信佛教“若随斋须布施宜以吾缘身衣物充不得辄用余财为无益之枉事亦不得妄出私物徇追福之虚谈”3。严禁为他“追福”而挥霍大量财物。

姚崇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与宋璟等人辅佐唐玄宗前后三任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直到至德元年(756)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到成都当得知唐肃宗任命房琯为将时他喟然长叹说:“此不足以灭贼也。”又说:“若1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

2 《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

1 两《唐书》本传皆说姚崇享年七十二岁而张说《姚崇神道碑》说“七十有一”。此从碑文。2 两《唐书》本传皆说“谥曰文献”碑文作“文贞”。今从碑文。

3 《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

姚崇在贼不足灭也。”并盛赞他的“宏才远略”④。

④ 《大唐新语》卷八;《新唐书》卷二二三《李林甫传》略同。

第二节张说历仕四朝张说(667—73o)字道济一字说之祖籍范阳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后迁居洛阳。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知其父官职卑微仅为洪洞县丞。张说为文运思精密年轻时很有造诣。垂拱四年(688)武则天策试贤良方正亲临洛阳城南门主考张说应诏对策为天下第一。武则天以为近古以来没有甲科张说遂屈居为乙等1授任太子校书迁左补阙。长安初年(7o1)诏令张说与徐坚等人撰修《三教珠英》由麟台监张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峤总领此事。昌宗不学无术只是广引文词之士高谈阔论“历年未能下笔”。唯张说与徐坚“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流”2。书修成后迁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后又擢任凤阁舍人。

长安三年(7o3)女皇男宠张昌宗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与人私议“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称此是谋反并胁迫张说作证张说应允了。当上廷作证时再次威胁他张说却慷慨陈词对女皇说:“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诬证之耳!”张昌宗阴谋败露后又气急败坏地反诬称张说与魏元忠同谋反。张说又据理反驳最后并说:“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张说理正词严揭露了张昌宗的非法行为保护了耿直大臣魏元忠但武则天却不分是非曲直反认为张说是“反复小人”再次鞫审最后竟被无辜流放于岭外。1唐中宗复位后张说入为兵部员外郎后转工部侍郎。景龙年间(7o7—7o9)遇母丧离职服丧未满中宗欲起复授黄门侍郎当时“风教颓紊多以起复为荣”2张说却推辞不受颇受有识之士的称赞。服丧期满复授工部侍郎不久改为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景云元年(71o)唐睿宗即位张说迁任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这年秋天谯王李重福潜入东都欲谋夺皇位。兵败后东都留守捕获了其党羽数百人审讯多月迟迟不能定案睿宗即命张说前去审理。张说很快查清了此案一宿即捕获了谯王的主谋张灵均、郑愔等弄清了其全部罪状其余误捕下狱的一律宣布无罪释放。张说办事干练深受睿宗的嘉奖称赞他说:“知卿按此狱不枉良善又不漏罪人。非卿忠正岂能如此?”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这时李隆基尚居东宫为太子张说为侍读备受亲近礼敬。太子姑母太平公主交结朝臣朋比为奸干预朝政图谋废掉太子。这年二月唐睿宗曾对待臣说:“有术者上言五日内有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侍臣们明白此事显然是旨在离间挑拨父子关系以动摇太子地位都面面相觑1 《登科记考》卷三《大唐新语》卷八。

2 《旧唐书》卷一o二《徐坚传》。

1 《资治通鉴》卷二o七则天后长安三年。

2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下引本传及《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不另加注。不知说什么好。张说则直言不讳地说:“此是谗人设计拟摇动东宫耳。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窥觎路绝灾难不生。”睿宗听后十分高兴即日下制止皇太子监国。第二年又下制皇太子即位。

睿宗虽然退居为太上皇但仍控制着朝政大权。太平公主仍依恃皇兄权势继续干预政事变本加厉地谋害玄宗。她恨张说不趋附自己便奏请睿宗将他贬为尚书左丞并出为东都留守。张说洞知太平公主之党暗中怀有异谋遂遣使者献给玄宗一把佩刀暗示他要果断行事以铲除太平公主之党。故史称“张说独排太平之党请太子监国平定祸乱迄为宗臣。”在平定了太平公主的谋乱之后玄宗即召张说拜中书令封燕国公。

开元元年(713)十月玄宗欲召回同州刺史姚崇为相。张说因与姚崇不和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玄宗不予理睬。接着张说又使殿中监姜皎向玄宗建议任命姚崇为河东总管以阻止姚崇入相。玄宗知是张说的计谋不顾一再阻挠仍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姚崇任相后张说就私自到岐王李范家申述诚意。姚崇告此事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1边防建树张说被贬不久又因他事牵连再贬为岳州刺史。苏颋擢任宰相张说以与其父苏瓖为故交撰《五君咏》献苏颋其中一则是记苏瓖事。苏颋读后很感动上奏称张说为“忠贞謇谔尝勤劳王室亦人望所属不宜沦滞于遐方”。开元六年(718)二月张说迁任荆州长史1。不久又迁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

幽州地与奚、契丹接壤为北方重镇。这一年契丹领李失活死大臣可突于争权生了内乱。唐朝派兵镇压结果失利。张说上表陈述利害说:“臣熟知幽州兵马寡弱率欲排比未可即用城中仓粮全无贮积。”因此他请求加强战备以防止边患。2在此期间张说考虑到“国储未赡边军未息”为了“静人业农”他上表情求屯田:“臣闻求人安者莫过于足食求国富者莫先于疾耕。臣再任河北备知川泽。窃见漳水可以灌巨野淇水可以灌汤阴若开屯田不减万顷化萑苇为粳稻变斥卤为膏腴用力非多为利甚博。”因此他希望朝廷“不失天时急趋地利上可以丰国下可以廪边河漕通流易于转运此百代之利也”3。屯田既可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又方便了水利交通是一项很有益的措施。

开元七年(719)张说检校并州大都督长史兼天兵军大使摄御史大夫兼修国史。他再次上表论奏边事主张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安抚和睦政策用兵不过是迫不得已的。④后可突于终于立李失活的族弟郁于为国主并遣使请罪。玄宗即册立郁于唐与契丹的纠纷终于圆满解决了。

1 《资治通鉴》卷二一o玄宗开元元年。

1 《明皇杂录》卷下参岑仲勉《唐史余沈》卷二。

2 《幽州论戎事表》《文苑英华》卷六一四。

3 《请置屯田表》《文苑英华》卷六一六。

④ 《并州论边事表》《文苑英华》卷六一四。

开元八年(72o)秋朔方大使王晙密奏原突厥降户勾引突厥谋陷军城因诛杀殆尽。此事引起了散居在大同、横野军附近的拔曳固、同罗诸部的恐惧不安。为了平息事端张说只率二十从骑持节去各部安抚晚上还住在他们帐中。拔曳固、同罗诸部听到后深为感动“由是遂安”1。

开元九年(721)四月原突厥降将康待宾诱使诸降户反叛一时攻陷了兰池六州。诏令王晙率兵讨伐并令张说知经略。康待宾暗中与党项通谋攻破了银城、连谷还占据了粮仓。张说率马步兵一万人出合河关(今山西兴县)袭击康待宾等大败而逃。张说率军乘胜追击当追到骆驼堰时党项部反戈。张说招抚党项流散人员使各安其业。讨击大使阿史那献以为党项反复无常请全部诛杀。张说制止了这一滥杀的做法说:“王者之师当讨叛柔服岂可杀已降邪!”即奏请设置麟州“以镇抚党项余众”2。同年九月召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开元十年(722)诏命张说为朔方节度大使并去朔方巡视边防处置兵马。这时康待宾余党庆州方渠康愿子反叛自立为可汗劫掠牧马西渡黄河出塞。张说率兵追讨至木盘山擒获了康愿子并俘虏三千人。为了防止这一带的突厥降户再次骚乱于是议请将居住在河曲六州的降户五万余人强行迁往中原的许、汝、唐、邓、仙、豫等州。这样朔方之地空荡无人。张说因功赐实封二百户。

张说历经边镇数年熟知边防事宜。当时沿边镇兵多达六十余万他以时无强敌奏请精减兵员罢免二十余万。玄宗对裁减三分之一有些犹豫。张说解释说:“臣久在疆埸具悉边事军将但欲自卫及杂使营私。若御敌制胜不在多拥闲冗以防农务。”

张说还着手对府兵进行了改造。当时诸卫府兵成丁入伍六十岁免役其家又不蠲免杂徭渐渐贫弱大都逃亡。先天二年虽然有所改革规定二十五岁入伍五十岁放免屡次征镇者则十年免役。但实际上徒有此令并未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时府兵之法日渐破坏番役更替多不按时卫士逃匿宿卫之士无法得以保证。鉴于这种情况张说建议请召募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优为之制逋逃者必争出应募。”玄宗同意募兵不过十几天即得到精兵十三万人“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1。张说的精减边兵、改革府兵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也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王夫之评论说:“张说所奏罢之二十万人无一人可供战守之用徒苦此二十万之农民于奉拚除、执虎子、筑■场供负荷之下。故军一罢而玄宗知其劳民而弱国也而募兵分隶之议行渐改为长从渐改为彍骑。穷之必变尚可须臾待哉?”2政改与文治开元十一年(723)张说进为中书令。在政治制度上所进行的重要改革是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在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政之所。贞1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开元八年。

2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开元九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开元十年;《新唐书》卷五o《兵志》。2 《读通鉴论》卷二二。

观之后中书省权力渐重。武周时裴炎由侍中改任中书令为便于政务推行迁政事堂于中书省但仍是宰相议政之所。张说任中书令后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并“列五房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同时政事印为“中书门下之印”1。这一改制使政事堂有其所辖部门与属官由宰相议政之所变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政治升平进入盛世。好大喜功的玄宗粉饰文治特置丽正书院聚集文学之士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总领其事。由于文学之士受到宠遇对其供给也十分优厚。中书舍人6坚以为他们“无益于国徒为糜费”欲上奏罢免学士。张说反驳其言说:“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6子之言何不达也!”玄宗听到后“重说而薄坚”2。

开元十三年(725)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定书院官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张说以宰相为学士知院事。他虽然地位显赫却很谦逊。玄宗欲授任张说为大学士他推辞说:“学士本无大称中宗崇宠大臣乃有之臣不敢以为称。”后来在集贤院举行宴会照旧例官位高者先举杯张说欲打破陈规便对诸士子说:“吾闻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阀为先后。”于是众学士一起举杯同饮一时传为佳话。张说雅重词学之士善于用人之长。当时在文学上有造诣、有名声的韦述、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羲、孙逖、王翰等“常游其门”赵冬羲兄弟六人韦述兄弟六人并词学登科张说极口称赞:“赵、韦昆季今之杞梓也。”1张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咸讽诵之”。是当代无人能企及的。他一生著作宏富除了参与修撰《三教珠英》、主持改撰《开元五礼仪注》以外还主持编撰了《大唐六典》。又奉玄宗之命与他人一起类集要事为诸王子习读而编写了《初学记》3o 卷。后人收集他的诗词、文赋、表奏、碑文、墓志总成文集3o 卷。

积怨虽多宠遇不衰张说有才智但脾气暴躁又好受人贿赂。百官凡奏事有不合他心意的“好面折之至于叱骂”所以与同僚的关系不甚融洽。开元十四年(726)二月玄宗召回河南尹崔隐甫欲授任要官张说却认为他不通文学遂奏请拟任金吾大将军;前殿中崔月用与张说关系密切便推荐他为御史大夫。玄宗拒绝了他的意见即以隐甫为御史大夫隐甫心里怨望张说。2御史中丞宇文融曾建议检括天下游户及籍外占田设置十道劝农事分行郡县督责检查张说担心扰民屡次从中阻止。这时宇文融又请求吏部设立十铨与苏颋等分管选举凡有论奏张说又极力抑止“于是铨选失序”。宇文融愤怒已极即联合崔隐甫、李林甫共同弹劾张说说他招引1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册府元龟》卷三o八。

2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开元十一年。

1 《旧唐书》卷一o二《韦述传》。

2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开元十三年。

术士王庆则“祠祷解而奏表其闾”引僧人道岸“窥诇时事冒署右职”;其亲吏张观、范尧臣依据张说权势“市权招赂”又擅自给太原九姓羊钱千万言辞“丑惨”。玄宗十分恼怒即敕令源乾曜、崔隐甫、刑部尚书韦抗于御史台鞫审张说。

源乾曜奉诏鞫审张说罪状多属实玄宗派高力士去看张说见他蓬垢面坐在草地上使用的是瓦器吃的是粗食以表示“自罚忧惧”。高力士将此情况回报玄宗并说:“说往纳忠于国有功。”玄宗听后也很怜悯他仅罢去中书令职务命在集贤院专修国史只诛杀王庆则等人受株连者十余人。

开元十五年(727)正月御史大夫崔隐甫与中丞宇文融唯恐玄宗再进用张说一再上言诋毁他。于是“各为朋党”相互攻讦。玄宗疾恨朝臣朋比为奸因命张说致仕隐甫被免官宇文融也被出为魏州刺史。1开元十六年(728)二月以尚书右丞相致仕的张说兼任集贤殿学士。张说虽罢知政事专文史之任但玄宗对他的宠遇不衰“朝廷每有大事上常遣中使访之”2以征询张说的意见。

开元十七年(729)再拜张说为尚书右丞相集贤院学士。不久又代源乾曜为尚书左丞相。他上任那天玄宗特命有司供帐奏音乐具酒馔并作御诗一篇以叙此事仪式热烈而隆重。不久又以修撰谒陵仪注有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其长子张均为中书舍人次子张垍尚宁亲公主拜驸马都尉。“当时荣宠莫与为比。”

开元十八年(73o)张说患病玄宗每天都遣中使前去看望并御笔写药方赐予他。由于医治无效这年十二月病卒。时年六十四岁。赠太师谥曰文贞。玄宗还亲自为张说撰神道碑文。

张说曾三任宰弼擅长文学。一生掌文学之任三十多年。有助成文治之功也颇有武略可谓文武兼资。他明于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故史家称赞他“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

1 2《资治通鉴》卷二一三玄宗开元十五年。

第二十二章一行第一节身世一行(683—727)俗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祖父张公谨是唐代开国功臣被封为郯国公。父亲张擅为武功县令。

他“少聪敏博览经史”常到藏书丰富的长安城南玄都观去看书颇受观主尹崇赏识。一次他从尹崇处借得西汉扬雄《太玄经》此书意旨深奥尹崇自称研读数年尚不能晓张遂仅数日就读完并能究其义而撰《大衍玄图》一卷。尹崇大惊对人说:“此后生颜子也。”年轻的张遂成了长安城里的知名学者。

时值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任春官尚书封为梁王。武三思有权有势但没有才学想与张遂结交。张遂为逃避纠缠到嵩山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一行。

一行不仅道学功底深厚也刻苦钻研天文学和数学。他曾到天台山国清寺(在今浙江天台)投师学算。开元五年(717)一行被唐皇朝强征回京由于他不愿做官被安置在长安城内的华严寺编译佛经。开元九年(721)“太史频奏日食不效”。当时所用《麟德历》行用了五十多年误差渐大已需改革历法。于是唐玄宗诏令一行负责主持制订新历。

一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从开元九年到开元十五年(721—727)为了编制新历法在一行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天象观测工作。为适应实测的需要又必须先创制一些新的科学仪器如“覆矩”、“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等。最后在大量新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出《开元大衍历法》即《大衍历》。

开元十五年(727)《大衍历》草成就在这年一行在随驾去洛阳的途中死于新丰(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年仅四十五岁。一行去世后唐玄宗诏张说与历官陈玄景写定《大衍历》分为《历术》(又称历经)7 篇、《略例》1 篇、《历议》1o 篇到第二年完成开元十七年(729)起正式颁行。一行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主要在天文仪器制造、大地测量、编制《大衍历》三个方面。尤其是《大衍历》受到世人的称颂。如道士邢和璞称赞一行说:“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1可见当时人们对一行贡献的崇敬。

1 《旧唐书》卷一九一《一行传》。

第二节在仪器制造及天文观测方面的成就天文仪器制造天文学的展离不开天文观测的新成果。一行十分重视天文实测工作。

他受命改治新历先就策划为配合改历所需的一系列实测工作。他奏请朝廷:“今欲创历立元须知黄道进退请太史令测候星度。”1但是当时太史局所用测候星度的浑仪上没有黄道环不能直接测出天体的黄道入宿度2。于是一行提出要制造一架新的仪器并与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先用木料做了一件黄道游仪的模型后于开元十一年(723)制成了铜仪。一行、梁令瓒所制的黄道游仪的结构为三重环组。最外一重有三个环包括地平、子午和卯酉环。其中卯酉环为过天顶和正东、西方向的一个圆环这一重环组是固定不动的起骨架作用。最里一重环组是夹有窥管的四游环它的外圆周是一丈四尺六寸一分即以四分弧长为角的一度。中间的一重与李淳风的三辰仪相当所不同的是在赤道环上每隔一度打一个洞使黄道环能沿赤道环移动以适应古人所理解的冬至点沿赤道退行的岁差现象。这是浑仪展过程的一个创举第一次在仪器上体现了岁差现象。同时这也是黄道游仪的名称由来。由于黄道和白道的交点也是在不断移动的因而也在黄道上每隔一度穿一个孔过一定时间后就把白道环移动一孔。

此外为了能更方便地进行中天观测黄道游仪中的四根支柱安放在四个斜角方向。

一行用黄道游仪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有月亮的运动和恒星的黄、赤道度数(即经度)及去极度(相当于纬度)的测定。其中月亮运动的观测对《大衍历》的制定有很大意义特别是为交食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而在恒星观测中则现了恒星位置和南北朝以来的星图、浑象所标的位置已经有所不同。1根据这些实测结果《大衍历》革除了沿用了数百年的陈旧数据取而代之以新的观测数值。一行在恒星观测方面是成绩卓著的。

一行在天文仪器制造方面的第二件创作是他与梁令瓒及诸术士合作制造的一台名叫“水运浑天俯视图”的浑天象。它不但能演示天球和日月的运行而且立了两个木人按刻击鼓按辰撞钟集浑天象与自鸣钟于一体。《旧唐书》对此台仪器的结构有详细的记载:“铸铜为圆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数。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日一夜天转一周。又别置二轮络在天外缀以日月全得运行。每天西转一匝日东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转有余而日月会三百六十五转而日行匝。仍置木柜以为地平令仪半在地平下晦明朔望迟有准。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前置钟鼓。以辰刻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则自然撞钟。..当时共称1 《旧唐书》卷三五《天文志》上。

2 李淳风于贞观七年(633)制成一架浑天黄道仪这架仪器有三重环组中间一重环组由黄道环、赤道环和白道环组成称为三辰仪。它不仅能直接测得天体的入宿度而且还可以区别黄道度与白道度。但是李淳风制造的这架仪器被放在宫内皇家天文机构所用的浑仪仍然是后魏制造的铁仪。1 这些变化经研究都可以解释为由岁差原因所引起。见席泽宗:《僧一行观测恒星位置的工作》《天文学报》第4 卷第2 期(1936)第212—217 页。

其妙。”1一行还创造了一种测量北极出地高度(即所测地的地理纬度)的专用新仪器——“覆矩”(又叫“覆矩图”)。关于覆矩的式样史料没有详细记载。研究者猜想它可能如图1 所示的形式2。

根据我们的考证“矩”在我国古代天算典籍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形似木工曲尺的平面区域即所谓的“积矩”;一是勾股形中的勾边加股边夹一直角构成的直角折线即所谓的“矩线”3。“覆矩”当理解为将积矩开口向下。《旧唐书·天文志》有“以覆矩斜视北极出地”多少度的记载又说:“以图(即覆矩图)校安南日在天顶北二度四分”。这说明一行的覆矩是一种用“角度”表示地平高度的测量工具。如图1 所示在覆矩的直角顶点系以重锤在两直角边间安装一个o 到91.31 度(因我国古代历法多取圆周为365.25 度故直角当为91.31 度)的量角器。使用时把覆矩的一个特定边指向北极使此边恰好在人眼和北极的连线上则重锤线即能在量角器上直接读出北极的地平高度。

一行明的覆矩是一种简便的测量北极高度的仪器它在一行领导的开元年间天文大地测量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子午线测量一行受诏改历后组织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这次测量用实测数据彻底地否定了历史上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错误理论提供了相当精确的地球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

一行起这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我国古代有一种传统理论:“日影一寸地差千里。”1刘宋时期的天算家何承天根据当时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一带)的测量数据开始对此提出了怀疑但长期未能得到证实。隋朝天算家刘焯则提出了用实测结果来否定这一错误说法的具体计划他说:“交爱之州表北无影计无万里南过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实差。”他建议:“请一水工并解算术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南北使正。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则天地无所匿其形辰象无所逃其数前显圣效象除疑。”1但这个建议在隋朝没有被采纳。一行的测量则实现了这一计划。其二当时现观测地点不同日食生的时刻和所见食象都不同各节气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也不相同。这种现象是过去的历法所没有考虑到的。这就需要到各地进行实地测量。

这次测量过程中由太史监南宫说及太史官大相元太等人分赴各地“测1 《旧唐书》卷三五《天文志》上。

2 梁宗巨:《僧一行起的子午线实测》《科学史集刊》1959 年第2 期第144—149 页。3 李继闵:《商高定理辨证》《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2 卷第1 期(1993)第29—41 页。1 《周髀算经》、《尚书纬·考灵曜》等书里都有记载说南北相距千里夏至日中午高八尺的竿子的影长就相差一寸。

1 《隋书》卷二六《天文志》。

候日影回日奏闻”。而一行“则以南北日影较量用勾股法算之”2。可见一行不仅负责组织领导了这次测量工作而且亲自承担了测量数据的分析计算工作。

当时测量的范围很广北到北纬51 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约北纬18 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等十三处出了现在中国南北的6地疆界3。这样的规模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由南宫说亲自率领的测量队按刘焯的计划在黄河两岸平原地区测量的四个点由北向南有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汴州浚仪太岳台(今开封西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豫州上蔡武津馆(今河南上蔡)。其中白马在黄河北其他三点都在黄河以南。它们均介于东经114.2—114.5 度之间差不多在同一经度上(即刘焯所说的“南北使正”)。总计白马至上蔡526 里27o 步北极高度相差1.5 度从而得出大约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这实际上给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

由于对唐尺数值的大小人们目前的看法还不一致故评价一行这次子午线测量的精度受到限制。初步的估计结果是一行的测量值与现代值相比相对误差大约为11.8%。

国外最早的子午线实测是在公元814 年由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米(约783—85o)参与组织在幼拉底河平原进行了一次大地测量测算结果得出子午线一度长为111.815 公里(现代理论值为11o.6 公里)相当精确。但这已在一行之后九十年了。

2 《通典》卷二六《职官典·秘书监》。

3 梁宗巨:《僧一行起的子午线实测》《科学史集刊》1959 年第2 期第144—149 页。第三节《大衍历》的九服晷影算法及其正切函数表我国古代历法从东汉《四分历》开始就有各节气初日晷影长度和太阳去极度的观测记录漏刻、晷影成为古代历法的重要计算项目。隋朝刘焯明二次等间距插值法之后李淳风先将二次插值法引入到漏刻计算中由每气初日的漏刻、晷影长度数求该气各日的漏刻、晷影数。但是各历法中所记载和计算的漏刻和晷影大多是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的数值。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曾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通过观测知道随去极度变化的影长又因地方而异但同太阳的天顶距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一行在《大衍历》中明了求任何地方每日影长和去极度的计算方法叫做“九服晷影”。

古人把阳城作为测影的标准地点即所谓的地中。如图2 所示若np为阳城的北极高度s1、s2、s3..为阳城夏至、小暑、大暑等日的太阳上中天位置则ps1、ps2、ps3..为阳城夏至、小暑、大暑..诸气太阳的去极度取a1=ps2-ps1、a2=ps3-ps2..则a1、a2 分别为阳城夏至到小暑、小暑到大暑的去极度差数也是太阳天顶距的差数。且这个差数对任何地点的相应季节都是相等的。

设有某地北极高度为np′则夏至、小暑、大暑等日的太阳上中天位置为s′1、s′2、s′3..。显然有a1=ps′2-ps′1a2=ps′3-ps′2。

阳城夏至、小暑、大暑太阳天顶距为Zs1、Zs2、Zs3 等故a1=Zs2-Zs1a2=Zs3-Zs2同样有a1=Zs′2-Zs′1a2=Zs′3-Zs′2。

历法中已给出阳城各气初日的太阳去极度则各气的去极度差即为已知同样各气的太阳天顶距差亦为已知而这个差数对于任一地点都是相等的。这样一来对于任一地方只要知道某一节气(如夏至)的太阳天顶距其他各气的太阳天顶距都可以通过加减这个差数求出。剩下还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如何求某地夏至(或冬至)的太阳天顶距;其二已知天顶距如何换算出晷影长。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影长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来解决。

如果列出一张以天顶距为引数每隔一度的影长的数值表则以上两个问题都可以解决:先在所测地测出(冬)夏至晷影长度(在一行领导的大地测量中在每处都进行了这样的测量)由影长查表得出太阳天顶距再加减一个如前所述的差数ai 即可求出该地各气的天顶距返回再查表得影长。一行在《大衍历》“步晷漏术”中就建立了这样一个从o 度到8o 度的每度影长与太阳天顶距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一张正切函数表。1在国外大约92o 年左右阿拉伯学者阿尔·巴坦尼(a1-Battani约858—929)根据影长与太阳仰角之间的关系编制了o 度—9o 度每隔一度时12 尺竿子的影长表这实际上是一个12netbsp; 刘金沂、赵澄秋:《唐代一行编成世界上最早的正切函数表》《自然科学史研究》第5 卷第4 期(1986)第298—3o9 页。

尔·威(abu1-afa94o—998)在98o 年左右编成了正切和余切函数表每隔15 度和1o 度给出一个值。他还次引进了正割和余割函数。2一行和阿尔·巴坦尼差不多沿着相同的途径编成正切和余切函数表。一行用太阳天顶距阿尔·巴坦尼用太阳仰角两者互为余角所以他们两人的现是相同的。而一行的正切函数表比阿尔·巴坦尼的余切函数表早近两百年比阿尔·威的正切表要早二百五十年。尽管一行的正切函数表只从o 度到8o 度误差也相应大一些但它毕竟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切函数表。

2 参见梁宗巨《世界数学史简编》;d.e.smithhistoryofmathematicsVo1.2。第四节《大衍历》的插值算法今天常用的牛顿插值公式其不等间距的形式比等间距的形式要复杂得多。天算史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在中国古代唐朝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在其《大衍历》中明了二次不等间距插值法且一行还有意识地应用了三次差内插法近似公式1。因此一行在插值法方面的贡献备受中外天算史研究者的关注。

我国古代非线性插值法是刘焯在其《皇极历》(6o4)中考虑到太阳运动不均匀性为计算太阳行度改正值时创的。有关中国古代插值法的算理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刘焯二次等间距插值法的造术原理建立在源于《九章算术》描述匀变运动的模型基础之上认为太阳每日的运行度之值构成一等差数列。质言之所用数学方法就是构造一等差数列并求其前若干项和。一行的插值法并没有人们所想象那样的推广意义。就插值算法本身一行算法与刘焯算法实质完全相同2。所不同的是《皇极历》是在以平气为间隔的日躔表基础上插值。而《大衍历》是在以定气为间隔的日躔表上插值。

《太初历》以后各历都以平分一回归年365.25 日为24 等份而得每节气长15.22 日这样规定的二十四气称为“常气”或叫“平气”。张子信指出“日行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于是刘焯造《皇极历》时体会到二十四气皆应有“定日”他说:“春、秋分定日去冬至各八十八日有奇去夏至各九十三日有奇。”但刘焯并没有搞清楚太阳度的加减和季节的关系他的日躔表是把秋分定日后到春分定日前平均分为12 段每气14.54 日;春分定日后到秋分定日前也平分为12 段每气15.45 日。这显然不是“定气”。一行则认为太阳在一回归年365.2444 日**行365.2444 度每气行15.2185 度。冬至附近日行度最急故二气间所需运行时间最短夏至附近日行度最缓故二气间的时间最长。实际上《大衍历》这里先提出了平分黄道为24 等份以太阳实际走完每个等份的时间长度为各节气长度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定气”概念。一行提出正确的定气概念以后在计算太阳改正时自然就以定气为插值间隔。至于插值法本身则完全是沿用刘焯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刘焯在日躔表中规定太阳视运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是:冬至最快冬至后渐慢到立春时开始加快春分时又达到最快冬至到春分这段时间内日比平均度快。春分后太阳视运动的度突变为最慢之后逐渐加快到立夏时又开始减慢夏至达到最慢。春分到夏至时段内比平均度慢。夏至以后的变化情况以夏至处为镜面对称如图3 所示。

《大衍历》盈缩分一年内的变化趋势则如图4 所示。盈缩分在冬至附近最大以后逐渐变小夏至时最小之后又逐渐增大。这相当于把冬至作为太阳视运动的近日点夏至为远日点。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而《皇极历》的规定是不符合实际的。

1 严敦杰:《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特点》《科技史文集》(第1 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年版第1—4页。

2 王荣彬:《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插值法构建原理》见曲安京、纪志刚、王荣彬:《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探析》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251—317 页。

说一行有意识地应用了三次差内插法的近似公式是指《大衍历》的月亮极黄纬算法和五星中心差改正算法中所用的插值法。当对我国古代历法中的插值法的构造原理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研究者进一步通过将这两处插值法的有关术文与刘焯二次等间距插值法的术文进行对比研究证明两者在实质上也是相同的。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大衍历》使用了三次差插值法是因为《大衍历》在上述两种算法的插值法中都引入了“中差”概念的缘故。但实际上一行引入“中差”的原因在于刘焯日躔表中的各气陟降率之差是相等的而《大衍历》月亮极黄纬等数表相邻两栏的差一般不等。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一行受命改历时作了大量天文观测的结果。若仍照搬《皇极历》的做法就会出现同一点处有可能得到两个不同的值的现象这就迫使一行必须在计算方法上进行一点细节上的调整。

第二十三章刘知幾吴兢第一节刘知幾1好学少年博览史籍刘知幾(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父亲刘藏器在唐高宗时任侍御史。善于词章文史很有造诣。有三个儿子知幾排行第三(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刚十岁出头的刘知幾学《尚书》由于深奥难懂学习不专心常常被父亲责打。一天知幾看见父亲给哥哥们讲《左传》就放下手里的《尚书》偷偷跑去听听了几次对《左传》生了浓厚的兴趣。《左传》中有很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像曹刿论战、卫懿公好鹤、唇亡齿寒等等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还讲明事件生的时间、地点比起类似文件汇编的《尚书》显然好懂易学。他兴奋之余又想到自己功课不禁叹息说:“书如是儿何怠!”这话传到刘藏器耳朵里就同意小儿子也学《左传》。知幾学完《左传》这时刚十二岁。此后他又学习《左传》的注疏文字并读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学名著仍感到不满足。他的志向并不在于仅仅了解一些历史事实而更喜好探究古今沿革状况和历史展的大势。他读史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十七岁时已广泛涉猎汉代以来的各种体裁的史书包括唐朝皇帝实录。这些书多数是借阅的有的部帙残缺。通过勤奋苦读刘知幾不但获得了大量历史知识而且也对各种史书的思想观点、叙事体例、文字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读这些史书时刘知幾不盲目崇拜前代史家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他认为:《汉书》既然是写西汉一代之史就不应有《古今人表》(班固《汉书》中的《古今人表》所收录人物起自远古的太昊伏羲氏止于秦末陈胜、吴广等未收录西汉人物);谢承的《后汉书》应该为西汉末起义军所立的更始皇帝(刘玄)立“本纪”。当时听到刘知幾这番议论的人都责备他不该这般议论前辈大学者。后来他读到了张衡、范晔的文集现他们对《汉书》、《后汉书》的批评竟与自己的批评一样自己许多看法有与前人不谋而合之处。这极大增强了刘知幾在钻研学问上的自信心。从此刘知幾更加活跃地独立思考在钻研史书过程中一有创见就随手写成札记。日子久了学问就越来越渊博为后来撰写《史通》打下了基础。

以文知名步入仕途唐高宗永隆元年(68o)刘知幾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获嘉县(今属河南)主簿这时刚二十岁。有了官职之后他面临两条展道路:一是以声名继续词章之学以利于仕途展求名利双收;二是重新钻研历代史书但此不为时人所重影响个人的声望和升迁。他选择了后者把精力投向史学。有一段时间他去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从官方和私家广泛借阅史书尽情披阅。

1 本节主要依据《旧唐书》卷一o二《刘子玄传》、《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唐会要》卷三六《修撰》、卷六三《史馆上》、卷六九四《史馆下》、《史通》、《全唐文》卷二七四。刘知幾虽然对史学异常执著但对政治也并非漠不关心。他在任获嘉主簿期间曾多次上书皇帝表达革新政治的意见。当时正值武则天当政。武则天一方面严厉打击长期把持政权的贵族集团一方面不拘常规大量提拔下层地主阶级成员。文章写得好的人可以做官普通人可以自荐当官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做官。这样一些有才干者可以得到破格提拔但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刘知幾上书请求淘汰不称职的官员。证圣元年(695)刘知幾再次上书他指出:“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又说:“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可以看出刘知幾的政治眼光是较敏锐的。他所指出的问题触及到当时政治中突出的一些弊病。武则天见到刘知幾的几次上书虽然很赞赏他的直率敢言但却未采用。当时朝廷一方面大量任官造成官爵泛滥;另一方面任用酷吏致使法网严密。很多官员每天上朝前与家人别离就像生死诀别一样。每任命一个官员仆役们窃窃私语:“又来了一个鬼。”不到十天一月可能就被满门抄斩。刘知幾深感置身官场祸福无常于是作了一篇《思慎赋》放在案头警戒自己时时保持小心谨慎。这时刘知幾的思想是很矛盾的他既想奋有为地干一番事业又担心成为统治阶级内部争斗的牺牲品。刘知幾很不善于在官场上周旋逢迎。他性情耿直不得上司欢心任获嘉县主簿一连十九年不能升迁。

三为史臣再入东观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刘知幾被调任定王府仓曹并参加编写大型类书《三教珠英》。原来北齐时祖珽等编有《修文殿御览》36o 卷唐初高士廉等编有《文思博要》12oo 卷。武则天认为这两部类书还不够完备于是命张昌宗、李峤、徐彦伯等二十余人编修《三教珠英》在《文思博要》的类目之外新增佛教、道教、亲属、姓名、方域等部。被挑选来的编修者多是天下饱学之士这是刘知幾第一次同全国著名学者们共事。无疑在两年多的修书过程中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他的学识也被别的学者所了解。

在《三教珠英》修成的第二年(7o2)四十二岁的刘知幾终于正式成为国家的一名史官他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兼修国史不久又升任左史撰写起居注。他在晚年曾回顾说:尝欲自班、马以降迄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莫不因其旧义普加厘革但以无夫子之名而辄行夫子之事将恐致惊愚俗采咎时人徒有其劳而莫之见赏所以每握管叹息迟回者久之非欲之而不能实能之而不敢也。既朝廷有知意者遂以载笔见推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可见刘知幾在进入史馆之前以孔子自勉对史学有一番宏伟抱负。

刘知幾从四十二岁起到六十一岁逝世绝大多数时间都任史职或兼任史职中间有几次短时间未担任史职所以他晚年自称“三为史臣再入东观”。东观是东汉时官藏图书之处并在此组织集体修史因而后来成为史馆的代称。

刘知幾当史官后很快就现在史馆修史很难挥自己的创见往往要遵循一些陈腐的修史格式或者违心地去歪曲历史真相。他在入史馆的第二年奉诏和李峤、朱敬则、徐彦伯、吴兢等编写《唐书》即修撰本朝纪传体国史。领衔修史的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不学无术只会争权夺势。由他来领导修史怎么能写出真实可信的历史呢?更何况是写和当时政局、人物有密切关联的史事。史馆监修常以迂腐的见解干扰史官的写作。如刘知幾被分配写《李义琰传》根据李义琰家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昌乐已经居住三代的事实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这本无可非议但监修一见则大笑认为李义琰的祖先原是从陇西(今甘肃陇西)迁过来的应改为陇西人。知幾无可奈何只好改写。但后来在《史通》中说明了这件事并指出:写人物的家乡籍贯应依据父祖以来的实际居住地而不应依照先祖的源地。他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追溯过远就失去了记籍贯的意义。

刘知幾在史馆参加集体编修的史书除《唐书》成书8o 卷外还有《高宗实录》2o 卷、《中宗实录》2o 卷、《则天皇后实录》3o 卷、《睿宗实录》2o 卷。所谓实录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皇帝在位时的事件。最早有南朝周兴嗣编修的《梁皇帝实录》记载梁武帝萧衍之事。以后也出现几种皇帝实录但直到唐贞观年间编《高祖实录》、《太宗实录》后史官编写在位皇帝或前朝皇帝的实录成为定例。实录的编写主要根据起居注再参考其他朝廷档案文件。实录记载史事较详细具体是编写纪传体正史的基础。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的斗争使史官在编写实录时受到很大干扰。因为对每个人物的评价和对每件大事的记载都可能成为官场倾轧的材料。监修实录的大臣和史官有时凭个人的好恶对某些人物和史事作歪曲性描写实录不实是常见现象。刘知幾在编写实录时感到处处受牵制。

唐初官修史书、宰相监修制度的确立表明皇帝对修史的控制大大加强史官要受到皇帝和监修大臣的严格监督。史馆监修往往把如何记载史事作为打击政敌的工具一些才德不高但善于逢迎的人担任了史官。刘知幾是有独立见解的人自然对史官所受的束缚更加敏感。

刘知幾在史馆无法充分挥才能渐渐产生了脱离史馆的念头。唐中宗神龙二年(7o6)中宗李显率百官护送武则天灵柩由洛阳回长安刘知幾请求留在洛阳在那里闭门治学。过了三年有人报告朝廷说刘知幾身为史官不为国事尽力取乐于园林私自著述。于是他又被石回京城。这时史馆的情况更复杂了竟同时有五个宰相监修国史。长官多意见又不一致。如记载某件史事监修杨再思说必须如实书写。另一监修宗楚客说应该隐讳真情。这使刘知幾无所适从难以下笔。这时又有一个监修萧至忠几次责备他编写史书没有成绩。刘知幾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愤然写出辞职信交给萧至忠。信中刘知幾尖锐批评了史馆现存的五大弊病:其一人多观望。史官多而不精又都妄自尊大每记一件事、一句话都互相观望迟迟不写所以等到头变白也写不出史书。

其二资料不足。前代是把天下各种史料汇送史官可是如今史官只能自己采集史料而且得不到各部门支持困难重重。

其三权贵干涉。史馆人多嘴杂保密很难。一个史官要是记载某人恶事著述未完内容已传遍朝野上下。因此史官畏惧权贵的干涉报复。

其四监修牵制。史官修史要处处秉承监修意见而监修多意见分歧好比十羊九牧史官无所适从。

其五职责不明。监修不定具体章程史官各自分工不明使得写作无所遵循遇事互相推诿坐等时光流逝。

由于刘知幾久居史职对史馆里的弊病洞若观火因而所言皆击中要害。萧至忠见信后大为惭愧实在无言以对但又舍不得刘知幾这个人才于是不批准他辞职。而其他监修则对刘知幾的批评大为恼怒这样一来刘知幾受到的排挤更加严重处境愈艰难。

愤著作《史通》刘知幾在史馆里郁郁不得志满腹才华无所寄托他又担心后世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史通》初次成书是在唐中宗景龙四年(71o)后又作修改。他写此书时就有人嘲笑他愚。书成后由于臧否了许多古今人物和史书因而又引来各种指责。唯独集贤院学士徐坚深知此书的价值说:“居史职者宜置此书于座右。”

刘知幾的著作很多如《刘氏家史》15 卷《刘氏谱考》3 卷《刘子玄集》3o 卷但最重要的而又流传至今的只有《史通》。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刘知幾的大儿子刘贶因罪流放。刘知幾感到不平上书辩解惹得唐玄宗怒将他贬职为安州(今湖北安6)都督府别驾。六十一岁的老人经不住长途跋涉加之心情悲愤很快就病逝了。刘知幾的一生虽抑郁不得志但《史通》却为他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史通》的基本宗旨是对过去的史学作出批判性的、建设性的全面总结。刘知幾依照流派和体例将众多史书概括为“六家”和“二体”。所谓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所谓二体即纪传体和编年体。由于当时二体中纪传体占优势其编纂技术也更为复杂所以《史通》对纪传体的分析较多。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五篇专门探讨纪传体各个组成部分《论赞》、《序例》、《序传》则兼论纪传体与编年体共有的部分。刘知幾评析史书体例的通常方法是先追溯该体例之渊源然后述其流变再归纳一个简洁的定义接着便用此定义去检讨相关史书的违例之处。

例如关于世家《史通》中的《世家》篇先指出:“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以此衡量《史记》就有毛病因为陈胜起义称王仅六个月就兵败身死子孙未嗣封地亦无“无世可传无家可宅”。因而《史记》列陈胜于世家是“名实无准”。另外世家之作应区别诸侯和大夫“家国本别”但《史记》竟将一些大夫记入世家“使君臣相杂升降失序”。刘知幾还认为世家应记“**一国绵绵瓜瓞卜世长久”者而汉代的诸侯王和古代诸侯有很大不同“或传国唯止一身或袭爵才经数世”应入列传。而《史记》将汉代诸侯与先秦诸侯并列世家“虽得画一之宜讵识随时之义?”

刘知幾对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等均用类似方法评论。其优点是严整了史书体例循名责实促进了历史编纂技术的提高。但缺点是有时过于拘泥体例不免有一些迂腐之见。如指责《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陈胜列入世家既表现出比司马迁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又未通史书变例之义。

刘知幾对于史书编写方法的探讨是相当细致的。如关于史书结构编排《载言》篇谈到如何处置辞章、诰令、章表的问题。《断限》篇谈到收载史事的起讫时间问题。《编次》篇谈到纪、传区分和纪元采用等问题。《品藻》篇谈到对史书所记人物的品评分类问题。

关于史书内容取舍《书事》篇谈到取舍的标准即在荀悦所说的“立典有五志”外增加叙沿革、明罪恶、旌怪异三科。《人物》篇谈到史书应记“恶可以惩世”“善可以示后”之人舍去“才非拔萃”、“行不逸群”之人。

刘知幾甚至还费了不少笔墨探讨史书行文的技巧、风格等问题。《因习》、《模拟》二篇指出不能盲目照搬前代史家的记事方式和言辞不要“貌同而心异”的模拟而要“貌异而心同”的模拟。他又进一步展开论述了史书“叙事”的三个要点即“尚简”、“用晦”、“戒妄饰”。此外《采撰》篇具体论述了史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判断一个史家在史学史上的地位还要看他的史学观及史学思想。刘知幾提出的史家“三长”论和“一家独断”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不小的影响。

所谓史家“三长”即“才”、“学”、“识”。《史通》的《核才》、《鉴识》、《杂述》等篇对“三长”分别有论述但较详细的说明还是他和礼部尚书郑惟忠的一段对话见于《旧唐书·刘子玄传》。

礼部尚书郑惟忠问:“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

刘知幾回答道:“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梗柟斧斤终不能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如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由此看来史识指正确的观点、见解和秉笔直书的精神;史才指编纂史书、叙述史事的能力;史学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学问渊博。这“三长”是对优秀史家的标准的恰当而贴切的说明不仅当时人觉得精辟而且得到后世史家的公认和挥。

刘知幾长期任职于史馆强烈感受到官修制度对史家自主性的压制因而提出了“一家独断”的主张他在批评史馆的种种弊病后说:“是以深识之士知其若斯退居清静杜门不出成其一家独断而已。”(《辨职》)这是当时史学领域里官方控制与反控制矛盾的反映表明刘知幾不愿向史馆中的恶势力低头的坚定信念。史馆之积弊在修史中的最坏影响莫过于“曲笔”。刘知幾对撰史中故意歪曲史实的“曲笔”现象给予了愤怒的批判鲜明地提出了“直笔”论。他认为直笔象征一个史家的气节是史家最可贵的道德表现“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他称颂历史上敢于奋笔直书的史家为“壮夫”、“烈士”“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直书》)

曲笔和直书一虚一实一恶一善是非既如此分明为何世间还是多曲笔而少直书?刘知幾指出曲笔的总根子在统治者身上“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笔获罪”(《曲笔》)。说真话要招来灾祸说假话却可安然无事。当然刘知幾不可能越阶级的、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将主直反曲的观点贯彻到底他说:“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曲笔》)

此外“疑古”、“惑经”论表现出刘知幾史学思想上的一些进步因素。他指出:《尚书》、《春秋》虽经孔子编定为史书之楷模但也不可盲目轻信。孔子修《春秋》存在很多毛病如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真伪不分是非不清省略大事保留小事饰智矜愚爱憎由己动称耻讳厚诬来世。刘知幾之所以“疑古”、“惑经”是由于他认为孔子修史态度、方法和《尚书》、《春秋》等儒家经典存在谬误非加以纠正不可。这些错误既造成古史的混乱不实又因书法体例不一而给后世史学带来不良影响。由于世人多认为儒家经典很完美“善无不备”会愈加以讹传讹所以他要大胆批评纠正错误。

隋唐时代史学批评进入繁荣阶段。刘知幾集前代史学批评之大成撰成近九万字的《史通》《史通》奠定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编纂学、史学史研究、史学批评学的基础。《史通》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史学批评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较全面的理论系统表明史家已能够对史学研究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的审视。《史通》对于史学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后代史家无不从《史通》中受到教益汲取营养。封建史家虽然多指责刘知幾“侮圣”“离经”为“名教罪人”“工诃古人拙于用己”“高自标榜前无贤哲”但是对于《史通》的成就也给予肯定。宋人黄庭坚把《史通》与《文心雕龙》视为史学、文学领域之双璧“论文则《文心雕龙》评史则《史通》二书不可不观实有益于后学焉。”

刘知幾的许多合理意见为后人所采纳和挥促进了史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如刘知幾认为在纪传体史书中可以增加《都邑志》、《氏族志》、《方物志》。这一意见为宋代史家郑樵所采纳郑樵的《通志·二十略》中就有《氏族略》、《都邑略》、《草木昆虫略》。清代考史名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举出了《史通》启后人的几个例子:“刘氏用功既深遂言立而不朽欧、宋新唐往往采其绪论。如受禅之诏策不书代言之制诰不录;五行灾变不言占验;诸臣籍贯不取旧望;有韵之赞全删俪语之论都改;宰相世系与志氏族何殊;地理述土贡与志土物不异。丛亭(指刘知幾)之说一时虽未施行后代奉为科律谁谓著书无益哉。”刘知幾对清代史学批评家章学诚的影响就更明显了章著《文史通义》对《史通》的许多观点都有明确的继承和展。

第二节吴兢一代诤臣吴兢(67o—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

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的长安年间(7o1—7o4)吴兢被举荐“有史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从此吴兢步入仕途。他为史臣耿直敢于犯颜直谏保存至今的吴兢几篇奏表反映了他的事迹如《上中宗皇帝疏》是对当时政治局势较有影响之作。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都在觊觎最高权力阴谋之事连接不断。一时朝中人人自危气氛恐怖。吴兢不计个人安危毅然上表中宗直率指出把相王李旦说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谋是一场阴谋。他劝中宗珍惜与相王“亲莫加焉”的兄弟之情“若信任邪佞委之于法必伤陛下之恩失天下之望”。吴兢分析说如果相王被诬治罪那么中宗本人也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由于吴兢奏表颇有影响力加上御史中丞萧至忠的进谏终于使相王平安无事。数年后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收还权纲锐于决事”一反中宗、睿宗难以独掌权柄的局面然而权力的集中也带来负面影响。群臣面对玄宗不敢大胆进谏。吴兢感到这种状况不利于唐室遂上疏劝玄宗对进谏者有所区别改变赏簿罚重的做法如进谏者“所言是”则“有益于国”;即使“所言非”也“无累于朝”“陛下何遽加斥逐以杜塞直言”。吴兢在奏章中举出了前代皇帝虚心纳谏致胜和骄横拒谏致败的实例还特别赞扬了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导人使谏的故事。

吴兢所上谏疏皆关乎封建政治之大事。他的《谏十铨试人表》即是一例。当时在选用官员时皇帝绕开吏部而在禁中做出决定。吴兢很反对认为朝廷各个部门应各司其职选官事必须由吏部主之。他强调的是要按既定法规行事甚至皇帝也不能例外任意改变制度“上自天子至于卿士守其职分而不可辄有侵越也”。

从上述事例说明吴兢在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