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081

这是永乐九年(1411)六月解缙的仕宦生涯结束了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年半的狱囚生活。

解缙初入狱时曾遭到严刑拷打因而辗转牵连到大理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旸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及李至刚等人都被逮入狱。王偁、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高得旸等人先后瘐死狱中。

掌锦衣卫诏狱的都指挥佥事纪纲是个凶残的酷吏但他是诸生出身颇好风雅对解缙的才学久有所闻渐渐与他熟识起来解缙在狱中便不再多吃苦头。按照解缙的性格这狱中三年应该有不少诗文之作但文集中却鲜有所见只有一篇《翰林蓝君日省墓志铭》从行文中可知作于永乐十一年(1413)正是他在诏狱中时。1另有一题为《忧患中寄友》的诗写道:“手扶日月归真主泪洒乾坤望掖庭。身死愿为陵下草春风常护万年青。”2可能也是狱中之作。

永乐十三年(1415)正月十五日朱棣在午门与群臣观灯时生火灾都督马旺被烧死。几天后朱棣照例下令蠲赦修省。大概纪纲认为这是解缙获释的机会在上锦衣卫囚籍时将他的名字一起送上。

“缙犹在耶?”朱棣不仅没有赦免之意而且明显是要置解缙于死地。

纪纲也无能为力了。他回去后设酒与解缙对饮并为之泣下。解缙一切都明白了而像他那样一个个性极强的才子是不会惜恋狱囚生活的。解缙开怀畅饮仿佛不知道这便是最后的晚餐直到醉得不省人事。酒醉后的解缙被埋到积雪中默默地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一年他仅四十七岁。

生在封建皇权极端**机构锦衣卫诏狱中的这一幕悲剧记写了一个不能按照封建**模式改造自己的知识分子的1 《解文毅公集》卷十三《翰林蓝君日省墓志铭》。

2 《解文毅会集》卷六《忧患中寄友》。

第六章姚广孝夏原吉第一节姚广孝姚广孝(1335—1418)明初以僧人身份参加政治活动。

姚广孝幼名天禧字斯道。出家后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祖籍河南汴梁(今开封)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的难民逃到江南落脚在长洲相城(今属苏州)。祖父、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当父亲给他讲授医药知识时他鼓起勇气对父亲说道: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挣得一官半职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

尽管姚家祖辈事佛但是当有子孙真正要出家为僧时还是引起了一番争议。他的伯父姚震之支持说道:“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1父母听后送他于里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从此开始了出家人的生活。

姚广孝出家后不仅学佛而且读书工诗“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1并研治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博通佛、道、儒诸家之学。了解他的友人说他:“有当世才虽自匿欲有所用之。”2姚广孝则在勤奋学习中成为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僧。他自己也说:“余少为浮屠而耆于文凡昔浮屠之号能文者之文无不遍求而博览也。”3吴中富庶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姚广孝好友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号称四杰比之于唐代诗人王、杨、卢、骆。其中徐贲家居望斋门外故号北郭生④。比邻而居的高启5、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但当他们劝姚广孝弃佛归儒时被他用无言长笑拒绝了。姚广孝并非“阳释阴儒”。大约至正二十三年他从遇庵和尚于径山习禅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开始了佛、儒二家的对比与选择。在学佛访友、诗文酬和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叩钵吟诗高谈阔论确实不像个安分的出家人倒像个胸怀大志的书生。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虽有逃禅之心却并未真正成为“方外之人”。这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他写的一篇带有浓郁政治色彩的《斥牟文》中得到充分反映:“至正乙巳夏六月余行垅上视苗之长否有老农泣于旁。余问其故曰:夫虫牟食苗之根苗概死矣。..”6他借田间虫牟以指斥人间虫牟他一刻都不曾脱离现实社会。在那群雄辈出的时代寒微的家世器宇恢弘、性怀冲淡的天资丰富的生活经历这一切都为姚广孝投身政治舞台提供了有利条件。《明史》记其“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1 王鸿绪:《明史稿》卷一三四《姚广孝传》。

1 《明史》卷一四五《姚广孝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2 刘凤:《续吴先贤赞》卷一《姚广孝》。

3 姚广孝:《逃虚类稿》卷八《读至天隐文集》。

④ 万历《长洲县志》卷十三。

5 高启:《高太史大全集》卷五《答衍师见赠》。

6 姚广孝:《逃虚类稿》卷六《斥牟文》。

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他也曾为此写诗道:“岸帻风流闪电眸相形何似相心优?凌烟阁上丹青里未必人人尽虎头。”1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之路: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但是谁曾想到他竟在这条道路上摸索了十五年。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诏取高僧姚广孝因一场大病失去应诏机会。从他的诗文中可知他卧床不起直至次年正月初六。当他大病初愈起身试步与友人同到檐下小憩时一只五色雀飞鸣于庭院引起众人注意。友人们对广孝说道:“此雀五色文明之象子病起而遇之异日文章当有大进矣。”但姚广孝所思非仅如此他在当即所赋诗中用“野田饱粟纵高飞他年伫看栖琼树”的诗句抒了自己的鸿图大志2。

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师天界寺。这一次他虽未得官而于次年春“赐还吴门”但这次赴京使他进一步交结官宦、高僧并增强了成就事业的雄心。归经北固山时他吟出了《京口览古》的寄情诗:“谯栌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3同行僧宗泐窥知其诗意道:“此岂释子语耶?”广孝报之以一笑。

洪武九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辟一小室曰“莲花室”“盖期当来极乐国中莲花生也”。从此他在海云院禅居四年之久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1。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游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2。这时四十七岁的姚广孝已经倚杖而行了。正当他感到“死期将至故痛自鞭策”时因宗泐荐于洪武十五年(1382)再次被选高僧赴京这才成其毕生事业的开端。明人刘凤说:“时运方遘则异才出焉。”3姚广孝这个兼通佛、道、儒的怪杰在明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终于得到挥其才能的机会。

姚广孝一生中最突出的政治活动是策划动“靖难”之役。《明史》说他:“赞密谋机决策”“论功以为第一”。

姚广孝到北平庆寿寺后经常出入燕王府“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这些密谈内容当与“靖难”夺位有关。在姚广孝的思想深处是对朱元璋“为政严猛”怀有反抗情绪的。他的故旧几乎都成了洪武严政下的冤鬼。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对姚广孝产生了强烈的刺激。

在燕王朱棣“靖难”起兵的关键时刻姚广孝是挥了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明人盛传当时姚广孝曾以对联、占卜等方式促使燕王起兵④。为增强燕王朱棣起兵决心姚广孝还曾推荐著名相士袁珙相称燕王为“异日太平天子”。“燕王恐人疑乃佯以罪遣之。行至通州既登舟密召入邸。”5姚广孝与袁珙不同于那种空口欺人的术士他们用意在于促使燕王起兵。姚广孝曾对1 姚广孝:《逃虚子诗集》卷九《赠相士袁廷玉》。

2 姚广孝:《逃虚子诗集》卷三《五色雀并序》。

3 《明诗纪事》乙签卷三《京口览古》。

1 姚广孝:《逃虚类稿》卷五《莲花室铭序》、《紫竹杖铭并序》。

2 姚广孝:《逃虚类稿》卷四《送芳上人游甬东序》。

3 刘凤:《续吴先贤赞》卷一《姚广孝》。

④ 唐枢:《国琛集》卷上;高岱:《鸿猷录》卷七《靖难师起》。

5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当时形势有过一段极精辟的分析:主上(建文帝)猜间宗室侵渔齐藩所戮辱囚隶士伍盖五王矣。

虽未及燕燕可觊幸免耶?..夫燕胜国之遗而北方雄镇也。其民习弓马地饶枣栗悉雄蓟属。郡之材官良家子彀甲可三十万粟支十年。大王护卫精兵投石距者又不下一、二万。鼓行定山东略淮南此势若建瓴而下谁为抗御。大王即不南机或先欲高卧得耶?且旦暮匹夫耳。1从“靖难”之役的过程看他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他又帮助燕王朱棣作了军事准备。“王意益决与道衍选将练兵收召材勇异能之士。”2燕王府以其独具的条件保持元官旧制殿院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瓴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建文元年(1399 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叛燕上变朝廷命逮燕府官属。与此同时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叛朝廷密入燕府告急。燕王闻报“戄然起立”3召姚广孝、张玉、朱能等定计起兵一场酝酿已久的夺位战争终于爆。姚广孝在指挥这场战争中也挥了较大作用。朱棣曾说:“朕靖难之初卿侍左右谋谟弼赞裨益良多。”④《明太宗实录》中亦称:“上每出师命侍世子居守严固备御抚绥兵民与赞谋策。”5其具体记述主要有如下五事:1.“靖难”起兵誓师时“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当时确有天气之变《奉天靖难记》卷一亦记:“俄阴晦咫尺不相见。少焉东方云开露青天仅尺许有光烛地洞彻上下。”姚广孝随机应变以固军心表现了过人之智。

2.“靖难”出师后“留世子守北平僧道衍、郭资、内使赛因帖木儿等辅之。”1“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无算。”

3.建文二年六至八月“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这是燕师次失利。九月九日重阳是在战败气氛中度过的。姚广孝当日写道:“八月中秋不玩月九月九日不登山。可怜时节梦中过谁对黄华有笑颜。”2他已不仅是风雅飘逸的高僧而且是肩负战争重任的主角。

4.东昌之战主将张玉阵亡燕师大溃退守北平士气大挫。据传出师前姚广孝曾称:“师且捷费两日耳。”东昌战败后他又称:“臣固已言之昌于文两日也。此后全胜矣。”3这不是一般的诡辩而是稳定军心的措施。当时燕王欲稍休息“道衍力趣之”在他的安排下为东昌阵亡将士的祭奠成了再次出征的誓师。

1 王世贞:《名卿绩纪》卷三《姚广孝传》。

2 夏燮:《明通鉴》卷十一太祖洪武三十一年。

3 《明史》卷一四六《张信传》。

④ 《明太宗实录》卷三o永乐二年四月壬申。

5 《明太宗实录》卷一九八永乐十六年三月戊寅。

1 谈迁:《国榷》卷十一惠宗建文元年七月壬申。

2 姚广孝:《逃虚子诗集》卷九《九日感怀洪武三十三年作》。

3 谈迁:《国榷》卷十一惠宗建文二年十二月乙卯。

5.燕师直捣南京亦出自姚广孝之谋。他力主“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燕王“从之。逆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姚广孝的活动贯穿了战争全过程。史料的缺乏并未能掩盖其重要作用。这已为历代史家所公认。清人赵翼评论《明史》编纂时说:“姚广孝非武臣而以其为永乐功臣之则与张玉、朱能等同卷。”1这是对其在“靖难”夺位中所起作用的最概括的肯定。

对于姚广孝晚年的传统说法认为他功成身退了。这种说法出于对其特殊身份的推测。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攻入南京夺得皇位。同年十月姚广孝奉旨离北平南下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南京。此时他已是六十八岁高龄。“金陵战罢燕都定仍是癯然老衲师。”2功勋卓著的姚广孝并未脱去袈裟并因此辞官不受。但是由此而得出功成身退的结论则值得商榷。

建文四年十月姚广孝受官僧录司左善世这个秩仅六品的僧官位置对于“靖难”功的姚广孝虽显不宜然就其和尚身份来说却又是必任之职。当初这个佛教最高职位原由溥洽担任。“太宗即位召斯道衍公于北京命主教事公(溥洽)以左善世逊衍而己居右。”3永乐二年(14o4)四月姚广孝再受太子少师之职成为当时文臣最高秩(正二品)。这与一般官吏升迁不同因此被附会了一些传说。尹守衡《明史窃》称姚广孝因左善世品秩过低朝班立阶下面露不豫之色为太宗朱棣所察即授太子少师。焦竑《国朝献征录》则记其屡辞官不受朱棣“令人潜以冠服披体亟命宣谢不得已受命”。传说虽有不同但认为姚广孝理应得官这一点则是一致的。

当然长年出家为僧对姚广孝不无影响。他在出仕与退隐问题上确曾有过矛盾心理。他在《题江行风浪图》一诗中借长江风疾浪高船行艰险比喻人世。“世人知险是风波那识人心险更多。”他对于人心难测“一笑杀人顷刻间”的官场争斗感到厌倦认为“贫贱安居良不恶名利奔驰有何乐。”他用“老年无事不江行”的诗句表达自己的退隐之心1。他把千秋功业视如黄粱梦断想往着归依青山的生活。

成功后的姚广孝与前有所不同。他不再以刘秉忠自命并一再称自己“不是高阳酒徒(郦食其)”“不入非熊(姜子牙)梦”2。他将自己比作“既倦终宵巡瓮下”的老病之猫并为“谁念前功能保爱”而深感不安3。洪武功臣的悲惨下场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何况此时他已不再是满怀抱负步入禅门的青年而是已近暮年的老人。谈迁曾说:“当公贵显年殆七秩桑榆垂尽何论婚宦哉。”④但在姚广孝思想中也有“料得人生皆有命休言名利不如闲”的一面5。当他以功臣身份与皇帝同在京师正月十五观灯时事业成功的喜悦对知遇1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一《明史》。

2 王鏊:《姚少师像》见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一。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壬集《南洲法师洽公》。

1 姚广孝:《逃虚集·题江行风浪图》。

2 姚广孝:《逃虚子诗集》卷八《题独钓图》。

3 姚广孝:《逃虚集·咏病猫》。

④ 谈迁:《国榷》卷十六成祖永乐十六年三月戊寅。

5 姚广孝:《逃虚集·送范生过古北口》。

之恩的感激又使他踌躇满志6。

暮年的姚广孝虽未任七卿要职然所任太子少师却是实职与后来此职不同。“时上狩北京广孝留辅太子。自是以后东宫师、傅终明世皆虚衔于太子辅导之职无与也。”1永乐二年六月在受官太子少师后两个月姚广孝又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这是一种特殊荣誉。离别故乡二十余年后他终于衣锦还乡了。这次还乡的兴奋中也伴随着怅然之感。他的父母均已去世“垅墓既无祖业何在?岁时祭扫曾不可得。”他将父母灵位放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他并未退隐回京后畜养一只雄鸡每晨闻鸡而起壮心未已地度过了一生最后十数个年头。他因忙于清理教务常负友人之邀;他又辅导太子居守京师并为太孙讲读华盖殿。而他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则是先后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

原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的解缙并未理解皇帝指令编修这部巨帙的宗旨。永乐二年二月书成上呈定名《文献大成》。“既而上览其书更多未备复命姚广孝等重修。”永乐五年这部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二万多卷巨帙的类书在姚广孝主持下完成定名为《永乐大典》2。

永乐九年七十七岁的姚广孝再次受任监修官主持《明太祖实录》的重新编修。从此直至他去世大约六年多时间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此项工作。他在晚年写给夏原吉信中说:“仆衰老..区区所念《太祖实录》万世法则此是国家至重之事。..尔蒙意实录中最难书者迹定鼎征伐等项。且喜稿完呈进了当。..凡事访问稽考从实修纂补遗、润色次第成书以副上意。如或延缓岁月寖久亦非所宜惟阁下谅察。”1他显然不是挂名监修而是名副其实的组织者。这次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就是今天所见三修本。这是一次真正重修所用时间和全书内容都大大过了前两次修纂。但是当永乐十六年(1418)五月书成朱棣设宴赏赐有关人员时为此耗尽余生的姚广孝却已在两月前与世长辞了。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八十四岁高龄的姚广孝奉诏由南京北上到北京大庆寺后就病倒了临终无一语及私。但却提出了释放建文帝僧人溥洽的请求。这大概不仅出于与溥洽同为出家之人的相怜而且是一种寻求解决朱棣夺位后与建文帝及其诸臣关系的暗示。他始终不能脱离政治家的本色然而他毕竟带有出家人的修养与淡泊。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死于寺中他希望能够按照出家人的方式来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他被依僧制安葬在京西卢沟河畔。三十日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了明成祖朱棣亲撰的祭文。祭文追忆他辅成“靖难”的功绩并说:“朕统承天位图任旧人特授卿以官僚之位朝夕启沃资益良深。..自昔以来如卿者岂易得哉!”2诚然如此像姚广孝这样双重性格、双重身份的成功人物是明朝的唯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6 姚广孝:《逃虚子诗集》卷八《永乐七年正月十五夜喜晴京都放灯甚感赋近赋二》。1 龙文彬:《明会要》卷二九《职官·东宫六傅》引《弇山集》。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编》卷一《秘书告成》。

1 《明经世文编》卷十三《与夏尚书》。

2 民国《相城小志》卷二《姚少师祠堂记》。

第二节夏原吉夏原吉(1366—143o)字维喆祖籍江西德兴。其父夏时敏在湖南湘阴任教谕于是定居湘阴。他前后主管户部二十九年对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夏原吉幼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难。他奋学习获得良好的社会声望洪武中被举荐到太学学习。朱元璋选太学生充实朝廷夏原吉被选中分工抄写朝廷有关的文件。同去的太学生不以为然嬉笑喧闹而夏原吉则一丝不苟正襟危坐其举动受到朱元璋的赏识被提升为户部主事。夏原吉到户部任职后兢兢业业把复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尚书郁新的关注在户部站稳了脚跟。建文帝时期他顺利地升迁为户部右侍郎。

朱棣即位后夏原吉又被提升为户部左侍郎。有人向朱棣挑拨离间说夏原吉在建文中用事不可信用。朱棣置之不理派他赴江南浙西治水委以重任。夏原吉到浙西后疏浚吴淞江下流上接太湖并因地建闸用来蓄水或泄水。治水期间夏原吉布衣徒步、日夜操劳既使是在盛暑烈日之下也不令仆人张盖遮阳真正做到了与民同甘共苦。永乐三年(14o5)户部尚书郁新死后朱棣将夏原吉召回朝廷主管户部主掌国家的财政大权。夏原吉从全国的财政状况出提出“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1的建议朱棣欣然采纳。夏原吉尽职尽责努力熟悉财政业务将户口、府库、田赋等数字都写成小条带在怀中随时检阅。据说有一次朱棣向他问起天下钱谷数字他的回答既迅又准确具体朱棣感到非常吃惊。《明史》中评论夏原吉说:“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已又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官阙供亿转输以巨万之计皆取给户曹。原吉悉心应之国用不绌。”同时夏原吉能够坚持从国家的财政实际状况出反对不正确的决策不惜触怒朱棣。迁都北京的永乐十九年(1421)秋天朱棣决定组织第三次亲征向夏原吉询问边储情况。夏原吉据实相告:“比前出师无功军马储蓄十丧**灾眚迭作内外俱废。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迄遣将往征勿劳车驾。”朱棣一意孤行将夏原吉逮捕下狱幸亏杨荣等人出面劝说才幸免于难。直至仁宗朱高炽即位才复官职。

夏原吉被逮下狱后家被抄没家中除皇帝的赐钞外只有几件布衣、瓦器。

夏原吉对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人却廉洁自守生活非常俭朴。他的弟弟到北京看望他临走时夏原吉只送给弟弟二石米。朱棣见到东西太少觉得奇怪夏原吉回答说:“臣所遗俸已寄之无以为赠。”1朱棣过意不去又赏赐了几匹好布。宣宗朱瞻基率军北巡夏原吉随行朱瞻基拿出夏原吉的干粮品尝结果难以下咽朱瞻基过意不去赏赐给他一些为高官们特制的食品。

1 《明史》卷一四九《夏原吉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1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十三。

夏原吉还是一个难得的识大体顾大局的人物。朱棣在位期间他经常被秘密召见讨论国家大事但对于讨论的实际情况他绝不外传。一次他和几个同事雪夜饮酒后回家路过禁门有人主张直接通过夏原吉认为不可即使没人监督也要依礼而行。朱棣迁都北京赞成与反对者形成对立的阵营闹得不可开交。夏原吉深感不安为保证迁都之初的政治稳定他主动承担责任使矛盾缓和下来。朱瞻基即位之初汉王朱高煦动叛乱夏原吉和杨荣等人力主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叛乱很快被平定。夏原吉为人还非常大度有雅量“同列有善即采纳之。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平江伯陈瑄非常讨厌他他却极力赞赏其才能。礼部尚书吕震曾在背后诬陷他但当吕震为自己的儿子讨官时夏原吉却为之力争。他的仆人不小心污损了皇帝所赐的金织衣服他告诉仆人脏了可洗不必害怕有时仆人不小心污损了朝廷的文件请求赐死夏原吉却主动承担责任向皇帝请罪。山东唐赛儿领导的起义被镇压后三千多人被俘夏原吉却请求朱棣宽恕他们结果没被杀害。史称其“有古大臣风烈”。

宣德五年(143o)夏原吉去世朱瞻基封他为太师谥号忠靖。此后人们为了怀念他还建祠立祭。著作有《万乘肇基集》、《东归稿》、《夏忠靖集》等。

第七章郑和第一节哈只世家郑和(1371—1434)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原姓马小名三保人称三保(宝)太监。曾祖父叫拜颜娶马氏;祖父称哈只娶温氏;父亲称马哈只也娶温氏。祖父和父亲都曾前往麦加朝觐故有“哈只”之称受到乡里的敬重。郑和弟兄二人哥哥叫文铭(或作文明)还有四个姐妹其事迹不详。

洪武十五年(1382)郑和十二岁时父亲病故他投靠燕王朱棣做了宦官。在燕王藩邸里郑和的聪明才干受到赏识。建文元年(1399)他二十九岁从燕王举兵出入阵战多建奇功。燕王称帝后因功擢内官监太监主管宫室陵墓的建造采办宫廷婚丧礼仪所需珍宝、香料及珍奇异物等事宜。永乐二年(14o4)正月初一被赐姓“郑”。

郑和经事成祖、仁宗、宣宗三朝七次奉使远航历南海及印度洋沿岸三十余国行程十万余里时近三十年。仁宗时曾任南京守备太监。宣德九年(1434)病逝于古里。终年六十四岁赐葬于南京的牛山。1郑和死后至今南洋各国人民仍旧奉他为神立庙祭祀香火不衰。

1 本文系采自《回族人物志》第二册第21 卷《郑和》。本文所引资料主要依据《明史·郑和传》《明太宗实录》卷一六八、一七o、一八二;《天妃之神灵应记》、《通番事迹碑》;并参考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第十章《郑和之下西洋》。1 关于郑和墓据明天顺元年(1457)佚名氏所撰《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记载认为郑和是第七次下西洋归国途中于宜德八年四月初逝于古里;同治《上江两县志》也记载卒于古里赐葬牛山。按此两说郑和亡于古里葬在国外。

第二节七下西洋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声势最盛、影响最大的是永乐三年(14o5)、永乐五年、永乐七年和永乐十一年。

西洋在明代是指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洋诸地约当于今之印度洋2。明成祖即位后疑惑建文帝逃到海外又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郑和因“有智略知兵习战姿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被任为正使。

永乐三年(14o5)六月郑和与太监王景弘开始奉命出使南洋群岛及印度洋一带。他率领一支有六十二艘船的船队载有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和大量金、帛、货物。据史载郑和的宝船船身最大者有四十四丈四尺之长宽十八丈;中者有三十七丈之长宽十五丈。船队从苏州刘家河出海先到福建再从五虎门扬帆达占城(champa)再历经爪哇(Java)、苏门答剌(samu-dra)、南巫里(Lambri又称南渤利)至印度古里(ca1icut)返航于永乐五年(14o7)秋回国。此次出航所历之地远至印度西岸。南洋各邦国使者随郑和前来朝见者甚多明成祖非常高兴加赐爵位俸禄不等。永乐五年九月郑和复奉命出使西洋。他率领有二百四十九艘的船队沿着次开辟的航线先后到达了爪哇、古里、柯枝(net)、暹罗(siam今泰国)、锡兰(net今斯里兰卡)等国。郑和每到一处颁布明朝皇帝诏书立碑文。服者赐给金帛不服者则以武力慑服之。在离开锡兰后郑和船队满载着各国贡献的珍奇异宝返航于永乐七年(14o9)九月上旬回到南京。

永乐七年九月下旬郑和奉命第三次出航所率船只四十八艘官兵二万七千余人从刘家河出。此次出航是要巩固明朝同南洋已通好国家的关系。船队所到之地有古里、满剌加(ma1aka)、苏门答剌、阿鲁(aru)、加异勒(kaya1)、爪哇、暹罗、占城、柯枝、阿拨把丹、小柯兰、南巫里、甘巴里等国这些国家对明朝的态度和好如初。永乐九年(1411)船队回京随同前来朝贺者有十九国当时的朝廷“万使云集”。

郑和回京后修整一年于永乐十一年(1413)冬又奉命开始第四次远航。明成祖以印度洋沿岸以东更远一些的国家尚未臣服通好特命郑和等赍敕前往。据史书记载这次出使所历之地不仅远至忽鲁谟斯(ormuz在今伊朗波斯湾口)而且抵达了非洲东岸麻林( me1inde)、木骨都刺(mogedoxu)、不喇哇(Braa)等国。郑和于永乐十三年回国史书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戊子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苏门答剌、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pahan)、锡兰山(net)、木骨都剌、溜山(ma1dives)..不喇哇、阿丹(aden)、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诸国及旧港(pa1embang)宣慰司各遣使贡马及犀象方物。”

从永乐三年至永乐十一年的四次出航郑和为明朝开辟了向海上展的新纪元。

2 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序例》中记:“今之所谓南洋包括明代之东西洋而言东西洋之称似见《岛夷志略》著录然至明代始盛行。大致以马来半岛与苏门答剌以西质言之今之印度洋为西洋以东为东洋。”

永乐十五年(1417)十二月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作第五次远航。这时的明朝威震海外它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展起来互市通商者络绎不绝。明朝赠予和交换物品大多为丝绸、珠宝、瓷器等换回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玛瑙、药材等多数是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十七年七月(1419)前来朝贡者中有诸国的王子、王叔或王弟所献礼品也为各国珍奇异兽如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麒麟、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驼鸡、麋里羔兽等等。

永乐十九年(1421)春郑和率大■宝船出第六次远航于二十年八月回到南京随来的各国贡使总数达一千二百余人。郑和此次航行据载曾远至非洲东岸。

宣德六年(1431)郑和最后一次奉诏出使西洋。明成祖去世后仁宗继位不到一年便也故去。宣宗继位后海外诸国前来朝贺者渐少宣宗决定重振国威再行通好。是年闰十二月郑和始行。这次远航距第六次的航行归来已间隔九年之久了。这时的郑和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行至古里时已是宣德八年(1433)三月了。郑和船队的分■则奉命前去天方得各种珍奇和天堂图真本于宣德九年回京。

郑和前后七次出使西洋航程最远者到达非洲东岸他率领的船队的分■远至红海和麦加。在出使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明成祖对海外各国采取的是恩威并施的招徕政策。郑和在第一次航海途中经旧港其酋陈祖义甚豪横称霸海上劫掠过往商旅。欲谋郑和被郑和缚回南京诏戮于都市除掉了阻碍海上交通的一大障碍。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独持不恭态度派兵五万余欲劫和舟。郑和趁其国内空虚亲破其城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家眷官属带回南京。明成祖为了向海外诸国表示圣明放他归国又另立了锡兰国君。来中国朝贡者日益增多。郑和第四次出航途经苏门答剌。苏门答剌原国王受那孤儿(Battak)国花面王侵扰作战时中药箭而死。当时有一渔翁率众杀死花面王收复失土替国王报了仇。王后如约奉渔翁为国王。原国王嫡子长成后欲夺回王位谋杀渔翁赶走其子苏斡剌。郑和来到后将王位赐给原国王之子追擒苏斡剌于南渤利(即南巫里)回朝后诛苏斡剌。新王立感明朝威德朝贡不绝。郑和在航海过程中擒王摧敌数建奇勋。

自宣德九年(1434)归来后明朝虽然也间或有船队出洋但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都远不及郑和明朝在海外的声誉也大不如前了。前来朝贡的海外使者、通商客旅比起永乐年间就十分稀落了。

第三节历史影响郑和远涉重洋排除险阻为明朝跟海外各国的通商和友好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航海纪录的最终完成比哥伦布(netbus)于1492 年现美洲、达·伽马(Vasneta)于1498 年到达好望角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航程绘制的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简称《郑和航海图》记有航向、方位、航程、停泊地点、暗礁浅滩、港口等是我国最早的一份远洋航海图为后世航行西洋提供了重要依据。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在造船工艺上的成就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第八章宗喀巴第一节幼年出家湟水源于青海湖东北的日月山东流五百里而入黄河两岸形成了一片水土肥美的草原。藏文曾将整个湟水流域称为“宗喀”而地处湟水中流重镇西宁西南五十余里的湟中城更是这片草原上的一颗珍珠。元朝时这里属甘肃行省西宁州。

这里的达鲁花赤名叫鲁布木格他与妻子馨萨阿其是一对虔诚的佛教徒他们笃信佛教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

至正十六年(1356)岁末之夜鲁布木格在睡梦中见到了曼殊佛那佛以诸花鬘为庄严法衣以叨利树叶为裙形如黄绢背负着经卷自称从五台山来要借宿于此。说罢径自上楼到佛堂中去了。此后他又梦到一金杵光明耀目不知从何处飞来直入其妻怀中。恰巧这时他妻子怀了孕于是这些梦幻中的东西便被附会成了佛的转世之类传说。

至正十七年(1357)十月馨萨阿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罗桑扎巴。1这便是后来被尊称为“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也有尊称他为杰仁波且藏语的意思是宝贝佛爷。1宗喀巴的家族是当地的望族全都信奉佛教也出了不少有名望的高僧。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宗喀巴他的命运自然也就同佛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因为他出生前父母曾有那许多梦幻的缘故宗喀巴从幼年起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这都成为他后来创立佛教格鲁派(黄教)而且最终成为藏区佛教领袖的有利条件。

宗喀巴出生的第三年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应元顺帝之请由西藏前往大都(今北京)途经湟中被宗喀巴的父母请到家中见到了年仅三岁的宗喀巴。乳必多吉很喜欢他劝他父亲将来送他入藏并且特为他授近世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乳必多吉走后不久他们便请来噶当派大喇嘛顿珠仁钦让宗喀巴拜他为师。从此三岁的宗喀巴便离家随顿珠仁钦而去开始了他的宗教生涯。

同所有幼年出家的孩子一样宗喀巴从佛门童子功习起在修习入怖畏金刚、胜安乐轮、欢喜金刚、金刚手之后又受持一切密乘律义诸三昧并开始诵读佛经。他十分聪敏不用费力便将经文诵读如流。不久顿珠仁钦又开始传授他瑜伽功和曼殊心咒五字明。宗喀巴七岁时便已经熟知佛经显密律法和各种修行之功了。

长期的佛教教育使这个年仅七岁的孩子完全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他几乎只知道佛经和佛。即使在睡梦中梦到的也常常是噶当派始祖阿底峡。他并不知道这位印度高僧的真正相貌只能从常见到的佛像去臆想这当然同寺院中的佛塑和壁画不会有很大出入因此后来他入藏见到阿底峡像时自然也就觉得如同梦中所见。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岁的宗喀巴正式受沙弥十戒(戒杀生、戒偷1 法尊:《宗喀巴大师传》卷一第二章《别明现世迹》第一节《大师之诞生》。1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19o 页。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戒涂饰香鬘、戒视听歌舞、戒坐高广大床、戒非时食、戒蓄金银财宝)取法号贤慧名吉祥到西宁南边黄河北岸的一个小寺甲琼寺出家。1他在这里继续师从顿珠仁钦直到十六岁这十年成为他一生宗教活动的奠基时期。

顿珠仁钦是一位学识广博的高僧他本人曾多次入藏钻研显密教法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宗喀巴生活学习关怀备至使宗喀巴受益极多。后来宗喀巴谈到这些事情时常说:“义成大师(按即顿珠仁钦)恩德最深虽父母之慈爱亦不过如是而已。”21 王森:《宗喀巴传论》。

2 《宗喀巴大师传》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节入藏求学明洪武五年(1372)十六岁的宗喀巴感到在家乡从学已经不能满足他希望能前往当时佛教盛行的西藏去深造去接触更多更广泛的佛教流派。当他把这些想法告诉师傅顿珠仁钦时立即得到师傅的支持和鼓励并为他准备了充足的资粮。

与宗喀巴同行的还有前藏止公寺喇嘛等人。宗喀巴的两个舅父也决定同他一起入藏。顿珠仁钦赠给宗喀巴一段很长的偈语为他作好入藏后的学习安排还特地陈设坛场祭告诸佛圣众。

这一年秋天十六岁的宗喀巴满怀理想告别师父和父母家人踏上了入藏的路程此后他再也没能回到故乡来。1入藏的路途是极其艰苦的宗喀巴一行系绕南路而行取道应昌跋涉三千余里翻山越岭经过一年时间于洪武六年(1373)秋天抵达必力公。宗喀巴在必力公的时间不长就听受了大乘心仪轨和大印五法还阅读了寺中喇嘛的著述和拿■六法等较深的佛教经论他开始对这些经论入迷了。他本想立即前往极乐寺学习更多更广泛的经论但是同伴们都劝他先往公塘从师一位名医学习医术和梵藏注译他拗不过同伴的相劝勉强应允了。这次赴公塘习医后来居然对他有极大的好处只是他当时尚未感觉。他在公塘几个月后便来到了位于拉萨西南的第瓦巾寺。

第瓦巾寺是当时乌思藏著名的噶当派寺院也是宗喀巴启蒙师傅顿珠仁钦的母寺。住持善满大善知识德海大阿阇黎■锦巴都是当时名僧。在他们的指教下宗喀巴接触到了更为广泛的佛教经论。

大师们很快便对宗喀巴的聪敏好学感到惊讶了。他只用了十八天便将一部《现观庄严论之本释》读得精熟;他还去听邻近的僧人讲大乘《庄严经论》;听说萨迦教主福幢在法城寺他立即前往礼见从学曼殊五字明和其他的佛法。在第瓦巾寺的两年中他学到了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最初的学习生活对宗喀巴来说也是极其艰苦的。骤然间来到这样一个广阔无垠的佛教天地之间年轻的宗喀巴如饥似渴地学习恨不得一下子都学到手而佛家的经法又是如此之多如此之难。在听绛嘉释时有很多引文十分难懂这一切使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对宗喀巴的另一个困扰是水土不服他经常病倒在公塘学习的医术帮了他的忙加上他本人坚强的毅力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两年的艰苦学习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据《宗喀巴大师传》记:顿珠仁钦曾于祭坛上手握青稞一束青稞粒粒光是为成熟之青稞故知当时约在七至九月间。

第三节云游和立宗洪武八年(1375)十九岁的宗喀巴开始云游诸寺院的生活这可以算是他事业的开端他一面继续学习一面于各寺院立宗名声渐著。

所谓立宗就是在寺院中立辩场同寺院中的僧人辩论。宗喀巴先后到过桑朴、仰思多(今江孜)、沙鲁、萨加、拉孜、觉摩囊、那哩当等地。他并且在那哩当寺中结识了仁达瓦大师。仁达瓦是噶当派高僧他讲论佛法时不是依照原文直释其义而是将全论要义前后配合说明。这对宗喀巴教益甚大他当初在第瓦巾寺中百思不解的许多疑难都渐渐明了。他还经常向仁达瓦提出疑难问题请他讲论直到弄清楚为止。仁达瓦曾高兴地对他说:“为汝讲授实须慎也。”1这一年秋天宗喀巴听说一位号菩提顶的高僧将在布达拉冬季法会上讲解集论。他久闻菩提顶大师是藏中集论的一代之主岂肯坐失良机连忙赶赴乌思藏听讲。可是当他赶到时菩提顶大师却因年迈未及讲论已经回后藏去了。宗喀巴并不失望他追随不舍来到法城寺终于见到高僧并向他讨教了不少东西。

冬天宗喀巴到党摩陇寺院中从学于罗赛瓦受持毗奈耶广释每天听讲之余受持根本经广释**页每日不断。这样过度的劳累使他不久便病倒了。背上疼痛难熬无法再坐禅听讲只好到朵陇求医经过诊治也不见好转人们把他送回第瓦巾寺养病。谁知寺中矛盾重重多生口舌师生厌离宗喀巴在寺中住不下去拖着病体冒着高原的严寒前往萨加。当他来到内宁寺时再也走不动了内宁寺留他住下来直到第二年春天。

洪武九年(1376)春天宗喀巴回到萨加在那里养好病后又前往拉兑绛囊仁寺较为安定地度过了一个春夏。

正当他逐渐习惯了西藏寺院生活并且名声渐著之时一封家信又险些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洪武十一年(1378)秋天有人将他的一封家信送到前藏。宗喀巴赶往前藏去取到了这封信信是母亲写的离家已经六载的宗喀巴看着书信触动了思念之情。同伴们也都劝他回去看看他于是开始动手收拾行装。行装快要准备好了宗喀巴却处于极度犹豫之中。事业未竟就这样回去难道就这样前功尽弃么?他隐隐感到这思乡之情正是自己俗念未绝的表现他终于改变主意决定不回家乡去。

此后母亲又频频寄来书信并且在信中夹带了一缕白表示了思念儿子之情。看着慈母的白宗喀巴百感交集他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慢慢平静下来。他在给母亲的回信中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中的宗喀巴仿佛正在呼唤着母亲。母亲也终于理解了儿子她默默地为儿子祝福。

这一年的冬季法会后宗喀巴又住到了第瓦巾寺。不久他收到新嗣位的北元脱古思帖木儿的书信和礼物他回致了书信以表示酬谢。这是宗喀巴同朝廷往来的开始。但是这时候的北元已经无力外顾。几年后随着明军进占云南北元对乌思藏的控制便逐渐被明廷所代替。

这时候二十余岁的宗喀巴已在后藏至前藏诸大辩场立释量、集论、俱舍、戒律四部之宗“慧辩锋芒理教渊深释难则势如破竹酬问则语同扣应”1。这时他已经达到“格西”的地位。

1 法尊:《宗喀巴大师传》卷一第二章《别明现世迹》第三节《大师入藏学法》。第四节宗教改革洪武十八年(1385)宗喀巴二十九岁时在雅垄的南结拉康寺拜楚臣仁钦为师受比丘戒。2大约也就从这时起宗喀巴开始戴上黄帽这是藏中佛教徒中兴佛法弘扬戒律的标志。宗喀巴的目的也正在于此他深感当时藏区喇嘛教的**决心针对这种状况进行改革提倡严守戒律。

宗喀巴开始在各地讲论因明、中观、入中论等。几年以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十二岁的宗喀巴完成了十年前立宗答辩讫的《现观庄严论》他在佛教理论上更趋成熟。

一个冬天的夜晚宗喀巴和寺中僧人们围火而坐有人说到过去曾有一位高僧在一次法会上同时讲论十一种经论成为讲论最著的高僧。于是几位僧人便请宗喀巴也同时讲授多种经论。宗喀巴想了想说道:“若稍励力或亦能之。”1于是应允二十天以后于初一日开讲。

同时讲解多种经论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在讲解过程中各种经论互通互异每讲一种须取多种之注释但又不能紊乱这就需要对佛经有深入研究。宗喀巴在应允讲授多种经论后闭关作了认真准备。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各寺僧人闻讯争相来听有些惟恐来不及赶到纷纷写来书信请求将开讲日期后延数日。

宗喀巴虽然没有改换日程但为照顾远道后至的僧人们他先讲了四天诸经散论直到第五天才开始正式讲授那一天他同时开讲十五种经论后又增至十七种包括:慈尊五论中观五论和集论、俱舍论、戒律、因明、入中、入行、四百论。

法会共进行了三个月这对宗喀巴后来在噶当派基础上创立格鲁派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他又逐渐增加讲论种类和内容最多时一次同时讲论二十九部大论成为佛教法会史上绝无而仅有者。

从洪武十八年(1385)宗喀巴受比丘戒以来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他已经完成了密法的学习也就从这一年(洪武二十五年)起三十六岁的宗喀巴开始收徒。开始是八大弟子后增至十三人又增到三十余人。他虽是游僧却总有数十名弟子相随逐渐成为一支在西藏佛教界颇有影响的势力。这些弟子中最著名的是洪武二十九年(1396)宗喀巴四十岁时收得的甲曹节。甲曹节当时已是后藏的名僧他到前藏立宗辩论时听到宗喀巴的名声不服气找上门来寻衅。这时宗喀巴正在为僧众讲经甲曹节直闯了进来连戴的帽子也不摘径直来到法座前。宗喀巴知道对方寻事不与他相争从高座上下来到小座坐下继续讲论。甲曹节毫不在意地在高座坐了下来。但是随着宗喀巴继续讲论甲曹节听着听着渐渐地感到不自在了。宗喀巴所讲的经论竟然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不由肃然起敬从高座上站起来摘下僧帽走到听讲众僧徒之中。从此他便甘心从师宗喀巴到宗喀巴死后成为继承其事业的最主要的弟子之一。

洪武三十年宗喀巴在娘地的惹种寺创办讲经法会调解了当地四个头人的不合宗教活动与政权统治的关系加强了。宗喀巴的传教活动和宗教改2 牙含章:《**喇嘛传》第3 页。

1 法尊:《宗喀巴大师传》卷二第二章《别明现世迹》第四节《受具及遍学密法》。革主张得到了西藏帕竹第悉明封灌顶国师札巴坚参的支持。建文元年秋天内邬宗本南喀桑布和桑朴寺堪布衮却粗墀请宗喀巴到布达拉为桑朴、第瓦巾、公塘、噶瓦栋、觉摩垅等寺院僧人数百人讲经这种集合各寺僧人来听讲经的事以前是很少见的。1这也说明宗喀巴在西藏政教界地位逐渐稳固实行宗教改革的条件形成了。

建文三年(14o1)春天宗喀巴与仁达瓦及贾乔贝桑会于囊孜顶寺进行了教规整顿。寺中六百余名僧侣都被命“悔已往之违犯防未来之过■。罪辨重轻境分多寡出罪必道名种舍堕定离犯物。覆本意喜出罪作法下至加持衣钵、房舍、卧具、漉水、观虫、折草、掘地莫不一一如律而行”1。当时的西藏因袭了元朝以来的政教合一体制喇嘛僧侣生活极端腐化他们与封建领主互相勾结把持寺院贪婪成性淫荡自恣不仅酗酒耽食而且纳妻生子甚至藉口修密宗之术强取民女以供**藉口法事之需挖取活人心肝作为供品。人们对这种做法日益怀疑不满这对政教合一的体制十分不利宗教改革已势在必行。当时许多有名望的高僧大都囿于原教派的教义难于更改正因为如此宗教改革的任务便落到外来僧人身上而宗喀巴便是其中最合适的人选。在帕竹第悉札巴坚参的支持下宗喀巴以原噶当派教义为立说之本进行了改革。

这一年宗喀巴回到热振寺后开始撰写《菩提道次第广论》于次年撰成全论两年后又作《密宗道次第广论》三十卷成为他所创建的格鲁派的经典之作。

永乐五年(14o7)五十一岁的宗喀巴又来到前藏居住于色拉却顶。

这时名僧克主节也来到前藏立十部论宗游诸辩场。他参见了宗喀巴被收为弟子。克主节后来成为宗喀巴最著名的两大弟子之一即班禅一世。第二年宗喀巴在一个夜晚趁众人不觉察时只带了两名弟子来到喀山岩洞中闭关修行他实际上是想寻个安静去处完成自己宗教改革的理论。在那里他著成“辩了不了义论”定名为《善说藏》。但是他的名声使他无法寻求清静了明成祖派遣的使臣找到他带来了皇帝的书信要迎请他前往京师。这是给藏区宗教领袖的最高荣誉。宗喀巴却不能离开他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他给明成祖写了复信指派弟子释迦也失随使臣而去。1永乐七年(14o9)藏历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宗喀巴在帕竹第悉明封阐化王札巴坚参支持下在拉萨主持大祈愿会这是他一生宗教活动最光辉的时刻。全藏各教派前来参加大会的僧众多达万余人赶来观光的俗人则更有几万人。这个大会的成功使宗喀巴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个西藏喇嘛教界的第一号人物。21 王森:《宗喀巴传论》。

1 法尊:《宗喀巴大师传》卷三第二章《别明现世事迹》第十一节《广宏圣教》。1 于道泉:《译注明成祖遣使召宗喀巴纪事及宗喀巴复成祖书》。

2 王森:《宗喀巴传论》。

第五节创立格鲁派这次大会后宗喀巴所创立的新噶当派(格鲁派)也就开始形成了。

但是直到这时为止宗喀巴还没有自己的寺院要创建一个新的教派先必须有自己的寺院。大祈愿会后不久宗喀巴在帕竹集团贵族仁钦贝、仁钦伦布等的财力支持下在拉萨东五十里的旺古尔山创建了甘丹寺这个寺院成为格鲁派的主寺。

在宗喀巴创建新教派新寺院的同时原来的噶当派则正感到没有出路。

他们虽然寺院众多僧人云集但是组织涣散缺乏有权威的大师。于是这一年岁末宗喀巴作隐语诗公开宣布直承噶当派创始人阿底峡之传。他在诗中宣称永乐七年(14o9)十二月初三之夜见到了文殊菩萨十九尊之曼陀罗。文殊手执瓶水对宗喀巴说道:“此瓶之水是阿底峡住那哩当水边时与文殊慈尊抉择一身(法报化)二身(法色)法义和合之水。从阿底峡至今三百余年未有所付今当付汝也。”1很明显既然阿底峡三派传承法义全部授予宗喀巴宗喀巴自然便成为了噶当派的领袖。其结果也只能是噶当派寺院逐渐改宗格鲁派。

甘丹寺的建设由于帕竹贵族大力支持布施而进展极快一年后便建起了七十余院定基百余处。宗喀巴这时却感到身体不适他带了数十名弟子去闭关“息灾”。但他终于还是病倒了。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闭关修行时病情渐加重最重时二十余日不能安眠他自己也相信这是魔劫之至。直到永乐十二年(1414)六月初五日宗喀巴始病体痊愈这时他已经五十八岁。这一年多闭关养病并未影响到宗喀巴名声日著。永乐十二年明成祖第二次派遣使臣迎请他入京因而使他声望更有所提高。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因大病初愈不胜劳累又未能成行他再次派弟子释迦也失随同使臣入京。这次入朝《明史》中有所记述:大慈法王名释迦也失亦乌思藏僧称为尚师者也。永乐中既封二法王(按即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其徒争欲见天子邀恩宠于是来者趾相接。释迦也失亦以十二年入朝礼亚大乘法王。明年命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赐之印诰。十四年辞归赐佛经、佛像、法仗、僧衣、绮帛、金银器且御制赞词赐之其徒益以为荣。1释迦也失在京师(南京)受封西天佛子大国师的同一年宗喀巴受札巴坚参之请在闻地的札希垛喀为丹萨替寺、节塘寺和烈伍栋僧官僧众讲经并且为丹萨替寺京俄(阐化王札巴坚参胞弟帕竹教派最高领)授比丘戒。虽然明廷并未直接授予宗喀巴封号但他作为明封西天佛子大国师之师同时也是藏区最受推崇的至高无尚的宗教领袖。

宗喀巴的晚年是极其忙碌的。随着格鲁派势力的不断扩大永乐十四年(1416)宗喀巴命弟子绛央却杰在拉萨西郊又建起一座新的寺院哲蚌寺宗喀巴亲临其地为寺院加持地基。两年后又命释迦也失在拉萨北郊建立色拉寺。这两座寺院与原建甘丹寺被称为拉萨三大寺奠定了黄教进一步展的基础。

1 法尊:《宗喀巴大师传》卷三第二章《别明现世事迹》第十六节《根本道场》。1 《明史》卷三三一《大慈法王传》。

永乐十七年(1419)秋天宗喀巴应徒众之请往朵垅温泉沐浴。但他只是在那里略濯其足便转往哲蚌寺为两千多僧俗听众讲论《菩提道次第》他过去从来不传此经于俗人的这一次却例外了。这是哲蚌寺修密法之殿竣工的日子僧众请宗喀巴讲经以为开光。但是宗喀巴未及讲完便因故返回拉萨去了。不久又受释迦也失之请往色拉寺讲经。宗喀巴大约已经感到自己寿命不会长久他是在勉力而为。不论何处之请凡无二次者他全都应许下来他要利用自己不多的时间去力争多传此教法。

直到这一年入冬后十月二十日年迈多病的宗喀巴才回到甘丹寺回到他自己的住室中他感到安心了。

当天夜晚宗喀巴病情作。三天后他留下遗嘱由达玛仁钦继承住持寺院事务。二十四日夜重病中的宗喀巴仍在竭力修持他要用佛家的绝对虔诚走完一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二十五日清晨宗喀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第九章唐赛儿第一节救民于困厄的“佛母”

明永乐十八年(142o)山东蒲台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这场生于明成祖迁都北京前夕的起义又在距离北京较近的山东一带给明初政治或多或少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场在明初规模相对较大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便是后来被民间演义为传奇式的女英雄唐赛儿。

山东蒲台在元朝末年曾经是红巾军控制的地区早在至正十七年(1357)刘福通便派毛贵攻破胶州、莱州、益都、滨州等地从此这一带在红巾军控制下明教也从此深入到民间直到明初明教作为一种民间传播的秘密宗教在当地保持了很大的影响。

唐赛儿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民间宗教传播的环境中自幼便开始诵读佛经并以“佛母”自称。她的丈夫林三也是明教成员而且很可能是当地明教的领导者只是较早去世于是当地明教的秘密传播便由唐赛儿承担起来。唐赛儿的传教范围不仅仅在蒲台到她动起义的前夕除蒲台之外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都展了大量教众。一个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说唐赛儿一次祭奠丈夫归来时在山麓见到石罅中露出一个石匣角挖出来看匣中有天书、宝剑等物从此她便通晓法术运用神剑剪纸人马作战完全成为了一个真正为教众们所信奉的“佛母”。但这显然只是唐赛儿为传播明教的宣传而实际上她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是因为她能够真正有助于那些失去生计的贫民。所以就连为明朝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史家们在论及此事时也不得不说唐赛儿“以其教施里门间悉验细民翕然从之。欲衣食财物随所须以求运至”1。因此在百姓们的心目中只有唐赛儿才是能够救民于困厄的“佛母”也就不足为怪了。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三《平山东盗》。

第二节山东饥荒与唐赛儿起义元朝末年山东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战后的经济破坏相当严重明初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但是直到洪武后期对于流民的安置生产的恢复仍然一直是令朝廷感到困难的问题。太祖死后燕王朱棣从北平(今北京)起兵夺位动了“靖难”之役。山东一带又成为重要战场尚未完全恢复的生产重遭破坏。朱棣即位之初的山东一带大部分地区百姓困顿商贾不通满目疮痍。对于这种情况朝廷是十分清楚的朱棣曾经说过:“今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调理之庶几可安。不然病将愈重。朕所以夙夜拳拳也。”2对于在“靖难”中“供给特劳”的北平及永平、保定一带“顺民”朱棣夺位后还能够想到给予一些特殊的优免然而山东地区却不在此列。所以永乐间当山东饥民需要赈济时许多地方已是仓无储粟不得不“于近旁军卫有司所储给赈之”1。

永乐四年(14o6)山东济南府生蝗旱灾害。饥民中疫疠流行。同年青州府乐安等州一次上报的户绝田地便多达七十一万三千八百四十亩。(《明太宗实录》卷五八永乐四年八月己亥;卷六二永乐四年十二月乙酉)永乐七年(14o9)朱棣开始准备对北元的北征并且加快了对于北京的经营于是地近京畿的山东又一次成为征的主要地区。那些被征挽运粮粟的民运户得到的只是当年田租的优免。两年以后会通河工程开始山东大批民户应役虽然免去了应役者的其他徭役和当年田租但是对于处境维艰的农民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不仅是恩免而且是赈济。第二年春饥之后当朝廷不得不给予山东饥民赈济时一次所需的赈济粮便多达六十万石几乎是永乐初年给予江南大水灾后十余万户灾民赈济的四倍。事实上永乐中几次数额大的赈济几乎全都生在山东。到永乐十二年(1414)随着朱棣第二次北征的准备山东再次成为征的对象。两年后根据官方统计的数字山东与北京、河南的饥民共达百万户数百万人饥民数字过了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赈济饥民的粮食一次过一百万石。可以说从元朝末年直到唐赛儿起义的前夕山东几乎一直未曾平定下来。

沉重的赋役和连年的灾荒给山东地区民间宗教的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寻找生路的农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了对宗教的信仰上面唐赛儿所展的教众很快便多达数万人从而令地方官府感到畏惧与束手无策。

当时的山东右市政使储埏是个岁贡出身的官吏历官年久办事老成。

他在洪武间曾游齐鲁深知这一带民间宗教的传播影响也学了一些教中的诀语自以为掌握了破教的办法。永乐十一年(1413)他任山东右布政使后看到当地习教民风未息加上连年灾荒民情汹汹恐限制过严反而激起变乱只得采取了抚绥的办法。永乐十四年(1416)的大规模赈济很可能便出于这种抚绥政策。

但是抚绥赈济所能够解决的只是饥民的一时生计却无法改变山东的赋役负担。所以没有多久唐赛儿部下的董彦杲、刘峻(一作俊)、宾鸿等率众二干余人占据益都卸石栅(一作棚)寨以红白旗为号声势日盛。2 《明太宗实录》卷五三永乐四年四月丁卯。

1 《明太宗实录》卷十八永乐元年三月甲午。

对此山东布政司储埏等人依然采取了镇压与抚绥并行的办法。永乐十七年(1419)由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镇压结果被义军击溃高凤被杀。其后又遣莒州千户孙恭前往招抚但结果也被义军拒绝前往招抚的官军也被杀掉。但是这些事件都被地方官员隐瞒未报他们似乎还在寄希望于抚绥但是实际上对于地方官府来说最令他们感到担心的还不止是这二千余人的起义队伍而是山东各地的数万名明教教众乃至更多的寻求生计的饥民。

关于唐赛儿起义的情况是由直隶沂州卫上报的时间是在永乐十八年(142o)二月初十日。这时候唐赛儿的教众起事已经有几个月时间了。尽管奏疏中说到起义教众仅二千人但是朝廷仍然不敢大意山东毕竟是漕运的要道是供给京师的基础。朱棣一方面接受了高凤失败的教训同时也可能是出于对山东卫所的不信任他决定派出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使刘忠率京军前往镇压。

三月十三日柳升率领的官军到达益都包围了义军的山寨。面对强敌义军采取了诈降之计声称食尽无水欲趋东门汲道。待到官军放松警惕义军乘夜偷袭官军军营杀都指挥刘忠突围而去。

这时唐赛儿的部下董彦杲已经率领义军攻克莒州、即墨并且包围了安丘。据有些史书中的记述当时攻打安丘的义军多达万人成为这场起义的**。但是围攻安丘的义军却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备倭都指挥使卫青所率官军的突然袭击。安丘战败使唐赛儿的义军受到很大损失无力再与力量强大的官军作战。不久另一支义军在诸城与官军作战中再次失利起义被镇压了下去。

第三节唐赛儿失踪之谜这场由民间宗教传播多年而组织的起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镇压下去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在义军占据山寨以至其后与官军作战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看到过唐赛儿出现但她却被认定为这场起义的领导者。这很可能因为她始终只是保持着民间宗教领袖的身份而董彦杲等人的聚众山寨则只是当时明教势力展到一定程度后一部分教众的行为而并非全体教众在唐赛儿领导下的行为所以只有两千人参加了占据山寨的起事。待到义军攻打安丘时这场起义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参加起事的人数也骤然增多。但是占据山寨也好攻打安丘也好唐赛儿作为当时的宗教领袖都很可能并未直接参加正因为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起义的整个行动显得缺乏统一领导指挥更缺乏民间宗教背景下起义的严密组织特点。但是这场起义的秘密宗教的特色在起义失败后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起义被镇压的同月朝廷下达了追捕唐赛儿的诏令:上以唐赛儿久不获虑削为尼或混处*女道士中遂令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女道士悉逮至京师诘。(《明太宗实录》卷二二三永乐十八年三月戊戌)

两个月后一无所获的朱棣将追捕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上惩妖妇唐赛儿通经扇乱遂命在外有司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姑者悉送京师。(《明太宗实录》卷二二五永乐十八年五月丁丑)

因这两道命令而遭逮捕的妇女不下几万人成为当时事佛妇女的一大厄难。但是唐赛儿却始终未能捕获。而关于唐赛儿的传闻却愈神奇了起来。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已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祝允明:《野记》卷二)

..获赛儿暨刘峻等男妇百余人。赛儿坐槛车语解者曰:“今死矣!

幸畀我一杯水以止渴。”护解者哀之不知其诈比水至而赛儿遽遁矣。(《存砚楼二集》卷二四《秦五公传》)

在这些记述中唐赛儿成为了一个通晓妖术的“妖妇”但许多人把她当作了一个传奇的英雄人物。明朝人大都对唐赛儿未被捕获而感到惊异认为她一定会有神人相助。这所谓的神人相助其实便是民间宗教力量的体现。中国历史上的极端封建**统治一向以强大严密而著称但是在那些信仰着依靠民间宗教精神改变命运的民众面前却虚弱无用到了这样的地步一切官府、巡检司、关隘、军队乃至特务机构都无济于事。唐赛儿的下落永远是一个谜她谜一般消失在民间。

第十章明仁宗第一节仁厚之君永乐二十二年(1424)秋七月明成祖病逝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皇太子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明仁宗。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八月十五日一个不同寻常的中秋节。隆重的登极大典在北京紫禁城中举行。因身体过胖而步履艰难的朱高炽在人搀扶下登上了奉天殿宝座。略显疲惫的神色掩饰不住一丝成功的兴奋在监国多年之后他终于登上了皇位。但他依然是那么仁厚谦和。他让一名太监出来传旨鸿胪寺免去了原已安排好的百官表贺之仪。文武百官入殿行过五拜三叩头礼之后便往承天门外依照文东武西的仪制分列等候着开读《登极诏》。

朕惟上天生民爰立之君主仁育兆庶咸底于太和御统华夷同跻于熙皞。1诏书开不外这类惯用的溢美之辞但是群臣却感到一种孕于无形的变化。这固然因为诏书中明确改革了永乐朝的诸项“弊政”:“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1同时这也是出于他们对朱高炽本人的了解。肃穆静听这作为施政宣言的《登极诏》仿佛在群臣面前展开了一幅治世蓝图。这位生性仁厚的新皇帝要用仁政来统驭“华夷”了。”

“仁政”对于明初的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有些显得陌生。自从明太祖朱元璋登极称帝实行的便是“严猛之治”。那些曾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的大案冤狱人们还当记忆犹新。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极这位近于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实施“仁治”但却被燕王朱棣动的夺位战争所替代。当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之后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们遭到了空前残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了理想中的“仁政”。

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的朱高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而他本人的坎坷经历更加使他感到了“仁治”的可贵。洪武二十八年(1395)作为燕王长子的朱高炽被册立为燕世子。这时已是明太祖的晚年。太祖死后燕王起兵夺位与父亲性格迥异的朱高炽也被卷进了这场战争之中。

朱高炽虽然生性仁厚却并不懦弱。他奉命居守北平(今北京)曾经抵挡住朝廷方面数十万大军的进攻。虽然上有母亲徐氏下有道衍(姚广孝)、顾成等人相助但仅以万人坚守孤城也确实不易可见其绝非庸懦之辈。史书中说朱高炽“善拊士卒”而且擅射好学“无不中”2颇有些文武兼才的味道。但是朱棣却不大喜欢他。朝廷方面曾想利用他们父子间的矛盾致函给朱高炽。朱高炽不启封命人径送给朱棣使朝廷离间之计落空。朱高炽的胞弟朱高煦则是个悍勇无赖之徒。朱棣起兵夺位他一直随同在军中作战。白沟河、东昌诸战役中他拼死狠斗史书中说他“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攻者高煦力为多”1。朱棣认为朱高煦勇武之气像自己危急1 《明仁宗实录》卷一上。

1 《明史》卷八《仁宗纪》。

2 《明史》卷八《仁宗纪》。

1 《明史》卷一一八《汉王朱高煦传》。

之中得其出力心里自然喜欢相比之下便不大喜欢朱高炽身上的仁儒之气有时竟会抚着朱高煦的肩鼓励道:“勉之世子多病。”2朱高煦自然也便会意这是许他日后为嫡的暗示。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第二节夺嫡之争待到燕师攻入南京朱棣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后真的要考虑选立太子的时候却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因此没有立即册立太子。君臣对此多有觉察于是纷纷上言请求建储。不少勋臣贵戚都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理由不外其“靖难有功”文臣则大都支持朱高炽其代表人物是兵部尚书金忠和内阁学士解缙。金忠在朱棣面前列举历代立嫡故事劝他册立嫡长子朱高炽。朱棣再去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听罢低头不语解缙知道朱棣平素最喜爱长孙朱瞻基于是顿道:“好圣孙。”3朱棣终于点了点头。实际上这些文臣们所坚持的还不仅是立嫡长的旧制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对皇帝的选择。文臣们渴望一个像朱高炽那样“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④的仁君。

文臣们不失时机地支持朱高炽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说一天朱棣命诸臣为一幅《虎彪图》题诗。解缙看到图中大虎与小虎作讽谕诗吟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1隆平侯张信是勋臣中为数不多的明确支持朱高炽的一个代表人物。朱棣曾直接向他谈到欲立朱高煦为太子。张信怫然道:“事干天常岂易为耶?”2因此激怒朱棣被砍伤牙齿。

迫于压力朱棣不得不于永乐二年( 14o4)四月初四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同一天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被封为汉王和赵王。然而这场立储之争却并未因此结束不仅汉王朱高煦一直图谋夺嫡赵王朱高燧也在宦官黄俨等人支持下暗中活动而在这场立储之争中的受害者主要还是那些支持太子朱高炽的文臣们。

册立太子后朱棣便不愿再有人议论此事。解缙是个恃才自傲少有顾忌的人看到汉王朱高煦有夺嫡阴谋而宠遇日隆忍不住进谏道:“是启争也不可。”3一下戳到朱棣痛处大骂解缙“离间骨肉”。朱高煦恨透了解缙也趁机谮告解缙泄露禁中密语于是解缙成为了这场夺嫡之争中的第一个牺牲品。

事情生在太子朱高炽第一次监国期间。永乐七年(14o9)朱棣前往北京筹备北征事宜朱高炽留南京监国。所谓监国就是代理皇帝问政。但是对于朱高炽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他根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处理政务因为与其说这次监国是朱棣对他的培养锻炼不如说是对他的考验。

永乐八年解缙已被贬官交阯(今越南北部)布政司参议入京奏事恰值朱棣前往北京于是入见过监国的太子后便离京南去。朱高煦抓住这个机会奏告解缙“伺上外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1朱棣果然大怒3 《明史》卷一四七《解缙传》。

④ 《明史》卷八《仁宗纪》。

1 陈沂:《畜德录》。

2 陈沂:《畜德录》。

3 《明史》卷一四七《解缙传》。

1 《明史》卷一四七《解缙传》。

将解缙下狱。这个立储之争中的大案牵连到大理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旸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李至刚等人。少詹事邹济也因此积忧成疾不久病死。李贯、朱纮、萧引高、高得旸先后瘐死狱中解缙在关押五年后被处死。

永乐十二年(1414)朱棣北征回师监国的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朱高煦再次乘机进谮结果东宫官属几乎全部入狱。其中黄淮、杨溥等人系狱达十年之久直到朱高炽登极才被释出狱。

文臣们在这场立储之争中受祸匪浅而他们也确实起到了保护太子的作用。永乐九年(1411)朱棣回师南京时曾向阁臣杨士奇询问太子的情况。“太子孝敬。”杨士奇抓住了朱高炽最突出的优点这也是朱棣对其唯一满意之处朱高煦等无法与之相比。朱棣于是让他再说具体些。

“凡有事宗庙祭物祭器皆亲阅。”杨士奇举例说道:“去年将时享(祭祀)头风作(感冒)医言当汗。殿下曰:‘汗即不敢莅祭。’左右请代。斥之曰:‘上以命我我又遣人代乎!’遂亲祭。祭毕汗遍体勿药病自愈。”2永乐十五年(1417)梁潜、周冕等人侍从太子朱高炽监国南京当时有个姓陈的千户因擅取民财被谪贬交阯后又念其军功改为输粟贷罪。宦官黄俨谋立赵王于是诬告:“上所谪罪人太子曲宥。”朱棣一怒之下杀掉陈千户将梁潜、周冕下狱不久也一同处死。刑前朱棣曾亲自讯问过梁潜明知事情真相并对近臣杨荣、吕震说过:“事岂由潜!”但仍行肆戮显然是出于对太子的责怪。牵连于此案中的还有徐善述、王汝玉、马京等人。1事后朱棣命胡■出巡江、浙、湖、湘诸府实际上是让他去监视太子朱高炽。临行前密谕道:“人言东宫多失南京可多住几日试观如何。”2胡■果然到南京住下不走。杨士奇对此有所怀疑直截了当促其亟行。胡■以“冬衣未完”为辞掩饰过去。待他离南京行至安庆才将有关太子的情况写成密报疏奏太子监国七事称太子诚敬孝谨朱棣看到后才决心不再易储。

十多年后当年幼的明英宗登极时仁宗的皇后张氏已是太皇太后。她在便殿中召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和胡■等人让他们同心协力辅佐幼帝。她又特别对杨溥说道:“先帝每念卿忠屡形愁叹不谓今日复得见卿。”杨溥伏地而泣太皇太后也忍不住落下泪来左右皆悲怆无言。史书中记:“盖先是永乐中上巡幸北京太子居守以谗故官僚大臣辄下诏狱陈善、解缙相继死而溥及黄淮一系十年。仁宗每与后言辄惨然泣下以故太皇太后为言。”31 《明史》卷一五二《梁潜传》并参见黄云眉:《明史考证》同传。

2 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二《仁宗立》。

第三节九个月的仁宗之治朱高炽与文臣们这种不同寻常的关系与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登极后的政策。

朱高炽与建文帝朱允炆同属朱明建国后的第三代。他们既不同于祖父朱元璋也不同于他们的父辈朱标、朱棣他们在君主独裁和统治集团内相对民主化的选择中更倾向于后者。

朱高炽即位后所推行的仁治实质上就是一种宽松政治。这也正代表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利益与追求。

早在洪武时代当时作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和作为燕世子的朱高炽这堂兄弟身上便已明显表现了这种趋势。太祖最初让太子朱标省决章奏朱标对刑狱多有减省。朱标死后皇太孙处理此类事务更加宽大“尝请于太祖遍孝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1。几乎与之同时燕世子朱高炽与秦、晋、周诸世子受命分阅军士朱高炽归来最晚问其缘故回答说:“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2当他奉命分阅章奏时只取那些关切于军民利病的内容上奏有些章奏中出现文字谬误则不予挑剔上闻。太祖阅读时现指着那些谬误之处问:“儿忽之耶?”朱高炽回答道:“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听。”再问他:“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回答说:“恃圣人有恤民之政。”3恤民之政者仁政耳。这堂兄弟二人何其相似乃尔。他们在推行仁政方面也同样不顺利。朱高炽仅仅登极一年便不幸病故他们推行仁政计划均未及展开。

严格算来朱高炽在位时间尚不足九个月。短短九个月他能做些什么而使后世颂之为一代治世呢?

除去在他登极诏中所说的罢西洋宝船停止迤西市马和云南、交阯采办外他还施行了一系列善政以及致治的措施。多年监国丰富了他的政治经验他在监国时无法推行的政治主张如今能够付诸实施了。

朱高炽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对那些儒臣委以重任。

夏原吉被释放复官他是因为反对永乐十九年(1421)的北征而入狱的。系狱多年的黄淮、杨溥也被释出狱黄淮被授官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杨溥被授官翰林学士。杨士奇被授官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寺卿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均兼大学士如故。

这一切都是在朱高炽即位后三天之内完成的。足见其对此早已有所考虑了。

这一年九月即朱高炽即位的第二个月吏部尚书蹇义及内阁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都得赐“绳愆纠缪”银章“谕以协心赞务凡有缺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1此时的杨士奇、杨荣等人已经兼职侍郎、太常卿不再仅仅以翰林入直内阁地位生明显变化。十一月夏原吉也得赐“绳愆纠缪”银章。一个以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和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1 《明史》卷四《恭闵帝传》。

2 《明史》卷八《仁宗纪》。

3 《明史》卷八《仁宗纪》。

1 《明史》卷八《仁宗纪》。

金幼孜等人为核心的文臣执政班子基本形成了。这个班子在洪熙、宣德两朝起了相当重大的作用这便是儒臣治国。

朱高炽即位后的另一惊人之举是为建文遗臣平反。所谓建文遗臣指的是那些忠于建文帝朱允炆不肯迎附燕王朱棣的官员这实际上是围绕在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文臣集团。他们在朱棣夺位后遭到亘古未见的迫害屠杀并被榜列为“奸臣”。

如果认为朱高炽身边的文臣集团是朱棣扶植起来的新的集团而与建文朝臣无关的话显然不符合事实。且不说夏原吉这样的建文要臣曾险些名列“奸党”便是当初迎附的诸臣对于自己同僚那触目惊心的惨祸也实难无动于衷。

朱棣在对建文遗臣及亲属追治杀戮十余年后于永乐十一年(1413)“敕法司解建文诸臣禁令”1。但这只是稍有缓和而已追治“奸党”并未停止。永乐十四年(1416)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奔母丧自江西还朝朱棣向他询问地方上的情况问到“百姓安居”时胡广说道:“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2朱棣听后传旨停止追治“奸党”。不过实际上此后依然经常生与所谓“奸党”相关的株连没有人敢出来为建文遗臣们讲话。第一个出来为建文遗臣讲话的就是朱高炽。

“方孝孺辈皆忠臣。”3朱高炽曾不止一次对廷臣这样谈及建文遗臣。史书上看不到当时诸臣的言论但在这一年十一月这种宽宥终于以正式诏书下了。朱高炽在御札中写道:建文中奸臣其正犯已悉受显戮。家属初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并习匠及功臣家为奴。今有存者既经大赦可宥为民给还田土。凡前为言事失当谪充军者亦宥为民。1这虽然是写给礼部尚书吕震的御札但是作为一个重大历史问题的重新定论朱高炽不可能不征求近臣之议。到十二月初二“上闻建文奸臣齐、黄等外亲全调戍边者有田在乡悉荒废。令兵部每家存一丁于戍所余放归为民。”2仁宗之所以能够闻知建文诸臣外亲的情况显然有人向他谈及。此即史书所称永乐末诏礼部尚书吕震尽赦诸臣家属给还田产“于是稍稍有敢言建文时事者。”3这里所说的“永乐末”系指成祖死后仁宗即位尚未改元洪熙之时并非成祖晚年。虽然还在口口声声称之为“奸臣”但个中的变化人人都已感觉到了。

登极之初的几个月就这样在忙碌中匆匆而过转瞬便是洪熙元年(1425)正月。正月初一改元的正旦大朝朱高炽御奉天门受朝但不举乐以示孝俭。然后是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再后是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朱高炽亲手把印授给杨溥对他说道:“朕命卿等于左右非止助益学问亦欲广知民事。即有建白封识以进。”④与此同时加黄淮兼1 李贽:《续藏书》卷五《逊国名臣记》。

2 《明史》卷一四七《胡广传》。

3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1 《明仁宗实录》卷四上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

2 《明仁宗实录》卷五上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癸卯。

3 钱士升:《皇明表忠记》卷。

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官少保户部尚书杨士奇兼兵部尚书金幼孜兼礼部尚书都再次得以晋官。朱高炽按照既定的方针一步步地前进不久生了这样两件事。

兵部尚书李庆因考虑民间养牧官马蕃育分送军伍后尚余数千匹于是奏请“令朝觐官领之太仆苑马岁课其息。有亏罚与民同”。杨士奇认为这有悖于求贤养士的原则所散不及三千而朝廷负此名于天下“岂贵贤贱畜之意乎?”李庆对杨士奇的反对感到忿然不肯采纳。朱高炽起初答应罢止但此后便无消息。次日上朝杨士奇又言及此事。朱高炽答曰:“偶忘之。”过了些时候朱高炽在思善阁召见了杨士奇对他说道:“内批岂真忘之!朕闻吕震、李庆等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为众所伤不欲因卿言而罢今有名矣。”说罢取出一份奏章是陕西按察使陈智言畜马不便的上疏让杨士奇以此为题草敕罢止官员养马。1“陛下知臣臣不孤矣。”杨士奇顿说道。“继今令有不便惟密与朕言。李庆、吕震辈不识大体不足语也。”2朱高炽对杨士奇表示了最大的信赖。

其实朱高炽这个评语有欠公允。李庆其人“清介有执”为列卿之良者。3吕震虽为人“佞谀倾险”但“有精力能强记才足以济其为人”④。凡有事陈奏千端万绪背诵如流。据说有一次他随成祖北征见沙碛中立有一碑与诸从臣读过。一年后成祖与诸臣语及此碑欲派人往录。吕震称无须遣使当即笔书全文。事后成祖命人拓来碑文相对无一字脱误。这样的才干确是难能可贵。

显而易见李庆、吕震均属于干吏之列而不同于那种典型的儒臣。干吏乃治世中必不可缺者纷杂事务主要依赖于他们。不久生的弋谦言事之事更说明李庆亦颇识大体。

弋谦是永乐朝的御史因言事忤旨贬为知县又被免官归乡。朱高炽即位后知道他是骨鲠敢谏之士召授大理少卿。但不久弋谦便又因直言词语太激召致朱高炽的不快。吕震、吴中、吴廷用、虞谦等人纷纷弹劾弋谦“诬罔”。都御史刘观让众御史合疏纠劾弋谦。一时间形成众臣声讨的局面。大臣中只有李庆和夏原吉一无所言。

朱高炽召见杨士奇等人询及此事。杨士奇劝道:“谦不谙大体然心感擢恩欲图报耳。主圣则臣直惟陛下优容之。”

弋谦因此没有获罪但朱高炽每见到他总是词色甚厉。杨士奇看在眼里找机会进谏道:“陛下诏求直言谦言不当触怒。外廷悚惕以言为戒。今四方朝觐之臣皆集阙下见谦如此将谓陛下能容直言。”

“此固朕不能容亦吕震辈迎合以益朕过自今当置之。”朱高炽像是明白了点。传旨免去弋谦每日朝见让他专门管理大理寺事。

事情似乎就这样过去了但朱高炽很快便感到言事的人愈来愈少了。他再次召来杨士奇说道:“朕怒谦矫激过实耳。朝臣遂月余无言。尔语诸臣白朕心。”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3 《明史》卷一五o“赞曰”。

④ 《明史》卷一五一《吕震传》。

杨士奇却认为此事不应由自己转达。“臣空言不足信乞亲降玺书。”1朱高炽于是在榻前写下了一份引过自责的敕书。

朕以眇躬处亿兆之上。御天下之大政务之繁殆难独理是以数诏求言冀匡不逮此朕之实心也。自即位以来臣民上章以数百计未尝不欣然听纳。言之而当即与施行苟有不当未尝加谴。群臣所共知也。间大理寺少卿弋谦所言过于矫激多非实事朕一时不能概之于心而群臣有迎合朕意者交章奏其卖直请置诸法朕皆拒而不听。今谦就职但兑朝欤抑怀自全之计而退为默默欤?今自冬不雪春亦少雨。阴阳愆和必有其咎岂可言而为人臣者惟念保身何以为忠?朕于谦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自愧咎尔文武解(群)臣亦各思以君子之道自勉掠其嘉谋猷凡于国家军民利有未兴弊有未革乃政令有未当者咸直言之勿以前事为戒而有所讳庶几君臣相与之议弋谦朝参如故。1说是自责其实也是一种自诩朱高炽力图使自己保持一个仁德圣明皇帝的形象。他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时过激的否定上言便会招致他无法遏制的恼怒。中年多病又使他一改宽谨的性格而时常显得躁怒。他虽以自责求直言只是在表示君主的大度。可是偏偏会有一两个迂腐的儒臣不识时务终于导致了第二次直言事件。

这一年五月翰林院侍读李时勉再次上疏言事他以过激的言词批评朱高炽“土木遂兴重劳民力”用宦官“折辱郡县棰楚小民”。“大孝尚未终正宫尚未册”便选取侍女惊动远近“恐乖风化之原”。如今天下并非大安“飞蝗蔽天民食寡乏”不能像太祖高皇帝那样未尝见日而临朝“或旭日已旦朝仪方肃”。非勤政之君。并引程子之言劝朱高炽加深涵养务正学求帝王经世之要、古人治乱之由除逸乐无益之事、佛老异端之说。1疏入朱高炽勃然大怒将李时勉召到便殿质问李时勉却倔强不屈。

朱高炽命武士用金瓜扑打李时勉被打折三根肋骨曳出后险些丧命。罚他为交阯道御史每天问一囚犯上言一事三天后逮入锦衣卫狱。

经过这场风波朱高炽也气得病倒了他临终前对身边的夏原吉说:“时勉廷辱我。”2说罢忿然不可遏当天夜里病而死。短短九个月的帝位就这样结束了。尽管他在位时的一些事情的结果似乎有悖于仁治之道但后人却给予了他过高评价所谓“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这虽然只是假设但却不曾有人提出异议。因为朱高炽确实在推行一套治世的计划只不过未及展开。而明朝政治脱离君主独裁的轨道真正形成文官治国制度这一切到宣宗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展。

1 《明史》卷一六四《弋谦传》。

1 《明仁宗实录》卷八上洪熙元年三月辛未。

1 夏燮:《明通鉴》卷十八仁宗洪熙元年五月。

2 《明史》卷一六三《李时勉传》。

第十一章明宣宗仁宗朱高炽的治国不到一年时间便因突然病故而结束。这给明初守成治国的过程带来了一些必然的变化本来很可能出现的“洪熙之治”却不得不延长到了宣德时代。

第一节宣德初政宣宗朱瞻基(1398—1435)登极之初立足未稳的文官政治面临着一次考验。朱瞻基酷似其祖父朱棣而且从他少年时起便得到了朱棣特殊的宠爱和培养。

永乐七年(14o9)春天朱棣夺位后第一次返回旧藩北京年仅十二三岁的朱瞻基即受命从行。次年朱棣亲自率师北征朱瞻基又受命留守北京俨然有些监国的样子。永乐九年(1411)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从而确立了他的储君地位。

朱棣对于这个长孙确是独有所钟。永乐十一年(1413)的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也再次给祖父脸上增了不少光彩。他不仅屡射屡中而且当祖父当众说了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时便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1他既有着祖父的英武又具备了父亲的睿智难怪朱棣每每对人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2所谓的“太平天子”绝非仁宗那样的仁德之君他对仁宗那种儒生气甚至感到厌恶因此几乎酿成汉王夺嫡。在这关头倒是朱瞻基帮了父亲的忙。他对叔父觊觎储位的企图从来都是针锋相对。一次谒陵途中当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因身体肥胖行走不便靠着两名内侍搀扶还是滑了一跤。汉王朱高煦在旁说道:“前人把滑后人知警。”话音未落身后有人应道:“更有后人知警。”3说这话的便是皇太孙朱瞻基汉王高煦不由回顾失色。朱瞻基并未把勇悍善斗的叔父放在眼里。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第二次亲自率师北征时朱瞻基便随同出征了。在忽兰忽失温激战中他在宦官李谦引导下追敌至九龙口遭到瓦剌骑兵围攻几乎生危险。在朱瞻基成长过程中不仅有宠爱与骄纵同时也有锻炼与拼争。这一切当然都出自成祖的安排他一心想把皇太孙培养成同自己一样的追求文治武功的开拓之君。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突然病故时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他是因为南京屡次生地震而受命前往居守的。六月中得到仁宗病故的消息朱瞻基火赶回北京。汉王朱高煦本来图谋于途中设伏邀击因为朱瞻基行动迅而未得逞。他们叔侄之间的斗争从此便真正拉开了序幕。

这场斗争给文官们帮了不小的忙。汉王朱高煦所依靠的是当初参与“靖难”的军人集团。这种历史造成的结果使得朱瞻基从登极之初便不得不去依靠当初仁宗身边的一批文臣。

历史有时往往就这样巧妙而奇特这一切都仿佛在重现二十多年前的那一幕那时候是朱棣依靠军人集团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此刻轮到了汉王朱高煦和侄儿朱瞻基。朱高煦终于决心仿效父亲来第二次“靖难”。朱瞻基是洪熙元年(1425)六月登极的。七月朱高煦陈奏利国安民四事这实际上是对朝廷的试探。尽管所陈并非如意朱瞻基还是曲徇其意付有司施行。

“永乐中皇祖常谕皇考及朕谓此叔有异志宜备之。然皇考待之极1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宣宗击射》。

2 《明史》卷九《宣宗纪》。

3 叶盛:《水东日记》卷七《后人把滑》。

厚。如今日所言果出于诚则是旧心已革不可不顺从也。”1朱瞻基顾谓群臣的这番话不无弦外之音既有警示亦有安抚。但身处局内的朱高煦却毫无所悟。

次年改元宣德正月里汉王朱高煦派人入京进献元宵灯。有人告诉朱瞻基:“汉府所遣来者多是窥瞰朝廷之事特以进献为名。”2朱瞻基对此岂无所知他不过采取后制人之策表面上推诚以待而静观其变。他在这方面的克制力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汉王府索要骆驼立即与之四十索马与之百二十还有袍服等等皆遂其意。这些做法与朱瞻基性格颇有些不符显然是他周围文臣们起了作用。一个比较成熟的文官集团已经在永乐、洪熙乃至宣德三朝皇帝身边逐渐形成了。

朱高煦的准备则极不顺利。八月初他命亲信枚青秘密入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结果反被张辅执送朝廷。再约山东都指挥使靳荣于济南反叛相应又被山东布、按二司官觉察预防谋不得。朝中旧功臣既无人内应地方官员又不肯从乱朱高煦陷于孤立之中。在乐安家中居丧的御史李浚得知朱高煦相招连忙换装改名间道入京告变。

倘若朱高煦稍有头脑他应该明显感觉到形势对于自己的不利但他却不顾一切地举起了反叛的旗帜。八月初一朱高煦在乐安授官命将建立五军。五天后便遣百户陈刚入京进疏并且致书诸公侯大臣指斥仁宗违洪武、永乐旧制给文臣诰敕封赠并指夏原吉等为“奸臣”终于重演“靖难”旧剧。

直到这时候朱瞻基才临朝宣布命将出征他确实做到了仁至义尽。起初决定派阳武侯薛禄将兵征讨但是第二天夜里召集群臣计议时大学士杨荣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皇上独不见李景隆事乎?”1他一句话把人们引到了二十多年前那场夺位的灾难之中。“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2杨荣十分明确地提出要朱瞻基亲征。朱瞻基没有说话沉默片刻后他用征询的眼光看了看夏原吉。“往事可鉴不可失也。”3夏原吉猜到了皇帝的心思“臣昨见所遣将命下即色变临事可知矣。且兵贵神卷甲趋之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心也。荣策善。”④杨荣和夏原吉都亲身经历了二十多年前的那场“靖难”之役。尽管此刻与当初形势截然不同他们还是希望万无一失而惟恐重现那幕历史惨剧。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文臣的主张。

文臣们的劝说使朱瞻基终于下定了亲征的决心。武臣中的张辅曾经主动请命出征应该说这也是武臣所必表之态。这场斗争最终是以朱瞻基亲征与朱高煦的失败宣告结束。这是仁宗之治的胜利也是文臣治国的胜利。师还杨荣以决策功受到赏赐得赐银章五褒奖甚至。夏原吉也被赉予加等得赐阍者三人。另一位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则因在这次出征时反对袭执赵王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七《高煦之叛》。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七《高煦之叛》。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七《高煦之叛》。

2 《明史》卷一四八《杨荣传》。

3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七《高煦之叛》。

④ 《明史》卷一四九《夏原吉传》。

使朱瞻基得到保全叔父之名彻底孤立了汉王朱高煦杨士奇因此更得到信用及赏赐。

仁宗身边那批有为的文官重又聚集于朱瞻基的周围并为其所倚靠。

这一年十月曾因气死仁宗而入狱的翰林侍读李时勉被复官。史书记述了这有趣的一幕。

当时有人对朱瞻基说起李时勉得罪先帝的情况朱瞻基不由大怒命令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使者去后他愈想愈气又令王指挥前去将李时勉绑赴西市斩不必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时使者正巧带李时勉由端东门入没有碰上。朱瞻基见到李时勉骂道:“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头道:“臣言谅闇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听了这两件事朱瞻基怒气稍解。李时勉说了六事便说不下去了。让他接着说完他回答说:“臣惶惧不能悉记。”这时朱瞻基已怒气全消。“是第难言耳。草安在?”他甚至想再看一遍那份疏草。“焚之矣。”李时勉答道。朱瞻基不由叹息一番在他的心目中李时勉已经完全是一位忠臣了。等到王指挥去狱中提人不到回来复命时李时勉已冠带立于阶前。1李时勉的复职表现了朱瞻基的宽容大度。李时她虽然不属于当时文官集团中的代表人物但却是当时较有影响的儒臣朱瞻基的做法自然会得到文臣的普遍欢迎。

四个月以后有五名文臣在文华殿得到皇帝赐予的范银图书。他们是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胡■。蹇义得到的是“忠厚宽弘”夏原吉为“含弘贞靖”杨士奇“清方贞靖”杨荣“方正刚直”胡■“清和恭靖”。后来又有一位内阁学士杨溥。这便是史称的“蹇、夏”、“三杨”。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经历了长期政务锻炼的文官群体。蹇义掌吏部夏原吉掌户部“三杨”掌内阁胡■掌礼部。他们在继承和推行洪熙、宣德两朝仁政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便是“宣德之治”的基础。

永乐后期由于皇权**过于强化以及成祖本人不顾客观条件一意孤行好大喜功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在仁宗短暂的一年间根本无法解决这任务也便落到宣宗头上。当时主要问题是财政的困难。北征、迁都、营建、下西洋宝船、朝贡使臣的接待以及安南内属后的交阯布政使司这一切都花费了大量资财。为了这样庞大的支出只有加重赋役征输结果又造成对生产的破坏社会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之中。

仁宗即位后停止了北征、营建和西洋宝船。这些紧缩开支的措施收到一定效果。宣宗即位后在解决了汉王对皇位的威胁后继续推行了这种紧缩开支的政策。其最重大的举动便是放弃交阯。

自永乐五年(14o7)安南内属改设为交阯布政使司后几乎没有过一天平静。出征安南的明军撤离仅一年当地便生了动乱。永乐六年(14o8)八月简定、邓悉、阮帅等出攻盘滩、咸子关扼三江府往来之路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诸州县皆起响应。当地明军镇压不力只得调云、贵、川三都司及成都三护卫军由西平侯沐晟挂征夷将军印率师征讨。但是同年十二月沐晟兵败生厥江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儁突围不成自经而死交阯都司吕毅、参政刘显同时战死。次年二月成祖只得再次启用当初平定安南的主帅张辅。十一月张辅擒获简定报捷随后即受命班师。当时成祖正着力于北征交阯不再成为重点。因此当退据乂安的陈季扩派人入朝求封时成祖援例诏陈季扩为交阯布政使并分授其部属都指挥、参政、副使等官。这与陈季扩求封安南国王的愿望大相径庭结果一纸诏书反而成为交阯新战乱的导火线。永乐九年(1411)成祖不得不第三次命张辅率军前往交阯。张辅到达交阯后形势开始生变化明军逐渐控制了局面但是陈季扩仍然坚持了两年多直至永乐十二年(1414)初阮帅被擒陈季扩败退老挝于蒙册被明军俘获交阯重新平定。

成祖凭藉武力征服对交阯进行的统治很难稳定持久。永乐十六年(1418)正月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检黎利起兵于兰山交阯再次动乱起来。史书往往将交阯的动乱原因归咎于官吏的苛政和宦官马骐的过失。当初甚至成祖也曾这样认为因此在镇压之后他便注意实行抚绥安辑。但是不管是武力还是抚治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成祖病故交阯的动乱始终未曾平息。

征服安南是成祖决策的一大失误他自己也明明知道经营的重点应放在北方却没有决心从交阯撤足。永乐十四年(1416)以后他已决定北迁国都对交阯更无暇顾及只能被动维持交阯成为明朝的一大包袱。

当这个包袱落到仁宗身上的时候他曾经进一步采取抚绥之策甚至授予黎利清化知府但是仍然毫无作用黎利拒绝受官交阯战事再起。所以到洪熙元年(1425)二月朝廷只好命荣昌伯陈智为征彝副将军征讨黎利。这种反复抚绥、征剿征剿、抚绥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希望也不知何时是个尽头。对此几乎人人皆知却无一人敢于出来进言。当初解缙因为反对用兵交阯触怒成祖而被谗杀人们记忆犹新。

陈智出征失利的败报送到朝中时已经是宣德元年(1426)。朱瞻基只好再命成山侯王通佩印出征而与此同时他似乎已经开始重新考虑如何处理交阯问题了。

最先知道皇帝心思的是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宣宗谕旨督责陈智等人兵败的第二天便在文华殿中秘密召见了二杨。“昨谕荣昌伯等敕已行朕有一言独与卿二人知之。”宣宗略带含混地说道:“昔在南京皇考曾与朕言:‘太祖定天下安南最先归化。黎氏篡陈法所必讨求陈氏之后不得故郡县其地。若陈氏尚有后立之犹是太祖之心而一方亦得安静。’此语藏之朕心未尝忘。”

“永乐三年初征黎贼凡诰敕皆臣等亲承面命。圣志惓惓在于兴灭继绝。”二杨回答得可谓婉转得体放弃交阯复立安南不仅是太祖、仁宗之心也是成祖的惓惓圣志。

“其时朕虽髫年尚记一二圣语亦如卿等所言。”宣宗立即表示附合“卿二人意与朕合三二年内朕必行之。”1这次谈话便是宣宗放弃交阯的前奏。这次谈话后不久一天退罢朝宣宗又在文华殿召见了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四人。他次直接谈到了放弃交阯:“太祖皇帝祖训有云:‘四方诸彝及南蛮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力不足供给得其民不足使令吾子孙毋倚富强要战功。’后因黎氏弑主虐民太宗皇帝有吊伐之师盖兴灭继绝盛心也。而陈氏子孙为季犛杀戮已尽不得已徇土人之请建郡县置官守。自是以来交阯无岁不用兵皇考念之深为恻然。昨遣将出师朕及复思之欲如洪武中使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卿等以为何如?”1这一次又谈到了《祖训》可见宣宗确实反复考虑了因为他不仅要说服群臣而且要先说服自己。但是对于蹇义和夏原吉来说这实在太突然了他们一时还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太宗皇帝平定此方劳费多矣。二十年之功弃于一旦臣等以为非是。”这大约并未出乎宣宗意料他看了看杨士奇和杨荣问道:“卿两人云何?”“交阯唐虞三代皆在荒服之外汉、唐以来虽为郡县叛服不常。汉元帝时珠崖反兵击之贾捐之议罢珠崖郡前史称之夫元帝中主犹能布行仁义况陛下父母天下与此豺豕较得失耶!”2宣宗点了点头。这番对话目的在于说服蹇、夏二人。像放弃交阯这样的大事必须得到蹇、夏为的主要大臣的支持这当然还需要时间。但是事情展得比宣宗预料要快些就在宣德二年(1427)即生了王通与黎利私下立坛为盟之事。王通初至交阯曾大败黎利但不久黎利势力复兴朝廷再命安远侯柳升、黔国公沐晟调军征讨。柳升勇而寡谋沐晟怯而无能。明军于倒马坡中伏沐晟坐视不救柳升全军覆没。王通得知柳升败报更无心再战遂与黎利立坛为盟宣布退师。

十月黎利遣使入朝上表而这次上表人的名义却不是黎利而是一个所谓的安南国王陈氏三世嫡孙陈暠。陈表中写道:安南国先臣陈日煃三世嫡孙陈暠惶恐顿上言曩被贼臣黎季犛父子篡国弑戮臣族殆尽臣暠奔窜老挝以延残息今二十年。近者国人闻臣尚在逼臣还国。众云天兵初平黎贼即有诏旨访求王子陈立之一时访求未得乃建郡县。今皆欲臣陈情请命臣仰恃天地生成大恩谨奉表上请。1表中所言颇令人感到蹊跷。宣宗看过后交给英国公张辅。

“此不可从将士劳苦数年然后得之。”张辅是当年平定安南的主帅自然依旧主战“此表出黎利之谲当益兵诛此贼耳!”2蹇义、夏原吉支持张辅建议反对放弃交阯。自永乐中黎利反叛朝廷二十年间未闻有陈氏后人之说此时突然冒出陈暠当然是黎利诡妄之谈但是杨士奇和杨荣却宁愿以假作真趁机放弃交阯。

“兵兴以来天下无宁岁今疮痍未起而复勤之以兵臣不忍闻。”

谈到了国家状况及其当务之策:“且求立陈氏后者太宗(成祖)皇帝心也。求之不得而后郡县。叛乱相寻至深廑先帝忧。今因其请抚而建之以息吾民于计大便。汉弃珠崖前史荣之安在为示弱乎?”1这是二杨与宣宗多次谈话的总结是考虑已久的计划宣宗认为没有必要再作讨论。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第二天向群臣出示交阯奏表的同时宣布息兵养民放弃交阯。

明宣宗终于迈出了这艰难而关键的一步经过仁宗、宣宗两代人的努力明朝开始摆脱了开国以来特别是永乐以来形成的种种财赋重负真正走上了息兵养民的道路。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第二节宽松与务实宣德三年(1428)暮春三月明宣宗在宫苑中召见了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十八位要臣但这并非议政而是一钦赐的春游。群臣们随从宣宗乘马登山周览又泛舟于太液池水之上望着四周一片盎然春色君臣们赋诗赓和融融之意似乎也如这春色一般由儒臣们的心头延展开去。上有励精图治之君下有同心辅政之臣一片祥和宽松使人感到太平盛世之将临同时人们也不得不对宣宗的治民方针感到惊异。像放弃交阯这样的大事天下多有辱没之感他却在杨士奇、杨荣等人支持下办到了。史书中说:“自交阯内属者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数十万馈饷至百余万转输之费不预焉。至是弃去官吏军民还者八万六千余人其陷于贼及为贼所杀者不可胜计。天下举疾通(王通)弃地殃民而上不怒也。”2这在太祖、成祖时是不可想象的而仁宗又似乏此胆量。宣宗之所以能够放弃交阯显然是放弃了那种**君主的尊严转而追求一种安定太平和官民的称颂这一弃一求也就成为宣德中宽松政治的基点。如果将其与仁宗的仁治相比较的话宣德之治在文官治国制度上比洪熙时更为突出政出内阁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

宣德五年(143o)的清明节宣宗奉皇太后谒祭了天寿山的长、献二陵。这位年轻的皇帝没有乘坐御辇他英姿勃勃地骑在马上亲自为皇太后的凤辇开道。这一次人们都瞻仰到了皇帝的风采。经过清河桥的时候宣宗又下马为太后扶辇道路两旁跪满了黎民百姓叩拜山呼声震郊野。太后望着宣宗说道:“百姓戴君以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1这种现实中的说教更容易打动宣宗的心他切实感到了安民的重要。谒陵返回途中他饶有兴致地来到田间向春耕的农夫询问起稼穑之事并且取过犁来试着推了几下。尽管只是几下宣宗却已经感到十分吃力了。他回顾侍臣们说道:“朕三举耒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恒言劳苦莫如农信矣。”2这件事对宣宗的触动颇大回宫后他再次对身边大臣谈及此事:“朕昨谒陵还道昌平东郊见耕夫在田召而问之知人事之艰难吏治之得失因录其语成篇今以示卿卿亦当体念不忘也。”3宣宗果然将与农人的谈话记录成文题名曰《耕夫记》。

庚戌春暮谒二陵归道昌平之东郊见道旁耕者俛而耕不仰以视不辍以休召而问焉曰:“何若是之勤哉?”跽曰:“勤我职也。”曰:“亦有时而逸乎?”曰:“农之于田春则耕夏则耘秋而熟则获三者皆用勤也有一弗勤农弗成功而寒馁及之奈何敢怠?”曰:“冬其遂逸乎?”曰:“冬然后执力役于县官亦我之职不敢怠也。”..朕闻其言嘉赐之食。既又问曰:“若平居所睹惟知贾之勤乎?抑尚他有知乎?”曰:“我鄙人不能远知。尝躬力役于县窃观县之官长二人其一寅出酉入尽心民事不少懈惟恐民之失其所也而升迁去久矣。盖至于今民思2 夏燮:《明通鉴》卷十九宣宗宣德二年十二月。

1 《明史》卷一一三《仁宗诚孝张皇后传》。

2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

3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