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408

慕之弗忘也。其一人率昼出坐厅事日昃而入民休戚不一问竟坐是谪去。后尝一来民亦视之如涂人。此我所目睹其他不能知也。”朕闻其言叹息思此小人其言质而有理也。盖周公所陈无逸之意也。厚遣之而遂记其语。1大概是耕夫对于县官的那番谈话对宣宗起了一定作用两个月后他下诏追夺赃吏诰敕并且著为令定为制度。随后便是九位著名知府的委派。史书中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2于是尚书蹇义、胡■大学士杨士奇等荐礼部仪制司郎中况钟诏任苏州知府同时被荐的有户部郎中罗以礼为西安知府兵部郎中赵豫为松江知府工部郎中莫愚为常州知府户部员外郎邵■为武昌知府刑部员外郎马仪为杭州知府陈本深为吉安知府御史陈鼎为建昌知府何文渊为温州知府。九人后来皆有治绩而以况钟最为著名。

这一年的九月又有一次重要的人事任命。“丙午..升行在吏部郎中赵新为吏部右侍郎兵部郎中赵伦为户部右侍郎礼部员外郎吴政为礼部右侍郎监察御史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刑部员外郎曹弘为刑部右侍郎越府长史周忱为工部右侍郎总督税粮。”1赵新巡抚江西赵伦巡抚浙江吴政巡抚湖广(今湖南、湖北)于谦巡抚河南、山西曹弘巡抚北直隶府州县及山东周忱巡抚南直隶苏、松等府县。由此开始了各省专设巡抚的制度。宣宗在给他们的敕谕中写道:今命尔往总督税粮务区画得宜使人不劳困输不后斯。尤须抚恤人民扶植良善遇有诉讼重则付布政司、按察司及巡按监察御史究治轻则量情责罚或付郡县治之。若有包揽侵欺及盗卖者审问明白解迭京师。敢有沮挠粮事者皆具实奏闻。但有便民事理亦宜具奏。尔须公正廉洁勤谨详明夙夜无懈毋暴毋刻庶副朕委任之重。钦哉。2这些派往各省的巡抚与不久前就任各地的知府们带去了宣宗敕谕中安民求治的意旨。宣宗希望依靠他们去实现一种祥和、宽松、安定、富裕的局面。这些巡抚与九位知府都是奉敕行事的远非一般地方官员所能相比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要算是周忱和况钟了。他们出任的苏、松一带是当时经济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文人士大夫最为集中的地区。

当时江南一带情况十分特殊这里素称富庶但又是赋役最重的地区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明史》记载:“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而司农卿杨宪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赋商税有二、三石者。大抵苏最重松、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1这是明初的政治报复与严猛之治的产物。到成祖时还在继续着这种政策。例如建文遗臣高翔为监察御史成祖知其名本欲用之。但高翔却“丧服入见语不逊”被族诛其先冢被掘亲党戍边。“诸给高氏产者皆加税”目的是“令世1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

2 《明史》卷一六一《况钟传》。

1 《明宣宗实录》卷七o宣德五年九月丙午。

2 《明宣宗实录》卷七o宣德五年九月丙午。

1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世骂翔也”2。不过高翔乃陕西朝邑(治今大荔东)人并非苏、松人且成祖时的这种加税只是个别现象不致形成整个地区性的问题但其起因与性质则同样是出于严猛与**。也正因为如此以后随着政治上的逐渐宽松这种人为造成的重赋也必须给予解决了。

“苏、常诸府税粮自洪、永以来逋多待免。大户及巾靴游谈之士例不纳粮纳粮无赠耗。椎髻秉耒小民被迫累年拖扰不定。”3结果是累年拖欠到宣德初年仅苏州一府拖欠的税粮就多达八百万石相当于正常全国岁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明朝廷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于江南这种财政混乱势必造成国民两竭。因此从宣德初年起便屡诏减苏、松重赋。到周忱、况钟就任后与当时全国上下宽松形势相一致他们开始着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周忱不负宣宗之选来到江南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百姓的疾苦。“尝去趋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每坐一处使聚而言之惟恐其不得尽也。”1周忱巡抚江南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国家理财但他不为多收而横征暴敛而是以宽纾民力去解脱困境。所以《明史》指出:“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其以爱民为本。”2而就任苏州知府的况钟则“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3。在安民求治的原则下他们确实作出了成绩。

他们先着手解决的便是赋税不均的问题。当时苏州府之所以拖欠甚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富户不肯交纳赋税之外的加耗部分这部分加耗就只好摊派到一般农户身上。结果民贫逃亡而税额益缺。针对这种情况周忱创立了“平米法”让人户按照纳税多少平均分担增耗又请工部颁铁斛让各县依式制造革除了各粮区粮长大斛入小斛出的弊病。以往各粮区设粮长正副三人每年七月赴南京户部办理公文然后再送北京户部往返费用均由民户分担。周忱将各粮区粮长改为只设一人各粮区轮流赴南京交由有关部门上送北京从而减轻了民户的负担。

赋税不均的问题解决后周忱和况钟又开始着手解决赋税过重的问题。

此前虽然有过多次免征的诏令宣宗也曾多次下诏减官田租赋但是并没有成为定制周忱于是与况钟商议把调查的情况汇集起来计算了一个月将苏州府官田租减去七十二万石其他各府也都以次减征史称:“民始少苏。”

宣德七年(1432)江南各府大稔宣宗得知后下诏命各府州县以官钞平籴防止粮价暴跌以备灾年赈贷结果仅苏州一府便籴米二十九万石。当时规定凡苏、松等地转输南京户部的税粮每石加收运费六斗周忱命各府支给每石加船价一斗其余五斗由府县集中起来共得四十多万石加上原来平籴的二十九万石仅苏州府便得七十余万石遂建仓收贮名曰“济农仓”。明朝人对这种“济农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 《明史》卷一四一《高翔传》。

3 万历《重修常州府志》卷六《额赋》。

1 焦竑:《玉堂丛语》卷一。

2 《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

3 《明史》卷一六一《况钟传》。

尝言文襄公(周忱)为侍郎巡抚十九年为尚书巡抚又二年百姓不知有凶荒朝廷不知有缺乏。或问其故曰:当时“济农仓”米常数十万一遇水旱便奏闻免粮奏上无不准。所免之数即以“济农仓”米补完所以民不知有凶荒朝廷不知有缺乏也。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与洪武、永乐时重科征重蠲赈有所不同那是国富民穷的时代而此时则是藏富于民。这种根本性的政策变化正是宣德间全国政治走向宽松的具体体现。这在周忱一段谈话中说得十分明白。他的前任胡■是一位用法严峻的官吏周忱一改其做法以宽松为主有人问他道:“大人为何不学胡卿使我下情不能上达?”周忱答道:“胡卿敕书令其祛除民害我敕书只今抚安军民朝廷委任不同。”2所谓“委任不同”则正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江南各府先成为这种变化的典型。

宣宗有一句名言叫做“清心乃省事省事可省官”3。应该说这也是他为治的指导思想简繁政去苛政改严政行仁政作为守成之君这也是一种改革。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宣德致治”过程中相反相成的实际效果。以宽松求治结果事情不是多了而是反而少了以仁德代替苛严结果是民安乱少难怪宣宗可以自信地说道:“国家创业垂统贵以仁厚为根本。不然周世宗英武可几长世而不能者根本缺也。”11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四《顾东江杂记》。

2 焦竑:《玉堂丛语》卷二。

3 查继佐:《罪惟录》卷三二《宣德逸纪》。

1 查继佐:《罪惟录》卷三二《宣德逸纪》。

第三节任人唯贤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九月也就是宣宗即位后将仁宗安葬的同月陈山被擢升为户部侍郎张瑛为礼部侍郎戴纶为兵部侍郎徐永达为鸿胪寺卿蔺从善、王让为翰林侍讲。这些人都是宣宗为太子时的东宫旧僚因为宣宗的即位而得到晋擢。另一名太子中允林长懋被命出为郁林知州。

太子即位随从的官僚升迁这几乎是历朝之惯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得到升迁的东宫旧僚后来却湮然无声息了。甚至在史册中都难寻其迹。只有戴纶和林长懋得以传列《明史》但他们的不幸结局又绝无丝毫承恩旧人的样子。戴纶与林长懋因为在宣宗为太孙时“以太孙春秋方富不宜荒学问而事游畋”2反对习武事。戴纶并为此上疏成祖因而招致宣宗的不满。结果在加恩官僚时林长懋被以自南京来得稍晚出为郁林知州。戴纶虽擢为兵部侍郎又因谏猎忤旨被命外出参赞交阯军务。不久两人都以怨望罪入锦衣卫狱。戴纶因再触宣宗怒被棰死家遭籍没林长懋被系十年直到英宗时才被释复官仍任郁林知州。但是在宣宗为太孙、太子时的旧官僚中只有戴、林二人有政声史称戴纶“为人刚严累进直言”;称林长懋“有惠政”1死后州人立庙为祀。其余诸人中陈山、张瑛虽以旧恩入内阁均不称职出为地方官。

这种情形如果同仁宗即位之初将官僚杨士奇等人升授侍郎、学士相比实在相去太远了。虽然形式相仿结果却全然不同。这起初也许并非宣宗的本意而是由于两批官僚的差异。

仁宗为太子时的那批官僚实在太强了而且他们中有些人还曾受命辅导当时为太孙的宣宗。蹇义、杨荣、杨士奇、杨溥、黄淮、金问、金幼孜、胡广、胡俨还有燕邸旧人金忠、姚广孝和为此致祸的解缙及李至刚这些人也是成祖时所倚重之臣。宣宗为太子时的官僚与之相比顿时黯然失色。这也就使得宣宗不得不继续倚靠父皇留下的那批要臣他们实际上大都是成祖时的要臣所谓三朝元老。在继业守成方面他们堪称经验丰富。使用这批官员的结果不仅维持了政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在宣宗身边形成了一个权威性的皇权机构从而保证了全局的安定。

宣德元年(1426)汉王朱高煦谋反时宣宗召集群臣计议是杨荣请亲征。待到凯旋时侍郎陈山迎谒于献县(今属河北)单家桥上言汉、赵二王沆瀣一气请宣宗乘势袭彰德(今河南安阳)执赵王。杨荣支持陈山的主张但遭到杨士奇的反对。

杨溥、蹇义、夏原吉俱支持杨士奇陈山此时却杳无声息了。宣宗起初是倾向于陈山的他甚至让门卫将杨士奇和杨溥拦阻在外不见。后来蹇义、夏原吉也都反对加兵赵王宣宗才开始再度考虑杨士奇的话加上当时听到不少有关赵王的议论他只好召见杨士奇。杨士奇于是安排赐赵王玺书并以群臣弹劾赵王奏章一起使送至赵王赵王当即上表谢罪献出护卫以示无2言者始息。史称“帝待赵王日益亲而薄陈山”1。袭赵之议起自陈山2 《明史》卷一六二《戴纶传附林长懋传》。

1 《明史》卷一六二《戴纶传附林长懋传》。

1 《明史》卷一四八《杨士奇传》。

而持之于杨荣宣宗不怪杨荣而怪陈山主要原因是感到陈山处事的不实。从这件事争执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以蹇、夏和“三杨”为代表的朝廷官员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群体。

有这样一个群体在身边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处理便有了较为可靠的倚赖但是其中的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都已年迈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宣宗尽可依靠他们顾问机务却不宜依靠他们担任各部事务。宣德三年(14o8)他特地给这四位元老大臣玺书曰:“卿等皆祖宗遗老畀辅朕躬。今黄危齿不宜复典冗剧伤朝廷优老待贤之礼。可辍所务朝夕在朕左右讨论至理共宁邦家。官禄悉如旧。”2这很像是一种过渡性的办法由这些顾问老臣帮助决定大政而从朝廷到各地选拔一批干练的人才也便成了当务之急。蹇义辍部务后吏部尚书以詹事郭琎充任。但郭琎望轻又政归内阁自布政使至知府缺官听由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御史、知县等缺由五品以上京官荐举要职选擢皆不关吏部终宣宗之世这种情况无所改变。

但是宣德三年(1428)毕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尽管元老们还在幕后控制着六部、都察院等而朝廷脑都由新人充任了。

由于元老的退离造成了官员的空缺。史称:“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延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3从史书记载来看当时荐授的官员主要为各部侍郎、副都御史、大理寺少卿等也包括一些外省官员。被荐授京职的有郑辰授南京工部右侍郎官至兵部左侍郎。邵玘授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段民署南京户部右侍郎。傅启让授大理寺少卿。顾佐授都察院右都御史。黄宗载授南京吏部尚书。这些都是后来颇有政声的官员因此名列正史。

自宣德三年(1428)以后提拔的浅资官员更多。这些新任官员与蹇、夏、三杨等元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人才济济的局面。《明史》中曾赞诩道:国家盛时士大夫多以廉节自重岂刻意励行好为矫饰名誉哉。亦其澹嗜欲耻营竞介特之性然也。仁、宣之际惩吏道贪墨登进公廉刚正之士。宗载佐铨衡顾佐掌邦宪风纪为之一清。段民、吴讷、魏骥、鲁穆皭然秉羔羊素丝之节。轩、耿、孔昭矫厉绝俗物不能干。章敞、徐琦、刘戬律己严正异域倾心。廉之足尚也卓矣。1这里所说“惩吏道贪墨”系指都御史刘观等人。刘观贪墨的败露主要还靠杨士奇等元老的干预。刘观罢免后杨士奇、杨荣同荐顾佐于是才有右都御史之擢升。“佐视事即奏黜严暟、杨居正等二十人谪辽东各卫为吏降八人罢三人;而举进士邓棨、国子生程富、谒选知县孔文英、教官方瑞等四十余人堪任御史。”2一方面是罢去贪墨不职者一方面又在提拔后进人才新老结合的政体为宣德致治创造了人事条件。吴讷进南京佥都御史再进左副都御史在宣德五年(143o)以后章敞于六年擢礼部侍郎徐琦于同年擢右通政。耿九畴、轩輗晚出于宣德六年始任给事中、御史黄孔昭等天顺后进士实与仁、宣治世不与。而《明史》赞文所云盖指开官2 《明宣宗实录》卷四七宣德三年十月乙酉。

3 《明史》卷一五七《郑辰传》。

1 《明史》卷一五八“赞曰”。

2 《明史》卷一五八《顾佐传》。

员之风气。如鲁穆为官刚正民呼“鲁铁面”。杨荣当国家人犯法鲁穆治之不少贷。杨荣以此顾谓其贤荐之于朝后擢任右佥都御史。这又是一个生动的事例一代官员风气的树立又有赖于元老们的支持这正是仁、宣时代人才辈出的关键所在。

宣德五年蹇义、胡■、杨士奇等元老们先后推荐了况钟等九位知府又荐举了周忱、于谦等六位巡抚。这样从中朝到外省府县由元老们以任人为贤为原则选任的官员构成了当时官员队伍的骨干从而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人才济济的局面。

明朝人对宣德间的吏部是十分赞许的。明代史家焦竑曾说蹇义“公官冢宰者三十年取人先纯朴而黜浮华故永、宣之间士风吏治庞厚可观”。又说郭琎“公秉衡十四年务采实行不用浮薄游声誉之士。虽为内阁所侵能坚忍持正自行其志”1。

这当然与宣宗本人有很大关系他在对儒臣们谈到致治在于用人时曾说:“《易》泰、否二卦尽之矣。君子进小人退上下之情通所谓泰;小人进君子退上下之情不通所谓否。泰之时人君大有为所以成参赞之功;否之时君子引退则不可以有为矣。求否泰之端则在乎君子小人之进退人君之用舍。有关世道如此岂可不慎?但君子小人猝未易辨如朕所用有不当者卿等亦宜直言勿隐。”1这段颇为辩证的谈话体现了宣宗用人的原则。他在选用官员时依靠蹇、夏、三杨等元老推荐说明他态度的慎重;但他又不听元老的安排郭琎的选任虽有杨士奇等人反对他仍然坚持使用并擢为吏部尚书又反映出他在用人上的开拓精神。

对于荐选官员中的草率不经宣宗是不能容忍的。御史谢瑶在荐贤时将其人姓名写错宣宗对吏部说道:“今荐贤不知其姓岂能知其才?轻率如此岂称御史之职?”遂将其谪为交阯大蛮县知县。2这种认真的态度无疑为官员们敲了一次警钟一个人才济济的宣德治世就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来临了。

1 焦竑:《玉堂丛语》卷三《宠遇》。

1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

2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

第四节守成之君明朝自太祖建国成祖夺位前后五十多年作为创业之世虽嫌长了一些却实在如此。本来太祖三十年治国到建文固可做守成之君偏偏又有成祖起兵“靖难”内战纷起骨肉相残明成祖用武力奠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守成之世便落到仁、宣头上。

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去世未久刚刚登极的仁宗便在宫中召见了侍臣。“守成之主动法祖宗斯鲜过举。”他把自己明确说成了守成之主。“后世为嗣君者往往作聪明乱旧章而卒至丧败不救可为鉴戒。”他接着又说道:“朕十余岁侍太祖皇帝侧亲见作《祖训》屡经改易而后成书于闲暇时即召太孙及诸世子于前分条逐事委曲开谕之皆持身正家以至治天下之要道。为天子为藩王能每事遵守岂有不福禄永远者?”1命司礼监重新刊刻《祖训》并颁诸王世子其目的可能还在于加强对藩王们的控制。但是他同时讲到了一个问题即守成的原则问题。仁宗的守成原则是“动法祖宗斯鲜过举”。

五年以后也就是宣德四年(1429)正月宣宗在斋宫中对大学士杨士奇也谈到了守成的问题。

“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惓惓。”宣宗这样讲是不过分的。因为仁宗虽然也力图于守成中有所作为但他毕竟在位太短宣宗即位之初的几年与群臣计议国事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然而宣宗在守成的原则上与仁宗又不尽相同。他不像仁宗那样去强调敬天法祖。

“隋文帝户口繁殖自汉以来皆莫能及。议者以当时必有良法享国不永故无传焉。此未必然。”他以隋文之治为例指出:“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无下不能不凋敝隋文克勤克俭足致富庶岂徒以其法哉。秦法多非先王之制后世犹有存者亦未尝计其享国长短也。大抵人君恭俭则生齿日繁财赋自然充足。”2宣宗的这番话很有意思后世所存既然有非先王之制也就是说先王之制是可以改变的。世无定法关键在于守成之君的作为。这比起仁宗一味主张动法祖宗要进了一大步这也是宣宗比仁宗有所成就的原因之一。

诚然洪武、永乐的盛世是很了不起的。史书上称:“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1但那是个国富民穷的时代。巨大的收入难于应付更大的支出。史书中亦称:“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国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已又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部宫阙供亿转输以钜万万计皆取给户曹。”并有成祖五次亲征蒙古以致“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灾眚迭作内外俱疲”2。所以仁宣之治的要领在于减少这类大规模的开支。仁宗先罢西洋宝船并罢迤西市马及云南、1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八。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1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2 《明史》卷一四七《夏原吉传》。

交阯的采办。宣宗二年又放弃交阯。这些举措对于改变永乐后期经济困难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未能根本解决财政的艰难。

宣宗即位的前几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人事安排上面在元老将退的形势下积极选拔新人努力创造一个人才济济的局面终于形成了一个由元老、新人和更年轻的初仕官吏组成的梯队形官吏体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于是从宣德五年(143o)起他开始实行一套恢复经济的措施。

这一中心工作的转变大约是在宣德三年(1428)六月至四年底。

三年六月罢左都御史刘观以顾佐代。那也是为了解决官吏的贪浊之风。顾佐任都御史后风宪部门得到整肃吏治逐渐走上了正轨。

这是人事安排的关键一步第二年十月张瑛、陈山被调离内阁张瑛出任南京礼部尚书陈山则专职教授小太监读书。张、陈是宣宗为太子时东宫旧僚这次被排斥出参预机务的核心之外其原因在于陈山“寡学多欲而昧大体非君子也”。又“于诸司征求不厌”。“瑛行事亦类山”1。这种索贿行为与当时的反贪颇不相宜于是又引出主张罪废赵王的往事。张瑛、陈山调离内阁意味着朝廷中的人事安排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从宣德五年(143o)五月起宣宗开始着手经济的整顿。这一年的两次任免目的都是为了财政治理。第一次是重要地区知府的任命第二次又因天下财赋多不理再命周忱、于谦等为巡抚分治各省。

当时凡属理财方面的上报宣宗都给予大力支持甚至像郭资、胡■这样老资格大臣出面反对时也遭到宣宗毫不客气的切责。

这种强有力的支持给理财官员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许多措施很快便收到了一定效果。在这里老天也帮了一点忙宣德七年(1432)江南大丰收周忱和况钟等人设置的济农仓获得大量存贮以后数年间“江南数大郡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2。财赋的充盈使地方上诸事得以并举“修葺廨舍学校、先贤祠墓、桥梁道路及崇饰寺观赠遗中朝官资饷过客无稍吝惜。胥吏渔蠹其中亦不甚訾省”1。此事颇遭朝中物议而富庶之名亦由此播之四海。

据史书所载巡抚河南、山西的于谦亦着力于展当地经济垦田植树两省各积谷数百万对缺食下户随分支给老疾贫困无力偿贷则予蠲免。至正统初山东、陕西大饥流民入河南达二十万全凭地方所积仓赈给成效甚著。

然而史书中却亦有不同记述。

宣德五年(143o)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于是江南巡抚周忱与苏州知府况钟曲计减苏粮七十余万他府以为差而东南民力少纾矣。忱又令松江官田依民田起科户部劾以变乱成法。宣宗虽不罪亦不能从。而朝廷数下诏书蠲除租赋。持筹者辄私戒有司勿以诏书为辞。帝与尚书胡■言“计臣壅遏膏泽”然不深罪也。2周忱奏请松江府上海县等地官田依民田起科事在宣德六年(1431)三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2 《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

1 《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

2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月。宣宗得奏后命户部会官议太子太师郭资、户部尚书胡■于是奏言:“其欲减官田古额依民田科收。缘自洪武初至今籍册已定征输有常。忱欲变乱成法沽名要誉请罪之。”宣宗对郭资等人所奏并不满意:“忱职专粮事此亦其所当言。朝议以为不可则止何为遂欲罪之。卿等大臣必欲塞言路乎?忱不可罪余如所议。”3显然宣宗是倾向于周忱的只是迫于朝议难于一切按照周忱的主张去办。大约半年前广平、大名一带因水涝无收宣宗命户部蠲免田税当时他曾与侍臣谈起这个问题。

“水旱灾伤世恒有之。..毕竟君道当修其在己不可委之于天。”

“亦贵国家素有备。”侍臣答道。这是太祖太宗时的旧方针“丰年则敛凶年则散”。但是宣宗却认为:“国家有备犹不若百姓有备。”1这也便与洪、永之世有了根本的区别。主张百姓有备是明确的富民政策。与其竭民之所有而征敛再于凶年蠲赈不若藏之于民用之于民。可惜的是宣宗在这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决心而户部和朝中大部分官员还因循于永乐间的旧方针难于一时改变。这一点从全国税粮征收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

明代历朝全国田赋实收平均数额及其升降比例(以洪武朝为1oo)

宣德年间的赋额虽比永乐年间有明显减少但仍高于洪武朝。赋额真正锐减是在正统间以往的学者都认为这是因为征税田地失额所致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宣德六年(1431)周忱提出官田依民田起科的主张直到正统元年(1436)才得以实施。“正统元年令苏、松、浙江等处官田准民田起科秋粮四斗一升至二石以上者减作三斗二斗一升以上至四斗者减作二斗一斗一升至二斗者减作一斗。”1因为实际上宣德中的减额作用被宣德七年(1432)的大丰收暂时扩大开来并未能根本解决重赋的压力。史书在谈到正统元年官田依民田起科时称:“盖宣德末苏州逋粮至七百九十万石民困极矣。至是乃获少苏。”2有些学者认为这里的宣德末应为宣德五年(143o)周忱巡抚江南之时然而《明史·食货志》中却明确记述了周忱与况钟计减苏粮之后周忱请官田依民田起科未成朝廷所下蠲除租赋的诏书难于实施宣宗也慨叹:“计臣壅遏膏泽。”而后才又谈到宣德末年逋粮之事这显然说的决非宣德五年(143o)间的事情。

到这时候我们似乎才看到了仁宣致治的全貌。它成功地解决了洪武建国以来一直困扰未决的藩王问题、文官治国问题、财政负担过重问题、交阯问题等等从而使国家政治由开创转向了守成;它还力图解决藏富于民的问题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为正统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但是仁宣致治不同于汉文景、唐贞观它并未完成一代盛世之治而只是成就明朝长治之始或者说它结束了洪、永的开国开启了以后二百余年致治之世。这便是有些史家说的:“仁、宣之治非高、成不开;而高、成之政非仁、宣不粹也。”1这是否也正是史家们不称之为“仁宣之治”而称之为“仁宣致治”的原因1 《明宣宗实录》卷七一宣德五年十月乙未;《明太宗实录》卷一一七永乐九年七月戊子。1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2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呢?

第十二章周忱况钟第一节周忱周忱(1381—1453)字恂如号双崖。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o4)进士选庶吉士。自请进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等。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虽有经世才但浮沉郎署二十年未得升迁。夏原吉知之永乐二十二年(1424)荐迁越府长史。宣德五年(143o)又经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的赏识被荐为工部左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

周忱巡抚江南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整顿江南税粮。江南田赋重赋税拖欠百姓生活艰难。周忱到任后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他不带任何随从向农夫村妇详细询问最感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在哪里希望如何处置。时间长了百姓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他倾诉彼此相处如家人父子。他对下级也比较宽和有好多事情主动同他们商量向他们请教。对有才干的官员则放手提拔使用。如苏州知府况钟、松江知府赵豫、常州知府莫愚都成为他得力的左膀右臂共同促成了江南的经济改革。

明代江南官田重赋是明代经济财政中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沉重的负担迫使农民大批逃亡国家税源减少拖欠严重。苏州府从永乐二十年至洪熙元年(1422—1425)欠粮三百九十二万石;松江府从永乐十三年至十九年(1415—1421)不得不免征几百万石。宣德初年苏州府累计拖欠至七百九十万石。宣德五年(143o)松江额定征收田粮的起运部分为四十三万九千石实征六万六千石只征得百分之十五。实在如有人所说:“只负重税之名而无征输之实。”1从朱元璋时候起就一直颁布减轻税额的诏令但多数情况是朝令夕改言而无信。因为江南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承担着官僚、勋贵的巨额俸禄支应。到宣德年间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宣德五年(143o)宣宗再次下诏减轻官田税额而户部考虑到支出的困难往往“私戒有司勿以诏书为辞”2。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忱被派往江南整顿田赋。周忱拉皇帝诏书作大旗抵制户部的压力与苏州知府况钟等经过一个多月的筹算对各府的税粮都作了认真调整仅苏州府即减七十二万石(《明史·食货志》)。周忱本想更多地降低一些官田税率如当时一种田称古额官田税额特别重耕种者无力负担周忱请求依民田起科。太师郭资和户部尚书胡■便弹奏他“变乱成法沽名要誉”要求给以惩治。宣宗虽然批评了郭资、胡■但也没有答应周忱的请求。朝廷不愿承受更多的“损失”。周忱便把思路转到以灵活的政策办法促进赋役改革和均平负担上来。

田粮运输的改革。粮食的运输征解是田赋制度中一个十分困难与棘手的问题。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民运中运夫百姓的负担相当沉重“军船给之官民则僦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复经年失农业。”周忱与漕运总督陈瑄商议将江南漕粮兑给漕军运输具体办法是:民运至淮安或瓜洲水次交兑然后由漕军运至通州。每正粮一石民运至1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苏松二府田赋之重》。

2 《明史》卷七八《食货志》。

淮安加耗粮五斗运至瓜洲加耗五斗五升。江南卫所官军就附近仓廒直接运输另加给过江米二斗铺垫芦席费五合。这个办法农民既省费用又便利漕军也得到了实惠。

运输要加耗鼠雀吃食、水中漂没、腐烂等都会有消耗。所以田粮正项之外耗米征收是一大负担也是一大漏卮。最大的问题是“豪有力者只供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此耗之不得其平也”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宣德八年(1433)周忱创“平米法”。平米指正额与耗米两项而言。其办法是:“官民田皆画一加耗。初年正米一石加耗米七斗计输将远近之费为支拨。支拨之余者存积县仓曰余米。次年余米多正米一石减加耗为六斗。又次年益多减加耗为五斗。”2在平米法的基础上又建立“济农仓”。济农仓米的来源其一就是平米支拨后存留的余米此外还有丰收年官钞所籴储存的粮米以及奏定“京俸就支法”所节省的耗米。据周忱于宣德七年所奏:“先是苏、松、常三府岁远南京仓米一百万石以为北京武职之俸。每石外加盘用耗米六斗。然前俸既可以南京支取独不可以三府就取乎?是岁减耗米六十万石。”3又据《明史·周忱传》这个就支办法规定给予就地支取者每俸米一石船价米一斗。所节余部分是耗米每石五斗。另外在某些县份还有向富人劝借米清理豪右侵占绝户田租等。济农仓除去用于赈贷贫民耕作食用之外“凡陂塘堰圩之役计口而给食者于是取之;江河之运不幸遭风涛亡失者得以假借”1。“买办纳官丝绢修理舍、廨、庙、学攒造文册及水旱祈祷”等都随时支用。这种把田赋的征收与徭役的支出混合使用的办法实际上开了赋役合征的先河。在明代赋役制度的改革中具有开创意义。周忱亦以善理财赋著称如《明史·周忱传》指出:“终忱在任江南数大郡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忱之力也。”

正统初年由于宝钞的贬值和铜币的窳败银货币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流通开来。连国家与皇帝的权威也不得不屈服于它的势炎。于是江南四百万石漕粮也折征为一百万两白银。这就是金花银的出现。田赋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对纳税者免除了运输等盘费与麻烦就是改折为布、绢等“折色”物品也比缴纳“本色”粮米合算。周忱向朝廷尽可能争取缴纳“折色”同时利用米粮、布绢、白银作为调节赋税负担的杠杆。“忱请检重额官田、极贫下户两税准折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兑俸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2松江为明代棉纺织中心。洪武时已有以布折赋的先例。周忱再次奏请恢复松江、常州部分秋粮折布缴纳。

明代有按田粮随征马草的税目。马草运输比粮食尤难。周忱奏请每束折银三分缴付南京由南京就近购买。公私皆便。洪武间因为北方地旷人稀便于江浙苏、松等处按田粮佥派人夫到凤阳等地养马走递充当驿夫。正统间周忱奏请以秋粮带征耗米易银交付北方有关地区从而减轻了江南马夫的负担。

1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2 万历《嘉定县志·田赋》。

3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武进县志》。

1 万历《嘉定县志·田赋》。

2 《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

正统初年周忱被任命巡视淮安、扬州盐务以整理那里的盐课拖欠。

周忱命苏州等府拨余米一二万石至扬州盐场抵作田赋而令灶丁纳盐支米。当时米贵盐贱饶足施及外郡。

周忱的改革触及了地方豪强的利益在朝廷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正统七年(1442)豪强尹崇礼攻击他“多征耗米”。九年给事中李素等弹劾周忱“妄意变革专擅科敛”。景泰元年(145o)当国难当头之际应天府豪民彭守学又攻击周忱“多收耗米”甚至攻击他“变卖银两假公花销任其所为不可胜计”。户部竟奏请“分往各处查究追征”1。景泰二年八月周忱被迫致仕。

“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无轻易忱法。然自是户部括所积余米为公赋储备萧然。其后吴大饥道馑相望课逋如故矣。

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处处祀之。”2景泰四年(1453)十月卒。终年七十三。卒谥文襄。著作有《双崖集》。

1 《明英宗实录》景泰“附录”九。

2 《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

第二节况钟在有明一代的名宦中未经科举由吏员升任官员而成政绩者况钟可谓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况钟(1384—1443)字伯律南昌靖安人。家境贫寒其父仲谦为生活计送给黄氏收为养子。七岁时母亲去世无限悲痛。于是刻志于学。由于他资性颖异且勤于学“长而淹贯经史其为文简要不烦兼工行楷诸书器局端凝言笑不苟视势利声华澹如也”。而且“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理义处事明敏”。在靖安县衙任掾时职内事务处理快捷深得知县俞益的赏识称赞他干练通敏廉介无私。

明太祖为保证封建官吏的铨选与任用推行三途并用之策明成祖遵行不悖。永乐十二年(1414)况钟吏期已满九年按例应允给赴京考职。其时礼部尚书吕震与俞益相友善俞益竭力推荐历陈况钟的贤能。恰巧吕震将扈从朱棣北巡需简选属员与况钟交谈大为器重。次年春以其才识优长录为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且打破常例得到了皇帝朱棣的召见。从此况钟更加勤于职守凡册立后妃、东宫、藩王、帝女下嫁、朝觐贡举等重大典礼皆动无遗漏得到朝官的赏识。永乐十五年(1417)朱棣再次北巡况钟以礼部属员扈从。由于北京初建四夷朝贡、会试、北征诸事项都在北京举行。其中诸如祭告、庆赏、封策礼文等均属仪制司的职掌况钟筹划安排得当深受赏识“简繁轻重悉中事宜。”(《况太守集》卷一《太守列传编年卷上》)二十一年(1423)况钟九年考满例升员外郎又因其贤劳著称加一等升礼部仪制司郎中。宣德四年(1429)况钟向皇帝陈明因由请求恢复况姓得到允准颁给改姓诰命。

宣德五年(143o)延臣会议提出江南赋税征收困难问题谈及“天下九大郡繁难治苏州尤甚税粮甲于他省民困吏奸。每差京官督催累岁不能如额数而流亡倍多。”于是皇帝朱瞻基诏令六部、都察院各保举“廉能有为才堪牧民”的郎中、御史出任九郡知府。礼部尚书胡■、吏部尚书蹇义交章推荐况钟其时辅杨士奇“尤秉知人鉴凡所识拔悉为名臣然性严不轻于接物公受知最深。”遂奏擢况钟为苏州知府“赐敕书假便宜从事章奏得径达御前。”享受一般知府享受不到的待遇。(《况太守集》卷一《太守列传编年卷上》)

况钟出身于吏员深知吏治中的积弊认为法不立则吏奸难除;亦知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为难治。况钟到任初理政事群吏环立请判牒况钟假装木讷不懂诸务随群吏之意。群吏异常高兴认为太守糊涂可欺。三天之后况钟召群吏责问:“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即捶杀数人将贪虐庸懦的僚属全部斥退。从此一府大震人人奉法人称况钟为“况青天”。

苏州因元末为张士诚之地为张氏据守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为泄其愤而将苏州租赋加重致使百姓难以承受。至仁、宣时逋赋数额巨大赋税旧制难行。宣德五年(143o)春曾下宽恤诏减免租税。尽管如此至况钟到任苏州一府拖欠赋税已达四年。况钟请求“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于是又上书指出:“近奉诏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无人种者除3 本文主要依据《明史》卷一六一《况钟传》以及《况太守集》卷一《太守列传编年卷上》、卷二《太守列传编年卷中》、卷四《张太史赠太守况钟前传》凡引上文不另作注。赋额。昆山诸县民以死徙从军除籍者凡三万三千四百余户所遗官田二千九百八十余顷应减税十四万九千余石。其他官田没海者赋额犹存宜皆如诏书从事。臣所领七县秋粮二百七十七万九千石有奇。其中民粮止十五万三千余石而官粮乃至二百六十二万五千余石有亩征至三石者轻重不均如此。洪、永间令出马役于北方诸驿前后四百余匹期三岁遣还今已三十余岁矣。马死则补未有休时。工部征三梭阔布八百匹浙江十一府止百匹而苏州乃至七百乞敕所司处置。”几经曲折和努力终于得到皇帝的批准按照况钟所奏予以免除。

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多次请求减免苏松重赋都与巡抚周忱的支持分不开。其时二人悉心计划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周忱所行的善政况钟在苏州都悉心玉成。他所积济农仓粟每年多达数十万石除赈济灾荒外还代民间支付杂办徭役及拖欠的租粮。曾置善恶二簿以行惩劝;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入为奸;置纲运簿防止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止非理需求。总之其为官理事纤悉周密;兴利除害不遗余力。以致“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苏州以富丽闻名宫中宦官购买花木、禽鱼、器玩等受工部委派纷纷前来。郡佐以下稍有异词辄遭辱骂甚至被绑被打。一些高官大僚恣意需索。而况钟对此待之以礼从不屈膝;且戒属僚勿赂一钱。致使往来苏州的京官宦竖惧怕敬畏不敢胡作非为。

况钟虽是吏员出身但对教育特别重视对文儒皆予厚待。凡单门寒士多有赈济。其中有一个叫邹亮的书生曾递诗给况钟况钟很为赏识准备推荐为官同时却收到诋毁邹亮的匿名信。况钟说:“是欲我成亮名耳。”立即保举上奏朝廷授予吏、刑二部司务后迁御史“整饬举劾俱得其当”著声于朝。

苏州民间素有好诉讼之习无论大小事件都动辄赴京告状。由于苏州属直隶府上无布政司、按察司的设置一旦准予差提每一家牵引多件株连数十数百。无辜之人受诬解送农耕经年抛荒。对此况钟上书奏请遇有告状之事由巡抚审理判处。于是“刁风顿息而越控解京之弊始除”。另外每当御史巡按到府府官过于卑屈御史肆其贪侮。况钟奏定“相见礼仪而宪纲始肃”。

况钟任苏州知府事事根据朝廷法令办事又处处照顾到百姓的艰难困苦深得百姓爱戴和拥护。宣德六年(1431)三月继母去世况钟奏闻朝廷回家守孝。百姓挽留不得遂愿。时过不久“秋粮应减者倍加收敛奸吏舞法故弊丛生”。百姓更加思念况钟作歌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还有一歌唱道:“郡中齐说使君贤只剪轻蒲为作鞭。兵杖不烦森画戟歌谣曾唱是青天。”吁嗟之声溢于衢巷。于是御史、府同知等据县民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余名告词奏请夺情起复。于是奉皇帝圣旨召况钟由家乡径回苏州知府任上。正统五年(144o)况钟九年职满。同年十月循例备由赴部候升而“饯送者数百里不绝况钟作诗慰劳。入京召见奖励倍至。”苏州耆民张翰等一万八千人联名上疏挽留其中说“尹苏仍非公不可”。最后皇帝下达圣旨:“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次年正月又降圣旨:“升按察使正三品职俸署苏州府事。”(《况太守集》卷二《太守列传编年卷中》)这是自明皇朝建国以来七十余年所没有的规格和礼遇。由此可见况钟政绩的卓著和品德的高尚。

正统七年(1441)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年六十。况钟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绅耆人等俱奔赴哭奠就连邻近的松、常、嘉、湖的百姓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次年春的归柩之日倾城出送白衣白帽两岸夹舟奠别出苏州之境还有奔程路祭的略不断绝。朝廷赠正议大夫资治卿。祀名宦祠准许城邑建祠以祀春秋官为致祭。第十三章杨士奇杨荣杨溥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均是明代入阁的政治人物并称“三杨”。

第一节杨士奇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据《明史·艺文志》记载其著作主要有《周易直指》十卷《三朝圣谕录》三卷《西巡扈从纪行录》一卷《北京纪行录》二卷《东里集》二十五卷诗三卷。明人王世贞对其诗评论说:“少师韵语妥协声度和平如潦倒书生虽复酬作驯雅无复生气。”1大致概括了他的诗文特征。

杨士奇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杨士奇随继父曾改姓罗。严酷的生活环境造就成他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宽容严谨的优秀品格。曾在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等地授徒自给。建文元年(1399)朝廷准备修撰《明太祖实录》从社会上征集文人参加。因学行出众杨士奇属于应征之列。由此契机杨士奇以布衣身份进入翰林院充当了编纂官。不久吏部尚书张紞考察编纂工作现杨士奇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将其提拔为吴王府审理副。朱棣经过靖难之役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保证政局的稳定将杨士奇等人由翰林院选入内阁参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杨士奇被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正式开始了从政的生涯。永乐二年(14o4)机遇再次光顾了杨士奇朱棣选拔他为辅助皇太子的官僚于是他和后来的皇帝朱高炽结下了难得的师友之缘。不久杨士奇晋升为左中允(正六品官)。永乐五年再次升任左谕德(从五品官)辅助左春坊大学士承担太子的文件往还及学习的有关事务同时兼任翰林院侍讲承担为皇帝讲读经史的任务。朱棣由于对《周易》情有独钟所以对杨士奇格外尊宠杨士奇的仕途充满了阳光与鲜花。

天有不测风云杨士奇的仕途一度出现坎坷。朱棣即位之初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皆有意争夺皇太子之位后来几经周折才确定长子为皇太子。朱棣却偏偏对其颇有微词宠爱悍勇好斗的朱高煦这样朱高煦和朱高燧公开表示不满。在这场争斗中杨士奇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但他采取了灵活的策略。永乐九年朱棣北征回师由于次子的谗言有意找寻皇太子的过失向杨士奇询问朱高炽的情况。杨士奇并不执意为皇太子辩解只是说太子仁孝凡有事宗庙祭物、祭器皆亲阅并举例说:“去年将时享头风作医言当汗。殿下曰:‘汗即不敢莅祭。’左右请代。斥之曰:‘上以命我我又遣人代乎?’遂亲祭。祭毕汗遍体勿药病自愈。”1同时还总结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2无意中表彰了朱高炽宽厚仁爱的个性。结果在卷入争夺太子位的大臣中处境较好虽被牵连下狱但很快被释放不像解缙因之送了自己的性命从而顺利地度过了自己从政生涯的多事之秋。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去世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杨士奇被提拔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按照封建礼仪新皇帝应为过世的皇1 《纪录汇编》卷一二o《明诗评》。

1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四。

2 《明史》卷一四八《杨士奇传》。

帝服丧二十七天。期满的第二天只有皇帝和张辅、杨士奇三人仍着丧服上朝满朝文武皆更换服装由此朱高炽对杨士奇更加敬爱逐步提拔他为少保、少傅后又命他兼任兵部尚书开启了内阁直接插手六部具体行政事务的先例。不久杨士奇成为内阁辅位次列于内阁其他同僚之上逐渐填补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留下的巨大的权力真空。

杨士奇与仁宗皇帝关系极为融洽。朱高炽特地赐给杨士奇及杨荣、金幼孜和夏原吉每人一颗银印上刻“绳愆纠缪”的格言。杨士奇可以用此印密奏关于贵族甚至皇族胡作非为的案件拥有了皇帝赐予的特权对于及时有效地揭露贪污腐化、改善政治风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李庆建议朝廷将军队所属多余军马给予地方官吏杨士奇上疏反对朱高炽为了不使他过多树敌故意没有批准杨士奇的奏折而借陕西按察使陈智上奏的机会驳回李庆的建议君臣的相得由此可见一斑。

杨士奇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极力促使朱高炽变成一个开明有为的君主。

朱高炽监国时御史舒仲成曾得罪过他他即位后便想将其治罪。杨士奇认为这样做将使言官不敢说话朱高炽于是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大理卿虞谦、大理少卿弋谦也因上疏言事得罪朱高炽由于杨士奇的调解才没有获罪。言路因此得以畅通下情得以上达。朱高炽即位后许多文武大臣歌舞升平杨士奇却反其道而行之让他居安思危看到“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1的社会现实。朱高炽甚为感激特地创制了“杨贞一印”赏赐给他。朱高炽去世杨士奇成为当然的席顾命大臣。

洪熙元年(1425)朱瞻基继承皇位是为宣宗他既具备父亲的文才又具备祖父的武略。“三杨”继续留任内阁他们定期上朝觐见皇帝讨论较为迫切的具体事务。他们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密封的奏议并对官员呈递的奏议提出适当的答复供皇帝御批内阁由此成为皇帝与六部的桥梁控制了决策权。

“三杨”中杨荣以才识见长做事果断精通边防事务曾随朱棣远征蒙古但生活作风比较奢侈边疆的将官经常向他行贿。朱瞻基知道后私下召见杨士奇问他对此有何看法。杨士奇认为对于边防事务杨荣比自己精通所以不要因小过怪罪他。朱瞻基微笑着反驳说你还为他辩解他可是经常在我面前指责你的短处。杨士奇马上说:“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2明确恳求皇帝以对待自己的宽厚态度对待杨荣。不久杨荣得知了这一消息非常惭愧自此两人便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友谊关系甚为融洽。

朱瞻基登基不久他的叔父汉王朱高煦动了武装叛乱。朱瞻基在杨荣等人的强烈要求下御驾亲征叛乱很快被平定朱高煦被处以酷刑。种种迹象表明朱瞻基的又一叔父赵王朱高燧也与汉王的阴谋有所牵连杨荣等人主张同加严惩。针对这种纷纭复杂的形势朱瞻基举棋不定。杨士奇一方面摸透了皇帝的心理另一方面考虑到政局的稳定与杨荣针锋相对指出:“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两叔父。有罪者不可赦其无罪者宜厚待之疑则防之使无虞而已何遽加兵伤皇祖在天之意乎?”朱瞻基最终采纳了杨士奇的建议没有追究赵王的责任。赵王主动献出护卫人马保全了性命朝廷政局趋向了稳定。

1 《明史》卷一四八《杨士奇传》。

2 《明史》卷一四八《杨士奇传》。

朱瞻基即位后还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交阯继续抵制明皇朝的统治。是继续施加军事压力还是撤军明皇朝左右徘徊。吏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原吉与将领们主张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杨士奇看到连年的征战造成了国家财政的紧张、百姓的怨恨于是和杨荣一道力主讲和认为可以让交阯拥有更大的自治权。他们的主张正中朱瞻基下怀于是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交阯的叛乱问题。后来几经周折朱瞻基勉强授予交阯的实际统治者黎利委任诏书和印玺让他“权署安南国事”这样既赢得了南部边疆的安定又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军事开支再次显示了杨士奇的战略眼光。

杨士奇在宣宗朝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内政建设上。长江下游是国家的财赋重心所在沉重的赋税导致了大量人口的出逃和农民的贫困成为朝廷非常关心的问题。周干奉朱瞻基之命进行实地调查后建议减少官田税赋份额打击税吏的贪污**行为杨士奇大力支持。户部官员由于担心减税会造成国家财源的枯竭因此极力反对。如何兼顾朝廷与农民的利益杨士奇选拔了两个干练的行政官员和财政专家周忱与况钟去解决这一难题周忱受权管理南直隶府况钟出任苏州知府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

其一设立以“金花银”或棉布交纳税粮的制度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另外特定的折换率的定期调整也保证了国家财源的稳定。其二征粮的衡量单位标准化防止了税吏的营私舞弊。其三每个县设粮仓贮藏征收的税粮防止粮长在自己的私宅内囤积粮食。其四征收特定的附加税用于运输通过运河直达京师的粮食。其五在每个县设济农仓储藏地方官在丰年通过平籴法收集余粮以便在遇到自然灾害和歉收时分。所有这些措施基本上体现了藏富于地方、藏富于民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朝廷的财源。

杨士奇还特别注意人才的选拔和政治的清明。他向朱瞻基积极建议纠察贪官污吏举荐具备文才武略的人才即使属于刑家子孙也不例外并且规定凡三品以上及二司官都要积极为朝廷推荐人才以便巩固朝廷的根基。杨士奇还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如前述周忱和况钟以及后来赫赫有名的于谦皆得力于他的引荐。在杨士奇等人的努力下明皇朝一片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朱瞻基自然高兴每年岁他让百官休息十天自己和杨士奇等大学士赋诗唱和几乎可以称得上国泰民安了。

宣德十年(1435)朱瞻基去世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张太皇太后行使摄政之权极力倚重“三杨”凡军国大事皆请他们参决。同时她的同乡宦官王振开始控制司礼监与“三杨”相抗衡。年迈的杨士奇极力支撑危局施展自己的才能建议朝廷训练士兵巩固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派文武镇抚到各地考察民情罢除派往各地的特务减轻百姓的赋税放宽刑罚加紧吏治的整顿使明英宗统治初年继续保持政治清明的局面。王振少年时自阉进宫是最早在内书堂受过严格的书本教育和行政训练的太监之一。朱祁镇做太子时他被派往东宫成为太子的启蒙老师他为人狡黠善于逢迎赢得了朱祁镇的欢心。朱祁镇即位后王振成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一被亲切地称为“先生”。司礼监掌管皇城里的一切礼仪、刑事及管理当差、听事等杂役替皇帝管理内外一切奏章代皇帝批答大小臣子上奏的一切公文。王振通过对英宗皇帝朱祁镇的个人控制及司礼监的独特权力开始干预朝政给杨士奇为的内阁造成极大的威胁。

王振还很快争取到一批政治盟友其中包括锦衣卫指挥马顺和他的外甥副指挥王山。锦衣卫因从事军事以及情报和司法工作成为皇帝手中最有效、最得力的工具之一是皇权运作过程中的枢纽所在。此外王振还赢得了兵部尚书徐晞和王冀的追随控制了明皇朝的军事力量开始向杨士奇等人进行挑战。

王振先攻击杨士奇的盟友杨荣。杨荣好收受贿赂使王振找到了借口。靖江王佐敬乘杨荣不在家时私下送去一些金银财宝王振侦知后必欲置杨荣于死地而后快。杨士奇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杨荣向皇帝求情才避免了灾难。正统五年(144o)杨荣去世杨士奇更感势单力薄。

其次王振又把攻击矛头直指杨士奇。杨士奇的儿子杨稷犯了杀人之罪王振指使言官上奏皇帝要求绳之以法。大臣们讨论后将情况通报给杨士奇杨士奇深感责任重大请求皇帝准许自己辞职朱祁镇对他加以劝慰。

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杨士奇更失去了最坚强的后盾面对王振势力的膨胀他忧心如焚积郁成疾。翌年杨士奇撒手人寰。卒后谥号文贞。

第二节杨荣杨荣(1371—144o)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有些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十二卷。

建文二年(14oo)杨荣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建文四年朱棣进入南京杨荣和解缙、杨士奇等一同迎附。杨荣建议朱棣先谒埋葬朱元璋的孝陵而后即位朱棣欣然采纳。朱棣即位后从翰林院中选用杨士奇、解缙等人与杨荣一起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杨荣最为年轻且聪明伶俐朱棣自然对其格外宠爱亲自将其名由杨子荣改为杨荣。朱棣不苟言笑与大臣们讨论事情议而不决之时脸色更是难看大臣们战战兢兢无所适从。每当此时杨荣便大显身手三言两语便令“龙颜”大悦了。

杨荣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在于谋划边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朱棣即位后蒙古三部虽然处在分裂仇杀之中却并未归附明朝。为了解决蒙古问题朱棣一方面直接针对蒙古三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措施另一方面着力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经营形成控制蒙古地区的一把钳子。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杨荣先后被派往甘肃和宁夏。杨荣克尽职守详细地了解山川形势、军事配备、军民士气、城堡建设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及对策朱棣予以充分的鼓励并加以采纳。

永乐八年(141o)二月初十日朱棣率军开始了即位后的第一次北征杨荣作为贴身大臣随行。不久明军进抵胪朐河朱棣赐名为饮马河。由于侦知了鞑靼军队的行踪朱棣亲选精锐进行长途奔袭轻装前进每人只带二十日粮命杨荣率勇士三百人作为亲兵跟随。明军追至斡难河与本雅失里率领的鞑靼主力相遇经过激战明军大获全胜本雅失里只率少数轻骑逃走朱棣下令班师回朝。由于轻装前进在回师途中明军的粮草供应紧张起来士兵几乎断粮。杨荣建议朱棣将御用的储粮散给将士并且让军队中粮多与粮少者借贷互济还京后加倍偿还。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使明军顺利地度过粮荒胜利班师回朝。

永乐十二年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率领五十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北征蒙古的战争杨荣再次随行。杨荣承担了两项基本任务其一向朱瞻基讲说经史。其二掌管皇帝的玉玺充当朱棣的机要秘书。行军期间有一天晚上朱棣在自己的大帐中召见杨荣同他讨论军队粮饷的问题杨荣认为:“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1提出一套实行军屯以解决粮草问题的计划得到朱棣的肯。虽然朱棣的第二次亲征明军损失不小但也使瓦剌大伤元气此后大约七年多的时间里北方基本保持了稳定。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部的边患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明朝官吏大多生在1 《明史》卷一四八《杨荣传》。

江南要他们远离故土远赴塞下困难重重。一些官吏便利用这种情绪反对迁都。杨荣看到迁都北京对于解除蒙古部的威胁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等坚决支持迁都并且在《题北京八景卷后》指出:“迨我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1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这一年的四月初八日北京新宫中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因雷击起火杨荣指挥卫士进行抢救只抢出一些重要图籍三大殿均未保住由此又引了一场反对迁都的**。杨荣等人极力支持朱棣使风波很快平息下去。迁都北京对北部边防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永乐二十年朱棣进行第三次北征杨荣与金幼孜再次随行明军无功而返。为了鼓舞士气朱棣大开庆功宴会有功无过者坐前列食上肴杨荣与金幼孜被特命坐在前列。次年朱棣进行第四次亲征。有关军务皆让杨荣参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朱棣经常召见杨荣并且亲昵地称之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不言自明。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开始了第五次北征。明军到达开平时朱棣做梦梦见一位天神向他说:“上帝好生如是者再此何祥也。”便有些犹豫杨荣乘机加以劝谏:“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2朱棣领悟了杨荣的意思便说:“卿言合朕意岂以一人有罪罚及无辜?”当即下令杨荣等人草敕诏谕各部落人等罪止阿鲁台一人余皆不问。又命令军士们收拾死于兵火的遗骸葬为丛冢朱棣亲自撰写了祭文。明朝大军进至翠云屯时仍未现阿鲁台踪影在杨荣等人的劝说下朱棣决定班师回朝。

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从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与杨荣、金幼孜密商如何处置。杨荣指挥若定与金幼孜商议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丧。他们用锡铸椑将朱棣尸体收殓起来放在车中每到一地进膳和平时一样明军浑然不觉。杨荣和海寿先回京师向太子报告情况决定处理方法。结果朱高炽顺利地即位国家政局未生丝毫的骚动。杨荣因贡献突出被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食三禄杨荣请求辞去尚书俸禄未得批准。

朱瞻基在洪熙元年(1425)继承了皇位汉王朱高煦动了叛乱。年轻的皇帝有些犹豫不决召见杨荣商讨对策杨荣极力主张趁朱高煦尚未切实准备之际出其不意御驾亲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朱瞻基接受了杨荣的建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乐安朱高煦被迫投降叛乱很快被平定。朱瞻基还面临另一个严重问题、一个历经几代皇帝的问题——安南人继续抵制中国人的直接控制。开始时他在撤军和继续平定的努力之间举棋不定。当时武将主张采取武力杨荣和杨士奇一道力主放弃交阯朱瞻基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从安南撤出了明朝的全部军队。

宣德十年(1435)朱瞻基病死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太皇太后张氏精明能干委政“三杨”杨荣在老迈之年仍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正统三年(1438)晋升少师头衔。由于王振的崛起杨荣受到攻击。正统五年(144o)杨荣在回乡的路上去世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敏。

1 《明经世文编》卷十七《题北京八景卷后》。

2 杨荣:《北征记》。

第三节杨溥杨溥(1372—1446)字弘济湖广石(今属湖北)人。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永乐十二年(1414)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汉王朱高煦乘机进谮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治下狱。这成为继解缙入狱后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事变。当时只有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系成祖“靖难”旧人而幸未被祸。金忠是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他不顾触怒成祖以身家性命力保太子才使太子未遭废罢但是作为东宫宫僚的杨溥、黄淮等人却因此事件而被入狱而且一系即长达十年之久。杨溥的出狱是在十年后的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初五也就是太子朱高炽得到成祖遗诏的第四天。十天以后太子朱高炽正式即皇帝位。即位后的第三天杨溥被授官翰林学士重新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对于杨溥的受祸入狱过程仁宗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这时候他对于杨溥更多的大约只是同情因为除去杨溥因作为东宫宫僚入狱之外朱高炽起初对于杨溥本人其他方面的情况似乎也并不十分清楚。根据史书所记杨溥做太子洗马时使得太子朱高炽对其赏识的事情只是他有一次将汉文帝的史事类编以献。这大概只能算是儒臣们一般常做的事情了。其后杨溥便归乡守丧直到太子监国才被命起视事随后便生了迎驾事件。

从仁宗即位后对于杨溥的安置看显然是有些因人设事的味道。洪熙元年(1425)仁宗在思善门建立了一个名叫弘文阁的机构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1。这样的安排实在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被荐入阁的都是些无名无为的儒士而杨溥则被命掌阁事并且得赐给阁印。当时仁宗曾经对杨溥说:“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2其后杨溥再授官太常卿仍掌弘文阁事。数月之间连授三职足见仁宗对于杨溥的关切之心。但杨溥虽三受其职却并未得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杨溥真正走上朝廷重臣仕途是在仁宗去世宣宗即位以后。

宣宗即位后罢弘文阁不置杨溥被检入内阁开始与杨士奇、杨荣等阁臣共掌机务。

宣德、正统间名臣称三杨先生以文贞(士奇)为西杨文敏(荣)

为东杨盖初以姓同亦略因居第以别之。文贞固出江西而文定郡望每书南郡乃因以南杨号文定焉。3从此而始有“三杨”之称。杨溥也从此开始与东、西杨有了并驾齐驱的地位。但是这最初的入阁只有四年时间杨溥便又因母丧而归而且起复后却并未再度入阁掌机务。也许是因为在仕途上长期受挫的缘故杨溥与杨士奇和杨荣在性格处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在为人处事上有时显得过于谨1 《明史》卷一四八《杨溥传》。

2 《明史》卷一四八《杨溥传》。

3 叶盛:《水东日记》卷一《三杨两王》。

慎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但是像他那样已经取得了内阁重臣地位的人物这种小心谨慎的举止又给人一种老成稳重的感觉更何况杨溥本人在律己方面又确实足以作为百官的楷模。这一切都决定了杨溥在明前期政治中的地位。当宣宗急于以改变吏治解决国家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在内阁中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还是杨士奇那样通于决策的干吏但是当国家政治转向简约守成的时候老人政治便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杨溥虽然是“三杨”中年龄最轻的一个但却是在处事上最为老成的一个。待到正统初年“三杨”便完全以三朝元老而构成了一个最为稳定的政治三角。

正统初政的特点是国家政治的因循化与英宗皇帝的少年登极。这也便确立了“三杨”必然的重要位置。所以自从英宗登极起杨溥便与杨士奇、杨荣忙于开经筵、择讲官以及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之事三朝元老的治事风格得到了充分表现的机会。这很得张太后的欣赏。外有老臣虽然皇帝年幼她也感到放心而不必由自己去垂帘听政了。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加注重旧事与感情对于在朝的五位重要辅臣她有时便会更多想到杨溥。一次她将英宗召到便殿又召来英国公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尚书胡■。“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张太后将这五位老臣作为了正统政治的核心。而她同时又专门再将杨溥召到近前说道:“先帝每念卿忠屡加叹息不意今尚见卿。”杨溥伏地而泣太后亦泣左右皆悲怆。这种气氛的感染比之任何方式都更为有力地确定了杨溥在正统时代的地位。当张太后指着五位大臣向年幼的英宗要他“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的时候杨溥在五人当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附入的人物。正统三年(1438)杨溥进官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史书中说:“溥后士奇、荣二十余年入阁至是乃与士奇、荣并。”1但这也到了“三杨”政治的尾声。这一年在馆阁的学士七人杨士奇七十四岁、杨荣六十八岁、杨溥六十七岁其中最年轻的也在六十岁以上了。而这个朝廷的政治似乎也如同这些老人们一样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参预机务的老臣们居然开始仿唐、宋洛中诸老的样子去搞起一个真率会。“约十日一就阁中小集酒各随量肴只一二味蔬品不拘取为具简而为欢数也。”2具简而欢这不仅成为当时这批老臣们的生活性致所在而且成为了他们政治性致的所在。他们自身感觉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太平盛世之中而他们则是那种盛世华贵的台阁体风气的开创者。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一个对于这种老臣政治提出异议的人物竟是那个明朝前期最具反面形象的太监王振。

“朝廷事赖三先生然皆高龄倦瘁矣。”王振的目的当然是要通过人事的变更减轻“三杨”对于当时政治的影响力。“老臣当尽瘁报国。”杨士奇回答道。杨荣却截住话题说道:“不然当荐几个后生报主耳。”

其后杨荣推荐了陈循、高谷等人按照杨荣的解释与其让王振之流去随意任人还不如事先检选自己的人以为今后安排。

三人当中只有杨溥并无建言。这大概就是杨溥的性格特点所在在身处其境的政治斗争中他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他诚然是一1 《明史》卷一四八《杨溥传》。

2 焦竑:《玉堂丛语》卷七。

位正人君子。当他被谗入狱的十年当中家人供食数绝他却读书不辍以“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维持着自身的意志与尊严。他在朝当政的时候儿子自家乡来京省亲当他从儿子口中得知途中只有江陵知县待其甚简时他却因此而知其贤并将该县令荐升德安知府。1这就是杨溥其人他有甚多的律己却缺少东、西杨那样鲜明的性格。他是一位正臣却不是一位无可指摘的正臣。这一切在杨荣、杨士奇先后去世以后就愈变得明朗起来。所谓后进望轻杨溥孤立都不能解释他在朝的最后几年中王振专权的形成。所以当“土木之变”生后人们追思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有人会过激地起而争暴其短认为他“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2这也许是过于苛求他了。1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十二《杨溥传》。

2 《明史》卷一四八《杨溥传》。

第十四章明英宗明英宗前后在位二十二年两次登临大位。他在位之日明帝国正从繁荣走向衰落成为明朝历史上由强而弱的转折点。

第一节“委政阁臣”纲纪未弛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关于他的亲生母亲史家们向来说法不同。有人说是宣宗贵妃孙氏(即孝恭皇后)所出;也有人说孙氏“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明史·孝恭皇后传》则认为:“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由于皇后胡氏多病无子明宣宗宠爱贵妃孙氏更宠爱这个小孩。他出生不久于宣德三年(1428)二月初三日赐名祁镇又赐玺书。三天后二月初六日册立为皇太子。在明代皇太子正位东宫的年龄中他是最小的一个。朱祁镇正位东宫刚刚过二十多天同年三月初一日明宣宗即下诏废皇后胡氏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

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三日明宣宗逝世遗诏命皇太子继位。是月初十日朱祁镇第一次登上皇位。改元正统。初登皇位时才九岁实际年龄为七周岁又两个月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

小皇帝即位之日上距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已整整六十七个年头。洪武、永乐二朝的繁荣强盛、声威远播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尔后洪熙、宣德两朝相继嗣位守业虽号称“仁宣致治”或云“海内富庶朝野清晏”究其实已是弊病滋生危机四伏。进入正统朝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不少问题6续生。从表象看似乎是明英宗一手造成的而实质上是前几朝留下的后遗症。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明朝在其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威胁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

英宗年幼即位遵照宣宗的遗诏凡是朝廷大政奏请太皇太后张氏(明仁宗诚孝皇后)而后行。张氏永乐二年(14o4)封为皇太子妃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经验丰富而且深识大体严于律己不许其族人干预国事对他们的任用亦严加限制。宣宗逝世时诸大臣以新主年幼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张氏以“不能破坏祖宗成法”坚决拒绝而命令诸大臣齐心协力认真辅导皇上向学勤政。她又特令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礼部尚书胡■五位大臣入朝。当面对英宗说:“此五人先朝所简贻皇帝者有行必与之计。非五人赞成不可行也。”英宗当即应声受命1。这五人都是几朝元老是当时最有威望的文武大臣。太皇太后张氏持天下之正推心任能“委政阁臣”。这在当时主幼无知的特殊情况下是一项及时而又必要的决策。

经济是基础。要管好国家先必须抓好经济重视国计民生尽力开源节流减少百姓负担以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展。英宗即位后很快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宣德十年二月命罢诸司冗费节省朝廷开支。三月释放教坊司乐工三千八百余人罢山陵夫役一万七千人又放库役二千六百四十余人;减行在光禄寺料米粟九万二千余石他物减少不等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一方面减少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正统元年(1436)正月杨士奇等上疏:“国家岁用粮储浩大皆仰给江南军民转运不胜劳苦。况河道偶有阻窒则粮饷不充实非终久之策。计今在京官军数多除操练造作应用之外余者悉令于北京八府空闲田屯种。倘遇丰年必有蓄积可省南方转运之费。”英宗以为有理很是重视立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九《王振用事》。

即诏禁军三万到京畿地区屯田1。

至此明英宗即位一年来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开局还算顺利。但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无疑是学习治国的基本知识。太皇太后也很懂得对英宗进行启迪教育的重要性。杨士奇等人先是上疏请开经筵请皇上读书学习。而后又进言:皇帝的学习其事体与皇太子、亲王不同。请先命礼部、翰林院详定讲筵礼仪。并请慎择“学议平正言行端谨老成达大体者”为讲官。二月二十日行在礼部遵旨进呈经筵礼仪。太师英国公张辅知经筵事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同知经筵事少詹事王直、王英侍读学士李时勉、钱习礼侍讲学士陈循侍读苗衷侍讲高穀修撰马愉、曹鼐兼经筵官翰林春坊儒臣分直侍讲。明代的“经筵定仪注自此始”。经筵官任命以后按照规定的时间三月初九日开始第一次御经筵。此后遂以为常。经筵每月举行三次故又称“经筵月讲”。月讲之外还有日讲。月讲和日讲的内容、方式、程序基本相同。一般都是先讲《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等经传然后再读史书。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经筵月讲每月只三日;日讲则不拘日期礼仪也比较简单。

这一时期还在一些方面进行立法定制。

在学校教育方面开始设立提学道专门督责学校。明代学校之盛为“唐、宋以来所不及”南北两京设有国子监(国学、太学)地方有府州县学王所有武学。后因管理不力教学质量下降问题急待解决。正统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南京户部尚书黄福奏言:近来生员学艺疏浅宜令布、按二司遍历考试庶得真才。英宗纳其言下诏曰:“南北两京及十三布政司皆设提学道专理学校事按臣不得侵越。南北两京以御史为提学官;十三布政司以按察司副使或佥事为之。著为令。”是为明代设立提督学政之始。提学官的设立对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赋税制度方面始定田赋折银解入北京内承运库。明代田赋以银代输始于洪武称为“折色”。当时所折之银俱送南京。正统元年八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铨疏曰:北京行在各卫官俸支米南京道远费多辄以米易货贵买贱售十不及一。朝廷虚糜廪禄各官不得实惠。请于南畿、浙江、江西、湖广不通舟楫地折收布、绢、白金解京充俸。江西巡抚赵新、南京户部尚书黄福亦以为言。英宗问行在户部尚书胡■胡■对曰:税粮(田赋)折银征收民以为便。遂仿其制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一百余万两不送南京一律解北京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自起运、兑军之外皆粮四石折银一两解入北京以为永例1。东南税粮除起运、兑军之外折银征收者全部解入北京朝廷内府目的是为了保障皇室的高额消费这个制度的出现反映了皇室对岁供不足的担心所以才强制作出这个规定。但它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税粮转运之苦有利于保证农时促进农业生产展。同时扩大了折色份额扩大了货币流通有利于繁荣商品经济。

此外九月十一日又派刑部侍郎何文渊、行在户部侍郎王佐、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与言前去督理两淮、长芦、浙江盐课并命内官同往。明代钦差巡盐之制亦自此时开始。

1 夏燮:《明通鉴》卷二二。

1 参《明史》卷七八《食货二》、卷七九《食货三》。

总之就全局而言这一阶段由于有太皇太后的掌舵张辅和“三杨”

等五大臣的合力辅政由于宦官“王振尚未横”各级政权机构的运作还比较有章法全国各地的秩序也相对稳定。《明史·英宗纪》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这主要是指其即位迄正统二年这段时间此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第二节朝政渐乱宦寺擅权正统二年(1437)以后随着太皇太后张氏和杨士奇等人年老多病宦官势力的膨胀加上边境日益多事纲纪遂日趋紊乱。

先是明英宗命宦官王振掌司礼监。这是导致正统朝纲纪紊乱的一个重要根源。

明代宦官组织主要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司礼监为二十四衙门的席衙门、一切宦官组织的脑部、明代全国特务机构最高指挥机关。它不仅可以直接控制内廷、“东厂”而且可以左右外廷府院阁部以及“锦衣卫”。宦官是皇帝制度的必然产物宦官组织是封建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明太祖在世时虽然从洪武八年(1375)起曾先后派宦官参与某些经济(如茶马贸易、覆核关税等)、军事(如阅视军队等)活动但他鉴于历代宦寺为祸之教训一直严格限制宦官的人数、职衔、品级、冠服禁止各部门与宦官公文往来并特铸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三尺大铁牌置立于宫门警告内官们时加注意。建文帝嗣位对宦官的约束益为严厉。可是到了明成祖即位以后情况就生了大变化御宦寺之禁近乎全面放开。“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1。及明宣宗即位又专设“内书堂”命教官教习宦者使之通晓文墨且遂为定制。

进入正统朝宦官的势力进一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明代宦官还操纵大臣任免、参与司法、提督盐课、总督京营、充总兵官;有正式监军职衔;宦官世袭及其弟侄封爵、荫官等等都是从明英宗时代开始的。王振占据司礼监之后权势大得很。不少文武大臣都惧怕他畏祸者争附之阿谀奉承贿赂财物有人还对他自称“孝孙”2。公侯勋戚至呼他为“翁父”连明英宗都不叫他的名字而呼其为“先生”。于是王振气焰也就渐渐嚣张起来胆子越来越大行为益为放肆。正统元年杨士奇年七十二杨荣六十六杨溥六十五。“时王振用事一日语杨士奇、荣曰:‘朝廷事久劳公等公等皆高年倦矣。’”1公开以年老威逼他们去位。其时王振为使朝臣全都慑于他的淫威甚至常常引导明英宗用重典治臣下。那些好事的言官们亦纷纷争承王振的旨意不断利用大臣们的某些过失上疏大肆攻击自公、侯、驸马、伯以及尚书、都御史以下无不被弹劾的直至枷刑、下狱、谪戍等等殆无虚日。

正统二年(1437)正月由于王振得意忘形对内阁大臣商议的大政“辄施可否”随意取舍违背了太皇太后张氏还政内阁的命令张氏怒极欲诛王振。因明英宗跪地求情诸大臣亦请予免死才饶了他一命。自此王振表面上稍敛戢而骨子里并没有改变。五月以边防寇犯不止朝廷命兵部尚书王骥经理甘肃军务刑部尚书魏源经理大同。九月命将镇守独石。内部环境和外部形势逐步紧张起来。

正统三年(1438)三月京师多次生地震陕西大饥。六月麓川宣1 《明史》卷三o四《宦官传》。

2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周文襄》。

1 《明史》卷一四八《马愉传》。

慰使思任起兵叛乱。明英宗命军出征屡战而不能平息。翌年三月明英宗命增兵赴援调湖广官军三万余人、贵州一万人、四川八千人入滇合力进剿结果还是师出无功。五月复命右都督沐昂为征南将军充总兵官率军进讨思任。从此开始连兵十载增兵加饷先后征夫役近五十万云、贵两省将士多亡卫所空虚田园荒芜民困至极“西南骚动”。西南反叛未平北方边患又起。

同年蒙古瓦剌也先嗣父位称太师北方各部皆归其所有于是“其势益横边境自此多事矣”1从而构成了对明皇朝的严重威胁。

从正统五年(144o)开始由于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相继离世明英宗渐渐亲近宦寺王振遂跋扈不可制朝局也为之大变。

正统五年七月杨荣在还朝途中病逝。杨士奇等年老不能视事充位而已。

正统六年正月因王振欲逞己威不顾朝廷罢兵之议力主用兵明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平蛮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宦官曹吉祥监军调集各路兵马十五万大举进兵麓川。翰林院侍读刘球上疏请止麓川之役加强对北方瓦剌的防御。疏上而明英宗不用。

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逝世。张氏在世委任五大臣政在台阁”。及张氏一死明英宗完全受制于王振杨士奇等人虽仍挂名列位但对王振只能“拱手唯命莫如之何”。或谓“不过浮沉自全而已”。十二月王振毁去明太祖所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之大铁牌自是益无所忌惮为所欲为擅权乱政。

正统八年(1443)五月二十五日雷击奉天殿鸱吻以为不祥之兆明英宗下诏辍朝三日祭告天地求廷臣上疏直言。刘球针对王振专权恣横应诏上了一篇著名的《修省十事疏》:一曰勤圣学以正心德;二曰亲政务以揽乾纲;三曰任大臣以崇国体;四曰选礼臣以隆祀典;五曰严考核以肃吏治;六曰慎刑罚以彰宪典;七曰罢营作以苏民劳;八曰宽逋赋以恤民穷;九曰息征讨以重民命;十曰饬武备以防外患1。刘球前次上疏已引起王振的痛恨。这次疏入他益恶之大怒不止。六月初三日将刘球抛入监狱十二日夜令人杀之。

正统九年三月杨士奇病故。至此“三杨”已失东、西二杨“南杨”杨溥年迈而孤立。王振更加无所顾忌威势日重自都宪以下见之皆下跪。北边瓦剌也先亦已实力大增又置甘肃行省名号。明英宗面临内外交困局面。

1 夏燮:《明通鉴》卷二二。

1 《明英宗实录》卷一o五;《明经世文编》卷三一;《明史》卷一六二《刘球传》。第三节“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正统十年也先举兵侵哈密围其城杀领劫男女掠财物。边将知其必为大患屡次奏报而明英宗终不省悟。

正统十一年三月浙江矿工叶宗留动起义自称“大王”。明英宗令闽、浙、赣三省联合出兵镇压。七月杨溥去世。张辅、胡■均年届七十二身体衰老难有作为。

正统十三年瓦剌遣使二千人贡马而号称三千。王振怒其诈令礼部核实没有如数给赏。也先对此大为不满以明廷“赏不如例”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伺机大举进犯。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十一日也先率部进犯大同。明军右参将吴浩在猫儿庄迎战兵败身亡。明英宗命重兵把守阳和口。是时形势危急边报每日数十至。王振遂导上统军亲征。兵部侍郎于谦等上疏力劝明英宗不听。七月十五日下诏亲征命皇弟■王朱祁钰居守北京。十六日明英宗统帅官军五十万自京出。英国公张辅等文武大臣从行。张辅衰老“不使预军政”“默默不敢言”1。大军出之后前方频频传来败报“伏尸蔽野众心为寒”加之风雨交加众皆危惧军纪大坏。群臣再三劝明英宗停止前行而王振一心诱上冒进。八月初一日至大同。十四日明英宗至土木距怀来城二十里遭到瓦剌也先的四面伏击明军五十万人居然不堪敌骑一击全军覆没。明英宗被围不得出下马据地而坐遂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又称“土木之战”)。大明皇帝竟成了瓦剌的俘虏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明英宗终于自己吞下了宠信王振所结出的苦果。因为明英宗是皇帝当然要避讳不能说他是为瓦剌所俘在漠北过着俘虏生活于是就找到一个托词说他是到漠北狩猎而美其名曰“北狩”。

是役明军精锐死伤数十万文武大臣死者张辅等五十余人。王振也在乱阵中被打死。

明朝经此巨变将士无敢再战社会风气日坏国力大降。一般认为土木之败是明朝由强变弱的分界线。

明英宗被俘一时国中无主人心不安。也先口头上声称要送明英宗回京实际上是准备大举进攻。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孙氏命■王朱祁钰监国并召集朝臣议战守。时京师老弱兵马不满十万。侍讲徐珵(徐有贞)主张弃城逃跑迁都南京。兵部侍郎于谦力挽狂澜坚决反对誓与京城共存亡动军民保卫北京由此也得罪了徐有贞等人。八月二十一日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八月二十五日命都督石亨总督京营暂时渡过了危机。

九月初六日■王朱祁钰即皇帝位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帝改元景泰以翌年为景泰元年。

景泰元年(145o)八月十五日在明朝满足了也先的各种要求之后在漠北整整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明英宗被送回北京。景泰皇帝令其哥哥、太上皇帝入居南城(南宫)实际是将其软禁。

明英宗在南宫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连做梦都想再登大宝夺回失去的威风和权力。在南宫过了六年又五个月的“幽闭”式生活之后他终于实现了1 《明史》卷一五四《张辅传》。

这个多年的梦想。

第四节南宫复辟重登帝位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六日夜晚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潜入南宫夺门拥明英宗出宫复辟帝位。史称“南宫复辟”或称“夺门之变”。五天后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第二次即皇帝位建元天顺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

第二天亦即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二日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操纵下听信谗言颠倒是非杀害功臣于谦。这是他的又一个过失。之后明英宗又在石、徐、曹等人的指使下将一批大臣或杀或罢;同时以夺门之功对另一批人加官晋爵委以要职进为公、侯、伯之类连官舍旂军晋级者也有三千余人。

天顺元年(1457)二月初一日明英宗下诏废除景泰皇帝仍称■王迁居西内。十九日■王朱祁钰病死(一说为明英宗派人杀死)。同月命吏部侍郎李贤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三月复立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十月诏复王振官职刻木为像招魂祭葬立祠祀于智化寺赐额曰“旌忠”1。王振擅权乱政又导帝亲征酿成土木之祸。明英宗以王振为“功臣”对他一直念念不忘迷信至深可以说达到“顽固不化”的地步。明英宗复辟之初对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恩宠无比视为心腹言听计从。徐、石、曹等人分据要害操生杀之大权处处以“功臣”自居骄纵恣甚不可一世。他们之间也争斗不休互相整来整去。这时明英宗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俘虏生活、南城苦度渐渐成熟起来看到石、徐、曹等人的所作所为终于慢慢地意识到:这帮“功臣”原是奸诈险恶之徒不可久留。于是便采取措施一步一步地收拾他们徐有贞先失宠多次被捕下狱。

天顺三年(1459)八月明英宗经调查取证证实石亨的侄子定远伯石彪谋镇大同居心叵测将其逮下诏狱抄没家产又捕其党七十六人。十月石亨因招权纳贿肆行无忌被罢官闲住不准入朝。同时下诏:自今章奏勿用“夺门”二字凡以此冒功得官者许自更正。一时因“夺门”功被罢者四千余人。

天顺四年(146o)正月逮石亨入诏狱抄家没产。三月石亨死于狱中石彪斩示众。同月经吏部考察晋布政使萧晅为礼部尚书。又以阁臣李贤力荐起“执法不挠”之致仕副都御史年富为户部尚书。三月明英宗以耿九畴和轩輗二人“廉正不易得”分别召为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

朝局治乱在用人皇权基础是经济。明英宗在处置用人行政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关注赋役问题。

同年四月派遣内臣卢永等人分别往浙江、云南、福建、四川督责银课闽、浙两省课额大略如旧;云南征银十万余两四川一万三千余两。新旧总计十八万三千余两。五月免去浙江等处被灾秋粮罢中官督苏、杭织造。六月免除湖广被灾税粮。七月令征全国逃亡工匠三万八千四百余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九《王振用事》。

名由吏部遣官二十余人分往各地督捕。

为了巩固皇权这时明英宗又进一步加紧整顿内部消除隐患。

司礼监太监兼总督京营三大营的曹吉祥原与石亨狼狈为奸及石亨失败他预感到自己亦将遭到灭顶之灾于是铤而走险大肆搜罗亲信结为死党阴谋动叛变。经过多次策划之后定于天顺五年(1461)七月初二日清晨正式起事由曹吉祥的养子曹钦自外拥兵入宫废除明英宗曹吉祥以禁兵为内应。结果谋定而事泄。七月初一日夜明英宗得到奏报急令将曹吉祥关闭于内廷;皇城及京城九门俱不准开启。曹钦知事败露狗急跳墙于夜半时分驰往各处杀害大臣多人。然后率兵攻东、西长安门纵火毁门因火势凶猛而不得入遂退守他处负隅顽抗。经一番恶战之后曹钦走投无路投井死其家大小均被诛。

七月初五日磔曹吉祥于市灭其族。初八日再磔曹党汤序等人皆籍其家。

七月十二日列曹、石诸人罪状诏示天下。“曹石之变”至此结束。

十一月二十日明英宗在文华殿召见阁臣李贤曰:“曹吉祥非无功一旦犯法诛殛无遗。且朕在南城时若辈如何一旦得志却又忘之。朕今复位五年矣未尝一日忘在南城时。是以每日视朝朝母后毕即亲政务览章奏。至于饮食未尝拣择去取衣服亦俱从便。”李贤曰:“如此节俭益见盛德。若朝廷节俭天下百姓自然富庶可期。”明英宗曰:“愿卿勉辅朕躬君臣一德。”1天顺六年(1462)四月诏免河南、开封诸府去年被灾税粮二十八万四千余石。七月免两淮盐课三十万引。天顺七年七月免陕西被灾税粮九十一万石。

天顺八年正月初二日明英宗患病初六日命皇太子在文华殿视事。

十六日病情加剧交代后事命草遗诏。

翌日复辟帝位整整七年的明英宗病死终年三十八岁。五月葬于裕陵。